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仁爱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自来水
B. 空气
C. 氧气
D. 铁水
2.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甲烷燃烧
B. 水电解
C. 铁生锈
D. 碳酸分解
3. 下列气体中,不支持燃烧的是:
A. 氧气
B. 氢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4. 下列溶液中,呈碱性的是:
A. 醋酸溶液
B. 硫酸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盐酸溶液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手直接拿取药品
B. 在量筒中稀释溶液
C. 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
D. 将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2. 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
3.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的位置在锌的后面,说明铜比锌活泼。

()
4.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
搅拌。

()
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是纯净的。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3.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
进行收集。

4. 燃料燃烧过程中,起到助燃作用的气体是__________。

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举例说明化合反应的特点。

3. 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
4. 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 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
收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某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A、B元素的质量比为3:4。

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求该化合物的
化学式。

2. 有一瓶标签模糊的溶液,可能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为了鉴别该
溶液,小明进行了实验。

他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溶液的成分。

3.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Fe + ________ → FeCl3
4. 下列物质中,哪一个物质与稀盐酸反应时放热?请说明理由。

A. 锌粒
B. 碳酸钠
C. 氢氧化钠
5. 有一氧化铜样品,其中含有少量杂质。

为了提纯氧化铜,小明
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加热、研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请将
实验操作顺序重新排列,使其符合提纯氧化铜的步骤。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A →
B →
C → D
已知A、B、C、D分别为氧气、氢气、水、氢氧化钠。

请写出
每个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每个反应的基本类型。

(1)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2)另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锌粒,产生气泡。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溶液的成分,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设计一个实验,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检
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2. 请设计一个实验,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有泥沙的食盐水。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实验,用于检测水的硬度,并说明实验步骤及所用试剂。

2. 设计一个简单的气体制取装置,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

3.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比较铁和锌在稀盐酸中的反应活性。

4. 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 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沉淀反应来分离混合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什么是氧化反应,并给出一个实例。

2. 解释什么是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实例。

3. 解释什么是催化剂,并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解释什么是溶解度,并说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5. 解释什么是电解质,并举例说明常见的电解质。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物的质量总和?
2. 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4. 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5.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实验中有什么作用?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酸雨对环境有哪些危害?简述酸雨的形成原因。

2. 举例说明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讨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
的重要性。

3. 简述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4. 化学在医药领域有哪些重要应用?举例说明化学对人类健康的
影响。

5. 讨论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作用,以及新能源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 C
4. C
5. C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新物质
2. 氧
3.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4. 氧气
5. 醋酸
四、简答题答案
1.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如氢气和氧气化合水。

3.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5. 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是为了确保收集到的氧气较纯净。

五、应用题答案
1. 化学式为AB2
2. 该溶液的成分是稀硫酸。

3. Fe + 3/2 Cl2 → FeCl3
4. A. 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5. 加热、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研磨。

六、分析题答案
1. 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2H2O → 2H2 + O2(分解反应)
2H2 + O2 → 2H2O(化合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置换反应)
2. 该溶液的成分是稀盐酸。

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实验步骤及所用试剂:(略)
2. 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略)
基础知识部分: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新物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氧气、氢气、水、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实验技能部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过滤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化学反应类型部分: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和实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如纯净物、化学反应类型、气体的性质等。

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判断能力,如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等。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记忆,如化学变化特征、地壳元素含量、氧气的收集方法等。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化合反应的特点等。

应用题:考察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分析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如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的判断。

实践操作题: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如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技能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