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与管理-答案A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地籍测量与管理》考试试卷(A卷)
班级工程测量技术(科专)07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8分)
评分标准:回答对基本意思即可得分,按要点得分。

1.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
2.法律边界:是指对人造的或自然的边界要素进行精确的测量,获取测量数据,通过法律程序给予承认,并在实地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边界。

3.间隙地:是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主的空置土地。

4.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特定用途所表现(或可能表现)出的效果的优良程度。

5.土地等级评价: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

6.地籍图:按照特定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

7.界址鉴定: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

8.膜片法:是指用伸缩性小的透明的赛璐珞、透明塑料、玻璃或摄影软片等制成等间隔网板、平行线板等膜片,把膜片放在地图上适当的位置进行土地面积测算的方法。

9.勘界测绘:即勘定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工作。

它是在确定界线实际走向以后,在实地埋设界桩,测定界桩点位,测绘边界地形图,并在地形图上表述边界线走向等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式包括:单位用地红线图、房地产使用证、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征(拨)第批准书和合同书、有偿使用合同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
2.《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设计了5种界桩,即混凝土界址标桩、石灰界址标桩、带铝帽的钢钉界址标桩、带塑料套的钢棍界址标桩、喷漆界址标志;
3.土地性状调查是指对土地性状指标的调查,包括土地自然属性及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

4. 房屋调查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房屋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

5.共有面积由两部分构成: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和不应分摊的共有面积;
6.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数字摄影地籍测量模式和内业扫描数字化地籍测量模式。

三、简答题(共70分)
评分标准:回答对基本意思即可得分,按要点、步骤得分。

1.现代地籍的含义是什么?(5分)
答: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含义如下:(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5)地籍是土地信息的集合。

2.试述现代地籍的功能。

(5分)
(1)地理性功能;(2)经济功能;(3)产权保护功能;(4)土地利用管理功能;(5)决策功能;(6)管理功能。

3.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5分)
答: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具体内容如下:(1)地籍控制测量;(2)界线测量;(3)地籍图测绘;(4)面积测算;(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4.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5分)
确认方式:(1)文件确认;(2)惯用确认;(3)协商确认;(4)仲裁确认;
确认办法:农村地区(含城市郊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

5.简述界址调查的指界方法。

(5分)
界址调查的指界是指确认被调查宗地的界址范围及其界址点、线的具体位置。

(1)现场指界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

若由单位法人代表指界,则出示法人代表证明。

当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出席指界时,应由委托的代理人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有多个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2)对现场直接无争议的界址点额界址线,要埋设界标,填写宗地界址调查表,各方指界人要在宗地界址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对于不签字盖章的,按违约缺席处理。

(3)宗地界址调查表的填写应特别注意表明界址线应在的位置,如界址点(线)标志物的中心、内边、外边等。

6.地类调绘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
地类调绘是指在土地所有权宗地内,实地对照基础测绘图件逐一判读、调查、绘注的技术性工作。

(1)认真掌握分类含义,注意区分相接近的地类,要结合实地询问确定。

如改良草地与人工草地、水浇地与菜地等难以区分的地类;(2)地类界应封闭,并以实线表示,对小于图上1.5mm的弯曲接线可简化合并,地类按规定的图式符号主机在基础测绘图件上;(3)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最小图斑面积的规定:居民地为4mm2,耕地为6mm2等;(4)当地类界与线状地物或土地权属界、行政界重合时,可省略不绘;(5)调绘的地类图斑以地块为单位统一编号;(6)能清晰判读的地类界线的位移不应超过1mm。

7.简述应分摊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与特点各是什么?(5分)
原则:(一)按文件和协议分摊
有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应按其文件或协议分摊。

这种情况一般是对一栋房屋有两个以上权利人而言,在实际情况中并不多见。

(二)按比例分摊
…………
(三)按功能分摊
…………
特点:(1)产权是共有的;(2)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相对性;(3)各权利人拥有的应分摊共有面积在空间上是无界的;(4)从理论上讲,任何建筑物都有使用面积和共有面积,实际上无共有面积的建筑物是极少的,仅限于只有一层的建筑物。

8.使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有哪些优点?(5分)
(1)有利于地籍成果等通用性,便于成果共享,使地籍测量不仅能为地籍管理奠定基础,而且能为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土地整理、管道建设等多种用途提供服务。

如果坐标系不统一,则降低了它的品味和应用价值。

(2)同一坐标系有利于图幅正规分幅、图幅拼接、接合、使用和各种比例尺图幅的编号。

(3)有利于土地、规划、房地产等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这将加快地籍测量的进度,提高效益和节省经费。

9.试述勘界测绘的内容。

(6分)
1.界桩的埋设和测定;
2.边界线的标绘;
3.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绘制;
4.边界线走向和界桩位置说明。

10.试述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和我国的地籍图比例尺系列。

(6分)
依据:(1)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2)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系列:我国地籍图比例尺系列一般规定为:城镇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可选用1:500、1:1000、1:2000,其基本比例尺为1:1000;农村地区地籍图的测图比例尺可选用1:5000、1:1万、1:2.5万、1:5万,其基本比例尺为1:1万。

11.比较宗地图和宗地草图。

(6分)
(一)宗地草图
1.宗地草图记录的内容
(1)本宗地号和门牌号,权属主名称和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权属主名称;
(2)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序号及界址线,宗地内地物及宗地外仅靠界址点线的地物等;(3)界址边长、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
(4)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长方位所必需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5)概略指北针和比例尺、丈量者、丈量日期。

2.宗地草图的特征
(1)它是宗地的原始描述;
(2)图上数据是实量的,精度高;
(3)所绘宗地草图是近似的,相邻宗地草图不能拼接。

3.宗地草图的作用
(1)它是地籍资料中的原始资料;
(2)配合地籍调查表,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了初始信息;
(3)可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4.绘制宗地草图的基本要求
绘制宗地草图时,图纸质量要好,能长期保存,其规格为32开、16开或8开,过大宗地可分幅绘制;
(二)宗地图
1.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2.宗地图的内容:(1)所在图幅号、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2)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3)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4)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5)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6)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期、测点日期、制图日期。

(7)指北方向和比例尺;(8)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检查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

3.宗地图的特性:(1)它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2)图中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精度高并且可靠;(3)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4)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5)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

4.宗地图的作用:(1)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它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的使用或拥有有可靠的法律保证,宗地草图却不能做到这一点;(2)宗地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比宗地草图更能说明问题;(3)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与修改,可以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作,直观地反映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常地籍管理。

5.宗地图的编绘技术要求
编绘宗地图时,应做到界址线走向清楚,坐标正确无误,面积准确,四至关系明确,各项注记正确齐全,比例尺适当。

12.宗地信息的变更中,哪些情况不需要更改宗地的边界信息?(6分)
(1)转移、抵押、集成、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2)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3)宗地内第五、地貌的改变等。

如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扩建、修缮;(4)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

这通常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5)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6)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即县市区、街道、街坊、乡镇等边界和名称的变动;(7)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

13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

(6分)
(1)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2)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3)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4)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5)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