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第6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育种-2012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性状基因定位 近等基因系分析法
(Near Isogenic Line, NIL)
群体分离分析法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基因性状表现型的BSA法 基因标记基因型的BSA法
极端集团隐性群法
a. 近等基因系分析法
近等基因系培育示意图
近等基因系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A
例
回交育种的目的是将A 品种的抗病基因导入到 B品种中。
B
B(A)
假设A品种为普通品种, 但含有2个抗病基因, 而B品种为综合性状好 的优良品种,不含抗病 基因。
第一步,基因 型分析,做出
各个BC1植株的 图示基因型。 以其中3个单株 为例。
× √ √
第二步,前景选择 植株1只含一个来自 亲本A的抗病基因, 所以在前景选择中 即被淘汰。 植株2和3含有两个 抗病基因,都符合 前景选择的要求。
因此,在这两个DNA池间表现出多态性的DNA标记, 就有可能与目标基因连锁。
图4.3
BSA法分析原理示意图.
Bulk 1,2指按目标性状差异的分 组;1,2,3,4指组中不同个体; L1,L2,L3分指不同座位,L3为 目标座位;R,r为座位3(L3)中 不同等位基因
3)数量性状基因座连锁标记的筛选(QTL定位)
*T175 313133103331331131133313111203133311333333313131110131300331 313133103313311311 *T93 313233103321233131133313111313121311333323321131311133311111313233103131133313 *C35 313133103331331131133313111203133311333333313131110131300331 313133103313311311 *C66 313133103331331131133313111203133311333333313131110131300331 313133103313311311
pi13
AP5659.5
转移单个广谱抗性基因的育种途径
优质亲本R288
×
F1
抗稻瘟病品种
×
BC1 …
R288
连锁标记MAS
BC1F3,BC2F2,BC3F1,BC4
…
2011年
BC1F8、BC2F7、BC3F6等
聚合多个广谱抗性基因的育种途径?
抗病鉴定圃
部分抗病株系
感病对照
部分抗病优质材料田间表现
1.基因转移
常规育种手段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
基因转移的常规育种手段: 采用回交的方法,即将供体亲本与受体亲本杂交, 然后以受体亲本为轮回亲本,进行多代回交,直到 除了来自供体亲本的目标基因之外,基因组的其它 部分全部来自受体亲本。 分子育种手段:
同时进行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
基因转移过程中前景和背景选择的作用?
MAS的优点:
用标记辅助选择方法进行基因聚合则避免了上述困 难。
例1
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瘟病抗性
Chr.11
Chr.12
Pi47
pi13
75-1-127(pi9) Jefferson(piz) 谷梅2号(pigm) 魔王谷(pi13)
湘资3150 (pi47和pi48)
Pi48
400bp 300bp 200bp
②具有在大群体中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筛选的有效手段, 目前,主要应用自动化程度高,相对易于分析,且 成本较小的PCR技术。 ③筛选技术在不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且具有经济、 易操作的特点。 ④应有实用化程度高并能协助育种家作出抉择的计算 机数据处理软件。
2)作物MAS育种的基本方法
a.前景选择
b.背景选择
单标记法的原理
Plant height (cm) AA XMC(cm) 195
Aa
aa
BB
Bb
bb
197
195
206
196
187
F = 0.48 ns
F = 6.47**
2.作物MAS育种流程
1)作物MAS育种需具备的条件
①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共分离或紧密连锁,一般要求 两者间的遗传距离小于5cM,最好1cM或更小。
抗病优质材料配制的杂交组合
例2
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抗稻瘟病基因 (Zheng et al. 1受体亲 本B的成分所占的比例 较大,且每个目标基因 附近都发生了重组,已 去除了其周围较大部分 来自供体亲本A的染色 体成分。因此,在背景 选择中,以植株3更理 想,用它作为下一轮回 交的亲本,可以更快恢 复成亲本B的基因组 (除目标基因外)。
×
√
2. 基因聚合
基因聚合(gene pyramiding)就是将 分散在不同品种中的 有用基因聚合到同一 个基因组中。
x F1
P2
Resistant
F2
Method whereby phenotypic selection is based on DNA markers
借助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的基因型进行选择 (育种),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势
第六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育种
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本原理 (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本流程 (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二、转基因育种
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一)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本原理
植物育种基础与环节 变异:发现和创造育种上有利的遗传变异
构建连锁图常用的试验群体
P1 x P2 临时性群体 F1 F1 x P1 (or P2) F1 x P3 F1
F2
BC1
三交F1
anther culture
………
永久性群体
RIL
BIL
DH
亲本1
× F1
亲本2
筛选获得在亲本间呈 多态性的分子标记
基因型分离群体(F2、 BC1、DH和RIL等)
利用这些多态性的分子 标记对分离群体的各个 单株进行基因型分析
分离群体的类型
根据其遗传稳定性可将分离群体分成两大类: 一类称为暂时性分离群体,如F2、F3、F4、BC1、三交群体等, 这类群体中分离单位是个体(单株),一经自交或近交其遗传 组成就会发生变化,无法永久使用。 另一类称为永久性分离群体,如重组自交系(RIL)、加倍单 位体(DH)群体等,这类群体中分离单位是株系,不同株系 之间存在基因型的差异,而株系内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同且 纯合的,是自交不分离的。这类群体可通过自交或近交繁殖 后代,而不会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可以永久使用。
