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财富的源泉B。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
C。 小农经济有一定的脆弱性D。 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了古代封建政府赋税和百姓衣食之源在于农业中农民缴纳的赋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脆弱的一面,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故D项错误.
7。 下图纪念邮票中的“伊敦号"是轮船招商局初创时从英国购置,1873年首航日本神户、长崎,开创了中国商轮驶入国际航线的历史.此举标志着中国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近代造船工业诞生
C。 近代海军初具规模
D。 航运业进入新阶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据材料“伊敦号”是轮船招商局初创时从英国购置,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C项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我国航运业进入新阶段应该是洋务运动1872年创办的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开始的,它标志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故选D.
16。 《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文中“远航”是指( )
C。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邓小平这段“南方谈话”的思想主旨是要学习资本主义一些先进的东西,而这一谈话是在1992年提出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答案为B项.AC项,在1992年“南方谈话"之前就已出现,均排除;D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传统纺业遭到破坏
6。 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这表明当时的洋务企业
A. 注重保障工人权益
B. 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
C。 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A. 上海传统纺纱业遭到破坏
B。 传统土布与洋纱各具特色和优势
C。 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D。 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解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于是遂不顾布庄之挑剔,而群焉买之,……且以机器纱为细洁,而乡间几无自轧自弹之纱也”可以分析出人民纷纷买机器纱,导致上海传统纺业遭到破坏,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不符;C项中的“原料产地”材料中没体现;D项中的说法错误,是以偏概全。
11。 1984年7月,全国利改税工作会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的收入,按国家设置的税种以向国家交税的方式上交,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这次利税改革
A。 使国家的财政经济开始好转
B. 加速了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
C。 有利于国营企业自主权扩大
D. 有利于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
【答案】C
【解析】
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使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得到比较合理的解决,实行政企分开和简政放权,有利于国营企业自主权扩大,故C正确。A项“开始”说法错误;股份制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形式,B项与题干没有关系,排除;题干与企业经济范围没有关系,排除D项。
14.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其中“全方位”是指( )
A。 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还要对发展中国家B. 不仅开放沿海而且开放内地
C。 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开放政治文化领域D。 不仅开放特区而且开放沿海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指的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开放,故选A;BD项属于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排除;C项属于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排除。故选A。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农工商业均有所恢复和发展,该时期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C项正确;建国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A项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后果,B项错误;我国在1953年以后,才开始确立计划经济体制,D项错误。
8.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
A. 洋务运动已走向失败
B。 政府限制发展近代企业
C。 工业发展受到列强制约
D. 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93年对于机器生产 优势,广东、两江闽浙和河洛之北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反映了不同地区对近代工业生产的认识不同,所以可以折射出近代工业发展存在地区的不平衡,故D项正确;1895年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的态度,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业发展与列强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紧紧抓住材料中设置的时间再结合所学即可作出判断.
10.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
A.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D. 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3。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答案】B
【解析】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其中的官营手工业是官府经营、保证官府和皇家专用,而家庭手工业是个体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应该属于哑铃两头粗壮的部分,而民营手工业属于私人投资经营,且受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所以应该属于中间细长的部分,故选B而排除AC;工场手工业不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形态,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点睛】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系统,形成了科学体系。南方谈话第一次明确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此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实践释放了经济活力,成就了中国的长期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南方谈话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进入了新境界。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涉及到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形态这一概念及之下的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个子概念,考生只有准确理解其含义才可以准确作答。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阻挠,故B项正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只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形式,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是外部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5. 鸦片战争后,“上海自设纱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于是遂不顾布庄之挑剔,而群焉买之……且以机器纱为细洁,而乡间几无自轧自弹之纱也”。由此可见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
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合计60分。)
1。 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这说明当时
4。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 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答案】B
【解析】
D。 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雇佣劳动,大部分工人都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工资大体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决定的,且“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说明当时的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洋务企业中的雇佣关系,没有涉及保障工人权益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近代洋务企业中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不能得出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说法太绝对,故B选项错误;近代洋务派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但材料没有涉及到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相关内容,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9。 1912-1922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迅速,平均年增长率为15%,民族资本家办厂热情高涨,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是由于
A. 洋务运动办厂诱导
B。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C。 辛亥革命扫清障碍
D. 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故选C。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时已宣告破产,这与1912—1922年的时间限定不符,排除A;清政府在1912年已经结束了统治,排除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一战的时间是1914—1918年,这显然无法解释1914年前和1918年后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排除D.
点睛:材料“1984年7月”“按国家设置的税种以向国家交税的方式上交,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1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 发展外向型经济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可见商朝已经会酿酒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酿酒的前提,故D正确。出现酿酒与土地所有制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家庭手工业、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排除BC。
2。 “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材料反映出( )
13. 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设立为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 福州
B. 宁波
C。 厦门
D。 上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84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故C项符合题意。福州、宁波和上海是1984年开放的沿海城市,与题意不符,排除ABD。
15. 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 粮票―股票
B。 集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分散管理
C. 父母官-人民公仆
D。 自由放任—国家干预
【答案】A
【解析】
粮票是建国后发行的购粮凭证,是计划经济的体现,股票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体现的是以市场配置为主、多有所有制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A项正确.BC两项均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而题干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放任是市场起主导作用的经济体制,国家干预是国家对经济进行行政管理的经济体制,排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