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_蒜苗的生长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蒜苗的生长环境》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1、动手创造生命,学习种植蒜苗技术,探究蒜苗的生长环境。
2、掌握水培、土培大蒜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观察、分析研究蒜苗的生长环境。
2、通过实验观察中性水和酸碱性水、光照强弱、水量多少和温度对蒜苗生长
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掌握技巧,感受到种植的趣味和魅力,在乐趣中成长。
(二)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合作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学习蒜苗的生长环境,认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感触学生心灵深处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职责。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开展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挑战自我”的实践活动,这堂课首先由谁来登台主持呢?(请举手)
好,请XXX同学登台主持第一环节(掌声鼓励)。
(XXX同学主持)
(播放PPT)
猜谜语:(打一植物)
兄弟六七个,
围着柱子坐,
长大分了家,
衣服全撕破。
思考:大蒜的特征和作用有哪些?
分组讨论探究大蒜的形状、生长习性。
举手回答,展示PPT。
你打算怎样利用家中现有的大蒜?
动手创造生命——种植蒜苗
分组研讨,说说水培、土培大蒜的过程。
通过巧妙的设疑,引起学生兴趣。
PPT展示。
这样我们就可以吃上了无农药残留、绿色健康、自己亲手种植的蒜苗啦!
思考:怎样能够使蒜苗生长的又快又好呢?
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主题——蒜苗的生长环境 PPT
【分组展示】
二、预设问题带疑实验展示探究蒜苗的生长环境
思考:
1、蒜苗的生长与什么有关。
2、分组展示不同的效果。
3、实际操作、对比观察异同。
4、学生演示。
通过学生实践探究,观察分析环境对蒜苗生长的影响,学会合作、研究、观察异同。
(一)先有一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
一组的同学谁愿意登台主持这一环节?请推荐。
欢迎XXX同学登台。
试验一:不同的水质对蒜苗的生长展示。
(展示三个不同的盘子或杯子)
三盘蒜均用水培,一盘在水里加入酸性物质(盐颗粒),一盘在水里加入碱性物质(石灰颗粒),一盘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观察其生长情况。
同学们在做实验前首先对蒜苗的生长情况做了预计,以下为预计结果。
我们在这里以第一期为例。
(有三名同学出来实验、环绕展示,慢慢的让全班同学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
)PPT 小组讨论交流,举手或提问。
结论:总的情况来说,预想与结果基本吻合。
水质为酸性或碱性时,均能够破坏生活在水中的根的吸水部位。
中性的水更适合大蒜的生长
评价:个人评价,结合自己实验说明理由
(二)有二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
(有请XXX同学登台主持,掌声鼓励。
)
实验二:光照强度(PPT展示)
种两盘,一盘在强光下,一盘在弱光下,观察两盘的生长情况。
假想:
可能存在的误差:由于在春季,弱光下的有可能由于温度过低,光照较弱生长非常缓慢(请两名同学试验台展示,同学们观察、分析研究生长差异。
)抢答或问答PPT展示结论:1.在强光、日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就会养得矮壮些。
2.在弱光、日照并不是很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就会长得细高个,叶子浅绿,总体上比较柔弱。
蒜苗的生长情况与光照有关,在强光,弱光下都能长,只不过生长的样子有区别。
评价:小组评价
(三)请三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研究成果。
(有请XXX同学登台主持,掌声鼓励。
)
预想:水分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而且大蒜是吸水性强的植物,应该是水越多生长的越好。
实验三:
1.小组内自选两名同学展示实验。
2.观察、研讨,为什么? PPT
3.水分的多少决定蒜苗的生长。
实际操作(在两个不同的盘子里实践)
结论:1.水分多,能够提供给蒜苗更多,更充足的营养,使它生长的更好
2.水分过少,使蒜苗没有更好的吸收营养导致其生长缓慢。
评价:个人评价
(四)请四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小实验研究果。
这一实验由谁来登台主持呢?(请举手)
实验四:
将两杯大蒜放在,温度不同的环境,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设疑:
1.生长的会一样吗?
2.探究原因何在?
两同学试验台展示,大家讨论、分析 PPT
结论:
1.温度过低,导致植物生长迟缓
2.温度适中,有利于植物生长。
3.温度过高,导致植物缺水过快,也会影响蒜苗正常生长。
(为什么?)
评价:小组评价
三、总结(交流3分钟,举手回答) PPT
蒜苗的生长环境1.中性的环境 2.充足的阳光 3.合适的水分 4.适宜的温度
五、谈心得体会(交流讨论5分钟)抢答或问答
1.每一种植物都有不同的对环境的选择。
2.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使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能更好的生长,维护生态
平衡。
【总结与思考】
1.小结: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我们必须要提倡环境保护,让更健康的阳光雨水滋润植物生长。
3.总结实验探究活动的实质,激发学生的情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呼吁社会,许下承诺
承诺书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
我们是勇敢的捍卫者,
我们定将保护我们的家园,
共同打造美丽黄岛。
【下一环节任务】
1.通过实践、观察、研究分析,请每位同学写一份实践报告,总结蒜苗生长的环境,体现生成性。
2.写出自我评价。
3.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呢?
【板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蒜苗的生长环境
1、中性的环境
2、充足的阳光
3、合适的水分
4、适宜的温度
(四)活动反思:
通过实验、探究蒜苗的生长环境,认识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感触学生心灵深处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职责。
通过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实践,发散思维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提高了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综合实践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
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置疑、乐于探究、用于实践勤于求知、积极向上的精神。
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着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具有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本学期前段时间主要探究学习水培植物的生长环境。
通过人人参入实践探究,发现疑难问题,共同思考、研究,找到了水培植物生长的条件。
本课题的重点是探究蒜苗的生长环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性的环境、充足的阳光、合适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才是蒜苗生长的必要条件。
实验过程中充分证实了污染的水源会破坏植物的生长,因而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探究,进而感触学生心灵深处,呼吁大家承诺: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
我们是勇敢的捍卫者,
我们定将保护我们的家园,
共同打造美丽黄岛。
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知识探究,突出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人人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思维探究能力。
水培植物,是我们这学期的研究课题,前五个周探究大蒜的水培技术,后期探究花卉的种植技术。
大蒜是吸水性很强的植物,蒜苗的生长条件:1、中性的环境。
2、充足的阳光。
3、合适的水分。
4、适宜的温度。
评测练习
巩固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熟练操作方法。
同时发散学生思维。
一、分组讨论,谈学习心得
1.每一种植物都有不同的对环境的选择。
2.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使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能更好的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3、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4、我们必须要提倡环境保护,让更健康的阳光雨水滋润植物生长。
二、呼吁社会,许下承诺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少年,
我们是勇敢的捍卫者,
我们定将保护我们的家园,
共同打造美丽黄岛。
三、下一环节任务
1.通过实践、观察、研究分析,请每位同学写一份实践报告,总结蒜苗生长的环境,
体现生成性。
2.写出自我评价。
3.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呢?
课后反思
通过实验、探究蒜苗的生长环境,认识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感触学生心灵深处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职责。
通过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实践,发散思维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提高了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
课标分析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主要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板块构成。
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范围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与实施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实现三种关系的整体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当地情况、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选择切入点,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具有时代使命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内容都可以不断的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七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具有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