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清初的统治者普遍认识到的“国之大计”是( )
A.恢复经济
B.强化统治
C.加强军事
D.稳定社会
2.清朝前期,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方面采取的措施中,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改进种植技术
B.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减少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D.扩大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等的种植面积
3.文物承载着历史。
右图是《清代开荒执照》,清朝将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
这说明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态度是( )
A.鼓励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重视农业生产
D.商业市镇兴盛
4.清朝前期,为恢复被战乱破坏的经济,清朝统治者除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外,还疏浚了两条泛滥成灾的大河( )
①长江②黄河③淮河④珠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清朝前期,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府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每一家工场平均有20人。
这充分表明( )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B.清代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取代地主阶级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这种工场有效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6. 吴江县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了清朝前期,已经是“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从盛泽镇的繁荣可以看出,清朝前期( )
A.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B.全国商业网形成
C.工商业市镇兴起
D.大商帮出现
7. 下面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该图反映出清朝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8.“晋商北走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开辟出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蒙古,直达俄境西伯利亚、彼得堡及莫斯科的国际商道,由此步入了辉煌时期。
到了清朝,晋商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
辛亥革命后晋商几乎销声匿迹。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A.晋商经商的范围非常广
B.晋商开创的国际贸易获利巨大
C.晋商盈利最多的一个商业行当是票号
D.晋商贸易的中枢是山西和河北
9.下面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
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丝绸之路开辟
B.江南地区开发
C.海外贸易繁荣
D.清朝经济兴盛
10.康熙皇帝在晚年时曾说:“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康熙皇帝担忧的是( )
A.综合国力的强盛
B.外来者的入侵
C.分裂势力叛乱
D.人口的快速增长
11.清朝前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农业得到快速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商业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
如果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一个普通百姓,你可能会经历下列哪种情况?可能经历的画“√”,不可能经历的画“×”。
(1)从政府衙门领到开荒执照。
( )
(2)在新开垦的荒地上种植甘薯。
( )
(3)被政府征发治理长江。
( )
(4)利用农闲时间到工厂做工。
( )
(5)从徽商开设的茶叶铺购买茶叶。
( )
(6)被征发到长城戍守边疆。
(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耕地面积的变化
耕地面积
年代
(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1)据表回答,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2)图一反映了当时手工工场的什么特点?
(3)图二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繁荣?说说这一时期该行业的两大著名商帮。
(4)请为上述材料归纳一个恰当的主题。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A 解析:材料说明手工业从业人数多,织机数量多,还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故选A。
6.C
7.D
8.C
9.D
10.D
11.(1)√(2)√(3)×(4)×(5)√(6)×
12.(1)变化: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因素:清政府重视农业,鼓励垦荒;清朝前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广大人民的辛勤劳作。
(2)特点:规模大、分工细。
(3)商业。
晋商、徽商。
(4)主题:清朝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