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
对导学案的解读:
导学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统帅地位,是教和学的依托,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抓手。

没有它,则教无所据,学无所依。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导学案为依据,通过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提升,把导学案上死的知识变成学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预习自学到课堂教学,把宝贵时间要托付给这张导学案,制作得是不是科学实用是非常重要的。

预习得是否充分,课上得成功与否,学生学得是否快乐、是否扎实,很大程度上都与导学案的质量有关。

一、导学案的含义:“导”即指导、引导,对学生的预习、互学、展示、点评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

“学”即自学、互学、展示、提升的过程。

导学案是引导、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方案,是学生学的抓手,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教学平台。

二、导学案和教案的区别:导学案重在“导学”,始终围绕学生的学设计,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是主体。

传统教案也考虑学生的学,但对老师的教考虑得更多些,因为传统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的自学、互学很难体现,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拉“与”推“。

教案是老师用,导学案是师生共用,用途不同,设计理念也大不一样。

教案重在老师的教,是着眼于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案设计;导学案重在导学,是着眼于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案设计。

三、导学案的基本结构:一般的导学案分页眉和主页两部分。

页眉包括制作者的信息、制作时间、导学案编号、学生信息、等级评价等。

主页部分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解析、自学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提升、综合应用、巩固练习等,根据学科需要自主设计。

四、导学案的制作:导学案的制作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集体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份好的导学案要经历主备——试做——集体讨论修改才能定稿的,三个程序缺一不可。

假设我们以为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可以不做,不讨论,那么结果常常是导学案错误百出,学生往往要做不适合的题,课上要同学们讨论、展示、点评不经典的问题,效率肯定大打折扣。

导学案应综合考虑自学和合作探究的需要,循序渐进,有探究价值。

导学案是教材的细化、补充和延伸,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导学案既是学生学的依据,又是老师教的依据。

制作时要充分研究教材、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研究给学生设置多高的门槛,多高的台阶,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研究学生自学能达到什么程度,合作能达到什么程度,质疑能达到什么程度,
导学案量要严控,并注意弹性要求。

制作导学案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要求过高,分量太重,这是课改的大忌。

如果我们的改革让学生每天不堪重负,学生对改革的信任度还有多大呢?
课改是极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这就必须给
学生足够的空间用来整理消化。

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每一分钟——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和每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不懂得让孩子休息、玩和活动的教育是悲哀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不改变题海战术、水大泡倒墙的思维方式,改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信学生,就是老师敢于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信大胆地学起来,做起来。

之所以传统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包办代替,根本原因就是老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不放心。

其实,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只要我们给学生展
示的机会,学生定会还我们一份惊喜。

“导学案”定稿后提前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独立解决或依靠同伴互助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并把解决方法写在导学案上,以备在课堂上展示互动时使用。

在课堂上还可以随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