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答案解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η甲=η乙,W 甲=W 乙
B .η甲>η乙,W 甲>W 乙
C .η甲<η乙,W 甲<W 乙
D .η甲>η乙,W 甲<W 乙
2.一均匀木板AB ,B 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形木块C ,恰好使木块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有水平力F 由A 向B 缓慢匀速推动,在推动过程中,推力F 将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大小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小
3.如图所示,右侧B 处,直接把重为G 的物体从水平地面匀速拉到高为h 的位置,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B 。
在左侧A 处,利用滑轮组把同一物体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匀速拉到同一高度,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F 所做的功为W A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A .3G
F
⨯100% B .A B W W
C . B A B W W W -
D . B A
W W 4.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探测器。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
为避免
着陆速度过大,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方案(如图)就是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两度进人大气层最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
返回器从首度进人大气层到最终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返回器的动能越来越大B.嫦娥五号返回器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C.嫦娥五号返回器的势能不断减小D.嫦娥五号返回器的机械能始终不变5.甲、乙两台起重机,分别以速度v甲=0.2m/s和v乙=0.1m/s匀速提升等重的物体,并使物体都升高8m它们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W甲>W乙,P甲>P乙B.W甲<W乙,P甲<P乙
C.W甲=W乙,P甲>P乙D.W甲=W乙,P甲=P乙
6.如图所示,2017年5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大型客机C919实现首飞。
下列有关飞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飞时,飞机的机械能变大
B.起飞时,飞机的重力势能不变
C.降落时,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着陆后,飞机的惯性消失
7.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如图所示,一舰载飞机正从“山东号”航母上起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腾空而起的原因是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从而获得升力
B.飞机在航空甲板上起飞前滑行时,对甲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飞机飞离航母后,由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将不变
D.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实际排水量不变
8.有一个模型船漂浮在一盆水上,现把其整体移至月球上。
已知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则船所受的重力和其排开水的体积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变B.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C.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不变D.重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小
9.质量相同的A、B两个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大
B.正方体B受到的浮力大
C.正方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大
D.正方体A、B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
10.小军喜欢学物理,又爱动手动脑,经常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
下面是他做的几个小实验,其中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A.两纸间吹气
B.嘴唇帖纸条吹气
C.吸管喝水
D.漏斗吹乒乓球
11.如图所示,一个软木塞塞在一根铁管内,软木塞上连接着一根细铁丝(细铁丝以及铁管多余部分没有画出),如果用细铁丝推着软木塞往下匀速运动,需要的推力是7N,如果用细铁丝拉着软木塞往上匀速运动,需要的拉力是9N,假设铁管内径恒定,铁管内壁粗糙程度处处相同,不计细铁丝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软木塞的质量为0.2kg
B.软木塞向上匀速运动时的合力为2N
C.软木塞在铁管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
D.软木塞向上运动时的摩擦力大于向下运动时的摩擦力
12.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有些物体有重心,有些没有重心D.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二、填空题
13.立交桥在现代交通系统中已经越来越普遍,设计者通过盘旋而上的设计巧妙地增加了立交桥的长度,这种设计可以达到_____的目的,立交桥属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棵树,它们的树冠和根系均相同,但乙树比甲树高,当我们研究哪棵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折断时,可以把树看作是一个_____模型,由此可以判断出_____树容易被吹倒或折断。
14.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5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6m的B 端挂一个30N的重物G,在A端用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力F拉住,杠杆平衡时,拉力F= ________N,若拉力F与水平地面的角度减小后仍斜向下拉,则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5m,所用时间为10s,在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等于______W,重力所做的功等于______J。
16.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200N,发
动机在额定功率下,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约为______m/s。
在同样的阻力下,如果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15m/s,则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kW。
17.如图所示,用手将空易拉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这时易拉罐会受到_______个力的作用。
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手向下的压力必须增大,这是因为易拉罐受到的_______力增大。
这一实验说明:浮力的大小和_______有关。
18.电动自行车是同学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如图甲所示。
(1)它的车座大而扁平,可减小__;若用某合金代替原来的钢铁材料,会使自行车的质量减小许多。
若用这样的两辆车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紧急刹车后,车子向前滑行时,合金车受到的摩擦力__(选填“<”、“ =”或“>” )钢铁车受到的摩擦力;
(2)小明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乙所示的速度和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由图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__;在27s内它受到的摩擦力是
__N。
19.今年新年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感染及死亡人数惊人。
研究表明:“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以飞沫形式继续向前飞行1~2米。
飞沫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飞沫具有______,请你给人们日常生活中防止因“飞沫传播”而感染病毒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
20.如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__牛,测量范围是__牛。
用它拉着重为10牛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__牛,物体所受合力为__牛。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为工地上利用滑轮组拉动物件的示意图,重4.8⨯103N的物件A在2⨯103N 的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则在此过程中,求:
(1)对物件A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做的功和功率;
(3)滑轮组机械效率。
2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也悄然进入我们县城,如图是出现在我县城路边的共享电动自行车。
车的质量为20kg,初二的小阳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站点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骑车用时5min(设小阳骑车行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
...的0.1倍。
求:(g=10N/kg)
(1)若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估算小阳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2)骑行过程中动力的功率。
23.如图所示的一种水陆两用观光车,总质量是12t,在陆地上行驶最大速度可达
120km/h。
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六个车轮的着地总面积为0.24m2,求:
(1)观光车在水上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观光车在陆地上静止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4.小刚同学平时都是骑自行车上学,既能锻炼身体,还节能环保。
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kg,他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请计算行驶中:(g取10N/kg)
自行车质量/kg20
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m21×10-2
(2)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多大?
