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生物燃料电池

合集下载

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作用分析

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作用分析

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作用分析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催化和转换生物质废弃物产生电能的新型能源技术。

它与传统的燃料电池相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环保等优点。

微生物在生物燃料电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废弃物降解、电子转移、阴阳极反应等。

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的作用主要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来实现。

首先,微生物降解废弃物为电子供体,从而产生可溶解有机物(DSS)。

微生物如细菌、藻类和真菌能够分解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电子和底物。

这些底物既可以是废弃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氨基酸,也可以是微生物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

其次,微生物在电子转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在生物燃料电池中,废弃物降解产生的电子需要被转移到电极表面,才能产生电流。

微生物通过细胞外酶和电子传递物质来实现电子转移。

酶的作用是将底物氧化、还原为电子,而电子传递物质则能够将电子从细胞内传递到电极表面。

常见的电子传递物质包括细胞外染料、电子导体和电子转移链。

微生物还参与生物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反应。

在生物燃料电池中,阴极和阳极之间发生氧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阴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微生物通过将氧气还原成水来释放电子;阳极反应是氧化反应,微生物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物。

这些反应需要微生物的参与与调节,以保持阴阳极反应的平衡和稳定性。

微生物在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作用不仅限于电子转移和废弃物降解,它们还与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密切相关。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状态对电池的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研究微生物种群结构、代谢途径及其相互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生物燃料电池效率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种群结构与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密切相关。

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和生物功能,它们对废弃物的降解能力和电子转移效率各不相同。

因此,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选择具有高效降解废弃物和电子转移效率的微生物,能够提高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微生物代谢途径对于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也有重要影响。

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生物质材料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包括生物质转化系统和电化学反应系统。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具有环保、可持续性、高效节能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未来,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力、环保、交通运输和照明等领域。

一、生物燃料电池发展历史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大林团队第一次报道了生物燃料电池。

之后,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都开始研究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关注燃料电池的工业化应用,为大规模生产生物燃料电池做出了贡献。

二、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生物燃料电池主要分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燃料电池两种类型。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最常用的微生物为细菌和真菌。

酶燃料电池是利用酶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最常用的酶为葡萄糖氧化酶和酒精脱氢酶。

三、生物燃料电池的优缺点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来产生电能,如食品浆渣、蔗渣、动物粪便等。

其次,生物燃料电池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水等环境污染物。

最后,生物燃料电池效率高,可以在低温下工作,且稳定性较好。

当然,生物燃料电池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生物质材料的水分和杂质含量会影响电池的发电效率。

其次,目前生物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较低,与传统电池相比还有差距。

四、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未来,生物燃料电池将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是生物燃料电池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

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用于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能够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降低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生物燃料电池还可以用于电力和照明领域。

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直接转换生物质能源为电能,既环保又高效。

另外,生物燃料电池还可以用于远程地区或灾区的电力供给,解决能源不足问题。

总之,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化石燃料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环保的、高效的新型能源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因其高能量转换效率、低污染排放等优点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究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生物质材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电子流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具有高效能转换,能源来源广泛,无污染排放等一系列优点。

近年来,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首先,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微型电子设备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

微型生物燃料电池通过微型化和集成化技术,可用于微型电子设备供电,具有体积小,自给自足,环保等优点,且成本低廉。

其次,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将污水当做燃料,进行发酵产氢,从而得到清洁能源。

同时,在城市垃圾处理领域,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并且把有机物转化为电能,让垃圾处理厂实现自给自足。

最后,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能够用于长期监测人体内部状况,实现人体内部状况的远程监护。

比如,使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监测血液的葡萄糖等成分,不仅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疾病的出现,同时,也实现了随时随地预防疾病。

二、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下面从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将会向着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可重复性和规模化的技术,因此,其发展的趋势必然是集成化和模块化。

模块化技术是将其分成一个个模块进行独立设计和研发,再进行方便的组装。

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及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及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及应用一、前言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设备、机器都需要能源的供应。

在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中,以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但是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和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人们开始不断寻找新的、更加环保的能源供应方式。

生物燃料电池的出现就是这样一个尝试,本文将介绍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二、生物燃料电池的概括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活性生物质(如葡萄糖、氨、甲烷等)或废物(如厨余垃圾、污水等)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设备。

