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鲁人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鲁人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41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工业化特点的是()。
A.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超过农业并占据主要地位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C.机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D.工人的数量超过农民
2、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
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3、如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程。
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皖南事变
C. 飞夺泸定桥
D. 重庆谈判
4、【题文】魏源是近代以来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对洋务派产生过影响。
属于魏源观点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C. 变者天下之公理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5、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
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 中共十一届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 国有企业开始改革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6、____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____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______ (判断对错)
8、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错误: ______ 订正: ______ 。
9、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上的思考。
(1)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____________所译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3)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_______”与“科学”两面大旗,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浪潮。
(4)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旗帜。
10、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
11、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
12、在《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南京、宁波、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
13、判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黄海海战中。
14、(2016•郴州)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是临澧人,其代表作是《边城》.(判断对错)
15、南京大屠杀中30万中国军民被杀是保守估计。
()
1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
17、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
______(判断对错)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8、
【题文】请根据所学内容;将下列重要人物与事件一一对应起来。
①孙中山 A虎门销烟。
②马丁.路德 B宗教改革。
③李鸿章 C洋务运动。
④林则徐 D辛亥革命。
⑤洪秀全 E甲午战争。
⑥邓世昌 F太平天国。
⑦关天培 G独立战争。
⑧华盛顿 H鸦片战争
五、其他(共3题,共9分)
19、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2分)
20、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节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3分)(2)材料二中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是指什么协定?(1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3分)
21、
【题文】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他自称称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中的“他”是 ________ ;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 ___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_________·(3分)
[革命第一枪]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2)结合上图指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1分)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精神传后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副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
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黄埔军校创办于( )(2分)
A.戊戌变法时期 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在北伐战争中;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的第四军 __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2分)
A.周恩来 B.贺龙。
C.叶挺 D.刘伯承。
{两岸谱新篇】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
举行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
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
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B
【分析】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工业时代的变迁的相关知识。
四个选项中,B选项是农业社会的主要特点,故答案:B。
其余选项都属于工业社会的特点。
【点评】知道工业社会的特点。
2、B
【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故选B。
3、C
【分析】
从图示看国共十年对峙是在1927-1937年;四个选项中,A项北伐战争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B项皖南事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D项重庆谈判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C项飞夺泸定桥发生在长征期间,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和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认识。
国共十年对峙是在1927-1937年。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析】
C
4、A
【分析】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观点,答案选A,B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挂点,D 是洋务派的。
变者天下之公理是梁启超的,排除C。
【解析】
【答案】A
5、C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根据题干中的“30年后”可以推断“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发生在2001年,这样不难得出是指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融入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舞台的标志,C符合题意。
A在1978年,B是1992年提出的,D开始于1985年左右,因此ABD不符题意。
故选C。
【解析】
C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6、19511997
【分析】
【分析】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得到和平解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藏与香港的史实。
7、略
【分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注意识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解析】
√
8、略
【分析】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故答案为:
错误: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订正:江青反革命集团.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要求学生熟记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认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
【解析】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
9、略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
度》,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
故填:天朝田亩制度。
(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严复有关知识的认识。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故填:严复。
(3)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
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是新文化运动重要的两面旗帜。
其中:德先生Democracy意:“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Science意:“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故填:民主。
(4)本题主要考查李大钊相关知识。
李大钊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故填:马克思主义。
【解析】
(1)天朝田亩制度
(2)严复
(3)民主
(4)马克思主义
10、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分析】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并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明确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
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成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先驱。
故答案为: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
(填三个即可)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析】
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
11、×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并没有实现工业化。
【解析】
【答案】
错
12、×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没有南京。
【解析】
【答案】
错
13、×
【分析】
【解析】
试题分析: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威海卫之战中,不是黄海海战。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威海卫之战
【解析】
【答案】
×
14、×
【分析】
【分析】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是湖南临澧人;其代表作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丁玲的相关知识.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15、√
【分析】
【分析】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故南京大屠杀中30万中国军民被杀是保守估计。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
16、×
【分析】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考点: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
【答案】
×
17、×
【分析】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解析】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8、略
【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马丁.路德领导了宗教改革,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国,邓世昌是甲午战争的英雄人物,关天培是鸦片战争的英雄人物,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
【答案】
五、其他(共3题,共9分)
19、略
【分析】
【解析】(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国大典,此后称为国庆节。
(2)第一问是西周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此题通过课本基础知识即可做出,难度不大。
【解析】
【答案】(1)开国大典。
国庆节。
(4分)
(2)西藏。
和平解放。
(4分)
20、略
【分析】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可以看出是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反应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保家卫国的心声。
(2)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此问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写出。
【解析】
【答案】(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彭德怀(4分)
(2)《朝鲜停战协定》(2分)
(3)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2分)
21、略
【分析】
【解析】(1)根据材料中讲述的是辛亥革命,他应该是孙中山,在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在武汉首义,功绩根据课本答出即可。
(3)根据所学,黄埔军校建立于国民大革命期间。
(4)被称为铁军称号的是叶挺领导的军队。
(5)根据所学,现在纪念辛亥革命可以为当今祖国统一,两岸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只要言之合理即可。
【解析】
【答案】(1)孙中山;同盟会;三民主义。
(3分)(2)武汉(武昌)。
(1分)历史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3分)(3)B(2分)(4)C(2分)(5)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任取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均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