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7九上·阳信期中) 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A .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 .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 . 用硫黄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 . 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2. (2分)(2017·清河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验满
B . 测溶液的pH
C . 加热液体
D . 量筒读数
3. (2分) (2018九上·锦江期末)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所示的粒子分别表示4种元素
B . ④所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 ①③所示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若⑤中x=13时,所示的粒子属于阳离子
4. (2分) (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城市道路经常出现拥堵现
象,于是人们改用骑自行车出行,既体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又体现了绿色环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自行车车架用锰钢制造,具有韧性好、硬度大的优点
B . 自行车有些部件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的好的性质
C . 自行车链条是用喷漆来进行防锈
D . 自行车整体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5. (2分)(2018·大荔模拟) 下列现象不宜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镁片投入稀盐酸中质量减小
B . 细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质量增大
C . 水汽化变成质量相同的水蒸气
D . 蜡烛在燃烧过程质量不断减小
6. (2分) (2017九上·大庆期中)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 . 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 .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 . 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7. (2分)重金属离子有毒性。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性的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种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 . Cu2+和SO
B . Cu2+和Cl-
C . K+和SO
D . Ag+和NO3
8. (2分) (2019九上·惠州月考) 2018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山寨饮料,原料为大量添加剂,其
中一种是山梨酸钾(C6H7KO2)。
下列有关山梨酸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山梨酸钾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山梨酸钾中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1:2
C . 山梨酸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一个山梨酸钾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二、填空题 (共6题;共41分)
9. (5分) (2018九上·山西月考)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方面在于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而化学用语作为化学的特有的语言,是我们把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或解释化学用语
(1) H________、CO2________。
(2)氢离子________、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要求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且化学计量数的比为2:1:2(或1:2:2)】
10. (3分) (2018九上·鄂城期末)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实际填空.
(1)炒菜用的铁锅其防锈的方法是________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________.
(3)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混合而成的燃料。
写出乙醇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1. (8分) (2017九上·利州期中) 正确书写下列化学用语,并完成相应填空。
(1) 3个钠离子________
(2)氧化铁中氧显-2价________
(3) 4个氮分子________
(4)氦气________
(5)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6)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2. (8分) (2017九上·江阴期中)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③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④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
(2)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填操作名称)
②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③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其硬度,生活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应
用________来鉴别。
13. (8分)(2018·龙华模拟)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分别与CO2、H2O、HCl发生反应,生成O2。
为了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用A装置制得的CO2中常混有H2O和HCl气体,设置B、C装置的目的是净化CO2。
其中B装置的作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C装置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
②E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如何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________。
(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
(3)【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称取12.5 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 g。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4. (9分) (2018九下·临河月考) 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图________装置,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该图方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用图________装置,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1题;共4分)
15. (4分) (2017九上·鄂托克旗期末)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 27 H 42 O 3 ,请你计算:(1)皂甙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
(2)一个皂甙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
(3)皂甙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4)皂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
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20分)
16. (20分)(2016·邗江模拟) 碱式碳酸镁高温能分解,可用于镁盐制备,制药工业等.其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
(1)研究其分解产物
(i)取样高温灼烧,检测到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固体,由此推断生成物中肯定不含金属镁及单质碳,理由是________.
(ii)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碳酸镁、氢氧化镁.
操作现象结论
①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________.生成物中不含碳酸镁.
②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热水,滴入酚酞试液,观察到________现象.生成物中不含氢氧化镁.
(iii)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镁不能用冷水代替热水是因为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推断碱式碳酸镁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
(2)测定碱式碳酸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按图一进行实验.
①量气管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是因为________,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实验中共消耗稀硫酸20mL,根据所测数据求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1.32g,则进入量气管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1.97g/L)
(3)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设计如图二装置,并按下述步骤操作.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36.4g样品置于试管中,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2g.
步骤2:加热装置A直至样品完全反应.
步骤3:用止水夹夹紧装置A和装置B间胶皮管,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步骤4: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9.2g.
(i)装置B中物质为___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方法:当观察到装置B中________,则样品已完全反应.
(4)(ii)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5)有人说“加热碱式碳酸镁最后阶段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是真的吗?
另取一定量碱式碳酸镁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测出样品的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0至t1过程中固体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分析图像数据判定该说法是________(填“真的”或“假的”),判定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41分)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2-1、
12-2、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三、简答题 (共1题;共4分)
15-1、
15-2、
15-3、
15-4、
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20分)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