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习作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习作发展
作者:陈丽容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3年第6期
福鼎市龙山小学(355200)陈丽容
活动可以给孩子们的生命成长与习作表达带来更多的动力;活动可以为孩子们的习作提供
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情境,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我把活动
作文教学设计为三个步骤:训练思维—激荡情感—个性表达。
通过思维训练,孩子们的思维活
化了,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激发了情感,然后全身心地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一、以活动促思维训练
李白坚先生说:“写作教学应着力于文章生成前的思维激发和情感激荡。
”而活动的开展
可以让孩子主动动脑,进入思考的状态。
为了让孩子学会思考,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思
维训练。
1.在活动中训练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考的。
”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这种
形象思维优势,用声音、触觉、色彩、气味等极大地刺激孩子的感官细胞,从而使他们能有效
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和细节,促进思维的发展。
如训练孩子写活动场面的短文时,在没有布置任
何写作任务的情况下,我组织孩子们利用活动课在操场上放风筝。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带着各种
颜色、各种形状的风筝进校园,大家在比较与议论中无意识地培养了观察的兴趣。
带着憧憬,
孩子们投入了盼望已久的放风筝活动。
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关注风筝的高度,有的孩子虚心求
教放风筝的方法,有的孩子在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定位……活动后,我再让孩子们思
考放风筝的过程,通过无意与有意观察的结合、动态与定格观察的结合等多层次的观察活动,
让孩子们经历唤起表象、更新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自然而然地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2.在活动中培养设计能力
把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写,是当今语文教学界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写
作教学策略。
活动的设计本身是一种思维过程,我们必须引导孩子注意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
如写《玩玩具》时,我先设计了一个问题:“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不倒翁有哪些玩法?”孩
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摇着玩,有的说压着玩,有的说转着玩……“玩着玩着,你们想到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描绘充满童真的想象,有的说像开心果,有的说像小傻瓜,有的说像
神奇的木偶人……孩子们沉浸在无限的幻想中。
“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拿出自己的玩具和
同组小朋友一起玩,看谁玩的方法多,玩的秩序好。
”一声令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取出玩具,讨论玩法。
孩子们明确活动规则后自主设计玩法,不仅使自己的活动设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兴趣,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写作的准备工作。
二、以活动激发情感
习作需要激情,“情动”才能“辞发”。
许多孩子因为没有激情,没有体验,没有材料,
写作时不能将习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果我们能敏感地捕捉教育的契机,就能让孩子在活
动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既体验到过程,又能迎来美好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可以在
自己的舞台上释放激情,找回自信。
一天,上课铃响后不久,我正准备上阅读课,突然一只小
鸟闯了进来,所有的孩子都被小鸟吸引住了。
我立刻停止讲课,让孩子们观察惊慌失措的想逃
走的小鸟。
孩子们的心被跌跌撞撞、懵懵懂懂的可爱的小鸟吸引着,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最
后随着孩子们的一声惊叫,鸟儿重重地撞到了玻璃窗上,掉落在地。
我怜惜地把晕死的小鸟捧
在手心,孩子们关切的目光停留在了我的手上。
此时的我,从孩子们的眼神、动作中感受到了
他们对鸟儿的关心。
他们的真情被激发了。
于是我用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说说鸟儿的活动,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以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引起他们思维的震荡,把他们再次推入情
境之中,在简短的回忆中感知、领悟、想象,在活动与引导的基础上构思文章。
这样,孩子们
自然而然地把活动过程中的看、听、说、思、写融合在了一起,写出了充满真情实感、童真童
趣的文章来。
三、以活动促个性表达
有思维训练作基础,浓厚的作文兴趣为条件,教师还要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们及时捕捉灵感,随时记录,迅速形成文字,训练孩子良好的表达习惯。
如在“画鼻子”的活动中,一个孩子上台后迟疑了好久,还是把鼻子画到了娃娃的眼睛上,教
室里马上乐开了锅。
台下的孩子赶紧写下刚才的场景,有的写添鼻子的男孩的动作、心理活动,有的写台下同学的神态、语言……之后,我让孩子们再梳理整个活动,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充满真情实感。
当然,更多时候,我们可以在活动后,针对习作训练的重点进行指导,教给他们表达的方法,开放个性的表达空间,引导他们抓住动作把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的心情。
有了教师的这
些指导,孩子们有了表达的欲望,文字虽然幼稚,但流露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
总之,活动作文让孩子有了切身的体验,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作文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
成功的尝试。
以提高孩子的习作兴趣为切入口,以活动为载体,遵循儿童心理活动的特点,引
导他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写,是一种适应儿童学习规律的习作教学观,也是一种可以操作
的习作教学模式。
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还让教师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快乐与
幸福。
(责编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