(3)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25.一辆公共汽车的质量为1.2t,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2600N,甲乙两地相距150km.这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走完前120km后改用40km/h速度走完后续路程。
求:
(1)求这辆汽车所受的重力大小?
(2)求匀速行驶时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3)求这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26.2019年12月1日备受瞩目的商合杭高铁商合段正式通车逾经豫皖浙三省的商合杭高铁线是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重要交通干线:也是安徽境内最长的高铁线,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设计时速为350km/h.商合杭高铁线路在我省境内有两大重点控制性工程,分别是太湖山隧道和芜湖公铁两用斜拉桥,
(1)太湖山隧道为面合机铁路最长隧道,全长3618米,为单润双线随道,为了安全,列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列车速度保持216km/h不变,司机在鸣笛5s后听到从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声,求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340m/s,列车鸣笛后为直线行驶)
(2)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该桥单根斜拉索最大拉力相当于1000辆小轿车的重量,若按照每辆小轿车1.6吨计算,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有多大?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有=Gh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W额是相同的,根据W总=W有+W额可知,W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甲=W乙,由机械效率公式
η=W
W
有
总
得到机械效率相同,即η甲=η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A
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 和C 对它的支持力F 支,重力的力臂为l G ,支持力的力臂为l
支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支l 支=Gl G ,水平力F 由A 向B 缓慢匀速推动木块,F 支的力
臂在减小,重力G 及其力臂l G 均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支持力在逐渐增大;由于支持力逐渐变大,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杆对物体C 的压力也逐渐变大,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 和木板间、C 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木块C 匀速运动,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推力F 也逐渐增大,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D
在左侧A 处,利用滑轮组把同一物体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匀速拉到h 高度,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F 所做的功为总功,即
A W W =总
把重为G 的物体从水平地面匀速拉到高为h 的位置,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即
B W W =有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A
B
W W W W η=
=
有总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4.B
解析:B
A .嫦娥五号开始运动具有动能,最后落到地面静止动能变为0,所以整个过程的来看动能减小,故A 错误;
BC .由图可知,嫦娥五号高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质量不变,所以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故B 正确,C 错误;
D .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最终落回地面,机械能变为0,所以以整个过程来说机械能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5.C
解析:C
甲乙两台起重机匀速提升等重的物体,拉力等于重力,所以拉力F 相等;提升的高度h 相同,根据W =Fs 知,拉力做功相等,即W 甲=W 乙;甲的速度较大,升高高度相同,由v =st 可知,甲提升重物时间较短;又知甲乙两台起重机做功相等,根据W
P t
=知,甲做功的功率大,即P 甲>P 乙;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6.A
解析:A
AB .起飞时,飞机的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所以飞机的机械能变大,故A 正确、B 错误;
C .飞机起飞时,飞机与地面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故C 错误;
D .着陆后,飞机仍然具有惯性,故D 错误。
故选A 。
7.B
解析:B
A .飞机腾空而起的原因是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从而获得升力,故A 错误;
B .飞机在航空甲板上起飞前滑行时,由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飞机对甲板的压力逐渐减小,故B 正确;
C .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仍然漂浮,因为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航母的总重力变小,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变小,故C 错误;
D .飞机飞离航母后,其浮力变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航母实际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8.C
解析:C 【分析】
模型船本身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即m 不变,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
之一,即g g 月
地< 根据G =mg 可知
G G 月地<
即重力减小;模型船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F G =
可知,在地球上
F G V g ρ==浮地水排地
在月球上
''F G V g ρ==月月浮水排
而
1
6
G G =
⨯月地
且
1
