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作者:周楠楠
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18期
一、公路路基设计原则
公路路基设计需要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即要从地基处理、选择路基
填实、路基防护工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在具体选择路基填料时,尽可能的选择本地区
的细粒土,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晾晒措施来对含水量进行控制,对于掺加的石灰和水泥等材料
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对于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 及不填不挖的路段,需要对原地面下30cm 范围内的土进行翻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压实,确保与挖方要求相符。

为了保证路基强度,则要根据路基干湿状态来确定路基填筑方法和要求。

对于过湿状态下的路基,则要经过处理后
才能进行填筑。

路基状态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道路沿线两侧用地规划和路基填土用量等因素。

二、公路路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路基边坡的合理设计
由于路基边坡坡面和坡脚容易受到水流侵蚀冲刷破坏,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加速空间和地面
的破坏程度。

由于边坡破坏多与路基填料性质、压实度和路基高度有关,因此在路基边坡设计时,通过严格把关路基材料、高度和压实度,以此来提高边坡的稳固性。

路基边坡坡脚是路基
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对边坡坡脚给予充分的重视,全面提高边坡坡脚的强度和
耐侵蚀性,并加强后期养护工作的力度,确保公路使用寿命的提高。

(二)公路路基填挖交界处设计
对于公路路基填挖交界处的设计,可以从横向填挖交界和纵向填挖交界双向入手进行设计。

对于横向交界处则需要对交界处路床进行超挖,将超挖深度控制在0.8m 范围内,回填时采用
分层回填法,以沙砾石和碎石作为具体的回填材料,并按照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碾压,根据设
计和工艺要求将一层土工格栅铺设在填挖交界处的路床中部和路床底部。

在布置接缝错位时,
错位距离要保证在2m 以内,当地面坡度大于1:5 时,则要设置台阶状。

对于土工格栅进行加
筋防护处理,以此来强化路基的功能。

路基横向处于临空时,可以对土体水平运动进行有效控制,其对坡面上土体水位位移起到了有效的限制作用,有利于强化填筑土体的稳定性,对减少
路基沉降和防止滑坡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处理纵向交界处时,也需要对挖方土体进行适度的超
挖回填,并铺设土工格栅,设置适度长度的过渡段。

路床部分采用具有较好透水性的沙砾。


方过渡段选用碎石填筑。

这样通过对土工格栅进行加筋处理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原地面与回填
土体的粘结力和约束力,对水平剖面上不均匀沉降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有效的限制基础土体
的水平位移。

另外,通过登高土工格栅还可以降低纵坡坡率变化程度,实现对交界处沉降问题
的有效控制,增加路堤的稳固性。

(三)路基排水系统设计
公路路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受地下水和地表水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山区地带,由于植被
生长旺盛、花草树木较为密集,土壤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地下水含量较大,这也为路基受到
水的侵蚀破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在公路路基修建时需要做好排水工作,科学设置排水系统,以此来保证山区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路面自然降水的排水设计。

路面积水给公路车辆安全运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现代
公路设计施工中,路面的排水设计非常简单,具体设计时需要在公路路面面层铺设时,将路面
的中间铺设起拱,运用结构找坡,保证路面有一定的水流坡度,使雨水落下后能够很顺利的向路面两边流去,同时做好路基两侧排水沟渠的设计,运用重力作用和沟渠自倾作用,使水流产生一定的自流速度,确保从坡面排出的水体流向指定的位置。

2.基临近河流排水的设计。

公路路基受与其临近的河流冲刷影响较大,在公路设计时无法避开河流的情况下,需要对路基两侧的流水合理设计。

根据河流一年四季径流量不同和最大河流流量的影响程度来进行河流排水设计,提高河堤的抗侵蚀性,针对于泥石流、滑坡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做好防护工作,全面提高路基的安全系数和使用价值。

3. 公路路基中间隔离带的排水设计。

现代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都开始设置中间绿色植被隔离带,改进行车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然而也给中间地带积水创造了条件。

为了使该地段积水及时排出,一般设计上要求在隔离带下方设置防水层,然后通过在该地段设置排水管道,通过排水管道将绿色植被隔离带处的积水及时的排入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内。

4.公路路基边坡排水设计。

路基边坡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将路面雨水和中间隔离带的雨水及时的输送到远离路基的地方,防止雨水对路基侵蚀严重,影响路基的安全使用性和耐久性。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当地降水量的大小和路面排水量,按照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在路基两侧修建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排水沟渠,起到及时排水的目的。

(四)路基边坡中的骨架植物防护设计
当路基边坡植被被破坏或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时,路基边坡则易被破坏。

植被具有蓄水固沙的作用,当边坡植被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在自然雨水冲刷作用下边坡土壤会出现严重流失,对路基的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威胁。

因此在公路路基边坡植被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公路植被种植绿化工作。

在对公路路基边坡骨架植被防护设计工作中,可以采用的防护设计方法大致包括浆砌片石边坡骨架植物防护设计、多边形预制混凝土空心块边坡植物防护设计和锚杆混凝土框架边坡植草防护设计。

对于部分公路路基极易受到自然降水侵蚀,并会形成边坡沟槽,这种路基可以采用砌片石边坡骨架植物防护设计方法,即在路基边坡种植植被,而且植被设备时要注意其颜色和形状的多样性,这样在保护边坡的同时,还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岩石路堑风化较为严重、坡度较缓的路基适用于多边形预制混凝土空心块边坡植物防护设计,以此来提高边坡的抗侵蚀能力和路基整体稳定性。

锚杆混凝土框架边坡植草防护设计适用于土质路基,且无不良结构面和风化破碎的岩石边坡,这种设计组合方式各式各样,审美效果较好,地基稳定性强。

三、结束语
公路路基病害较为常见,这对正常的交通运输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路基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行车安全,因此对公路设计时,需要运用科学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全面提高公路路基的质量,确保路基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为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