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云阅读时代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与云阅读时代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作者:全群艳
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23期
摘要:新媒体与云阅读开启了新的时代,也为高校外国文学課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借助新媒体实施及时教学,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向学生及时提供大量教学资源,还能借助新媒体进行在线教学,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将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网易云阅读等好的学习、读书平台使得学生的读书、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进行。

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传统教学与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的融合,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云阅读;外国文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3-0123-03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new media and cloud reading, it opened a new era and offered a chance of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With the aid of new media,teachers not only can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 students but also can communicate with students by online teaching. This will extend to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ctivities from the class. China University MOOC, NetEase Open Class, NetEase Cloud Reading and other good learning and reading platforms allow students to read and study online anytime, anywhere.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reform, actively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with inquiry-based and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promote teaching models such as flipped classrooms and hybrid teach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new media; cloud reading;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外国文学课程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就在各大高校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一些院校的教师也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总体而言,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依然是传统“满堂灌”的沉闷模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面临课时压缩的窘境,传统教学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新媒体和云阅读开启了新的时代,也为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我们只有顺应潮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提升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科人才。

一、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外国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课程,是国际汉语教育、新闻学、小学语文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这门课程担负着学习世界文学
经典、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增长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重任。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各个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着种种尴尬境遇。

首先,外国文学课程多年来基本沿袭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满堂灌”,被戏称为填鸭式教学。

即使是好的课堂也仅是教师主宰的独角戏,教师凭借渊博的知识、精彩的讲解和个人魅力获得学生赞许,是单向的知识输出,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思想的碰撞,也并不算好课。

“生本教育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看教师表现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表现有多精彩。

”如果任课教师知识不够渊博,讲解不够精彩,缺乏教学艺术,课堂就会变得沉闷,无法吸引学生前来上课。

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

也许老师讲得好,但是学生未必学得好,学生始终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自然无法培养思考力、批判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积极性一直在持续下降。

网络时代的学生以接触网络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阅读结构不合理,阅读内容比较随意,文学阅读呈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特点。

学生不读原著,不愿意进行深度阅读。

在外国文学课堂上,学生单凭教师介绍故事梗概了解经典名著内容,自己则不愿花费力气刻苦研读,更不要谈读外文原典了。

这种学习状态即使教师讲解高超,学生也难以从内心真切感知文学的魅力,教与学之间缺乏良性互动,课堂上难以产生共鸣,更不可能产生思想的交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了四个回归。

首先强调的是回归常识,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

强调大学生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

而现在不读原著单顶着脑袋来听文学课的学生比比皆是,是时候改变这种状态了。

最后,我国高师院校外国文学课程缺乏应用性内容,缺乏和基础教育的衔接,缺乏高师院校的特色,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技能的训练。

课程内容上缺乏更新,未将学科研究新进展、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授课内容。

应用型高校的课程缺乏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外国文学篇目还相当陌生,在参加工作后并不能得心应手深度解读这些课文,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这种状况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脱轨了,并未能很好地服务基础教育,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应当深刻思考、积极面对,寻找契机解决问题,提高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二、新媒体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契机
新媒体的普及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现代教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改变。

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处在工厂模式向信息时代教育范式转变的时期,新媒体的应用已经在教育中发生了作用,改变和影响着工厂模式的教育”。

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普及既对传统教育带来可怕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教育革命、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
机和平台。

对于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来说,新媒体的普及和影响正迫使我们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新媒体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网络公开课、开放性的教学资源、教育APP等新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这就动摇了传统的知识传播型的教师地位。

这种冲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教师需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角色的改变,重新定位自己的责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面对这种挑战,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如果一直沿袭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对学生进行“满堂灌”,那就会导致学生对传统课堂的厌弃。

如果教师学识渊博、授课精彩或许还能将一部分学生吸引到传统课堂耐心听讲,但是如果教师授课水平和学养有限,讲授内容不够精彩的话,传统课堂就显得异常压抑沉闷,很大一部分学生可能就要逃离课堂了。

著名教育学家郭思乐说:“教育不过是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

”而单一的“师本教育”实则是压抑生命!所以说,新媒体时代逼迫我们调整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改变沉闷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大学课堂模式。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的人才。