生物燃料电池通常由两个电极和介质组成,活性生物质被氧化还原后会散发出电子,然后通过电极和介质之间的连接传递到另一个电极,从而产生电流。

三、生物燃料电池的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生物燃料电池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

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生物燃料电池并没有得以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生物燃料电池逐渐得到发展。

1976年,来自英国的John Bockris教授和Claire Slade教授发明了第一个生物燃料电池,利用酪酸盐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转换。

随后,学者们利用酶催化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开发了以葡萄糖、脂肪酸等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电池。

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利用微生物实现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

1996年,Derek R. Lovley博士成功地利用铁还原菌作为电极的还原体,开发出第一台微生物生物燃料电池。

之后,微生物生物燃料电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目前生物燃料电池已经成为一种商业化的技术,ARPA-E和欧盟委员会都将其列为重点研究领域。

四、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和原理四种常见的生物燃料电池类型包括:直接生物燃料电池、间接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和纳米发电机。

1、直接生物燃料电池直接生物燃料电池是指直接使用生物质作为燃料,在电极上直接氧化还原产生电能。

该电池主要靠生物质氧化作用产生电子和质子,在阳极上对电极产生电位差,然后通过电子传导到阴极上与氧气还原为水,完成电荷平衡。

固体燃料电池中的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固体燃料电池中的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固体燃料电池中的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能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也一直存在,因此寻找一种可持续、清洁的能源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

而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生物燃料电池,即利用生物物质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通常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其中一个是阳极,另一个是阴极,它们之间由电解质隔开。

通过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的电流来驱动外部负载工作。

与传统的燃料电池技术相比,生物燃料电池更加环保、可持续。

传统的燃料电池主要使用燃料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而生物燃料电池则是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作为燃料,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具有更好的环保性。

在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中,生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如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

而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物质就是生物质酒精。

生物质酒精又称生物乙醇,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常见于植物的果实、种子等部位。

生物质酒精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被用于生产化妆品、药品等。

生物质酒精被广泛应用于固体燃料电池中,从而推动了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

固体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固态燃料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具有高效能、低污染等优点。

而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则使得固体燃料电池更加环保、可持续。

在生物燃料电池中,酒精经过氧化反应形成电子和质子,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流。

同时,气相氧气从阴极传递到阳极,参与还原反应,与形成的氧离子形成水分子。

这样便实现了生物质的利用和能量转化。

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作便携式电源,例如手机、手电筒等电子设备的充电。

同时,生物燃料电池还可以用于医疗、环保等领域。

总之,随着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

而固体燃料电池中的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不仅具有高效能、低污染等特点,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医疗等领域,可谓前景光明。

生物质燃料电池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创新技术

生物质燃料电池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创新技术

生物质燃料电池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创新技术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质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创新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生物质燃料电池利用废弃物,如植物、食物残渣和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原理、应用前景以及挑战,并探讨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原理生物质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废弃物通过生物催化剂(如微生物或酶)作用下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

废弃物在阳极处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子和离子;电子经过外部电路产生电流,离子穿过电解质移向阴极,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

整个过程既能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并且产生的能源清洁且可再生。

二、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1. 家庭能源供应:生物质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废弃物将其转化为电能供应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

这种模式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减轻了环境压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 农村能源供应:在缺乏电网覆盖的农村地区,生物质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农村废弃物资源进行能源供给,满足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3. 工业能源利用:生物质燃料电池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电能,同时促进工业生产的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4. 国家能源战略:生物质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对于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

三、生物质燃料电池面临的挑战尽管生物质燃料电池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 能源密度限制:相比传统能源,生物质燃料电池的能源密度较低,需要更多的废弃物用于产生相同的能量。

因此,在大规模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

2. 催化剂活性: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活性对反应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替代传统燃料的新能源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众多新能源技术中,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其在能源领域的潜力。

一、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1.1 早期研究和实验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科学家们开始进一步探索利用生物质材料和微生物来产生电流的潜力。

最早的实验主要是基于微生物与电极接触产生的生物电流。

1.2 逐步成熟的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其中最常见的是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生物燃料电池(BFC)。

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产生电流,而生物燃料电池则使用生物质材料作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1.3 发展的挑战尽管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目前大多数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较低,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此外,许多生物能源材料的供应也是一个问题。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努力仍然是必要的。

