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10kV变电站10kV 1M、3乙M失压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110kV变电站10kV 1M、3乙M失压事件
摘要:本文分析了一起失压事件的过程。

通过收集故障发生各保护装置的动作
信息、对各个部分运行内容进行检查,对此次故障展开分析,完整地还原了故障
发生过程,找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找到了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110kV变电站;失压事件;事故分析与改进
随着电网负荷的持续增长和电源分部合理性的完善,10k V 电压等级的供电线
路已逐渐普及。

一旦 10k V 线路失压,将严重影响这些用户的生产与生活用电,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可能危及大用户的设备安全和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要认真分析复杂情况下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性,排除系统故障,消除电网
设备或回路的缺陷,确保最后一道防线的可靠、准确,迅速的动作,保障电网的
安全稳定运行。

1.事件经过:
1.1运行方式:
1.1.1 跳闸发生前,110kV变电站各10kV母线分列运行,分段500、550开关
在分闸位置,各主变变低501、502、503甲、503乙开关在合闸位置(如图1)。

图1跳闸前运行方式
1.1.2 跳闸发生后,110kV变电站#1主变101、501、#3主变503乙开关变为
分闸位置,10kV1M母线、3乙M母线失压(如图2)。

图2跳闸后运行方式
1.2一次设备检查情况
1.2.1 10kV分段500开关检查
①检修人员对跳闸的10kV 1M母线、3乙M母线所有设备进行了初步的外观检查,包括对开关柜各功能室泄压槽、检查柜体发热情况、检查小车开关触头接
触情况等,发现10kV分段500开关合闸线圈烧毁,其它一次设备完好。

② 进一步对10kV分段500开关进行细致检查发现:500开关处于分闸状态,传动部位传动良好,无明显卡阻现象,开关本体三相真空泡及其连接件均完好,
检查开关三相分合闸弹簧及连杆紧固无松动异常,初步判断500开关合闸线圈烧
毁系线圈本身质量问题所致。

③ 对烧坏的合闸线圈外观进行检查,发现线圈局部已烧黑,线圈外壳存在明显裂纹,有黑色物体顺着裂纹从线圈内部溶出(图3)。

对线圈进行解剖,发现
线圈绕组明显烧黑,且有部分绕组铜线有烧断现象(图4),可判断线圈绕组存
在匝间短路现象。

图4 线圈绕组匝间短路
④结合检查情况分析,由于10kV分段500开关合闸线圈绕组间绝缘包漆的
绝缘强度下降,造成匝间短路,在合闸瞬间线圈烧毁,导致开关无法合闸。

⑤现场对烧毁的500开关合闸线圈进行更换处理后,对500开关机构进行了
维护,经对开关机械特性及动作电压的测试,各项数据合格。

公司目前在运行的
10kVKYN型手车开关柜2816面,其中珠江开关厂462面,配ZN63型断路器的手
车开关柜111面。

统计自公司2007年至今,共有一次设备缺陷2207起,其中
10kV及以上线圈缺陷102起(10kV缺陷91起),占比4.6%,线圈缺陷中属于
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生产的设备缺陷21起,占同类型设备缺陷总额23%,且
主要缺陷集中在第二、第三个B修周期,因此建议在10kV开关柜B修维护策略
增加对分合闸线圈绝缘性能评估内容。

1.2.2主变检查
检修人员对#1主变进行了检查,瓦斯继电器无气体,防爆阀无油漏出,本体
油温油位无异常,呼吸器呼吸正常,主变本体各部位无放电现象,连接螺栓无松
动现象,整体检查正常。

综合当天试研人员油化试验检测结果(#1主变本体油样
各项指标与之前预试数据相比无明显变化),判断变压器内部未发生故障,状态
良好。

1.3二次设备检查情况
1.3.1 10kV 500备自投、550备自投装置检查情况
① #1主变101开关分闸后,造成10kV 1M母线失压,500备自投在2015年
5月25日13时46分04秒325毫秒检测到进线1无流(图5),满足II母暗备
用启动条件。

图5 10kV 500备自投保护装置进线无流记录
② 500备自投经3S整定延时(即13时46分07秒325毫秒左右)进入备自
投均分逻辑,在13时46分07秒843毫秒显示500备自投动作均分成功,跳501、503乙开关,合500开关(合闸不成功),于13时46分13秒327毫秒报“I段母线PT断线告警”,13时46分15秒740毫秒报500开关“控制回路断线告警”(图6), 10kV 1M母线失压。

图6 10kV 500备自投保护装置动作记录
③ 503乙开关跳开后,13时46分07秒820毫秒550备自投装置检测到进
线2无流(图7)。

图7 10kV 550备自投保护装置进线无流记录
④ 13时46分07秒940毫秒因550备自投“过负荷闭锁分段备自投1”动作(图8),550开关备投失败,13时46分16秒817毫秒报“II段母线PT断线告警”,10kV 3乙M母线失压。

