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 国槐是我国北方常见植物,在各大名胜古迹中也常有它的身影。

有些国槐的茎已出现空心现象,但仍能逐年加粗。

主要原因是没有损伤到国槐茎中的( )
A. 树皮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韧皮部
2. 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 增加周围环境湿度
C. 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 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3. 人体的血液中,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4.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 )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5. 下列属于毛细血管特征的是( )
①管壁厚,弹性大
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管腔大,管腔中有瓣膜
④管腔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慢性贫血症患者常表现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不仅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以采取输血治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为患者输入主要含红细胞的成分血
B. 输血前应做交叉配型实验,以保证输同型血
C. 动脉分布浅且血流速度慢,因此可采用动脉输血
D. 患者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7. 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选用尾鳍较大颜色较浅的小鱼作为观察材料
B. 用湿纱布包裹小鱼可以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可以根据分支处血液流向初步判断血管类型
D. 在视野中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三种血细胞
8. 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 右心室壁最厚
C. 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D. 心脏左右不相通
9. 下列图片中,能正确表示在黑暗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情况的是( )
A. B.
C. D.
10. 戊二醛是一种常施用于水体的杀菌剂。

为了研究戊二醛是否会对水下植物香蕉草的生长造成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中溶解氧(溶于水中的氧气)是香蕉草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B. 为了使呼吸作用的检测效果更明显,本实验可以遮光进行
C. 溶解氧减少量越多,说明香蕉草的呼吸作用越弱
D. 实验表明,戊二醛的施加会对香蕉草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11. 以下不利于粮食储存的条件是( )
A. 入仓前粮食晒干
B. 仓内保持低温
C. 粮仓需适时开窗通风
D. 仓内保持潮湿
12. 患者在医院吸氧时,氧气需先通过潮气瓶(如图)。

潮气瓶的功能类似于( )
A. 鼻毛
B. 鼻腔内毛细血管
C. 鼻腔内黏膜
D. 气管“C”形软骨
13. 吸气时,氧气进入肺的途径是( )
A. 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B. 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 鼻→咽→食通→气管→肺
D.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14. 肺泡周围包绕着大量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 )
A. 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 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D.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15. 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 组织细胞
B. 血液
C. 肺泡
D. 心脏
16.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

它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依赖于(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纤毛
17. 科学家通过观察、测量和模拟活动(如图1、图2),揭示了鱼在水中呼吸的奥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口与鳃盖交替开合,使水流经过鳃丝
B. 鳃丝内有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C. 水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可以扩散进入血液
D. 水流与血液的流向相同时,鱼可获得更多的氧气
18. 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 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 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D. 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19. 在人体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结构是( )
A. 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20. 小李最近出现尿量突然增加,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葡萄糖,且血检结果显示胰岛素分泌正常。

初步判断小李肾脏中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输尿管
21. 在学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们满面通红,汗流浃背。

这一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有( )
A. 保护和调节体温
B. 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 排泄和保护
D. 调节体温和排泄
22.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中枢
B. 反射弧
C. 神经纤维
D. 神经元
23.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运动
B. 抑制
C. 兴奋
D. 反射
24. 协调身体平衡的器官主要是( )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
25.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的部位是被实验者膝盖下方的韧带
②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③膝跳反射的反应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
④膝跳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6. 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听到枪声响起,迅速起跑
B. 碰到仙人掌尖刺,手立刻缩回
C. 喝水时被呛到,引起咳嗽
D. 咀嚼新鲜柠檬,分泌大量唾液
27.
人们进行滑雪运动时需要佩戴雪镜。

这是为了减少白色
雪地反射的强光刺激眼球内的( )
A. 晶状体
B. 角膜
C. 玻璃体
D. 视网膜
28. 下列各组疾病中,由于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造成的是( )
A. 呆小症和侏儒症
B.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
C. 侏儒症和巨人症
D. 糖尿病和甲亢
29. 下列关于激素和内分必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是由内分必腺分泌的,通过导管进入到血液
B. 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C.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
D.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30. 在研究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时,发现从鳃与尾消失到四肢出现的阶段,蝌蚪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大幅度升高;若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则蝌蚪不再出现形态结构变化。

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可以( )
A. 促进生长发育
B. 调节血糖浓度
C. 促进新陈代谢
D. 提高神经兴奋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31.
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

(1)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的搏动为血液流动提供
______ 。

(2)当心肌功能发生障碍时,不能将血液充分泵出心脏,发
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当左心衰竭时,患者通常表现为乏力
等症状,主要原因是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______ 和营养
物质,无法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足够的______ ,满足生命活动
所需。