二、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2.1 生活能源供应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应用于家庭和社区,为生活提供电力。

例如,可以利用家庭废弃物或农业废弃物来产生电能,不仅减少废物的污染,还能解决一些地区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用作传感器的电源。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气象观测等领域,为传感器节点提供长期的稳定电源,降低了维护和更换电池的成本。

2.3 移动设备和电动车辆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也可以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动车辆。

与传统电池技术相比,生物燃料电池具有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高的能源密度。

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可以更远地行驶,并且无需频繁充电。

2.4 生态修复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

例如,在湿地保护和污水处理中,将废弃物和废水转化为电力,不仅减少了废物的排放,也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能源来源。

生物燃料电池的基础及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基础及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基础及应用生物燃料电池(biofuel cell)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化学器件,可以利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来发电。

与传统燃料电池不同的是,生物燃料电池使用的燃料来自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其中最常用的是葡萄糖。

生物燃料电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研究人员发现,将酵母菌放置在电极上,可以产生很小的电流。

此后,科学家们不断探索,逐渐发现了更多可以在生物燃料电池中用作燃料的物质,包括乳酸、甲醇、脂肪酸等。

同时,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结构也得到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两个电极和一个介质,其中一个电极用作氧化剂还原反应电极,另一个用作酶催化反应电极。

介质则用于将两个电极隔开,以防止它们直接接触。

当燃料被加入到反应电极中时,它们会被酶催化产生出电子和离子。

电子会通过电极间的电路传输,同时离子会通过介质传输。

当电子到达氧化剂还原电极时,它们与氧气一起生成电流,并最终产生出水或二氧化碳等无害的产物。

与传统燃料电池相比,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们使用的是一些环保和可再生的物质,如葡萄糖和纳米纤维素。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和生物工艺学得到,具有很好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工作,并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催化剂等化学物质。

此外,生物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同时还可以产生的一些有用的产物,如乳酸和酒精等。

生物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潜在的用途。

首先,它们可以作为独立的能源来源,用于一些无法供电的场合,如油田、野外等。

其次,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用于医疗器械和可穿戴设备等低功耗的电子设备内。

此外,还可以将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环境中,用于监测和控制水质、温度等参数。

最后,生物燃料电池还可以被用来发电汽车或无人机等交通工具,以提供动力。

尽管生物燃料电池在理论上具有很多优势,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很多挑战和难点。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转化技术,它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电能,可以用于生物发电、废水处理、生物传感器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1.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美国科学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可以将有机废水转化为电能。

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率先将微生物产生的电流转化为电能,成功开发出第一代生物燃料电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在生物发电、废水处理、生物传感器和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原理及分类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代谢,产生电子和质子,从而产生电能的新型能源转化技术。

它可以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醋酸)等转化为电能,也可以将废水等有机物质解析为水和CO2。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根据构成元素的差异可以分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燃料电池两类。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电酶和细菌、藻类、真菌等微生物共同作用进行反应的一类生物燃料电池。

酶燃料电池是利用酶催化有机物质氧化反应,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3.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前景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最重要、最具有实际价值的是在废水处理领域。

目前,通过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进行废水处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生物传感器领域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传感机制,可以实现对环境中特定物质的快速检测。

此外,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还可以被用来制造电池、储能及发电等应用场景,因此逐渐成为新兴的清洁能源之一。

4.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所面临的挑战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产电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难以稳定运行等问题。

生物燃料电池的进展与挑战

生物燃料电池的进展与挑战

生物燃料电池的进展与挑战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以微生物为媒介的电化学设备,能够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电能。

它具有很多优点,如利用绿色、可再生的生物质作为燃料、产生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然而,要使生物燃料电池真正实现工业化应用,仍然需要面临许多挑战。

一、生物燃料电池的进展近年来,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相继发展出了许多新型的电池结构、催化剂和微生物。

其中,微生物的选择和改造是研究人员追求更高产电性能的重要途径。

目前,研究人员普遍采用了新的微生物菌株,如蛋白异黄酮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和硫化物氧化菌等,来提高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

此外,新型的电极材料也为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人员已经将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纳米银等材料用于电极的制备,并不断探索新的电极材料。

这些材料的出现不仅改善了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过程,还显著提高了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二、生物燃料电池的挑战尽管生物燃料电池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实现工业化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生物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与输出功率都比传统燃料电池和化学电池低。

