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ECONOMIC & TRADE UPDATE
管理创新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绩效管理实质是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去,贯穿整个全面预算管理过程。
从定义来看,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督反馈相融合,具有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控制并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等作用。
对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
第一,基于相关政策制度的推力。
从2009年开始,针对我国不断发展庞大的财政收支提出了财政部颁布《关于途径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政策对单位建设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要求,后续也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规范,要求事业单位重视并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在此政策环境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全额拨款型事业单位,应紧随财政部门政策方向,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王玉萍
【摘 要】绩效管理是当前财政预算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财政收支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多数单位绩效管理能力还有所欠缺。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预算绩效管理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再结合实践,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最后,结合问题成因,提出了优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对策,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农业科研
重视自身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
第二,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近年来,随国家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要求的提升,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金周转也较为紧张,各单位都在加快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以实现财政资源、其他资源的高效利用,而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深入贯彻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评价全过程,通过绩效管理来提高预算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单位公共服务水平。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农”发展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创新农业、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国家对其科研支持力度一直较大,单位财政收支规模也较大;在财政部门以及自身发展双重推力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但总体而言,预算绩效管理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依旧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在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于
以下几点:
(一)预算绩效管理认知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形式重于实质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但具体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能获得多少拨款主要还看自身所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即项目能否立项,科研单位也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再加上目前我国还未制定出统一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规范,各单位也处在摸索环节,预算绩效管理建设工程量也较大。
农业科研单位在管理时还偏重于短期发展,更为重视自身项目如何能够有效立项,能否获得发展资金;因而相对地对预算绩效管理有所忽视,对于项目后续资金的使用较为随意,预算绩效管理效果难发挥,甚至部分单位将其归为财务部门职责,不主动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单位内部形成一股不良风气,未给单位其他部门起好一个带头作用。
(二)预算绩效编制较为粗放,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指标参考
目前,多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较为保守,预算编制方法手段较为传统,尤其是科研项目的独立性以及
复杂性,使得相关数据搜集难度较大,单位编制的预算绩效指标不够科学。
由此导致预算绩效指标在编制时也存在较重的主观性,所制定的预算绩效指标难以准确反映出预算管理效果,严重影响预算绩效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预算绩效执行不力,预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同其他项目相比,科研项目属于脑力活动,项目实际进展难以量化计算,再加上科研的复杂性,财务人员难以独自准确地分析出科研项目实际进展,也因而难以准确地和预期指标进行对比,预算绩效执行监管难度较大,资金到账而项目迟迟不启动、资金使用随意、在过程中多次要求追加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单位管理者对预算绩效执行的重视也不足。
(四)信息化技术应用较浅,支撑手段落后
事业单位的系统软件一般由专门的软件研发单位提供,但从整体研发走势来看,财务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还不够丰富,多数单位的财务系统依旧还只是扮演着核算加工的角色,科研单位对系统软件功能的应用不足,单靠人力来进行行业数据搜集、绩效指标制定、年度计划确定等工作的难度较大,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发展缓慢。
三、提升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策略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针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提高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首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先从领导干部思想认知入手,培养其预算绩效管理意识,重视所反馈的单位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统筹规划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其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在单位内部的宣贯,梳理各部门权责利,明确划
分各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所担负的职
责。
比如:业务部门应做好项目前期调
研工作,根据业务需求科学评估经费预
算,将数据反馈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
则负责各类数据的整合汇报工作。
(二)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培
养,提高指标编制的科学性
一方面,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要
通过在事前做好项目调研工作,借助信
息技术全面分析项目数据,确定项目细
节等来提高预算指标的科学性,为预算
绩效管理指标的编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能力水
平反映了一个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软实
力,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在内部设立专
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岗位,并配备专业的
预算绩效管理人员,通过其强大的数据
分析能力来开展预算绩效指标编制、目
标制定等工作。
为此,单位应对预算
绩效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和绩效管理工作效率较高的兄弟
单位开展交流学习,参加专业学者讲座
等,以此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综
合能力。
(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落实绩
效管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项目
特点,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和评价
系统,以此来加强预算执行力。
首先,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求各项目申请部门
针对项目立项后的各阶段研究时间、研
究结果做详细的报告,同时实时报告研
究进展,便于预算人员掌握预算计划实
际进展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
其次,
单位应根据各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运转
中所担负的职责,来细化各部门、各
人员的责任,在预算计划执行出现问题
时,确保可以直接对接到个人。
同时利
用绩效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对人
员行为进行约束和激励,以此来提高预
算执行力。
(四)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
信息化管理
首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明确
财务管理信息化和预算绩效管理之间的
联系,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时
也要同步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培养借
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
其次,根
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编制
工作报告,将所需系统功能、以往系统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等反馈给软件开发单
位;尤其对财务系统软件进行专业的改
良,使得系统功能可以满足结构性和非
结构性数据搜集加工以及分析的需求,
为预算绩效总目标编制、目标细化分解
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
此外,在更新
系统后,单位还应组织相关人员系统的
学习系统功能,熟悉系统操作,减少或
避免人为因素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带来
的误差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农业科研
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效率还不够理
想。
现阶段,单位还需提高对预算绩
效管理的认知、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人员
培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落实绩效管
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实现信息
化管理,多角度来提升单位的预算绩效
管理水平。
(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白银
730900)
参考文献:
[1]沈佳.新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
析[J].时代经贸,2019(11).
[2]侯文新.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做好
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
计,2018(2).
[3]姜彦丽.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黄晶金.农业科研项目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J].财务与金融,2019(2).
85
ECONOMIC & TRAD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