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科学发展观读书交流会发言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科学发展观读书交流会发言材料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三批试点单位,是区委对的“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是为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其它兄弟单位摸索经验,当好这个“先锋官”,我们义不容辞。
必将对于镇的“建设生态新园区、打造镇”,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做法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将学习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力求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做到“真学、真思、真议”。
因地制宜,做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结合。
在认真组织好规定篇目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各单位与自身工作相结合,确定了政策法规、经济知识、农业土地及镇建设相关方面的知识作为选学内容。
在学习方式上,采取了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家培训、交流研讨、送学上门等多种形式,并辅以观看先锋在线、电教片、外出参观、案例分析^p 等方式,并创新开展了“镇建设规划解读”、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等学习活动,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增强党性修养。
为了解决工学矛盾,促进工作,我们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大建设”工作紧密相结合,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计划实施的20多项重点工程项目,全镇上下对照目标任务,强化责任,细化内容,倒排工期,狠抓序时,强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各党支部针对农村党员、离退休党员、企业职工党员等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指导的学习形式,做到“一村一品”,应学尽学。
如新民村以“葡萄合作社”为载体,将农业科技知识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南斗村以加快村级自来水管网建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有力推动民生工程……二、学习体会镇的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科学发展领悟不透,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深地体会到:1、勇于解放思想,提升精神状态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们与先进地区的根本差距。
只有不断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树立科学发展的新观念,才能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对“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错位发展”的理念片面理解,曲解了“不发展就是发展”的论断,
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过多地注重政策限制了什么,而不是政策没有限制什么,常说的是不行、不能办,而不是怎么能行、能办,敢于自为、善于自为、主动自为的事做少了。
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敢于见贤思齐,善于开动脑筋,破解难题,变夹缝发展的压力为智慧发展的动力。
2、深刻剖析不足,激发发展动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亟待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亟待进步,尤其是经济建设亟待发展。
客观上是土地和规划等相关因素制约的发展,主观上是学习不够,努力不够,压力不够,导致思路不广、视野不宽、办法不多。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敢于直面差距,不甘落后,敢于超越,提高发展的紧迫感。
能办的事情全力以赴,有希望办的事情紧盯不放,多谋划、多思考,绝不放弃,千方百计做强做优农业生态,破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难题,努力实现镇建设的突破,为全区“大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树立责任意识,实现统筹兼顾抓发展,要有一种敢负责、敢干事,敢抓敢管的意识。
作为“合肥市的大氧吧、新区的后花园,合肥市民的大客厅”,这既是市、区对的定位,也是的重要使命。
要从负责任的角度出发,做好“绿”文章,打造“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品牌,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更加优美的湖区都市田园风光。
“大建设”已经辐射到这块热土上,科学发展的着力点要放到研究解决“大建设、大发展、大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来,放到研究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上来,多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4、强化学习意识,谋求理性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带着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再加工,循环往复,才能不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要做到学以致用,将外地发展经验与实际相结合,千方百计,敢闯敢试,做到将激情作为与理性发展相结合,不盲目、不浮躁,依法行政、有序发展。
不然越了位、踩了雷、碰了线,还稀里糊涂直喊冤。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要学会吸取教训,科学理性发展。
三、下一步建议 1、学习形式多样多,多借鉴外埠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
2、领导干部多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帮助基层科学发展;
3、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长效目标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论英雄;
4、分类指导,加大科学发展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