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燃料电池的反应速率受到微生物的活性和燃料基质的限制,因此难以满足实际工业应用的需求。

其次,当前的生物燃料电池并不能用于大规模的电能储存。

这是因为生物燃料电池的反应过程需要新鲜的燃料供给,而不能有效地储存电池的电量。

这意味着,在实际运用中,生物燃料电池必须配备一个额外的电池组或其他的储电装置,来满足持续的能源需求。

再次,生物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微生物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的情况较大。

由于微生物对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因素的敏感度较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微生物菌株开展环境适应性研究。

此外,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也会受到生物腐蚀等问题的影响,从而导致电池寿命和稳定性问题。

最后,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科技,目前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许多国家对生物燃料电池的技术、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规范尚不充分。

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与应用前景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电子,并利用电子产生电流。

这种设备是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因为它与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它是一种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形式。

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生物燃料电池将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分解成非常小的分子,并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这些分子随后通过电极进入电池中,并与电极上的氧气发生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流经电极上的电解质,从而产生电力。

整个过程可以表示为如下反应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38 ATP这个反应式描述了在生物燃料电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C6H12O6代表葡萄糖,6O2代表氧气,6CO2代表二氧化碳,6H2O代表水。

ATP则代表细胞内的能量单元。

在这个反应中,葡萄糖被氧化,同时释放出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子。

这些电子随后通过电路进入电池,并在电解质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其中一些潜在的应用包括:1. 科学仿生学研究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用于研究仿生学,尤其是在模拟生物细胞的代谢过程方面。

这种设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能够模拟生物细胞电子传递和代谢途径的工具。

2. 医疗设备生物燃料电池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

它可以被用作远程植入设备的电源,如心脏起搏器。

这些设备可以利用人体自身产生的能量来为自身供电,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寿命,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可穿戴设备生物燃料电池也可以用于可穿戴设备,如手表和计步器。

这些设备可以利用人体内部的化学能来供电,从而不需要更换电池或额外的充电操作。

这大大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独立性和实用性。

4. 能源系统最后,生物燃料电池还可以用于能源系统。

当这种设备被大规模使用时,它将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廉价和环保的能源替代品。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清洁能源和绿色环保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物燃料电池利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可以通过有机化合物直接发电的方式,最终形成水和二氧化碳。

生物燃料电池不仅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同时还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应用,是当前需要深入了解的话题。

一、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1. 功率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生物燃料电池只能提供极低的输出功率,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而现代的生物燃料电池则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长期稳定性:传统的生物燃料电池容易产生诸如电压降低、输出功率下降等问题,长时间使用后需经常更换催化剂等关键部件。

而现代的生物燃料电池则有更加稳定的性能,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电能。

3. 模块化、集成化:随着工业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生物燃料电池也朝着模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先进技术进行结合,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二、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前景1. 生活应用: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应用于家庭能源供应、无线传感器、移动电源等领域,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生活方式。

2. 工业应用: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环保监测等领域,提高工业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3. 交通应用: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应用于汽车、飞机、无人机等交通工具,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动力来源。

三、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实现难题1. 催化剂的稳定性:生物燃料电池需要使用催化剂进行电化学反应,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

目前,生物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稳定性尚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研究。

2. 能源量不足:当前可用的生物质资源尚不能满足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完成能源转化的同时保护环境,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转换技术备受关注。

生物燃料电池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可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并探讨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

生物燃料电池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燃料电池两种类型。

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将生物质废弃物或有机废水中的可降解物直接转化为电能。

酶燃料电池则采用特定的酶催化剂,将生物质能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电能。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有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微生物燃料电池(MBFC)。

MFC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降解为电子和质子。

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质子通过离子交换膜流动,从而达到电能转化的目的。

MBFC则利用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生电能。

酶燃料电池依赖于特定酶的催化作用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酶燃料电池有葡萄糖酶燃料电池和乳酸酶燃料电池。

葡萄糖酶燃料电池通过将葡萄糖催化为葡萄糖酸,并同时产生电能。

乳酸酶燃料电池则将乳酸催化为丙酮酸,同时产生电能。

这些酶燃料电池可以根据所需的底物类型进行设计,并且具有高效能转化的特点。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废弃物资源,实现废物转换为能源的目标。

