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选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手册
单选题
1、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
文章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答案: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是错误的;
B项,正确;
C项,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D项,《纪念白求恩》是议论文。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的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答案:D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D
项虽有“好像”一词,但并不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不是比喻修辞。
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对此,众说纷纭,参差不齐
....。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遥不可及
....的朋友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我今天发起高烧,一整天都感觉天旋地转
....的。
D.迪士尼门票5月28日零时开始预售,市民们犹豫不决
....,以至于一票难求。
答案:C
A:“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不能用来形容不同的说法。
B:“遥不可及”指非常遥远,难以到达。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无误;D:“犹豫不决”指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一票难求”的结果不会是由“市民们犹
豫不决”导致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
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
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
相关联的信息。
4、为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一项。
(1)热忱()
A.真实的情意B.诚恳
C.诚挚D.不真实的情意
(2)奇观()
A.看B.观察
C.景象D.对事物的看法
(3)冗杂()
A.多余无用的B.繁忙C.繁忙的事D.繁琐
答案:(1)A
(2)C
(3)D
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含义,(1)“热忱”意思是“热烈的情意”由此可知“忱”解释为“真实的情意”。
(2)词语的
意思是“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由此可知“观”解释为“景象”。
(3)词语的意思是“繁杂,缺乏统一协调”由此可知“冗”意思是“繁琐”。
故答案为(1)A;(2)C;(3)D。
【点睛】解释重点字的意思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进行解释。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造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将“创造”改成“开辟”。
) 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方式”改成“方法”。
)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精心规划。
(调换“合理开发”和“精
心规划”的顺序,)
D.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
(去掉“能否”或
在“立脱贫之志”前加一个“能否”。
)
答案:B
B.是成分残缺,而不是搭配不当。
正确修改是:删掉“使”字。
故答案为:B
【点睛】病句的辨析一是要靠语感,感觉读起来别扭、不通顺的句子基本上为病句;二是可以先把句子压缩,只留下主干,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热(kù) 畏.惧(wèi) 天旋地转.(zhuàn)
B.滑稽.(jī)凌.乱(líng) 犹豫.不决(yǜ)
C.恍惚.(hū)突兀.(wū)小心翼.翼(yì)
D.悬崖.(yá) 趴.着(bā)惊慌失措.(cuò)
答案:A
A.正确。
B项,“豫”应读“yù”;C项,“兀”应读“wù”;D项,“趴”应读“pā”。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7、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
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
答案:B
ACD断句正确。
B项不正确,应划分为:静/以修身。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
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答案:C
C.应为: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能力,理解句子的意思可有助于断句。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几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
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C.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答案:D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 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A缺主语,去掉“使”。
B“长时间”和“久久”语义重复,“长时间”。
C表意不明,两面对一面,去掉“能不能”。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
B.一篇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和几个分论点。
C.《纪念白求恩》这个题目即论点。
D.中心论点有的是直接提出的,一般都在文章的开头。
答案:A
A正确
B一篇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或几个分论点。
C《纪念白求恩》的论点是向白白求恩学习。
D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篇③文章中间④结尾。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议论文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填空题
11、选字组词。
①折、析、拆
断分伞
②勾、匀、勺
结均饭
③哀、衷、衰
悲心弱
答案:折;析;拆;勾;匀;勺;哀;衷;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
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如:①折断、分析、拆伞;②勾结、均匀、饭勺;
③悲哀、衷心、衰弱
故答案为:折;析;拆;勾;匀;勺;哀;衷;衰。
【点睛】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12、本文的作者是,字,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俗语有。
本文题目中的“诫”的意思是,“书”是指。
答案:诸葛亮;孔明;三国;三顾茅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告诫、劝勉;书信
根据对《诫子书》常识的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诸葛亮;孔明;三国;三顾茅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告诫、劝勉;书信
【点睛】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考查点有: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1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tān塌干涸.
缝xì废xū
慷慨.刨.根问底
微薄.热téng téng
答案:坍;hé;隙;墟;kǎi;páo;bó;腾腾
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故答案为:坍;hé;隙;墟;kǎi;páo;bó;腾腾
【点睛】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