(3)心脏移植是治疗重症心衰的一种有效救治方法,但寻找合适供体困难重重。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款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中国心”。

“中国心”中设计有单向“阀门”,是模拟______ ,可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效率。

根据图可知,该患者的心衰发生的位置在______ (填心脏腔室名称)。

此位置“中国心”将血液泵出,通过人造血管送入______ (填血管名称),进而向全身组织细胞供血。

32. 芒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热带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是非常重要的。

(1)芒果果实营养丰富,其中的有机物在叶片中合成,由茎中的______ 运输至果实。

(2)果实存放不当时,细胞内有机物不断分解会造成果实营养成分损失。

目前常用的保鲜方式有两种:用果蜡涂膜、熏蒸乙烯抑制剂。

为探究这两种方式对芒果的保鲜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果实成熟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乙烯,根据图甲可知:随着芒果贮藏天数的增加,乙烯浓度
______ ;另有研究表明,在这一阶段内,随乙烯浓度升高,细胞呼吸作用增强,这对果实保鲜是______ (填“有利”或“不利”)的。

②由图乙可知,相同贮藏天数时,与对照组相比,这三种保鲜方式对呼吸强度均有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且______ 方式的保鲜效果最好。

(3)用果蜡涂膜能够阻断气体进出水果并减少水分流失。

生活中也有一些保鲜水果的做法与涂膜的原理一致,请试举一例:______ 。

33.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可以及时有效的反映出机体的生理状况。

(1)人体肾脏中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______ ;当血液流经______ 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进入到肾小囊腔中,形成______ ,因此尿液中一般不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

(2)研究表明: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生理指标进行监测时发现,参与不同强度的运动后,尿液中可能出现蛋白质,这一现象被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如图所示,运动强度越______ ,尿液中蛋白质越多。

(3)科研人员推测运动性蛋白尿出现的原因是,剧烈运动使肾脏血管收缩,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进而使得肾小球的通透性______ ,这样蛋白质就很容易滤过出来形成蛋白尿。

(4)对运动性蛋白尿进行监测,可以反映人体对运动强度的耐受度。

合理运动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会在休息24小时后消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但若普通人运动后检测发现有大量尿蛋白,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 。

34. “打呼噜”是睡的香吗?其实不然,如果打鼾过程戛然而止,隔了几秒又重新开始打鼾,就需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简称OSA)。

(1)研究表明肥胖是诱发OSA的首要因素。

仰卧睡眠时,舌根、软腭过度松弛塌陷,脂肪组织堆集在上呼吸道周围,使得呼吸道内径______ ,气流经过塌陷部位时,软组织剧烈震
动引发打鼾,使外界与______ 的气体交换受阻。

(2)OSA会导致血氧浓度下降,位于颈动脉内的化学感受器能够感知到这一变化,并将兴奋传导至______ 内的呼吸中枢,引发膈肌______ 程度加深,迫使气体冲破阻碍恢复身体供氧。

(3)OSA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还会诱发冠心病、脑血栓,需要及时关注。

科研人员探究改变夜间睡眠姿势是否缓解OSA的影响。

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总次数/每小时血氧减少事件的次数/每小时
组别
仰卧位左卧位右卧位仰卧位左卧位右卧位
轻度组22.7 5.4 3.114.1 4.4 2.6
中度组39.513.58.228.010.4 6.6
重度组71.651.344.156.242.636.4
①选取3组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患者进行相关监测研究,数据记录如上表。

根据结果可知,OSA患者采取______ 睡姿更有利于缓解症状。

②采取此睡姿更有利于缓解症状的原因可能是,心脏位于人体胸腔偏______ (填“左”或“右”)侧,此睡姿能够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身体对心脏的压迫,利于血液的回流及肺部的气体交换,使呼吸畅通。

35. 生物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如图1)。

取一段透明软管,一侧连接注射器空筒,另一侧的处理分别为:
1组一插入带叶枝条;
2组一插入去叶枝条;
3组一不插入枝条。

向空筒中注入稀释的红墨水至2毫升刻度处,观察并记录液面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将三组装置放在______ 等条件一致的环境中。

(2)静置15min,观察注射器中液面下降情况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
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第______ 组数据记录的是同样条件下,容器中液体的蒸发量。

液体刻度(mL)
组别处理方式
实验前15min后液体减少量
1带叶枝条2 1.80.2
2去除叶片的枝条2 1.980.02
3无材料2 1.990.01
(3)为进一步探究空气流通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新的改造,在固定板上加装一个微型风扇(模拟空气流通),如图2所示,标记为第4组。