例如,通过利用农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通过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的电能。

这不仅能够解决废物处理的问题,还能够为能源供给提供可再生的替代品。

其次,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由于WSN通常用于远程或难以维护的环境中,传统的电池供电方式会面临容量不足或更换困难等问题。

而使用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实现长期稳定的供电,使得WSN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应用生物燃料电池(Biofuel Cell)是一种利用生物反应发生电能的装置。

相对于传统电池,生物燃料电池利用高效的生物催化反应,以可再生的有机燃料为能源,能够直接转化为电能,并释放水和二氧化碳等生物有用物质。

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电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燃料电池的历史被认为是从1911年美国法拉第提出生物燃料电池原理开始的。

然而,这一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其低效率和高成本,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

直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生物燃料电池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

随着生物科技、纳米技术和无机化学等领域的发展,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得以突破性的发展。

近年来,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方向逐渐聚焦于高效率、低成本、高稳定性、环保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目前,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能源转换、医疗健康、生产制造等众多领域。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分类根据电极种类和生物催化反应类型,生物燃料电池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生物燃料电池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酶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电池与太阳能电池相结合等。

1. 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产生电荷的原理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主要由阳极、阴极和微生物质构成。

最常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以微生物在阳极处进行降解有机物,生成电子和中间产物。

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阴极,和氧气反应产生水而释放出电能。

常见的有机物如葡萄糖、酒精、醋酸、丙酮等。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甲烷发酵和一氧化碳氧化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酶燃料电池酶燃料电池是以酶为催化剂,在电极上实现以小分子有机物为燃料产生电荷的原理而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以酶清洗剂为自身动力,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副产物。

酶催化驱动电子从阳极流入电路,最终到达阴极,和氧气反应产生水并释放出电能。

酶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其他有机物,包括葡萄糖、乙醇、甲醇等。

酶燃料电池应用很多,如监测生命体征、便携式医用设备、微型电路系统和生命支持系统等领域。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 引言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质能源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环保技术。

它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在能源领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探讨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前景。

2. 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生物燃料电池利用生物质能源(如生物制氢、生物酒精等)作为燃料,通过微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其基本原理是微生物体内的酶将燃料转化为电子和质子,产生电流和氢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电势差,从而完成能量转换过程。

3. 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生物燃料电池可分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燃料电池两大类。

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体内的酶催化氧化反应,常见的包括酿酒酵母电池、甲烷产氢电池等。

酶燃料电池则利用酶催化剂促进氧化反应,常见的有葡萄糖氧化酶电池、酒精脱氢酶电池等。

4. 生物燃料电池的研发进展近年来,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研究人员不断改进电极材料的催化性能,如使用碳纳米管、负载金属纳米颗粒等,提高了电极的电子传输效率;优化微生物和酶的性能,如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微生物,提高其产电性能;改良传质性能,如设计新型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等。

这些努力大幅度提高了生物燃料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5. 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作为独立电源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生物医学设备、远程监测等场景,满足电力需求;可以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能源;还可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此外,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还可用于智能座椅、可穿戴设备等小型电子设备,为其提供可持续能源。

6. 生物燃料电池的挑战与展望尽管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极材料的高成本和稳定性仍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

其次,微生物和酶的耐受性、反应效率、寿命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

最后,燃料来源的可持续性和生产成本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可再生能源一直是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热门领域之一,而生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生物燃料电池是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弃物产生电能的一种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将有机废弃物作为生物燃料,通过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电子和质子,在电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最终产生电能。

具体而言,生物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电解质和负载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阳极是生化过程发生的地方,负载是收集和利用电子的部分,阴极则是电子与质子发生还原反应的地方,电解质则起到分离阳极和阴极的作用。

在生物燃料电池中,有机废弃物被微生物降解成为电子和质子,电子被氧化反应在阳极上释放出,而质子则通过电解质传递到阴极上与氧气还原生成水。

同时,负载将阳极上的电子捕获并通过外部电路输出电能。

整个过程实现了从有机废弃物到电能的转化。

二、生物燃料电池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由于生物燃料电池能够利用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1. 废水处理: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发电,从而实现废水的同时清洁和能源回收,减少了传统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2. 生活垃圾处理: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农业废弃物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果皮等可以作为生物燃料,通过生物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和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4. 远程地区电力供应:由于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发电,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可以应用于一些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解决部分地区能源供应问题。

