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玉米田主要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玉米田主要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治
作者:梁云飞王淑颖徐德坤王远亮张化良张春学杨士玲李冬刚叶保华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03期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整理与各市县定点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编制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名录,并针对统计结果,介绍了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结果表明:初步记录到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3目6科12种,列出了各种害虫的分布与寄主;同时介绍了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为玉米田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田;地下害虫;山东省;名录;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13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20)03-0112-05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situation of underground pests occurrence in corn field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list of underground pests was compiled by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spot investigation in cities and coun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2 species pests belonging to 6 families of 3 orders were preliminarily recorded in corn field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hosts of each pest were lis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main pests including Pleonomus canaliculatus, Anomala corpulenta and Holotrichia parallela were listed, and
the control methods of underground pests were introduced. The results provided certain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underground pests in corn fields.
KeywordsCorn field; Underground pests; Shandong Province; Checklist; Control method
玉米是重要的糧食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山东省是中国玉米主产省份之一,2018年播种面积超过393万公顷,产量2 600多万吨,均排在全国各省区前列[1]。

近年来,由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为害,造成玉米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而且地下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易引起病原菌的侵染,进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针对性地防治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笔者就目前山东省各地市发生的主要地下害虫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
于2018年9月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的玉米田地下害虫进行调查。

1.2调查区域
调查地点包括德州市陵城区、泰安市新泰市、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河口区、济南市平阴县、济宁市邹城市、临沂市兰山区、烟台市福山区。

1.3调查方法
采用“Z”字形取样法在具有代表性的田块(一般不小于666.7m2)取样(每点1 m2,挖土深度30 cm ),打细后仔细检查样土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边挖边检查,回填样土时再检查1遍。

1.4数据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对采集得到的地下害虫进行分析鉴定,统计种类、数量后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16绘制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山东省玉米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及发生数量
根据辽宁省地方标准《主要地下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结合调查结果(表1),沟金针虫在临沂市兰山区、泰安市新泰市中度发生,在东营市的东营区、河口区和烟台市福山区未发生,其余地区轻度发生;铜绿丽金龟在济宁市邹城市、泰安市新泰市、济南市平阴县中度发
生,在临沂市兰山区未发生,其余地区轻度发生;暗黑鳃金龟在济南市平阴县、济宁市邹城市中度发生,在临沂市兰山区和烟台市福山区未发生,其余地区轻度发生;大黑鳃金龟在济南市平阴县中度发生,在济宁市邹城市未发生,其余地区轻度发生;细胸金针虫在东营市东营区未发生,在其余地区均轻度发生;东方蝼蛄在所调查地市均轻度发生或未发生。

2.2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名录
经初步鉴定,调查区域玉米田的地下害虫有3目6科12种,名录如下。

2.2.1鞘翅目Coleoptera
Ⅰ丽金龟科Rutelidae
(1)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广西、贵州、广东;朝鲜、日本、蒙古、韩国、东南亚。

寄主:茄科、豆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蔬菜等多种作物。

Ⅱ鳃金龟科Melolonthidae
(2)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江苏、山东、安徽、湖北、四川、甘肃。

寄主:苹果、梨、桃、李、杏、梅、樱桃、核桃以及多种作物。

(3)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朝鲜、日本、俄罗斯。

寄主:榆、柳、杨、核桃、桑、苹果、梨、苘麻、向日葵、大豆等。

(4)小阔胫绒金龟Maladera ovatula
分布: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福建、吉林、内蒙古。

寄主:禾谷类和豆类作物。

Ⅲ花金龟科Cetoniidae
(5)白星花金龟Liocola brevitarsis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福建、新疆及台湾;蒙古、朝鲜、日本、俄罗斯等。

寄主:粮食、水果、蔬菜等作物。

Ⅳ叩甲科Elateridae
(6)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分布: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甘肃、青海等。

寄主: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

(7)细胸金针虫Agriotes subrittatus Motschulsky
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山东、新疆、福建、湖南、贵州、广西、云南。

寄主:豆类、禾谷类作物、果树及蔬菜作物。

2.2.2直翅目Orthoptera
Ⅰ蝼蛄科Gryllotalpidae
(8)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分布:华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份。

寄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薯类、油料作物、甜菜、烟草、麻类、蔬菜、中草药等作物,以及果树和林木的种苗与牧草。

(9)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分布:全国各地,但主要在北方地区。

寄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薯类、油料作物、甜菜、烟草、麻类、蔬菜、中草药等作物,以及花卉、果树和林木的种苗与牧草。

2.2.3鳞翅目Lepidoptera
Ⅰ夜蛾科Noctuidae
(10)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分布:中国各地。

