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实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三节加热和冷却中的《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实验器材、实验创新、实验原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教法、学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开展我的说课!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说教材
《加热和冷却》一课是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加热和冷却对固体的体积的影响.本课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实验器材
该实验所需的器材有酒精灯、固体体胀器、水槽、冷水、火柴等。

三、说实验创新
四、说实验原理
常温下,铜球能通过铁环,加热后,铜球体积膨胀,无法通过铁环,当铜球冷却后,铜球体积又缩小,又能通过铁环。

五、说实验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改变体积.
2、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应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体积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六、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的体积产生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七、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已有一年,对科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也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实验分析、操作能力还需要加强.
八、说教法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学习科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就是借助固体体胀器和酒精灯等实验器材,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发现和得出结论进而达到教学目标,使我的这一节课更有实效性。

九、说学法
采取与教法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运用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学习方法获取新知,掌握技能. 十、说实验的教学内容
探究固体在加热后体积的变化是“加热和冷却”一课的核心学习活动之一.通过加热,铁球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又收缩,通过观察这一实验后,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十一、说实验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应该从问题开始,巧妙地创造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活动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广。

上课开始,我就出示课件.1825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钢轨资料。

旨在引发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思考,猜想铁轨发生了扭曲和断裂的原因是什么?这时我紧接着提出问题,钢轨会不会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在铁轨间都留有缝隙?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1、注意酒精灯的使用
加热我们就需要用到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酒精灯。

虽然四年级的同学不是第一次使用酒精灯,但为了确保安全还是有必要再次强调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这时我出示课件,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一定会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分组实验探究,描述实验现象
这个活动本身是一个演示实验,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我让学生亲身经历。

首先,拿出固体体胀器,在常温下,铜球能通过铁环;接着点燃酒精灯,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加热1分钟左右,试一试铜球能否通过铁环,会发现此时铜球不能通过铁环;这时再把铜球放入装有冷水的水槽中冷却,当冷却后铜球又能通过铁环;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整理实验器材。

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我及时深入各个小组来和他们共同完成这个活动。

并告知学生不要接触发热的铜球,以免出现危险。

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注意安全,也是我们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学生安全了,才能使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下去.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一定会发现实验现象,我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发现,既可锻炼他们的表达描述能力,又可以得出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这个结论,进而得出一般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寻找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科学探究的问题源于生活,科学结论的实践又回归于生活,这时我用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回答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钢轨是不是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铁轨间都留有缝隙?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是如此紧密相联.像生活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
细细想来,还真的有许多科学道理。

生活中的科学真是随处可见呀。

希望大家在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能像今天一样认真思考,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四)谈收获
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找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十二、说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
“固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实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需求,并关注学生对实验方法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我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出“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结论。

在教学中我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的简单的科学探究过程,当然真正要完成一个探究过程,四年级的学生不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还需要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地指导才能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十三、说板书设计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洁、直观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