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工 程 技 术
在现阶段的工程建设领域中,混凝土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依然在房建工程与工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承担荷载的关键材料,混凝土的配比与现场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最终质量。

但混凝土材料成分相对复杂,来源多样,从水泥到拌合用水,直至砂石及各种外加剂,各个成分都对拌合物的性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其理化过程机理较为复杂。

同时,运输环节,现场浇捣也会影响最终的性能。

因此,对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整体安全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1 施工现场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各个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对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主要是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指标,同时也要考虑规范中的富余系数。

也就是说,现场混凝土质量主要取决于强度值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的上下波动。

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值的因素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1.1原材料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由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组成。

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

对于各项成分来说,水泥是主要的胶结料,其强度和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

水泥的强度低,混凝土的强度也低;而水泥的安定性好则不易产生裂缝。

因此,对于水泥的品种、标号以及厂家都要做仔细的选择。

原材料中的砂的控制要点在于细度模数与含泥量,太细的砂以及含泥量过多的砂,会增加裂缝,不但降低混凝土强度,还会影响抗冻、抗渗以及耐久等各项性能。

对此,需要采用合适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以及有机质含量也要满足规范要求。

对于粗集料来说,连续级配有利于拌合物性能的提高。

1.2配合比
一个合理经济的混凝土配合比既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又能节约工程成本对于选定的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是直接影响拌合物强度的关键,合理的水灰比既能达到强度要求还能保证和易性,而水灰比的稳定性也是施工现场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配合比的控制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强度
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

由于配制强度是实验
室环境中的数据,在现场还要做好留样检
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便必要时进行适当
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
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

1.2.2和易性
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
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
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
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

1.2.3耐久性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
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
求,而且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未明确的其他
耐久性要求,如严寒地区,处于水位升降范
围的结构,以及暴露在污染环境的结构等。

1.3各项材料的计量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以设计配合
比为基准,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与验证,
在这一环节中,各项原材料的计量往往会
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
响。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现场生产
中,施工单位的衡器不够精准,达不到精度
要求,且在实际工作中,现场人员为了省时
图方便,用体积控制代替重量控制,这样会
使得拌合物各项组分的偏差,实际上是改
变了应有的配合比,造成了强度的起伏。


于这一现象,需要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设
计配合比进行各项操作,对于所使用的器
具要定期复查和检定,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对现场人员也要加强教育,认真完成各项
操作。

1.4施工作业过程
施工作业过程中,合理的施工方法及
具有良好素质的施工人员对控制混凝土质
量有很大影响。

现场的振捣,浇筑以及分层
分块情况对于混泥土的强度指标有着直接
的影响;且模板的质量也是影响混凝土强
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接合不严的模板会造
成跑浆,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

模板的拆除
时间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1.5施工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现场工作中的重要环
节,由于拌合物在硬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理
化反应需要大量的水来参与,过于干燥的
条件下会严重影响观感与质量,同时水化
热对于强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
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2 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通过分析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质量的影
响因素,需要从原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混
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原材料计量、施工作业
过程、混凝土养护等方面去控制混凝土的
质量。

2.1原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
(1)水泥。

对于现场所用的水泥,在进场时应该
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查验产品合格证以
及出厂检验报告,对品种、级别、包装号以
及出厂日期作检查。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还
要按要求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等其他指
标进行复试,从而保证该项材料的性能。

(2)砂。

细集料进场时则需要按照检验批来划
分,分别对每批次的颗粒级配以及含泥量
指标进行检验。

除此之外,对于海砂还要检
验其氯离子含量。

(3)碎石。

在现场对碎石进行检验时,首先也必
须将其划分为一定的检验批,并对级配、含
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做检验,特殊的工
程项目根据要求可适当增加检测项目。

(4)水。

拌制混凝土的水宜使用饮用水,其他
的水源需要进行试验,符合相关国家规范
的要求方可采用。

(5)外加剂。

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外加剂一般有减水
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外加剂进场
时应有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进场
的批次和抽样检验方案进行复验,复验合
格后,方可使用。

2.2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是按照设计要求所配制
的,还需要考虑现场气候条件,泵送机械的
性能等指标。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浇
筑之前需要现场技术人员的确认并报相关
工程师做审批,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则需
要在搅拌站生产时就做好检验与控制。

现场施工所用砂石原材料,由于露天
放置,受天气季节影响,均有一定含水率,
如果没有扣除多余用水量,容易导致拌制
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黄燕飞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 350025)
摘 要: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在各种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一直以来是影响工程总体质
量的大问题。

该文对施工现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现场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c)-0108-02
(下转151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108
工 程 管 理
151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2)槽体内安装温度上下限报警装置,提醒作业者温度过高或过低。

