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二轮复习高三区域地理《南方地区-立体农业的发展优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商品粮基地的发展;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 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1.最初,基塘农业是被“逼”出来的,分析该类 农业出现之前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类 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简要分析该地农
基塘农业成本低,产出高(或:利润大);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种类丰富,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 5%,竹类种类丰富,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
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的可持
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下商图品周桑为 谷桑物为叶基农鱼业基养塘、分水布稻,蚕及种模植中,式业。凹蚕下矢为(塘粪,)基饲六鱼塘,四两,利基俱种全桑,,十塘倍蓄于鱼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茶皇后”。
• 耕地面积不足; •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雨季易涝。
2.分析明清时期“田多变基塘”的原因。(3分) • 人口增加,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 • 基塘农业成本低,产出高(或:利润大); • 市场需求量增加。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 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其下他图商 为品桑粮基基鱼地塘的分发布展及8;模2式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 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 足,甚至“攻城略地”。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7人.口2密万集,公田多顷变基塘,,丝为鱼业“达到鼎中盛。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
位于丘陵,土壤排水条件好;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下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1.最初,基塘农业是被“逼”出来的,分析该类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该地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农业出现之前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多丘陵,地形起伏较大,易于排涝;
3.杭嘉湖平原部分基塘农业已将过去的桑基鱼塘 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简要分析该地农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 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1.评价浙江竹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材料一 竹类喜温、喜湿,怕涝,一般年平均 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 米。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 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 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 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 足,甚至“攻城略地”。
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面,简述其原因。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茶皇后”。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人口增加,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
评近价年浙 来江,竹太业湖发平2展原.的商分自品然粮析条基件地明。在全国清粮 时期“田多变基塘”的原因。(3分)
桑基鱼塘系统是浙江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 5%,竹类种类丰富,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评说价出蚕浙 浙江江竹省、业因发地蓄展制的宜鱼自发然展条农生件业。的产具体规措施及律主要,出发将点。 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
1.简述杭州狮峰山盛产优质茶叶的原因 (4分)。
• 南方丘陵地区,多酸性土壤; • 位于丘陵,土壤排水条件好; •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 地处山区,多云雾天气。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达到鼎盛。 位于丘陵,土壤排水条件好; 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 基塘农业成本低,产出高(或:利润大); 说出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及主要出发点。 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达到鼎盛。
3.杭嘉湖平原部分基塘农业已将过去的桑基鱼塘 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简要分析该地农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 花卉、蔬菜的市场需求扩大; • 种植花卉、蔬菜的经济收益比种植桑树更高。
1.该地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2.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试从城市化、 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哪些?
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
2.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试从城市化、 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面,简述其原因。
•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占用大量耕地; •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 人口增长,商品率下降; • 其他商品粮基地的发展;
积快速增长。
材料一 竹类喜温、喜湿,怕涝,一般年平均 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 米。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 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 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 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 足,甚至“攻城略地”。
1.说出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 施及主要出发点。(4分)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下 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
1.说出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 施及主要出发点。(4分)
• 发展立体农业。 • 充分利用地形; • 优化农业结构; •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杭嘉湖区域图
30° 120°
杭嘉湖区域图
30° 120°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会议 在罗马召开。
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 统和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 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 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名录。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 杭嘉湖平原部分基塘农业已将过去的桑基鱼塘 材料一 竹类喜温、喜湿,怕涝,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 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达到鼎盛。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 评价浙江竹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下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 该地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 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 茶皇后”。从产地来说,龙井茶只有浙江出 产,而西湖龙井主要产地为西湖周边的狮峰 、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
1.简述杭州狮峰山盛产优质茶叶的原因 (4分)。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 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 茶皇后”。从产地来说,龙井茶只有浙江出 产,而西湖龙井主要产地为西湖周边的狮峰 、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
1.评价浙江竹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 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暖 湿润,降水丰富,适宜竹子生长;多丘陵,地 形起伏较大,易于排涝;灌溉水源充足。
• 不利条件:降水多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不 利于竹子生长;土壤多为红壤,养分少。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下 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 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1.最初,基塘农业是被“逼”出来的,分析该类 农业出现之前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类 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简要分析该地农
