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相关性,优化初中语文与历史的融合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相关性 ,优化初中语文与历史的融
合教学
摘要:文史不分家,传统文化历史的传承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初中语文课
本一些内容是从历史书籍中截取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仅讲授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很难从整体上了解相关知识,无法将知识形成网络。

同样,历史教师也需借
助语文授课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师与语文教师需要在
课前充分了解知识的相关性,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和历史。

但是,目前初中语文与
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将两者融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故本文
将从初中语文与历史教师加强沟通交流,初中语文课堂借助历史知识,初中历史
课堂借助语文教学形式三方面浅析优化初中语文与历史的融合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初中历史;融合教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学到有价值、有实际意义的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下学科知识的简单讲解、学科之间没有联系的现象,学生学到的都是枯燥、单一
的片面知识,不利于学生整体记忆。

尤其是初中阶段的语文与历史,两门科目之
间具有高度关联性,在语文课堂上与历史课堂上单纯讲解各自知识,没有将知识
完整教授给学生,学生了解不到知识背后的联系,无法形成科目之间的知识网络。

同时,知识之间缺少关联也会让学生觉得无趣。

但目前初中教师课堂讲解缺少关联,学生学习语文和历史的积极性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为优化初中语文与
历史的融合教学提供几点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一、初中语文教师与历史教师加强两学科知识之间的沟通交流
沟通和交流是有效建立联系的方式,初中教师想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和历史,
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语文与历史教师就需要在备
课阶段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好语文课本内容与历史课本内容的内在联系,方便教
师在课堂授课时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联系。

除了备课阶段,语文与历史教师在教学全过程都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随着课堂讲解的深入发展,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之间要根据现实情况,逐一解决;教师不仅要在课本知识上加强沟通,还要相应扩展一些课外知识,为了学生能全面了解知识的形成而不断努力。

初中语文和历史教师加强交流,将本该两个科目的知识融合为一个整体,方便学生记忆,找到学习不同科目之间的相关性,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水平【1】。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语文某一内容之前,就可以与历史教师进行课前交流,找出语文这部分内容与历史相关内容是否具有关联性,如果没有,教师则按照正常讲课流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如果有关联,语文教师就需要和历史教师一起探究知识背后的关联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带入历史相关知识,补充讲解语文课本上缺少的知识点;历史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与语文教师加强沟通,将语文课本知识与历史课本相关知识融入到一起,建立起相关性,方便学生一起记忆,更容易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对提高两门课的课堂效率具有推动作用,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质量。

二、初中语文课堂借助历史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和积累能力
传统教学理念中,忽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与连贯性,学生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对学生了解整体、系统的文化历史知识产生阻碍。

所以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积极借助历史知识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的理解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语文课本中存在相当多一部分名人著作,这些著作的节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很难通过教师简单讲解就能理解的,需要教师借助历史相关知识,为学生介绍文章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以及作者本人的性格特征,方便学生了解文章背后隐藏的特殊含义,让学生幻想身处那个时代的作者所见所感,加深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在教师拓展课本内容过程中,学会更多的文学常识,不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理解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时,就可以为学生引用相关历史知识。

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有限,很难靠自身知识理解老舍先生的大多数具有时代背景的文章。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文章写
作时的特殊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一步步沉浸入文章情境中,了解特定历史时期所
发生的事情,理解老舍先生是以怎样的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学生不仅能理解文
章的深层次含义,也能积累相关历史背景知识;教师也可以借助历史事件加深学
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同样,一首古诗或者一篇文言文对身处现代的初中生来说
是晦涩难懂的,但是当教师将古诗和文言文背后的故事讲解给学生之后,学生就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效率更高【2】。

三、初中历史课堂借助语文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历史知识理解能力
运用好历史与语文的相关性将帮助历史教师打造一个师生活动、活跃的高效
课堂。

历史教师往往都是在课堂上为学生以直白的文字讲解历史知识,学生很容
易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课堂质量并不高。

历史教师可以采用语文教学方式,以生
动的语言带给学生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语言和古诗词中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知
识【3】。

例如,初中历史教师为学生讲解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人物鲁迅时,就可以导
入语文形式,给学生讲解《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等鲁迅先生的著作,让学
生了解那一时代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历史知识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历史课
堂上也能感受到趣味性、生动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能促进语文知识的
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历史和语文学习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观念转变,懂得学科之间是具有关联的,尤其是初中语文与历史,两者之间的知识联系紧密,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
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点时引入相关历史知识,将完整的知识点呈现在学
生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语文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

想学生学好历史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借助语文的授课方式,以更简单易懂但
生动有趣的话语将历史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

语文与历
史教师加强沟通交流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波丽.历史材料阅读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75.
[2]葛飞娅. 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
学,2020.DOI:10.27312/ki.gshsu.2020.000206.
[3]刘玉洁. 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
院,2020.DOI:10.27435/ki.gxsfc.2020.000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