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习题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习题集锦]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苏格拉底心目中的优秀个人应具备:①心地善良②知识渊博③富于教养④崇尚理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度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
”这一思想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
4.“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的思想本质是:
A.法律是神授的
B.人文主义
C.人人平等 D人创造了万物
5.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社会条件是
A.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出现一批自然哲学家
C.城邦军事发达
D.学者研究“神”的本质
6.以下体现智者学派中激进思想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尊重习俗和法律
C.对当时的“神意”说加以怀疑
D.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7.苏格拉底认为优秀的个人应具备以下哪些素质
①心地善良②知识渊博③擅琴棋书画④富于教养⑤崇尚理性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8.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关注的问题是
A.自然界
B.教化人民
C.人类社会
D.道德
9.在希腊哲学思想中,主张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的是 (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智者学派
10.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11.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感觉就是知识” ③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人制定的④“知识就是美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
”这说明斯多亚学派
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
B.提倡解放与释放奴隶
C.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人文思想
D.其自然法理论是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
1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14.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其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④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5.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是在
A.公元前6~前5世纪中期
B.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C.公元5~6世纪中期
D.公元5世纪中叶以后
16.下列说法反映了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的是
A.美德即知识
B.知识就是力量
C.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D.人是万物的尺度
17.“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
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这句话反映了哪一派的观点?
A.新柏拉图派
B.智者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叔本华流派
18.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有①老子②孔子③孟子④韩非子⑤墨子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因为法律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民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安提丰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
材料四:“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五:美德即知识。
请回答: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4分
(2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并概括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影响?(10分
(3材料四、五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在古希腊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6分
2.(柏拉图认为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
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个学说被人理解为指的是每个人都是尺度,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
这一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
―――罗素《西方哲学史》
(1文中“他”指的是谁?他是古代哪个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
(2文中“他”的学说的含义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你怎样评价这一学说?
【参考答案】
(1普罗泰戈拉。
智者学派。
(2事物的存在与否,事务的形态及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说明了希腊人已意识到社会舞台的主角,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觉醒。
(3智者学派敢于挑战传统思想、宗教甚至法律,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希腊当时民主政治发展形势。
但是这种思想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没有提出人应该从理性的角度评判事物和社会,其实只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每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苏格拉底
材料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
回答:
(1两者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8分
(2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会导致一种什么样的结局?(2分
【参考答案】
(1相同:两者都看到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2分不同:苏格拉底寄希望于具有自觉道德人格和丰富知识技能的新人群的产生,由他们来改正现实秩序的不合理性,实际就是要建立一种平民政治。
而孔子则主张“学而优则仕”,将道德作为万能的政治手段,寄期望通过对人心的道德改造,恢复周朝时的统治和生活秩序。
即必然导致贵族政治的生成。
(6分
(2这种差异一定意义上预示着中西文化在未来发展中的分道扬镳。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