5. 汽车动力系统: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用作汽车的动力系统,将生物燃料直接转化为电能驱动汽车。

与传统的燃烧发动机相比,生物燃料电池更加环保和高效。

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可持续能源的未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不仅能够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潜力。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的原理、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的原理及工作机制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核心是通过将生物质经过生物转化产生的可溶性有机物(如葡萄糖或乙醇)与氧气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电子和质子。

这些电子和质子在电极表面发生相应的反应,通过外部电路的连接产生电能。

二、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1. 分布式能源供应: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可以广泛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中。

通过将其与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满足个体、家庭甚至村庄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依赖。

2. 交通运输领域: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替代传统燃料的理想选择之一。

利用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可以实现无排放的电动汽车,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空气污染和碳排放。

3. 工业和农业用途: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在工业和农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生物质废弃物进行能源转化可以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同时为工业和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三、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发展的挑战和应对措施1. 生物质资源的获取与处理: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着生物质资源获取和处理技术的挑战。

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生物质资源开采和管理政策,并提高生物质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2. 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生物质能源燃料电池的电池性能和稳定性对于其应用的可行性至关重要。

需要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并增强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

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酶类催化物氧化有机物生成电能的电池。

它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利用生物质、有机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将其转化为电能。

生物燃料电池具有结构简单、环保无污染、能量密度高、装置便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生物或酶类催化物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从而产生电流。

生物燃料电池主要有两种工作机制: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催化燃料电池。

1. 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催化物将废弃物或生物质转化为电能。

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微生物生产电流燃料电池(MFC),另一种是微生物生产氢气燃料电池(MBFC)。

MFC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合成有机物质并在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同时在阴极上进行还原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产生电流。

MBFC的主要反应是通过微生物将废弃物或生物质转化成氢气,然后在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同时在阴极上进行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2. 酶催化燃料电池酶催化燃料电池是利用酶类催化物将废弃物或生物质转化为电能。

酶催化燃料电池主要分为直接电子转移酶催化燃料电池(DET-MFC)和间接电子转移酶催化燃料电池(IET-MFC)。

DET-MFC是直接将底物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该反应是通过电子转移方式实现的。

IET-MFC是通过酶类催化物介导电子转移实现的。

二、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环境保护、生物传感、能源供应等。

1. 环境保护生物燃料电池可以通过利用生物质、有机垃圾等废弃物,将其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和环境污染,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2. 生物传感生物燃料电池可以被用作生物传感器,通过监测微生物代谢产物或酶催化物代谢产物来分析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氨、硫化氢等。

这种技术可以在不使用外部电力和电池的情况下,实时监测水质、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与燃料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与传统的电池相比,生物燃料电池具有环保、可持续、低成本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景及其优势。

一、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微生物与燃料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会产生电能。

具体来说,生物燃料电池的负极是一个由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正极则是由催化剂和电极组成的电极反应室。

当燃料和氧气分别进入电池的两极时,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燃料氧化,同时产生电能。

二、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新能源领域,生物燃料电池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式,为家庭、工业和交通等领域提供电力。

其次,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物燃料电池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医疗器械、电子器件和军事等领域,生物燃料电池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燃料电池的优势生物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势:1、环保:生物燃料电池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是一种环保的能源供应方式。

2、可持续: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其原料来源广泛,可以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

3、经济:生物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也较低,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能源供应方式。

4、安全:生物燃料电池的反应过程相对温和,不会产生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

总之,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绿色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生物燃料电池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电池的原理与应用微生物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将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与电化学反应相结合,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促进电极反应,从而产生电能。

微生物电池的核心是微生物,它们在代谢过程中,通过电子传递链将电子传递给电极,而电极则通过电路传递到外部电路,从而产生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生物燃料电池作者:孙卫中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第09期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9-0048-03中图分类号:TM911 文献标识码:E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一节一号电池腐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寻找电池发展的新出路,生物燃料电池的问世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本文初步介绍了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情况,以期能开阔视野,对中学化学教学有所裨益。

1穿越历史,生物燃料电池向我们走来早在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就提出了燃料电池的设想,1839年英国人格拉夫发明了最早的氢燃料电池[1]。