寄主:棉花、玉米、小麦、高粱、烟草、马铃薯、麻、豆类、蔬菜及多种低矮草本植物。

(11)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

寄主:蔬菜、玉米、烟草、棉花、果树幼苗。

(12)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
分布:新疆、华北、内蒙古、甘肃以及青海西部。

寄主:玉米、高粱、瓜类、棉花、麻类、烟草、薯类、蔬菜及杂草等。

2.3三种主要地下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根据调查数据,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为山东省玉米田3种主要地下害虫。

现对其生物学特性描述如下。

2.3.1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卵呈乳白色,近椭圆形,长约0.7 mm,宽约0.6 mm;初孵幼虫乳白色,头与尾节淡黄色,体长1.8~2.2 mm,后变为黄色至金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0.0~30.0 mm,体节宽大于长,金黄色;蛹呈长纺锤形,19~22 mm,呈淡绿色,后渐变深色;成虫体长14.0~18.0 mm,宽3.5~4.5 mm,全身被金黄色细毛,头部扁平,头顶有三角形凹陷,密布刻点,触角11~12节。

一般3年完成1个世代,以幼蟲和成虫在10~55 cm土层中越冬。

3月上旬开始活动, 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潜伏于表土内,傍晚爬出土面交配、产卵,卵散产于3~7 cm土层中。

单雌平均产卵200余粒,卵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

因生活历期较长,幼虫发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2.3.2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卵呈乳白色,椭圆形,长约1.8 mm,宽约1.4 mm,卵孵化前近圆形,卵壳光滑呈淡黄色;幼虫虫体呈乳白色,头部呈黄褐色,初孵幼虫约2.5 mm左右,三龄幼虫体长30~33 mm,头宽约为5 mm,两排刺毛尖端部分相遇交错,每列15~18根,肛门孔为横裂状;蛹体长18~22 mm,宽9.6~10.3 mm,长椭圆形,初为浅白色,渐变为黄褐色;成虫体长19~21 mm,宽10~11.3 mm,体背铜绿色,有光泽,前胸背板颜色较深,呈红铜绿色,鞘翅色浅,每侧有不明显的4条纵肋,前足胫节外缘具2个外齿,前足、中足大爪分叉,后足大爪不分叉。

铜绿丽金龟1年发生1代,以老龄幼虫于土中过冬。

第二年春季,越冬幼虫在土温高于6℃时开始活动。

适宜温度为24℃左右,相对湿度为75%左右。

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较强趋光性。

白天潜伏于表土层,日落后出土交尾或取食。

雌成虫每次产卵40粒左右,散产于土中
3~10 cm处。

8—9月为幼虫为害盛期,主要取食花生和甘薯。

10月上中旬幼虫钻入深土中越冬。

2.3.3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长约2.5 mm,宽约1.5 mm,发育后期近圆球形;3龄幼虫平均头宽5.6~6.1 mm,头部前顶刚毛每侧1根,位于冠缝侧,肛门孔为三裂状;蛹体长20~25 mm,宽10~12 mm,尾节三角形,1对尾角呈钝角岔开;成虫长卵圆形,体长17~22 mm,宽9.0~11.5 mm,红褐色或暗黑色,无光泽。

前胸背板前缘有成列的黄褐色长毛。

鞘翅两侧几乎平行,每鞘翅上有4条可辨识的隆起带。

暗黑鳃金龟1年发生1代,多数以3龄幼虫在15~40 cm土层筑土室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翌年5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初见成虫,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10月为幼虫危害期,10月中旬进入越冬期。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飞翔速度快,多在20—22时交配,后飞向高大乔木叶片取食,于黎明飞向花生和甘薯田潜伏、产卵。

2.4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2.4.1农业防治
秋播前深翻土地,精耕细作;不同作物轮作,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合理灌溉,尤其在地下害虫发生期之前漫水灌溉;科学施肥,注意农家肥充分腐熟;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减少越冬虫量;边耕犁边拾虫;消灭田中、田边、路边杂草。

2.4.2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如利用黑绿单管双光灯对金龟甲进行诱杀;糖醋液诱杀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成虫防治方法,利用害虫成虫对甜味、酸味的趋化性来进行诱捕诱杀,已广泛应用于果园、蔬菜、大田作物等的害虫防治中;利用假死性进行成虫的人工捕杀,如结合犁地和夏锄铲伤蛴螬、蝼蛄成虫或若虫,捣毁其卵窝。

2.4.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较物理防治对地下害虫的防效更快。

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药剂拌种、拌肥、药剂灌根、植株喷雾、土壤处理、药枝诱杀、毒饵等。

