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课件: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史论总结
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民主(爱国)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
性质 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特色 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不同 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
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了我
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职能 不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立法、 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 任免、决定和最高监督权及应由 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监督权 不同
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
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 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是一种民主监督
产生方 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推荐
式不同 产生
3.创建与发展:从1947年到1998年年底,全国共建立省级自治区 5 个, 自治州、县(旗)150多个。 4.意义: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又保证了祖国的统一 和民族的团结。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 法,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
3.意义
《共 (1)结束了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以 ____ 同纲领》暂代宪法的过渡状态,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 民主化 的重 要标志。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
(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有哪些内容?体现
了什么原则? 答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答案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 律保证,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联系 ①两者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 主义民主本质,都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 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知识点四
历史叙述
1.背景 (1)历史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 格局。 (2)中共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 (3)法律依据:①1949年《共同纲领》;②1954年宪法。 2.内容: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 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区,分别 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行 使自治权力。
民政府 宣告成立。
(3)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举行开国大典。
易混易错
3.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民主政治 的新纪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为国家最高权
力机关。
2.建立: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
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三
历史叙述 1.正式形成:1949年9月,一届政协召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 ____
议政 ,在国家政权组成上得到充分体现。
2.职能转变
(1)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全国政协代行 全国人大 职权的任务宣告 结束,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 组织继续存在。 (2)1954年12月,二届政协通过新章程,进一步明确今后 人民政协 是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知识点一
历史叙述
1.历史条件: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2.过程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1949年10月1日上午,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人 _______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直接促成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答案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在1954年以后有何变化? 答案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将进一步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思考
(1)第一届政协会议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的
召开对新中国国家政治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案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筹建
新中国的工作提上日程。
作用: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
(2)为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奠定了
初步基础。
图解识记 易错提醒
史料实证
探究点 1954年宪法
材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学案1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
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内容索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课堂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达标训练 巩固反馈
易混易错 易混易错 归纳总结
史料实证
探究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材料一
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
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
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