Marker A
5 cM
基因或QTL
Marker A
Marker B
5 cM
基因或QTL 5 cM
b.背景选择 对基因组中除了目标基因之外的其它 部分(即遗传背景)的选择,称为背 景选择(background selection)。
1 2 3 4
BACKGROUND SELECTION
与前景选择不同的是,背景选择的对象几乎包括了 整个基因组。要对整个基因组进行选择,就必须知 道每条染色体的组成。这就要求用来选择的标记能 够覆盖整个基因组,也就是说,必须有一张完整的 分子标记连锁图。
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 SSR标记 选择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 XZ3150/CO39 建立具有大量DNA标记处于分离状态的分离群体
RIL
测定作图群体中不同个体或株系的标记基因型
标记基因型数据连锁分析
构建标记连锁图
2) 质量性状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基因定位)
若标记覆盖整个基因组
a.前景选择
对目标基因的选择称为前景选择(foreground selection) (1)单标记选择
1 2 3 4
(2)双标记选择
1 2 3 4
Target locus
分子标记必须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
前景选择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标记与目标基因间连锁的紧 密程度。
理想的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 <5 cM
如果一对近等 基因系在目标 性状上表现差 异,那么,凡 是能在这对近 等基因系间揭 示多态性的分 子标记,就可 能与目标基因 连锁。
b. 群体分离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依据目标性状表型的相对差异(如抗病与感病), 将个体或株系分成两组,然后分别将两组中的个体或 株系的DNA混合,形成相对的DNA池。 这两个DNA池之间除了在目标基因座所在的染色体 区域的DNA组成上存在差异之外,来自基因组其它部分 的DNA组成是完全相同的。
目标基因的标记筛选(gene tagging)是进行 MAS育种的基础。 用于MAS育种的分子标记需具备3个条件:
① 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最好lcM或更小, 或共分离); ② 标记适用性强,重复性好,而且能经济简便地 检测大量个体(当前以PCR为基础); ③ 不同遗传背景选择有效。
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 .
计算机软件如mapmarker等进行连锁分析
M1rkers Dist1nce 1 T175 4.2 cM 3 C35 15.0 cM 2 T93 11.9 cM 5 C66 12.2 cM 6 T502 43.2 cM 5 m1rkers log0likeli3ood= 0424.94
遗传作图的主要步骤
比表型鉴定方法简单
表型鉴定需要花费大量劳动力的性状 节约成本和劳力
选择时期自由,特别是早期选择可加快选择进程
如品质性状等 开花前选择可提早确定目标单株用于回交
提高可信度
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能区分杂合和纯合单株。
降低试验成本,提高选择效率
减少用地
(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本流程 1. 获得与目标性状连锁的标记(基因定位)
1 2 M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AP5659.5
RM19814
SFP2-5
100bp
RM7178
1-6分别代表魔王谷、谷梅2号、75-1-127、288、Jefferson和 Tianye;M为DNA Ladder
RM7178 RM19814 SFP2-5
2. 基因聚合
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如果能将抵抗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 基因聚合到一个品种中,那么该品 种就具有抵抗多种生理小种的能力, 亦即具有多抗性,这样就不容易因 致病菌优势小种的变化而丧失抗性。
传统育种的困难:
抗性鉴定需要人工接种,必须在一定的发育时期进 行,并要求严格控制接种条件,操作困难。
在基因聚合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的抗性基因分别进 行鉴定,更增加了实际操作难度。
前景选择的作用:
保证从每一回交世代选出的作为下一轮回交亲本
的个体都包含目标基因。 背景选择的作用: 加快遗传背景恢复成轮回亲本基因组的速度, 以缩短育种年限。 可以避免或减轻连锁累赘
针对番茄基因组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显示,如果每一回交 世代产生30个植株,那么,用分子标记对整个基因组进行选 择,只需3代即能完全恢复成轮回亲本的基因型,而采用传 统的回交育种方法则需6代以上。==》背景选择的重要性
(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1. 基因转移
2. 基因聚合
1.基因转移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或基因渗入(gene transgression)是指将供体亲本中的有利基因(即
目标基因)转移或渗入到受体亲本(一般为优良品
种或杂交亲本)的遗传背景中,从而达到改良受体
亲本个别性状的目的。
遗传:采用合理先进的育种手段方法,将优良基因重组在一起
选择:应用准确有效的选择鉴定技术,筛选出优良的重组类型
常规育种
P1
受体
x F1
P2
供体
F2 包含大量个体的分离群体 表 型 鉴 定 和 选 择
苗期耐逆境鉴定
抗病、虫性鉴定
营养元素利用效率鉴定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Susceptible
P1
原理:QTL定位实质上就是分析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
锁关系,其基本原理是对个体的基因型(Maker基因型) 进行分组,根据不同基因型组别的表型差异来推断QTL与 Marker是否连锁。
QTL定位的主要方法有:
均值差检验法(单标记法) 性状-QTL回归法(区间法) 性状-QTL-标记回归法(复合区间定位法)
遗传作图:采用遗传学分析
方法将基因或DNA标记顺序标
定在染色体上,从而构建连锁
图的过程。
遗传作图的主要步骤
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
选择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 建立具有大量DNA标记处于分离状态的分离群体 测定作图群体中不同个体或株系的标记基因型 标记基因型数据连锁分析 构建标记连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