药剂拌种:250~500 kg种子需用 50%辛硫磷乳油0.5 kg并加 25~50 kg水进行拌种;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 mL加水50~60 kg,拌种子500~600 kg,均匀喷洒,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可以防治金针虫、蛴螬和蝼蛄[2,7]。

药剂灌根:在苗期害虫猖獗时,可按每666.7m2用5%辛硫磷颗粒剂2.5~3.0 k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025 kg,顺垄撒施,边施药剂边浇水,对防治蛴螬有较好效果[4,5]。

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湿粉0.05 kg与炒香麦麸或豆饼5 kg,对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施在被害田,每666.7m2使用1.0~1.5 kg[3,6]。

土壤处理:用5%杀虫双颗粒剂1.0~1.5 kg加细土15~25 kg制成毒土,或用5%毒·辛颗粒剂30 kg对水90~120 kg/hm2,喷雾器边喷洒边用铁锹加入定量细土,并搅拌均匀[6],均匀撒施后耕地,可杀死蛴螬和金针虫[3]。

植株喷雾:在成虫发生盛期的傍晚,用喷雾器在果树、苗木和农作物上喷洒农药,杀死取食的地下害虫。

可使用“莱思坪安瑞赛”稀释5 000倍后将被害处喷透,注意最好将喷药时间掌握在早晨8∶00—10∶00,喷药范围要超过枯黄的草坪,以防止蛴螬漏网[18]。

2.4.4生物防治
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严重危害人类和牲畜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寻找环境友好、高效低毒的防治手段是害虫防治的永久课题。

蛴螬的主要天敌有寄生蜂、隐翅甲、步行甲和鸟类等[7-9];病原线虫主要包括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线虫科(Heterorhabditidae)[10,11];病原真菌主要包括白僵菌和绿僵菌[12-15];病原细菌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t)广泛应用于蛴螬防治[16]。

植物性农药如臭椿和马醉木的茎杆、根皮磨碎后的粉末,蓖麻叶和油桐叶的水浸液,茶籽饼、油桐籽饼都可以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且效果较好。

有些植物的下脚料不仅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还可以作为肥料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17]。

3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山东省部分地区玉米田的地下害虫危害情况,大黑鳃金龟、铜绿金龟甲、沟金针虫和小阔胫绒金龟等在山东省玉米田中目前为害比较严重,其他一些种类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虫情,因地制宜,结合多种防治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理。

有研究表明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是影响地下害虫发生的重要因素,下一步本课题组将定点监测、探索地下害虫与土壤地力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地下害虫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R/OL].http:
///easyquery.htm,[2019-9-16].
[2]赵德山,申志军,白景微.地下害虫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09(6):61.
[3]崔丽波.地下害虫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2,(4):65.
[4]朱照华.玉米主要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 2017(4):34.
[5]张忠民,张扬.黄姜田蛴螬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 2004(2):64-65.
[6]李艳霞,王琳.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7):42-44.
[7]曹慧利,张海珍.地下害虫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2018(7): 32-33.
[8]Rogers M E, Potter D A. Potential for sugar sprays and flowering plants to increase parasitism of white grubs(Coleoptera:Scarabaeidae)by tiphiid wasps(Hymenoptera:Tiphiidae)[J].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04,33(3): 619-626.
[9]高燕,雷朝亮,黃求应.我国地下害虫防治现状[J].湖北植保,2011(6):1-5.
[10]Georgis R,Koppenhfer A M, Lacey L A, et al.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e use of parasitic nematodes for pest control[J].Biocontrol,2006,38(1):103-123.
[11]邱雪红,韩日畴.昆虫病原线虫资源概况和分类技术进展[J].昆虫学报,2007,50(3):286-296.
[12]张继祖,徐金汉.中国南方地下害虫及其天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152-1531.
[13]Ansari M A, Evans M, Butt T M.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strains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and fungi for wireworm control[J].Crop Protection,2009,28(3):269-272.
[14]李茂业.应用布氏白僵菌防治花生蛴螬的技术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15]陈斌,李正跃,和淑琪.金龟子绿僵KMa0107菌株对三种玛绢金龟幼虫的致病力[J].中国生物防治,2010,26(1):18-23.
[16]王丙丽,王洪亮.花生田蛴螬的成灾原因及综合治理[J].河南农业科学,2006(7):66-68.
[17]陈建明,俞晓平,陈列忠,等.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和治理策略[J].浙江农业学报, 2004,16(6):389-394.
[18]刘晓蕾.三伏天里立秋到蛴螬防治有妙招[N].中国花卉报,2019-08-29(W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