(3)选用合适的加热装置,如常见的铁氟龙的盘式加热器,以及价格较低的不锈钢L 型加热器。

2.4电镀生产线溶液搅拌的管理
电镀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电镀发生时,溶液中局部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搅拌会加速溶液的对流,使阴极附近消耗了的金属离子得到及时补充和降低阴极的浓差极化作用,因而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搅拌后,可以提高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上限值,在较高的电流密度和较高的电流效率下得到细致紧密的镀层。

搅拌常用的是采用活性炭或PP 线缠绕式过滤器(图4)。

主要管理要点如下。

(1)使用活性炭过滤器时,注意使用的时间;若时间过长,会影响电镀溶液中的添加剂含量,进而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2)使用PP线缠绕式过滤器,必须定期更换,保证过滤循环效果。

3 电镀生产线异常时的处置方式
当异常发生时,作业者需严格按照既定的处置方式实施,一般而言,需建立如下的处置流程(图5)。

通过建立异常处置流程,可以保证问题解决的效果和及时性。

4 结语
通过对电镀生产线和过程关键参数的管控,保证了电镀过程的连续和稳定;因此,电镀生产线的管理结果直接决定电镀产品的质量,是引线框架制造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允诚,胡如南,向荣.电镀手册[M].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2]李明.电子封装中电镀技术的应用[J].
电镀与涂饰,2005(1):44-49.
[3]贺岩峰,赵会然,孙江燕.引线框架高速
锡铅电镀添加剂的研究[J].电子工艺技术,2004(5):216-218,221.
[4]叶方,高雪松.集成电路封装中引线框
架使用要求[J].电子与封装,2003(2):26-29.
[5]冯小龙.高速连续电镀技术在集成电路
引线框架生产中的应用[C].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会,第七届S M T /S M D 技术研讨会,2003:270-277.
[6]樊菊红.电镀镍添加剂的研究[D].西安
理工大学2006年.
(上接108页)
造成施工困难,硬化后的混凝土强度下降。

因此,每批砂石在使用前,必须测定器含水率,扣除相应用水量,调整得出相应的施工配合比后方能生产。

当原材料发生变更后,混凝土配合比要由施工单位的实验人员重新调整。

此外,对于混凝土的塌落度设计要以泵机的性能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气温以及运送距离、防水措施、膨胀控制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

在施工现场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值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施工安全]。

2.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
在对混凝土进行称量前,要按照工作班对各个衡器进行零点校验,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并采用重量法。

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2.4施工作业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过程,包括混凝土搅拌,运输,及浇筑等,对于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能确保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质量优良。

(1)混凝土搅拌。

要进行混凝土搅拌,首先要将原材料投放到搅拌区,投放的原料体积与搅拌成混凝土的体积最好控制在3:2 左右。

依照施工配合比,对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不得随意添加。

可以采用机械搅拌与人工搅拌结合的方法进行搅拌,有利于对原材料进行及时的调整。

对于较大工程,宜采用由电脑计量的搅拌站生产混凝土,可减少人为因素,保证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搅拌时间每差一分钟,混凝土的强度对比就会相差15%左右,搅拌时间过短,易导致混凝土均匀性差,而搅拌时间过长,会产生泌水和离析现象,因而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
的时间。

搅拌时间必须依据搅拌机型号、鼓筒尺寸、坍落度等情况,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来确定。

(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至现场的过程中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流动性减少等现象。

若运输时间过长导致塌落度损失过大,可适量加入减水剂二次搅拌,严禁任意加水。

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收发制度,并对运输过程加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影响现场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此,需要在浇筑前和浇筑后都进行有效的管理。

混凝土浇筑前管理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控制要点。

①对浇筑部位的混凝土标号进行复核,并注意是否有抗渗,早强等特殊要求,认真阅读图纸上设计单位的标号及要求。

②对上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例如:模板安装情况、钢筋绑扎情况,管线机预留孔洞的情况。

③对班组人员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泵车、振捣棒、平板式振捣器等施工机具的到场就位情况做检查。

同时还要注意施工用电的安全,如果遇到夜间施工和雨雪期还要准备相应的方案以应对。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养护是十分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

缺乏适当的养护会使得水化作用不够充分,在表面造成片状或粉状的脱落,过早的水份蒸发还会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在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

以现场常见的自然养护为例,需要采取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
护,或者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对暴露面进行包覆。

3 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其他措施
(1)混凝土施工中,做好监理以及相关监督工作。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监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监理工程师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对各项资料的检查以及对现场操作的旁站监督都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现场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归根到底是有各方人员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各个环节的质量,除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以及教育之外,最重要的环节还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此,应选择有经验的实验室及搅拌站,从源头上把控混凝土的质量。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了人、料、机的各个环节,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从原材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现场的浇捣养护等过程都要加强管理,从而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侯金森,申鑫.
浅析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7).[2]田月华.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3]杨明山.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全程控制
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4]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
社,1996年.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