6
g g =⨯月地
联立可得
'V V =排排
故选C 。
【点睛】
失分原因: 浮力公式的运用掌握不透彻。
9.D
解析:D
AB .图中A 悬浮,B 漂浮,均有
=F G 浮物
又因为A 、B 两个正方体质量相同,所以重力相同,因此浮力也相同,故AB 错误; CD .因为A 、B 两个正方体所受浮力相同,且
=F gV ρ浮液排
所以正方体A 、B 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10.C
解析:C 【分析】
流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A .在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合拢。
这是因为纸片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故A 不符合题意;
B .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
故B 不符合题意;
C .吸管喝水,水上升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故C 符合题意;
D .当用力吹漏斗时,气流沿漏斗的壁快速流出,速度比较大,乒乓球的上部气流流速大,压强比较小,乒乓球的下部受到的大气压是不变的,托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1.C
解析:C
AC .软木塞往下匀速运动,由受力分析可得
1G F f +=
软木塞往上匀速运动,对管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由受力分析可得
2F G f =+
因为F 1=7N ,F 2=9N ,可解得G =1N ,f =8N ,软木塞的质量为 1N 0.1kg 10N/kg
G m g =
== 故A 错误,C 正确; B .软木塞向上匀速运动时的合力为0,故B 错误;
D .因为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
12.B
解析:B A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A 错误;
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B 正确;
C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所有物体都有重心,C 错误;
D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漂浮在空中的气球受到重力作用,D 错误。
二、填空题
13.省力斜面杠杆乙
解析:省力 斜面 杠杆 乙
[1][2]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盘旋而上的设计巧妙地增加了立交桥长度,实际上是简单机械中的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3][4]我们可以把树看作一个杠杆模型,支点为树根处,当都受到同样大小的风力作用时,树越高,其力臂越大,越容易被风吹倒。
14.变大【解析】
解析:变大
【解析】
A 端细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下,从支点O 作绳子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拉力的力臂L ,如图所示:
已知细绳于水平地面成30゜夹角,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可知L =12
OA ,OB 为G 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 绳×
L =F 绳×12OA =G ×BO ,即:F 绳×12
(1.5m−0.6m)=30N×0.6m ,解得:F 绳=40N ;若拉力F 与水平地面的角度减小后仍斜向下拉,此时力臂L 减小,故力F 将变大。
15.0
解析:0
[1]拉力的功
50N 5m 250J W Fs ==⨯=拉
拉力的功率
250J 25W 10s
W P t ===拉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所做的功等于0J 。
16.18
解析:18
[1]因为汽车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
F =f =1200N
因为
P =
W Fs t t
==Fv 所以汽车的行驶速度 60000W 1200N
P v F ===50m/s [2]在同样的阻力下,牵引力仍为1200N ,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
P ′=Fv ′=1200N×15m/s=18000W=18kW
17.三浮排开液体体积
解析:三 浮 排开液体体积
[1]易拉罐受到手的压力、重力和水的浮力三个力。
[2]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加,浮力增大。
[3]排开水的体积增加,浮力增大,说明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18.压强<先加速后匀速35
解析:压强 < 先加速后匀速 35
(1)[1]电动自行车的车座大而扁平,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2]用某合金代替原来的钢铁材料,会使自行车的质量减小许多,即重力减小许多,对水平面地面的压力减小许多;用这样的两辆车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紧急刹车后,车子向前滑行时,此时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所以合金车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钢铁车受到的摩擦力。
(2)[3]由图可知,电动自行车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4]在712s 时,电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水平方向上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受摩擦力为35N ;电动自行车在27s 内对地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712s 内是相同的,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为35N 。
19.惯性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
解析:惯性 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
[1]由于飞沫本身具有惯性,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以飞沫形式继续向前飞行1~2米。
[2]病原体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以飞沫形式继续向前飞行1~2米,我们与他人之间保持一个安全距离、避免去人群较多的地方或者佩戴口罩。
20.20~5340【解析】解答:(1)测力计量程就是刻度板上的最大值这个测力计的最大值是5N 测量范围就是0∼5N ;0N 和1N 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N 这就是最小分度值指针指在3N 下方2个格即拉力为
解析:2 0~5 3.4 0
【解析】解答:(1)测力计量程就是刻度板上的最大值,这个测力计的最大值是5N ,测量范围就是0∼5N ;0N 和1N 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N ,这就是最小分度值。
