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二年级上册,第50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第50课时认识“分”
学习内容
课本第90~91页例1~例2,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3题。
学习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课文讲解
时间知觉是发
展得较迟的一种能
力。
5岁儿童用事物
的空间关系代替时
间关系,6岁时开始
把时间次序和空间
次序分开,但很不完
全,再现时距的准确
度仍然受空间关系
的影响,7岁时已经
基本把时空关系分
开,8~9岁时不仅
能把时空关系区分
开,还能较准确地再
现时距。
这是因为时
间的特点(没有直观
形象、没有专门感受器,具有相对性、具有主观性)决定的1。
例1,认识时间单位“分”。
由上课时间8时5分用钟面引入。
“数一数,填一填”活动,使孩子直观地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钟面上1大格中有5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在此基础上,知道钟面上每个数字对应的是几分。
“拨一拨”活动,由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的钟面开始,动态地呈现了分针的运动与时针的运动间的关系,同时以电子表为对照,发现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位置的变化,以及两者反映出的时间上的变化,直观地认识“1时=60分”。
例2,认识“几时几分”。
从4时开始起,钟面连续变化的3个时刻,并与电子表对照,由易到难认识“几时几分”,并概括出读出时间的方法。
“做一做”,巩固练习。
“生活中的数学”,介绍升旗、降旗的时间,以及火车票,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钟面,读出整时,是本课的学习基础。
认识“分”,1时是60分,读出“几时几分”,是本课的新知。
读出钟面的时刻,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辅导精要
浏览单元内容,读单元课题,有3道例题,1个练习。
回顾。
在一年级时,学习认识整时。
可拿出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阅读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用钟表拨到8时,让孩子辨认: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8时。
读出整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1人教社等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19。
例1,整体阅读,看图提问题:上午,学校什么时候上课?
尝试练习。
观察墙上的钟,有的孩子可能说:这是8时5分;有的可能说:这是8时1字;还有的可能表示不认识。
“几时几字”,即直观又易认,为许多人所接受,让孩子认读“几时几分”很有益处。
对于不认识这个时间的孩子,可问他:这是8时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到底是什么时间呢?作为悬念让孩子学习钟面的刻度。
阅读课文。
数一数,左边的钟面:12字是12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分针走过1小格是1分钟,走过1大格是5分钟,即1字5分钟。
填一填,右边的钟面:边填数边读数,1字5分,2字10分,3字15,…,11字55分,12字60分。
拨一拨。
拿出钟面,仿照课文拨出12时,12时30分,1时;边拨钟面,边读数。
反思:钟面的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一圈,是60分;同时,时针走了1字(大格),是1时。
所以,1时=60分。
观察12时30分的钟面,分针走的是钟面的一半,直观地得出:30分是半小时。
估计1分钟的时间。
让孩子闭上双眼,不做任何事,静静地等待;他认为有1分钟的时间了,就睁开眼。
家长实际计时。
一般地孩子对一分钟的估计过短,很不精确。
小结:1分是比较长的一个时间单位,1时是更长的一个时间单位。
上一课是40分,所以,学习时,拨动钟面与实际的时间有天壤之别的。
例2,整体阅读,理解“从4时开始数”与钟面的联系,即时针走过数字4。
观察钟面,这3个时刻都是4时多,后面的时间比前面的多,是连续变化的。
读出时间:4时5分,4时30分或4时半,4时45分。
反思:读出时间主要是看分针,还是看时针?读出一个时间,应由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共同来确定。
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时针走过数字4,就是4时多少分。
“做一做”,让孩子整体观察钟面的变化,想像分针和时针的运动情况,发现:第一行是连线变化的时间,第二行则不是。
然后,读出每个钟面的时间。
阅读课文。
第90页,理解放大图、小精灵的话与
原图的联系。
读电子表的时间。
第91页,理解钟面、
电子表、数之间的联系,在小精灵的话“时针”、“分针”
下划线,并将其语序调整:先说分针的,再说时针的。
“生活中的数学”,找出表示时间的信息,再进行
口头说话的练习。
还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说说有关时间
的信息。
习题解析
第1题,巩固练习。
结合一天的作息时间,读出钟
面时间,并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记录。
潜移默化地培养
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
第2题,巩固练习。
把两种表示方法的时间连线。
第3题,操作练习。
有两种活动方式:一种是先说
时间再拨;另一种是先拨时间再说。
在家里,亲子合作,
多做练习。
拓展与提高
链接:天安门升降旗时间,/flag/,让孩子找出当年6月1日的升旗时间和降旗时间,说一说他感兴趣日期的升降旗时间。
还可孩子浏览网站内的其它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