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症预防及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腹水症预防及治疗
作者:陈华维,钱敏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7期
陈华维,钱敏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梁徐镇畜牧兽医站,泰州 225526)
摘要: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畜禽养殖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

肉鸡养殖为养殖场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肉鸡疾病的发生影响了养殖场的正常经营,因此需要做好肉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腹水症是肉鸡常见疾病,尤其是春冬季节,导致养殖场出现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深入了解肉鸡腹水症的发生原因、预防与治疗措施,进而保护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肉鸡腹水症;预防措施;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71
0 引言
肉鸡作为常见的畜禽动物,是人们饮食中的常见食材。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目前我国肉鸡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加强肉鸡疾病防控与治疗是确保养殖场经济效益和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重要前提。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养殖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因此要加强该病的防治力度。

1 症状与发病原因
1.1 症状
出现腹水症的病鸡主要症状为腹部突出、膨大,用手触碰可感到有水样波动,使用注射器能从腹部抽出浑浊液体。

病鸡鸡冠与肉髯多为紫红色,呼吸困难且多保持坐位。

解剖病死肉鸡可发现全身组织与器官呈现瘀血状态,骨骼肌瘀血呈深红色,肺部水肿,心包积液增多,心脏体积增大,肝脏充血且伴随凝胶样物质,肠道广泛充血,腹腔存在纤维蛋白凝块,积液多为棕红色[1]。

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急救特点,常见于春冬急救,且多发于28~42日龄肉鸡,且以高产、长势好的肉鸡发生率高。

1.2 发病原因
目前临床尚未确定肉鸡腹水症的发病原因,这主要是由于诱因复杂,可能是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因此无法准确判断所有的病因[2]。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与气温下降、养殖密度大、通风条件不佳、摄入钠过多、缺乏维生素E和硒、体重增生速度过快等因素有关。

①冬春季节温度较低,养殖场为了确保鸡舍的温度而长时间关窗,导致粉尘堆积,影响肉鸡的呼吸循环,没有做好通风管理,导致鸡舍内氮气增加,加上温度低,新陈代谢快,需氧量增加,而吸入有害气体导致腹水症的发生率增长;②为了提高肉鸡的出栏量,养殖场使用的都是高能量饲料,导致肉鸡体重增长速度过快,需氧量增加,心肺功能发育无法适应生长速度增快,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进而出现了肉鸡腹水症,因此通过适当减少饲料量,减慢增重速度,能控制腹水症的发生率[3];③饲料油脂过多会增加腹水症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指出,饲料脂肪添加量最好控制为2~3%,若超过该水平会增加腹水症的发生率,同时饲料中钠盐含量过多,导致细胞
与血液间的渗透压增加,自身体液代谢能力下降,而诱发该病;④很多养殖场没有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盲目用药,导致肉鸡肝肾功能损伤,进而诱发腹水症的出现。

有研究指出,过量投喂磺胺类、呋喃类以及抗虫类药物,都对肉鸡的实质性器官造成影响,血浆渗透压下降而诱发该病。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鸡舍管理
预防腹水症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鸡舍管理,改善肉鸡饲养环境,正常情况下1~30日龄肉鸡饲养密度为30只/m2,31~60日龄肉鸡饲养密度为15只/m2,61~80日龄肉鸡饲养密度为8只/m2。

鸡舍通风条件不佳,导致二氧化碳、氮气以及氨气等有害气体增长,氧气下降,容易出现慢性缺氧情况。

而部分地区仍旧使用煤炭供暖,若不开窗通风,肉鸡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现象,进而出现腹水症。

因此需要加强通风管理,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氮气浓度,改善鸡舍环境,确保足够的氧气。

同时要合理控制鸡舍温度,避免鸡舍过冷造成的新城代谢增加,同时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于拥挤,进而降低腹水症的发生风险。

2.2 改善鸡舍光照
合适的光照时间能有效降低肉鸡腹水症的发生风险,通常,1~3日龄肉鸡需要光照24 h,4~21日龄肉鸡需要光照6 h,22~28日龄肉鸡则需要光照8 h,29~35日龄肉鸡需要光照10 h,36日龄至出售肉鸡则需要光照12 h。

2.3 增加维生素摄入量
维生素的补充能提高肉鸡免疫力与抵抗力,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

维生素C、维生素E每吨添加量为500 g,能提高肉鸡的疾病预防能力。

2.4 科学喂养
科学喂养的主要途径是合理搭配饲料,低日龄肉鸡需要控制饲料量,进而控制肉鸡的生长速度。

根据肉鸡生长规律以及需求,需要降低肉鸡饲料中的蛋白质,需要控制精饲与粗饲的平衡。

蛋白质最佳含量为21%,动物油最佳含量为4%,同时要加入足够比重的食盐,同时要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2.5 合理应用药物
为了避免预防性药物对肉鸡肝肾功能的影响,需要严格限制各种预防性药物的应用,根据肉鸡的日龄确定用药类型与用药剂量,进而合理防控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传染病的管控,及时清除鸡舍中的排泄物,避免粪便发酵,减少氨气含量,避免对肉鸡肺功能的影响。

养殖场也要不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发现腹水症肉鸡后要尽早干预。

3 治疗措施
鸡群中若发现腹水症肉鸡,若仅采取单一的治疗措施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只会造成病死肉鸡增加。

为了有效避免腹水症对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病鸡的死亡率,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措施。

①目前对于肉鸡腹水症主要是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案:0.04~0.08 mg/kg毛花丙甙肌肉注射,2 d注射1次,连用2~3次即可痊愈。

或1.4~2.8 g/kg硫酸钠加水配成溶液灌服,连用3 d。

早期可以应用大黄苏打片,若20日龄肉鸡每次服用1片即可,低于20日龄则需要酌情用药,直到触摸腹部无发现水漾波动触感才可停药。

同时还可以皮下注射亚硒酸
钠,每天1~2次,或是服用利尿剂,能改善腹水症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晚期腹水症肉鸡,可以利用脲酶抑制剂治疗,能有效降低肉鸡死亡率。

同时,治疗期间需要将病鸡单独饲养,症
状较轻的病鸡给予双氢克尿噻,2次/d,每次50 mg,症状严重的肉鸡需要穿刺放水缓解症状,抽出腹水后注入青链霉素,每次注射剂量为2万U,用药2~4次后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在春秋季节进行预防性接种,且尽可能减少活疫苗的使用,能预防腹水症的发生风险。


中草药防治。

我国中草药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能避免药物残留造成的食品
污染。

肉鸡腹水症防治中的常用中草药为二丑、大黄、茯苓、苦参、木通、车前子、泽泻、苍术、灯芯草、附子、桂枝、首乌、五味子、青皮、枳壳、莱菔子等药物,具有燥热渗湿、健脾
益气、温阳利水、调理气机的功效。

有养殖场在饮用水中加入中药配方去腹水散,能降低腹水
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有学者通过黄芪、茯苓、陈皮、竹叶、苍术等药方制成的中药汤与常规饲
养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该药方能有效降低腹水症的发生率,提高肉鸡抵抗力。

4 结束语
在肉鸡养殖中,需要加强鸡群观察,准备好合适的饲料,加强光照时间,合理应用药物预
防疾病,同时要控制肉鸡的生长速度,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患病肉鸡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有助于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同时能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性,保
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避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损。

参考文献
[1] 王庆波.浅谈肉鸡腹水症的预防及治疗[J].现代畜牧科技,2017(7):77.
[2] 宇振涛.浅谈肉鸡腹水症的预防及治疗[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69.
[3] 张保平.浅谈肉鸡腹水症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7(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