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计划生育教案 济南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计划生育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
以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为本章节内容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探究设计、数据分析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材料搜集、课堂讨论归纳,组织学生观看小品,教师自制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亿,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虽说一个个新生儿的落地, 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却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 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新授
(一)人口与资源
1、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讨论):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共有几次人口明显增加(翻了一番)的经历?
(2)、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有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年。
(3)、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人?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2、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
世界银行公布的一项最新年度世界各国人均收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卢森堡以人均年收入43,940
美元蝉联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第二名是挪威,43,350美元;排名第三的是瑞士,39,880 美元;美国以 37,610
美元名列第四;日本居第五,为34,510 美元。
列六到十名的国家分别是:丹麦、冰岛、瑞典、英国、芬兰。
某某:15位,25,430美元;澳门:27位,14,600美元;韩国:31位,12,020美元。
中国GDP总量与世界最发达的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并不代表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再大的数字,除以13亿人,就很小了。
中国人均GDP 排在世界第 109 位,人均1100 美元, 这个水平之低代表着中国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但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是非常有希望的:
小结: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我国人口的控制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 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 2~3 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 2~3 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探究活动一:超级游击队]
组织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 并进行相关的模拟探究活动:
1.小品中的人物在哪些方面违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
2.这些人不能自觉地遵守“计划生育”的政策, 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们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小结:
从 [ 探究活动一] 中, 同学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1.不能为生男孩而违反计划生育这一国策。
2.少生孩子可以稳定低的生育水平。
提出新问题:
有人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为什么?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
[ 探究活动二] 晚育的意义
背景:“反正只生一个孩子 , 晚生不如早生”
问题: 晚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
探究思路: 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 , 可选择以下两个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
1.假设 A 、 B 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 岁生孩子。
100 年以后,A 和 B
的后代各有几代? 假设 A 和 B 各有 1 亿对夫妇,100 年后 B 比 A 要少生多少人 ? 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
2.假设我国现在16 岁、17 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
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 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 ?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
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 岁时才能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第一种情况的生育水平 ?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数字化情境探究,调动学生的探究激情,并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晚育与少生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怎样才能为晚育提供一定的保证?
3.晚育会对人们生活、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试举例。
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
学生分小组按照数字化情境进行推算,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本组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1.1亿人;B夫妇实施了晚育。
2.第一种情况:5千万人;
第二种情况:1千万人;5年。
表达交流
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拟定的问题情境以及得出的结论,选派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结论及观点
小结
从[探究活动二]中,同学们得到了什么体会?
1.晚育也可以减少人口的增长。
2.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并在婚后推迟2~3年生育。
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
提出新问题
有人认为“只要夫妻身体健康,结婚前和怀孕后不需要检查,也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探究活动三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同学们,你们可能看见过一些患先天痴呆、白化病或者侏儒症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却都是正常人,这些父母双方怎么会生下这些具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孩子的呢?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来向大家说明“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1.出生一个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
2.怎样才能避免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出生?
3.回家询问下你的父母,尤其是你的母亲在生你之前和怀孕期间,都进行了哪些相关检查? 这些检查带来了什么好处 ?
(“达尔文的遗憾”
一则短文:“达尔文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和表姐玛丽结婚。
近亲结婚,祸及子孙。
聪明的达尔文和美丽动人的玛丽生下了十个孩子,个个体弱多病。
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余的七个子女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精神病。
三个女儿一辈子也不能出嫁,有三个儿子无生育能力,终生未娶。
四儿子一生娶了四个老婆也没有抱上娃娃。
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为世人留下上百篇脍炙人口的诗,史书上说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李白的后人同学们知道几个?!所以说酒会对男性的精子有一定的伤害。
)小结
1.从探究活动三中,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2.有哪些方法可保证“优生”?
1.优生可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 减少由于遗传性疾病人的出生给社会、家庭造成的危害。
2.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
请占有不同资料的学生上台交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来,不要造成整个教学“走题”和“拖堂”的现象。
1978年2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列入《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之中,从1964年至1974年的21年间,人口在巨大惯性下增加了3亿,每增加1亿人口所用的时间又延长至7年。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按1973年中国生育水平来推算,早在1986年和1994年,我国人口就可以分别达到12亿和15亿。
正是对人类自我再生产的“理性革命”,使中国“11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12亿人口日”推迟了9年……
但我们不得不看到这样的数据:
中国是全球文盲或半文盲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数量最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人口负担是将长期困绕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沉重负担。
中国同时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数量最多的国家,十五岁以上人口中,有一亿八千万名文盲或半文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点八八。
总结: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
的提高。
板书设计:
第三节计划生育
一、人口与资源
二、我国人口的控制
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教学反思:
1.学生根据小品剧情所进行的自主探究活动,由于有了电视小品的观看和学生模拟情境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很大,所建构的概念比起教师反复讲解、反复强调所建构的概念要牢固,学生也更乐意接受、更乐意去探究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
2.学生通过模拟数字情境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比起单纯说教所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在自身的参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概念。
3.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体会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全班的交流学习中,体会到了分享学习的快乐。
学生从中得到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