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
发表时间:2020-10-09T15:50:30.22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作者:曹文梅[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教师心中逐渐有了优化教学效果
曹文梅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萃清小学 2514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教师心中逐渐有了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长远目标,并致力于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实现。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思考情境教学法的价值,从而应用情境教学法刺激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直观情境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而传统时期“灌输式”的教学策略不仅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还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清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从而以情境教学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应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应用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融入到课堂当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深入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应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学到具有现实价值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致用的能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亿有多大》这一节时,首先,我以中国的人口数量为话题与学生做了交流互动,和谐了课堂氛围,由此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顺利导入了新课。
然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了教材内容,让学生想象在现实生活中一亿粒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等等,使学生的数感在想象化的生活情境中得到了发展,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了一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之后,我让学生自发地说出用一亿可以描绘生活中的哪些事情,旨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
这样,我通过应用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有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信心,切实达到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应用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能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莫过于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设置合理的问题,带领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出发,保证问题的合理性,从而以优质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角的分类》这一节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复习了近期所学有关角的知识,对学生提问道:“大家认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由该问题开启了对新知的探究。
然后,我在课件上展示不同的角,帮助学生从角的度数出发学会了如何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了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过程。
之后,我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对角的名称进行判断,检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从而做出了知识反馈。
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学习内容,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
这样,我通过应用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从而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充分达到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应用直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在实际教育环境中,有不少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
一方面是因为数学本身的学习难度,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匮乏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法。
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存在价值,从而以多媒体技术应用直观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绽放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二)》这一节时,首先,我以多媒体技术展示了用四个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从三个方位进行观察,抢答说出看到的图形,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通过具体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然后,我借助3D软件展示了几个立体图形,带领学生经历了巩固提高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这样,我通过应用直观情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并通过这堂课使学生发现了数学的美,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从而充分绽放出了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继续在时代的发展中探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数学学科素养一直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伟.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23):37-38.
[2]胡卫国,管笑.试论情境教学法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数码设计,2017,6(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