虽然新媒体使得传统教学面临尴尬境遇,不得不接受挑战和思考对策。

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也带来了教育革命的契机,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提供了便利。

借助新媒体实施“翻转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便捷了。

课前,教师借助新媒体提供学习资源给学生,让学生上课时有备而来。

教师可以通过个人博客、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上传相关背景信息,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

而宝贵的课堂时间则用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甚至是许多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这样既深化了课程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师生共同就一些问题探讨,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沉默的单向课堂就变成了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场所。

课后,借助新媒体,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学生可以就一些问题专门向老师请教,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也可以及时传达给授课老师。

老师也可以在课后提供一些延伸性的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新媒体在课前和课后所起的作用,有效解決了课时压缩带来的时间紧迫问题。

通过新媒体(微博、博客、个人微信、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及时、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更畅通地和学生交流,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

这就改变了传统外国文学教学单一的、教师主讲的知识输出型模式。

教学模式由单一到多元,把教师讲授和“及时教学”、“参与性教学”、“探究型教学”结合起来,走向混合式教学,因为“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

[4]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师的角色面临转换,教师的阵地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

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角色将在课前变成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整合者、面对各种纷杂的教学资源,学生需要教师运用自己丰富的学科知识帮自己甄别、挑选。

而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模式终将被取代、被翻转,学生将成为课堂的主宰。

课堂上需要解决的是值得师生共同探讨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教师将成为与学生共同研究的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而在课
后,教师需要解答学生的问题,督促学生继续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督促者,问题的解答者、思想的引导者。

师生关系从过去的权威、核心,变成了平等、对话的互动关系,教师从被动地教书,变成了主动地学习、反思。

新媒体时代,教师职业也面临挑战和机遇,既不会像有人危言耸听地说的那样会消失,也不会一成不变用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统领课堂。

紧跟时代适应时代才不会被淘汰,被学生厌弃的教师一定是不合格的教师,而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则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新媒体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期望,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

所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于教学,打破了囿于书本、囿于课堂的传统教学格局,课堂从有限时空拓展到网络虚拟时空,显性课堂和隐形课堂结合了起来,走向了开放的教学新格局。

新媒体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构建了多维度立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实现了从“教”到“不教”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培养真正有思考力、批判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三、云阅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云阅读”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伴随着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所谓云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终端,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5]云阅读区别于传统的阅读,它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及变幻的生活场景,营造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的氛围,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移动阅读终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获取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阅读,具有随时获取、按需使用、碎片化、个性化、知识构建开放化等特点。

云阅读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对于外国文学教学来说,云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借助云阅读平台,如“网易云阅读”、“网易公开课”、“云中图书馆”等,教师能够更便利地推荐电子书,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

如果人人都拥有学习外国文学课程时需要阅读的所有电子书籍就很好地解决了上外国文学课程时由于图书馆馆藏纸质书籍有限,学生无法借到书的问题。

电子书可以做到人手一本,只要学生有智能手机,能上网,就能便捷地获取文学经典的电子书。

只有学生先阅读经典,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才能启发思维、直击灵魂,这是学习文学课的根本。

否则,一切的文学课都只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过去馆藏书籍有限,学生财力也有限,并不是所有人到了图书馆就能借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财力购买老师指定的阅读书目,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花费时间上网去搜索电子书。

所以,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率逐年下降。

由于不可能人手一本文学经典,教师在做外国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时也没有办法具体展开,因为不可能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书。

云阅读平台,使得教师轻松将自己的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无需耗费时间就能拥有一本文学经典,便利学生学习、阅读。

课堂讲授时如有需要完全可以对文本进行细读、精读、逐字逐段的分析。

阅读经典、讲解经典、探讨经典,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外国文学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应当深刻思考、积极面对,寻找契机解决问题,提高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二、新媒体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契机
新媒体的普及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现代教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改变。

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处在工厂模式向信息时代教育范式转变的时期,新媒体的应用已经在教育中发生了作用,改变和影响着工厂模式的教育”。

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普及既对传统教育带来可怕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教育革命、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

对于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来说,新媒体的普及和影响正迫使我们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新媒体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网络公开课、开放性的教学资源、教育APP等新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这就动摇了传统的知识传播型的教师地位。

这种冲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教师需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角色的改变,重新定位自己的责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面对这种挑战,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如果一直沿袭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对学生进行“满堂灌”,那就会导致学生对传统课堂的厌弃。

