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鳌头镇新围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广州市供销社系统基层服务组织建设专题会议材料之三
从化区鳌头镇新围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经验材料
新围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接受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的资助自2014年3月起,在从化区鳌头镇新围村开展村级社区综合服
务中心已有两年,经过两年多的服务,受到了服务对象和各级
领导的广泛认可,逐渐成为供销社在农村社区服务转型试点的
重要抓手。
一、基本情况
新围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由供销社与新围村委进行合作。
由村委提供旧村委办公大楼,其中一楼为经营性服务,2
至3楼为公益性服务。
(一)经营性服务
一楼作为经营性服务的门面采用对外承租,由村委负责。
400平方米的门面店,分为4间,分别用作日杂店,肉菜店,食
品店、早餐店、农资农家店(庄稼医院)。
日杂店经营生活用品
及食品,兼有农村淘宝功能,面积约80平方米,平均每天服务
30人次;肉菜店面积约30平方米,主要经营猪肉,平均每天服
务200人次;食品店,平均面积约40平方米,主要经营各类零
食,平均每天服务10人次;早餐店面积约50平方米,平均每
天服务20人次;农资农家店面积约50平方米,由供销社直属
企业广州市农资公司提供农药化肥销售及庄稼医院农化服务。
此外,还将原农产品收购站(旧村委楼下)升级成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当地及周边农户提供农产品交易、集散场所,与外地农产品采购商合作,保障农产品销路问题;重点打造丝瓜、苦瓜收购专业市场,仅丝瓜年交易量就在450吨以上。
(二)公益性服务
中心在仅配备一名全职社工的情况下,通过定期轮岗支援、安排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等形式,整合多方资源,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3000人次,组织旅游团45批,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超过7.5万元,得到了服务对象、合作方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1、场地情况
村委办公楼2至3楼用于公益性服务,是由供销社旗下的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来运营服务的。
自2014年5月恒福社工进入中心开展服务以来,对于村委楼2至3楼约400平方米的设施进行了装修改造,合理分配。
现分为乐学坊、图书室、文化室和亲子互动室。
2、服务内容
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了乐学坊、图书室、文化室和亲子互动室,为村民提供更多活动场地。
乐学坊设有学习桌和椅子,为学生放学提供写作业和复习功课的场地;图书室设有政治类、科技类及文化类等的图书,文化室设有组合椅,电视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茶话家常的平台;亲子互动室专为妇女和5岁及5
岁以下儿童而设,室内设有海洋球池,适合5岁及5岁以下儿童玩乐的玩具,让亲子更好的活动,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3、制度建设
经过2年的不断完善,服务中心制度建设取得了喜人进展。
现在建立起包括行政、财务、服务三大版块三十余项各类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开展,有需求调研,有工作计划、签到表及意见反馈表,设置年度工作目标,每月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年终有总结。
4、工作模式
员工定期去广州参加督导与培训。
在开展活动前,需入户和村民交谈进行需求调研,活动后有文书记录包括探访记录,活动计划及活动评估等。
二、服务逻辑与服务内容
中心的服务开展希望能够以资源生产资源,以和谐带动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循环。
在基础层面上,以社工专业综合服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两个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区发展,促进村民经济状况的改善。
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大块:
(一)和谐主题:一方面包括了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妇女康乐小组服务、青少年课业辅导和兴趣小组服务、长者关爱服务、家庭关系协调服务、村民节庆文化活动等;另外一方面包括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环保手工小组服务、认识大自然
活动等。
(二)发展主题:以组织新围村旅游发展的形式在三个层面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1、农田和工具的出租;2、农产品的直接出售和体验式的自助采摘出售;3、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导赏到采摘、食用的一条龙产业链的打造。
同时中心积极推动村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村民密切合作,更好的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服务成效
中心在两年多的服务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凸显了中心作为以下三个平台的重要作用
(一)打造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满足村民的专业服务需求。
新围村内“中空式”家庭居多,造成了留守儿童无人看护、留守妇女生活枯燥单调、老年人缺少关顾、家庭关系缺少维护的情况,中心社工紧紧抓住这四类服务需求,开展相关专业服务,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
1、目前中心已经有55位少年儿童登记会员,比较稳定的参加各项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时也缓解了部分家庭的子女照顾压力。
在中心活动的青少年中,还产生了戏剧活动队、勇敢合唱队、青年义工队、团结环保小组等组织,服务享受者正逐步成为服务提供者。
2、中心开展的广场舞等妇女活动推动了“新围凤仪群”的成立,这个团队不单纯是一个文体活动队伍,也逐渐成为妇
女间社交和讨论社区事务的平台,使得留守妇女在精神生活得到丰富。
3、初步形成了青少年义工和独居孤寡长者的结对帮扶,同时尝试以猫头狮、客家山歌、客家打米饼等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和载体,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增加了新围村旅游的客家文化内涵。
(二)建立资源整合平台,链接各方资源服务村民。
除了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外,也积极发挥资源整合者的角色,社工搭建平台,引入各方资源共同服务社区和推动社区发展。
1、参与市场化经营,争取初次分配资源。
中心与市恒福的其他兄弟中心一起争取到企业资助的“星星儿童发展计划”的经费支持,由企业资助广州亲子游活动共计20批,资助经费超过8万元。
同时中心还尝试透过与广州教育培训机构及市科协科普自由行合作,引入亲子游的持续客源。
这些资源的引入带动了新围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善了部分村民的经济状况。
2、关注政府政策动向,引入二次分配资源。
中心提供的综合性服务为政府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口和平台,目前中心已经吸纳了财政扶贫经费、民政居长者中心服务支持、妇联儿童之家经费等多条线口的资源,今年还申请到广州市为老服务公益创投项目资金8万元,将各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更易取得服务成效和资源互补。
3、倡导社会关注,吸纳三次分配资源。
中心与中山大学创
行团队合作,积极在新围村开展调研活动和产业发展的尝试,共同探索未来发展思路,共计开展调研六次,并已经开始为村民带来收入。
中心与其他社工机构合作开展“中国梦,少年梦”的圆梦活动,为60位困难家庭小朋友提供梦想鼓励,捐赠物资价值超过2万元。
今年又与绿芽基金会合作申请“伴乡学堂”项目,争取资金五万元。
(三)作为供销社的综合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
中心在基础服务方面缓解了部分家庭照顾者的压力,使其可以更好的投入农业生产;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也鼓励了村民投入更多精力在农业生产方面。
四、未来展望
新围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在广州市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一次积极尝试,中心更加强调优势视角,注重发掘农村社区的优势资源,同时更加关注可持续的发展,以有限的资源投放带来不断循环放大的产出,经过近一年的开展,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虽然在服务资源投放规模、深度服务的推进等方面仍有值得改善的地方,但瑕不掩瑜,项目的主体架构和服务思路是成功的,未来可以推广至更多的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