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衡阳八中高三下开学考试地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市八中2019级高三第6次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BDCBC 6-10 BBAAC 11-15 DCBCD 16 B
【解析】
1.B 2.D 3.C
1.读图,通过图中各段的路程和时间可算出各段路程的行驶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快说明该段路程线路越平直、坡度越小,速度越慢则说明线路越弯曲、坡度越大。

通过推算可知四段中汽车行驶速度最慢的是康定—雅江段,故地形最崎岖的选B;宜宾—康定段、雅江—理塘段、理塘—景区段相对于康定—雅江段汽车行驶速度较快、坡度都较小,A、C、D错。

故选B。

2.图中山顶附近海拔为4860米,该地为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山顶气温低,有冰川分布,因此在最高处附近修建隧道主要是为了避免通过山顶的冰雪路段,D对;雾容易堆积在山腰、山谷地带,山顶处大雾较山腰、山谷处少,A错;山顶处阻力小,风力较大,但山顶处多受上升、下沉气流控制,而山腰处受山谷风影响及特殊的地形影响(狭管地形),风力也较大,因此山地和山腰处都可能受大风影响,这不是在山顶修隧道的主要原因,B错;滑坡与坡度、降水量相关,该公路线康定—雅江段坡度最大且该段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大,若为防滑坡则应在康定—雅江段多修隧道,C错。

故选D。

3.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太阳的方位,根据材料信息北京时间12点整我们到达稻城一亚丁景区,此时该景区地方时约为10:40,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位,故应尽量避开面向东南方。

故选C。

4-6 BCB
4.由材料可知,手机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在该地得以建成和推进,因此协作条件优越,有利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成为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只是有利条件的一个方面,故选B。

5.郑州航空港吸引多家手机生产厂家入驻,使不同手机生产厂家信息与技术交流加强及企业竞争加剧,有利于促进各自企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利于不同手机生产厂家提高产品创新力。

不同手机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会降低手机生产成本;对消费市场距离影响不大,因此没有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手机生产厂家在该地区集聚,对环境问题会带来一定影响,但不是减轻环境污染。

故选C。

6.由于电子商务多通过电脑网络进行,进行网上销售,因此降低手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要求;产业升级主要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手机销售通过电子商务对产品升级换代影响不大;手机销售通过电子商务有利于开拓市场;手机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通过厂家售后部门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会减少产品的流通环节。

故选B。

7.B【解析】读图方法:两图2003年与2013年同类用地类型的占地比例进行比较,可知工业用地占地比依次减少,轨道交通对沿线工业用地具有排斥效应,排斥效应强度基本符合以轻轨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减弱的距离衰减特征。

B正确。

比较2003年与2013年居住用地占比依次减小,轨道交通排斥效应强度最高值分布在200m以内,对居住用地具有近距离排斥效应。

C错。

同理可知轨道交通对沿线商服用地占比增大,并且2013年离轨道交通越近,占比越大,说明具有吸聚效应,A错。

综合分析D错。

8.A【解析】轨道交通对商服用地具有吸聚效应,对沿线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具有排斥效应,因此交通路线对沿线城市功能用地作用效应具有差异性。

A说法错误,因此选A。

9.A【解析】该区域位于横断山脉地区,夏季以西南季风为主,地形特征是山河纵列相间分布,山体背风坡盛行焚风效应,气流下沉造成温度上升,使气候变得干热,故选 A。

10.C【解析】据材料可知,黄土和古堰塞湖沉积物组成元素和矿物成分极为相似,黄土是现时地表堆积物,而古堰塞湖沉积物即是之前形成的沉积物,推知古堰塞湖沉积物应比现时的黄土形成时间更早,即可推知沉积物应是由低势较低的古堰塞湖湖盆搬运到现时的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上,本区域为河谷,存在山谷风,吹谷风时,将地势较低的古堰塞湖沉积物吹向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故选 C。

11.D【解析】黄土是现时地表堆积物,而古堰塞湖沉积物即是之前形成的沉积物,推知古堰塞湖沉积物应比现时的黄土形成时间更早,A错;堆积物的大量存在,即证明河流曾经以沉积作用为主,B错。

古堰塞湖存在时间较短就不会出现大量的古堰塞湖沉积物,C 错。

古堰塞湖水外泄,沉积物长期裸露,受到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谷风的搬运作用,才形成现时阶地上的黄土堆积物,D对。

