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课程标准的要求
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2.教学目标要求
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两个基本职能。

了解价格的含义。

知道货币的其他职能
理解纸币的含义、优点。

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及其流通。

4.教学难点
纸币的发行量规律。

5.自主学习
(1)知识结构
(2)学习过程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揭开货币的神秘
面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
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与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货币的含义与本质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的其他职能 纸币的优点及含义 纸币的发行规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商品是用于的。

(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用于)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

②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点评:要想确定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校准: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来交换的。

【思考】
中秋节快到了,小李同学在端州大酒店里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

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
【问题深化】问题:那么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到底是什么关系?(图示表示)
【课堂巩固】判定下面那些是商品:空气、阳光书店里卖的书籍中国政府对美国灾区人民提供一批救灾急需物资援助居民使用的自来水医院里的各种药品未经开采的矿泉水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货币的产生: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他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

从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我们看出货币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发展趋势是:使商品交换日趋简单化
【深: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关系
典型例题
1、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 D、②③⑤
(2)货币的本质是:。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与。

A.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点评
价值尺度职能即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典型例题
2、在家电市场上,一台彩电标价2700元,这2700元是()
A.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商品的价值 C.观念的货币 D.商品的价格 E.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
做。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点评: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典型例题
3.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

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3.纸币的含义,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符号。

点评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个人不能随意发行。

这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纸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决定的。

(2)纸币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

既不能发行太多,也不能发行太少,否则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过少,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检测与反馈
1、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的是()
A.原始森林 B.自产自用的粮食 C.商店里卖的电器 D.援助灾区的物资
2、下列对劣质奶粉说法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C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
3、关于货币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纸币是货币符号
C.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D.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本质是()
A. 价值
B. 金银
C.使用价值
D.一般等价物
5、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
A. 观念中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一种价值符号
D.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6.当前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平抑房价,某市商品房每平方米售价2800元。

这里( )
A.人民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 人民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D.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
7.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必须是()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想像的货币
c.一种价值符号c.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8、小明在商场化50元人民币买了个漂亮的书包。

在这里,人民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世界货币
9、商场里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如一件上衣标价98元,98元是这件上衣的()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讨价还价的基础
10、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这是因为()
A.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下跌C.纸币是货币符号,只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
D.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参考答案:1—5:CCCDA 6—10:DCB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