①为确保实验准确,应选择上一实验中的______ 组与植物枝条第4组进行对照。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注射筒中的液面刻度,第4组的液面______ (“低于”或“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空气流通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4)有小组想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制作仿生加湿器。

同学们已筛选几种材料,并完成初代产品,接下来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请你从性能、外观等角度提出两条评价指标
______ 、______ 。

36.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和机械振动,传导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但另有一些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声波的传导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当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咔吱咔吱碎裂的声音。

这类声音的感知方式是依靠骨传导进行的。

在骨传导过程中,声波不经过空气传导,而是直接带动颅骨产生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的传递,传导至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再经过听神经传递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骨传导的方式,能够省去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因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
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

因此人们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了骨传导耳机。

但是不论是利用骨传导还是空气传导制作的耳机,最后都是要通过耳蜗中的毛细胞振动才能
形成听觉。

如果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对毛细胞造成损伤,进而伤害听力。

3月3
日是全国爱耳日。

专家建议:要想减小耳机造成的伤害,最重要还是要掌握“60-60 原则”。

这个原则是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尤其当你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并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测试听力
以便发现隐形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外耳道内的空气传播到达中耳,图1中的[a] ______ 能够将声波
转化为机械振动。

(2)在骨传导中,声波直接带动______ 产生机械振动,内耳中的耳蜗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
经兴奋,沿着______ 将兴奋最终传递至______ ,在此产生听觉。

(3)关于骨传导耳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

A.在嘈杂的环境中,佩戴骨传导耳机音质更清晰
B.佩戴骨传导耳机,能减少声波扩散对他人的影响
C.骨传导耳机不会引起毛细胞的震动
D.骨传导耳机不引起鼓膜震动
(4)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使毛细胞受损。

由图2可知受损的毛细胞表现出
______ 的特点,这种损伤不可逆转,进而影响听力
(5)在耳科门诊患者中,约有20%的听力障碍患者都是大中学生。

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应该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空心古槐的韧皮部内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完好,叶制造的有机物能运输到根;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枝叶,因此有些国槐的茎已出现空心现象,但仍能逐年加粗主要原因是没有损伤到国槐茎中的形成层。

故选:C。

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解答此题要掌握茎的结构及功能。

2.【答案】A
【解析】解:A、蒸腾作用是散失水分,与大气中氧气含量无关。

A错误;
B、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B正确;
C、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

C正确;
D、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

这是对植物自身的意义,D正确;
故选:A。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调节气候,这是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可见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3.【答案】A
【解析】解: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故选:A。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掌握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血液中的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数目最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

血液中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故选:B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如图。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细胞的数量。

5.【答案】D
【解析】解: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

可见D 正确。

故选:D。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管腔血流速度
动脉最厚,弹性大较小最快
静脉较厚,弹性小较大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
构成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
行通过
非常慢
知道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采取血液成分输入能够避免一些不良的反应。

所以可以为贫血患者输入主要含
红细胞的成分血。

A正确。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所以输血前应做交叉配型实验,以保证输同型血。

B正确。

C、静脉分布浅目血流速度慢,因此可采用静脉输血。

C错误。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会患贫血在。

所以贫血患者饮食中可适量增
加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正确。

故选:C。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血或B型血。

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输血与型血、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及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7.【答案】D
【解析】解: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应选用尾鳍颜色浅的小鱼,便于观察,A正确。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
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正确。

C、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C正确。

D、血小板最小,没有细胞核,在低倍镜下不能清晰地观察到它的形态,D错误。

故选:D。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血液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8.【答案】B
【解析】解:A、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心房位
于心室的上方,A正确。

B、心脏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
相适应的,B错误。

C、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其内流动脉血,C正确。

D、心脏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D正确。

故选:B。

人的心脏在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如图:
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叶片通过气孔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正确。

故选:B。

(1)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及气孔的功能。

10.【答案】C
【解析】解:A、动植物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故水中溶解氧是香蕉草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A 正确;
B、有光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更强烈,呼吸作用较弱,所以为了使呼吸作用的检测效果更明显,本实验可以遮光进行,B正确;
C、溶解氧减少量越少,说明香蕉草的呼吸作用越弱,C错误;
D、实验表明,戊二醛的浓度越大,溶解氧减少量越大,植物呼吸作用越弱,所以戊二醛的施加会对香蕉草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D正确。

故选:C。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氧气浓度。

解答此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1.【答案】D
【解析】解: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多,不利于种子的贮藏;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易造成种子发霉;因此贮藏种子的最佳环境应该是干燥、低温、空气流通。

故选:D。

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