故选 D。

12.C 13.B
12.根据材料"日晕现象是太阳光通过云层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大气光学现象”可知,高空中有冰晶,即意味着有大量水汽凝结,说明空气中水汽较充足,但凝结量不够,不足以降落下来,故烟台"日晕现象发生时未产生降水,所缺乏的降水条件是还需要低空水汽进一步上升冷却,云层增厚,达到足量水汽凝结,在重力作用下才能降落到地面。

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选C。

13.“日晕”作为一种比较罕见的天文现象,它所需要的气象条件是比较苛刻的。

第一个条件是天空得有适量的高云。

因为云是产生几日同辉现象的物质载体,云太少,“日晕”形成不了;云太多,光直接被云吸收掉,日光射不到地面上来;云太低,云的主要含量是水滴而不是冰晶,形成的将是彩虹而不是“日晕”。

第二个条件是空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水汽。

冰晶水汽在冰核上凝华增长而形成的固态水成物,通常情况下,六棱体的冰晶存在才能产生光的折射。

第三个条件是风得比较小,大气层也得比较稳定,否则的话,有规则的冰晶就会被打乱,形成不了有规律的光的折射现象。

结合选项可知,②③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日晕"现象的相关知识。

日晕形成必有冰晶状云,常常是冷暖气流相遇而形成,而后云层增厚,发展成雨云,因此日晕常是风雨将至的前兆。

14.C 15.D 16.B
【分析】14.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判断,不可能是华北平原(海拔50米左右)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AD错误;根据材料,图示地区是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因此不位于黄土高原(在该地形段自北向南流),B错误。

从海拔高度和河流流向可判断位于内蒙古高原,C正确。

故选C
15.根据材料“下图示意T站附近1987、2006、2010和2014四个年份的河床剖面,说明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河床最低点持续右移”并结合图示可知,甲为1987年,丙为2006年,丁为2010年,乙为2014年(各年河床最低点如下图)。

故选D。

16.揭示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有助于当地政府制定河堤护岸工程规划和防洪抗险的应急预案,②③正确。

黄河河流该段水量较小,河床较浅,不利于河运,该段地河流地势较平坦,水量小,水能也不丰富,因此揭示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不是为了帮政府制定积极发展河运的政策和开发水电站的方案。

①④错误。

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
(1)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农耕发达 (任答3点得3分) 。

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1分)。

(2)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天井里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

(6分)
(3)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提髙村民保护古村落意识。

(任答4点得4分)
18.
(1)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部季风区,气候湿润,适合森林植被生长;长白山山体高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适合从温带到极地的森林植被生长;长白山位置偏远,开发较晚,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任答2点得4分)
(2)区域:海拔较低、坡度较大的区城(2分)。

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拔较低处热量条件较好,适合草本植物生长;坡度较大处土层较薄,灌木(根深)不易着生和定植(或生长),草本植物(根浅)易于着生和定植(或生长)(4分)。

(3)草本植物对热量需求量大,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强,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不利于灌木生长;草本植物入侵,挤占灌木生存空间;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趋向暖干,不适合灌木生长。

(任答2点得4分)
19.(1)中国棉花生产的空间分布由集中趋于分散;形成"东南一西北"的格局;棉花主产区由黄河流域棉区转为西北内陆棉区。

(任答2点得4分)
(2)干燥少雨,晴天多,洪涝灾害少;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好;冬季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 6分)
(3)通过土地流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有利于实行(种植品种、模式、播种、田间管理、采摘)统一经营管理,提高棉花的品质;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人工等成本;土地流转,可以提高产量。

(任答2点得4分)
20.(1)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云南省以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著称于世;云南省加大了对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的力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表率作用。

(4分)
(2)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扩大景区的影响力;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条件,提升景点质量;利于景区生物多样性及景区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6分)
21.(1)污染原因:形成土壤的成土母质中重金属背景值较高;采矿和冶炼等生产活动过程中,向环境释放大量有毒有害重金属;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重金属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量积累。

(每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难治理原因:重金属具有不能为土壤微生物分解,而易于积累的特点,难以实现土壤自净,造成治理难且治理周期长。

(2分)
(2)绿肥:绿肥种植为土壤提供大量新鲜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绿肥生长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和固碳、氮含量,促进了土壤养分循环,恢复土壤肥力。

生石灰:中和改善土壤酸碱度,沉降重金属离子,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

淹水:有利于深翻到地下的绿肥在缺氧环境中转化为有机质;淋洗土壤,降低重金属含量。

旋耕:松动土壤,促进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微生物量,促进绿肥根系生长。

(每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