图810kV 550备自投保护装置动作记录
2.设备检查分析结论
① 分析:在101开关分闸后,检查#1主变变高101开关操作箱合后灯保持
点亮,检查站端后台及主变测控、远动机装置均无操作记录,因此判断101开关
分闸不存在由集控或后台误发分闸命令的情况;检查#1主变所有保护装置均无动
作报告,综合分析现场试验情况,动作逻辑及信号、报文正确,因此判断101开
关跳闸不存在保护误动的情况。

二次回路图及核查现场回路接线,如图9所示为101开关正常运行时的机构
分闸二次回路图,其中第一路分闸线圈Y2串接了开关辅助接点S0、弹簧未储能
接点F1、SF6压力重动继电器K2接点;第二路分闸线圈Y3串接了开关辅助接点
S0、弹簧未储能接点F1以及SF6压力表F2内部接点31-33;SF6压力低闭锁继电
器K2经SF6压力表F2内部接点21-23串接在操作电源之间。

在正常的合闸情况下,开关已经储能,此时S0、F1接点均在导通状态,同时SF6压力正常,F2-21
与F2-23接点长期闭合,此时K2继电器长期励磁工作,该回路长期带正电,如图
9红色回路所示。

图9正常运行状态
在检查中发现端子排X1-301、X1-302、X1-305、X1-306对机构外壳绝缘为0
MΩ,即SF6压力表F2-21与F2-23、F2-31与F2-33两副接点均存在接地情况。

其等效原理图如图10所示,此时SF6压力低闭锁回路中的正电源通过接地点
窜进第二路跳闸回路。

当接地情况严重时所加在Y3分闸线圈两端的电压达到其
动作电压时,直接启动第二路跳闸线圈Y3,导致101开关跳闸。

图10接地情况
站内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检测到高阻接地情况,由于没有达到动作值(小
于25KΩ)无法发出接地告警信号。

检查开关机构本体及SF6压力表接线盒,发现开关机构内没有独立的二次接地铜排,所有二次接地线直接与开关机构外壳连接,SF6接线盒内二次接地线悬空未接。

SF6压力表接线盒受潮情况下,由于二次接地不良,存在较大的接地电阻,直流系统绝缘检查装置未能检测到接地情况
②结论:主变101开关SF6压力表内部接点受潮绝缘降低,压力低闭锁回路
中正电源窜进开关机构内第二路跳闸回路,造成101开关跳闸,引起501开关进
线无流及10kV 1M母无压,500备自投动作跳501开关,合500开关并进行均分
逻辑,联切503乙开关。

由于500开关合闸线圈绕组间绝缘包漆的绝缘强度下降,造成匝间短路,在合闸瞬间线圈烧毁,开关无法合闸,导致10kV 1M母线失压;
由于550备自投保护过负荷闭锁分段备投,550备自投无法动作,550开关合闸
失败,导致10kV 3乙M母线失压。

2.1事件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管理原因等):
2.1.1直接原因
SF6压力表内部接点受潮绝缘降低,造成101开关跳闸,是导致10kV 1M、3
乙M母线失压事件的直接原因。

2.1.2间接原因
1)500开关合闸线圈烧坏,是导致10kV 1M母线失压的间接原因;
2)500开关操作电源空开跳闸,500备自投均分逻辑动作跳开503乙开关,
是导致10kV 3乙M母线失压的间接原因;
3)550备自投过负荷闭锁分段备投动作,是导致10kV 3乙M母线失压的间
接原因。

2.1.3管理原因
1)对于ABB开关机构厂家设计的第二路跳闸回路直接采用SF6压力表接点,未能识别出接点绝缘下降的情况下存在开关误动风险;
2)10kV备自投开入回路中开关位置接点选取操作箱的接线方式,在操作电
源掉电的情况下存在误判开关位置的可能,未能识别该风险。

3)设备投运验收未提出对开关密度继电器接线盒增加密封防水措施,设备维护不到位,未能结合停电维护,对101开关密度继电器接线盒防水措施进行检查、维护;
设备投运验收未提出对开关密度继电器接线盒增加密封防水措施,设备维护
不到位,未能结合停电维护,对101开关密度继电器接线盒防水措施进行检查、
维护;
2.2事件暴露问题:
1)EDFSV2-1型ABB开关机构厂家回路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在SF6压力表内部绝缘下降的情况下存在误启动第二路跳闸线圈的隐患。

2)开关机构、压力表等设备内部的二次接地接线验收工作不到位,未能发现开关机构及SF6压力表二次接地接线不满足要求。

3)开关机构、压力表等设备内部的二次接地接线验收工作不到位,未能发现开关机构及SF6压力表二次接地接线不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余波.浅谈母线失压的原因及事故处理[J].中国建材科技. 2015(02)
【2】刘岩,李欣宇,唐亮,杨柱石.一起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母线失压事故分析[J].新疆电力技术.201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