可以说发展到今天,氢燃料电池已成为了最成熟的燃料电池,但在氢气的制备、输送、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使用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陷入了尴尬的发展处境[2]。

生物燃料电池的出现又让我们充满了新的期待。

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10年英国杜汉姆大学植物学教授Michael Cresse Potter用酵母和大肠杆菌进行试验时,发现了微生物也可以产生电流,从而拉开了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的序幕。

六十年代,为了将长途太空飞行中的有机废物转化成电能,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真正掀起了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的高潮。

后来尽管由于技术原因,生物燃料电池曾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但七、八十年代出现的石油危机又让电池家族的新成员成为人们瞩目的中心,自此之后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3]。

简言之,生物燃料电池就是以微生物、酶为催化剂,将有机物(如糖类等)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

根据电池中使用的催化剂种类,可将生物燃料电池分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燃料电池两种类型。

2两种典型的生物燃料电池2.1 微生物燃料电池典型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如上图所示,它由阳极室和阴极室组成,质子交换膜将两室分隔开。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可分为四步来描述:(1)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燃料发生氧化反应,同时释放出电子;(2)介体捕获电子并将其运送至阳极;(3)电子经外电路抵达阴极,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4)氧气在阴极接收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我们以葡萄糖为例来具体地说明这个过程[1]:阳极半反应:C6H12O6+6H2O→6CO2+24H++24e-E0=0.014V氧化态介体 + e-→还原态介体阴极半反应:6O2+24H++24e-→12H2O E0=1.23V2.2 酶燃料电池如下图,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辅酶的作用下失去电子被氧化成葡萄糖酸,电子由介体运送至阳极,再经外电路到阴极。

双氧水得到电子,并在微过氧化酶的作用下还原成水。

阳极半反应:葡萄糖→葡萄糖酸+2H++2e阴极半反应:H2O2+2H++2e→2H2O[3]2.3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介体及其作用2.3.1介体的作用在生物电池的设计中一个最大的技术瓶颈就是如何有效地将电子从底物运送至电池的阳极。

科学家设想在阳极室加入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作为运输电子的介体。

介体的作用如图3所示。

2.3.2 介体需满足的条件[1][3]经过研究发现充当介体的分子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①介体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应与代谢物的电势相一致;②介体的氧化态和还原态都应易溶于电解质溶液;③在溶液中有足够的稳定性且不能吸附在细菌细胞或电极的表面;④介体的电极反应快;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介体应易于穿透细胞膜且对微生物无毒害作用;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介体在得到电子后应易于从细胞膜中出来;⑦介体的任一种氧化态都不会对微生物的代谢过程造成干扰。

生物燃料电池中常用的介体有硫堇、EDTA-Fe(Ⅲ)、亚甲基蓝、中性红等。

3 生物燃料电池的优点与传统的化学电池技术相比,生物燃料电池具有操作上和功能上的优势(表1)。

首先它将底物直接转化为电能,保证了具有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其次,不同于现有的生物能处理,生物燃料电池能在常温、常压甚至是低温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有效运作,电池维护成本低、安全性强。

第三,生物燃料电池不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因为它所产生的废气的主要组分是二氧化碳,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副产物。

第四,生物燃料电池具有生物相容性,利用人体内的葡萄糖和氧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直接植入人体。

第五,在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表1化学燃料电池与生物燃料电池比较[3]4生物燃料电池的用途[1][5]4.1改善汽车的燃料结构使用生物燃料电池,1L糖类物质的浓溶液氧化产生的电能可供一辆中型汽车行驶25-30 Km,如果汽车的油箱为50L的话,装满糖后可连续行驶1000Km而不需要再补充能源。

使用生物燃料电池,一方面可控制因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因发生交通事故而引发的汽油起火燃烧甚至是爆炸。

4.2污水处理2005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洛根率领的一个研发小组宣布,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把未经处理的污水转变成干净用水和电能。

4.3为可植入人体内的设备提供能量支持2005年日本东北大学教授西泽松彦领导的研究小组新开发出了一种利用血液中的糖分发电的燃料电池。

这样的生物电池可为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测定血糖值的装置提供充足电量、为心脏起搏器提供能量。

4.4 在机器人设计中的作用2001年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名为“Slugbot”的机器人(如图5),专门用于搜捕危害种植业的鼻涕虫。