基塘农业成本低,产出高(或:利润大);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种类丰富,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 5%,竹类种类丰富,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
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的可持
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下商图品周桑为 谷桑物为叶基农鱼业基养塘、分水布稻,蚕及种模植中,式业。凹蚕下矢为(塘粪,)基饲六鱼塘,四两,利基俱种全桑,,十塘倍蓄于鱼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茶皇后”。
• 耕地面积不足; •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雨季易涝。
2.分析明清时期“田多变基塘”的原因。(3分) • 人口增加,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 • 基塘农业成本低,产出高(或:利润大); • 市场需求量增加。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 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其下他图商 为品桑粮基基鱼地塘的分发布展及8;模2式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 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 足,甚至“攻城略地”。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7人.口2密万集,公田多顷变基塘,,丝为鱼业“达到鼎中盛。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
位于丘陵,土壤排水条件好;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下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1.最初,基塘农业是被“逼”出来的,分析该类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该地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农业出现之前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多丘陵,地形起伏较大,易于排涝;
3.杭嘉湖平原部分基塘农业已将过去的桑基鱼塘 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简要分析该地农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 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 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 达到鼎盛。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1.评价浙江竹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材料一 竹类喜温、喜湿,怕涝,一般年平均 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 米。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 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 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 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 足,甚至“攻城略地”。
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面,简述其原因。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茶皇后”。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人口增加,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
评近价年浙 来江,竹太业湖发平2展原.的商分自品然粮析条基件地明。在全国清粮 时期“田多变基塘”的原因。(3分)
桑基鱼塘系统是浙江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 5%,竹类种类丰富,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评说价出蚕浙 浙江江竹省、业因发地蓄展制的宜鱼自发然展条农生件业。的产具体规措施及律主要,出发将点。 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
1.简述杭州狮峰山盛产优质茶叶的原因 (4分)。
• 南方丘陵地区,多酸性土壤; • 位于丘陵,土壤排水条件好; •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 地处山区,多云雾天气。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达到鼎盛。 位于丘陵,土壤排水条件好; 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 基塘农业成本低,产出高(或:利润大); 说出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及主要出发点。 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达到鼎盛。
3.杭嘉湖平原部分基塘农业已将过去的桑基鱼塘 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简要分析该地农 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 花卉、蔬菜的市场需求扩大; • 种植花卉、蔬菜的经济收益比种植桑树更高。
1.该地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2.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试从城市化、 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哪些?
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
2.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试从城市化、 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面,简述其原因。
•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占用大量耕地; •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 人口增长,商品率下降; • 其他商品粮基地的发展;
积快速增长。
材料一 竹类喜温、喜湿,怕涝,一般年平均 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 米。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 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 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 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 足,甚至“攻城略地”。
1.说出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 施及主要出发点。(4分)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下 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
1.说出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 施及主要出发点。(4分)
• 发展立体农业。 • 充分利用地形; • 优化农业结构; •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杭嘉湖区域图
30° 120°
杭嘉湖区域图
30° 120°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会议 在罗马召开。
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 统和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 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 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名录。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 杭嘉湖平原部分基塘农业已将过去的桑基鱼塘 材料一 竹类喜温、喜湿,怕涝,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22℃,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 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材料:长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人口密集,田多变基塘,丝鱼业达到鼎盛。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 评价浙江竹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减少;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 下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 该地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 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 茶皇后”。从产地来说,龙井茶只有浙江出 产,而西湖龙井主要产地为西湖周边的狮峰 、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
1.简述杭州狮峰山盛产优质茶叶的原因 (4分)。
材料一: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 冠,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绿 茶皇后”。从产地来说,龙井茶只有浙江出 产,而西湖龙井主要产地为西湖周边的狮峰 、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
1.评价浙江竹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 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暖 湿润,降水丰富,适宜竹子生长;多丘陵,地 形起伏较大,易于排涝;灌溉水源充足。
• 不利条件:降水多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不 利于竹子生长;土壤多为红壤,养分少。
材料一: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下 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