指针指在3N 下方2个格,即拉力为:3.4N ;因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
3.4N,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和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F−f =3.4N−3.4N =0N
三、解答题
21.(1) 4.8⨯103J ;(2) 6⨯103J ;600W ;(3)80%
解:(1)由图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3n =。
由s v t
=可得,物体上升的高度 0.1m/s 10s=1m h vt ==⨯
有用功
334.810N 1m=4.810J W Gh ==⨯⨯⨯有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31m=3m s h ==⨯
拉力做的功
33210N 3m=610J W Fs ==⨯⨯⨯总
拉力的功率
3610J =600W 10s
W P t ⨯==总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34.810J 100%100%80%610J
W W η⨯=⨯=⨯=⨯有总 答:(1)对物件A 做的有用功为34.810⨯J ;
(2)拉力F 做的功和功率为3610J ⨯和600W ;
(3)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22.(1) 7×104Pa ;(2) 350W 。
(1)小阳的质量约为
m 人=50kg
小阳和车的总重力
G 总=m 总g =(m 人+m 车)g=(50kg+20kg )×10N/kg=700N
骑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
G 总=700N
轮胎与地面的受力面积
S =0.005m 2×2=0.01m 2
则小阳骑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7007100.01===⨯2N Pa m
F p S (2)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即
F 牵=f =0.1
G 总=0.1×700N=70N
又t =5min=300s ,则小阳明骑车的速度
1500m 5m /s 300s
s v t =
== 所以小阳明骑车的功率 70N 5m /s 350W P F v ==⨯=牵
答:(1)小阳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7×
104Pa ; (2)小阳骑车的功率是350W 。
23.(1)51.210N ⨯;(2)5510Pa ⨯
【分析】
(1)观光车在水上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总重力相等,根据F G mg ==浮求出观光车受到的浮力;
(2)观光车在陆地上静止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 p S
=
求出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因观光车在水上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观光车受到的浮力 351210kg 10N/kg 1.210N F G mg ===⨯⨯=⨯浮
(2)观光车在陆地上静止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51.210N F G ==⨯
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5521.210N 510Pa 0.24m
F p S ⨯===⨯ 答:(1)观光车在水上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51.210N ⨯;
(2)观光车在陆地上静止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5510Pa ⨯。
24.(1)700N ;(2)700N ;(3)4710Pa ⨯
解:(1)小刚同学和自行车的总质量是
m =m 1+m 2=50kg+20kg=70kg
小刚同学和自行车的总重力是
G =mg =70kg×10N/kg=700N
(2)因为在水平地面上,所以行驶过程中,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F =
G =700N
(3)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
422700N 710Pa 110m
F p S -===⨯⨯ 答:(1)小刚与自行车的总重是700N ;
(2)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700N ;
(3)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7×
104Pa 。
25.(1)41.210N ⨯ (2)2600N (3)54.55km/h
【分析】
知道汽车的质量,根据G =mg 求出所受的重力;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的大小;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两段路程的时间,然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平均速度。
(1) 这辆汽车所受的重力:
G =mg =1.2×103kg×10N/kg=1.2×104N ;
(2)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二力的大小相等,即牵引力
F =f =2600N ;
(3) 由s v t
=可得,汽车行驶的总时间: 111212
120km 150km 120 2.75h 60km/h 40km/h
s s s t t t v v km -=+=+-=+=,
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平均速度:
150km 54.55km/h 2.75h
s v t ==≈ 答:(1)这辆汽车所受的重力为1.2×
104N ; (2)匀速行驶时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2600N ;
(3)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平均速度为54.55km/h 。
26.(1)1000m ;(2)71.56810N ⨯
(1)设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是s ,那么由题意可知 2s v t v t =+声车
而列车的速度
216216km/h m/s 60m/s 3.6
v =
==车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
60m/s 5s 340m/s 5s 1000m 22
v t v t
s +⨯+⨯===声车 (2)每辆小轿车的质量是
1.6t 1600kg m ==
该桥单根斜拉索最大拉力相当于1000辆小轿车的重量,那么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是
71000100010001600kg 9.8N/kg 1.56810N F G mg ===⨯⨯=⨯
答:(1)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是1000m ;(2)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是71.5681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