“Slugbot”将抓获的鼻涕虫放在一容器里,在酶的作用下将其转化成电能。

2000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斯图亚特.威尔金森(Stuart Wilkinson)宣称,他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需要吃肉以给体内补充电能的机器人Chew Chew。

这种机器人体内装有一块微生物燃料电池,为机器人运动和工作提供动力。

这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通过细菌产生酶,消化肉类食物,然后把获取的能量再转化为电能,供给机器人使用。

4.5在航空航天上的使用为处理密闭的宇宙飞船里宇航员排出的尿液,美国宇航局设计了一种巧妙的方案:用微生物中的芽孢杆菌来处理尿液,产生氨气,以氨气作为微生物电池的电极活性物质,这样既处理了尿液,又得到了电能。

一般在宇航条件下,每人每天排出22克尿,能得到47瓦电力。

5 生物燃料电池发展展望在化石燃料日趋紧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生物燃料电池以其良好的性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和使用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电池的输出功率小、使用寿命短。

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亚当·海勒博士研制的葡萄生物电池能提供的功率仅为2.4微瓦,这说明要点燃一个小灯泡需要100万株葡萄,并且产电能每天都在衰减。

由此导致生物燃料电池的使用范围非常狭小,远没有达到全面推广的时期。

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究,努力克服这一瓶颈。

5.1开发无介体生物燃料电池[5]有一类铁还原性微生物,由于其细胞膜上有丰富的细胞色素,表现出较强的电化学活性,在生物电池中能直接将电子转移至阳极而不需要借助任何介体。

研究表明Rhodoferax ferrireduler和Geobacteraceae种群的微生物都具有这种功能,它们在电池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6H2O+24Fe(Ⅲ) →6CO2+24Fe(Ⅱ)+24H++24e-。

无介体生物燃料电池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有充足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子转移的效率和速率。

5.2加强对电极的修饰[4]学者Derek R. Lovley等用石墨毡和石墨泡沫代替碳棒作为电池的阳极,研究发现电池的电能输出大大增加,约为原来的三倍。

说明增大电极的表面积可以增大吸附在电极表面的微生物和酶的密度,从而增加电量的输出。

Zhen He等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用微生物来修饰阴极,加快了氧气的还原反应速率,极大地提高了电池输出的电流密度。

5.3 选择合适的质子交换膜[4][6]质子交换膜能有效地维持电池两极室内酸碱度的平衡,保证电池反应的正常进行。

Liu和Logan在电池的设计中取消了质子交换膜,结果发现电池的库仑输出效率由55%降到了12%;Min et al.研究发现如果氧气由阴极室进入阳极室,电池的库仑输出效率会从55%降至19%。

这说明质子交换膜的质量好坏关系到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选择合适的质子交换膜,增强质子的穿透性而降低氧气的扩散成为了生物燃料电池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5.4 开发光化学生物燃料电池[5]利用光合细菌或藻类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称为光化学生物燃料电池。

科学家曾设计出这样的一种电池:用石墨作阳极,阳极室内有项圈藻和可溶性奎宁介体;阴极也为石墨电极,电解质溶液为铁氰化钾。

把这种电池先放在阳光下光照10小时,然后在黑暗的环境中放置10小时,发现可产生1mA的电流(外电路电阻为500欧),只不过光子转化成电子的效率只有0.2%。

后来人们又用Synechococcus细菌来代替项圈藻,发现转化率可提高到3.3%。

参考文献:[1] A.K.Shukla,P.Suresh,S.Berchmans ,A.Rajendran.Biological fuel cel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 Current Science,2004,(4):455-468.[2] 沈萍.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446-450.[3] 刘强,许鑫华,任光雷,王为.酶生物燃料电池[J].化学进展,2006,(11):1530-1536.[4] 连静,祝学远,李浩然,冯雅丽.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2):1671-1815.[5] Frank Davis and Séamus P.J.Higson.Biofuel cells-Recent advances andapplications[J].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7,(22):1224-1235.[6] Alyssa L.Walker,Charles W.Walker Jr.Biological fuel cell and an application as a reserve power source[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6,(160):123-129.[7]袁丽霞.多种多样的电池[J].化学教学,2006,(12):53-56.[8]仇红亮.漫谈氢能源发展的尴尬[J].化学教学,2005,(6):37-38.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化学系乐翠娣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