如果教师学识渊博、授课精彩或许还能将一部分学生吸引到传统课堂耐心听讲,但是如果教师授课水平和学养有限,讲授内容不够精彩的话,传统课堂就显得异常压抑沉闷,很大一部分学生可能就要逃离课堂了。

著名教育学家郭思乐说:“教育不过是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

”而单一的“师本教育”实则是压抑生命!所以说,新媒体时代逼迫我们调整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改变沉闷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大学课堂模式。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的人才。

虽然新媒体使得传统教学面临尴尬境遇,不得不接受挑战和思考对策。

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也带来了教育革命的契机,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提供了便利。

借助新媒体实施“翻转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便捷了。

课前,教师借助新媒体提供学习资源给学生,让学生上课时有备而来。

教师可以通过个人博客、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上傳相关背景信息,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

而宝贵的课堂时间则用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甚至是许多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这样既深化了课程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师生共同就一些问题探讨,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沉默的单向课堂就变成了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场所。

课后,借助新媒体,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学生可以就一些问题专门向老师请教,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也可以及时传达给授课老师。

老师也可以在课后提供一些延伸性的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新媒体在课前和课后所起的作用,有效解决了课时压缩带来的时间紧迫问题。

通过新媒体(微博、博客、个人微信、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及时、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更畅通地和学生交流,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

这就改变了传统外国文学教学单一的、教师主讲的知识输出型模式。

教学模式由单一到多元,把教师讲授和“及时教学”、“参与性教学”、“探究型教学”结合起来,走向混合式教学,因为“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

[4]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师的角色面临转换,教师的阵地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

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角色将在课前变成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整合者、面对各种纷杂的教学资源,学生需要教师运用自己丰富的学科知识帮自己甄别、挑选。

而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模式终将被取代、被翻转,学生将成为课堂的主宰。

课堂上需要解决的是值得师生共同探讨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教师将成为与学生共同研究的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而在课后,教师需要解答学生的问题,督促学生继续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督促者,问题的解答者、思想的引导者。

师生关系从过去的权威、核心,变成了平等、对话的互动关系,教师从被动地教书,变成了主动地学习、反思。

新媒体时代,教师职业也面临挑战和机遇,既不会像有人危言耸听地说的那样会消失,也不会一成不变用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统领课堂。

紧跟时代适应时代才不会被淘汰,被学生厌弃的教师一定是不合格的教师,而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则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新媒体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期望,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

所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于教学,打破了囿于书本、囿于课堂的传统教学格局,课堂从有限时空拓展到网络虚拟时空,显性课堂和隐形课堂结合了起来,走向了开放的教学新格局。

新媒体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构建了多维度立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实现了从“教”到“不教”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培养真正有思考力、批判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三、云阅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云阅读”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伴随着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所谓云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终端,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5]云阅读区别于传统的阅读,它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及变幻的生活场景,营造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的氛围,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移动阅读终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获取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阅读,具有随时获取、按需使用、碎片化、个性化、知识构建开放化等特点。

云阅读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对于外国文学教学来说,云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借助云阅读平台,如“网易云阅读”、“网易公开课”、“云中图书馆”等,教师能够更便利地推荐电子书,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

如果人人都拥有
学习外国文学课程时需要阅读的所有电子书籍就很好地解决了上外国文学课程时由于图书馆馆藏纸质书籍有限,学生无法借到书的问题。

电子书可以做到人手一本,只要学生有智能手机,能上网,就能便捷地获取文学经典的电子书。

只有学生先阅读经典,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才能启发思维、直击灵魂,这是学习文学课的根本。

否则,一切的文学课都只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过去馆藏书籍有限,学生财力也有限,并不是所有人到了图书馆就能借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财力购买老师指定的阅读书目,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花费时间上网去搜索电子书。

所以,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率逐年下降。

由于不可能人手一本文学经典,教师在做外国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时也没有办法具体展开,因为不可能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书。

云阅读平台,使得教师轻松将自己的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无需耗费时间就能拥有一本文学经典,便利学生学习、阅读。

课堂讲授时如有需要完全可以对文本进行细读、精读、逐字逐段的分析。

阅读经典、讲解经典、探讨经典,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外国文学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