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精选19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精选19篇)
贵州景点旅游篇1
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
织金古建筑多为倚崖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
大部建于“改土归流”之后,仅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
其后屡有修建,形成现在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
华桥位于城关镇贯城河中段。
原名“奢香桥”。
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
清顺治十八年(1661)整修。
东西向,跨贯城河。
三孔石拱桥,长18米许,宽4.7米,主孔净跨15.7米,矢高约10米。
东山寺位于城关镇工业路东端。
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五年(1879)重加修葺。
坐东向西。
依山就势而建,由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观音阁组成。
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xx平方米。
现存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
前殿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阔2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7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顶。
前带廊,深2.1米,置斜靠背栏杆。
正殿又名梵帝宫。
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面阔16.7米,进深三间,通进深7.8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
正殿前左厢为钟楼,右厢为鼓楼。
回龙庵位于城关镇清泉路东段南侧。
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十三年(1887)扩建、维修。
坐北向南。
由前殿、后殿、右禅房、左山门、得月楼组成。
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
后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0.84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51米,前后带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悬山青瓦顶。
殿内设须弥座神龛。
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0.8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5米,前后带廊,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
得月楼面阔三间,通面阔8.36米,进深五间,通进
深6.24米,带周围廊,深约1米。
穿斗式木结构重檐歇山顶。
炎帝庙位于城关镇城南路中段东北侧。
建于康熙十年(1671)。
坐北向南。
由大殿、戏楼组成。
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米许,通进深19.5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带双步廊,深1.9米。
戏楼二层,通面阔9.12米,通进深7.12米,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青瓦顶。
太平桥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西侧。
建于康熙年间。
东西向,跨贯城河。
二孔石拱桥。
长28米许,宽13米许,西侧主孔净跨23米许,东侧泄洪孔小,上为引桥,矢高8米许。
1976年增设大理石浮雕望柱、栏板。
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篇2
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北部,距县城区13公里。
云台山风景区是(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
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
20xx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施秉县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云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
面积47平方公里。
公为云台山、排云关两大旅游片区,规划景点24处,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当游人置身山巅极目远眺,万山丛中支腾雾绕,如白龙翻滚,奇峰耸立怪石穿空露出峥嵘,深谷林莽古藤如织,山猴攀援飞禽啼鸣,晨曦透过松林光柱斑谰眼,山花散发阵阵清香,画眉跳跃枝头高声鸣唱,古松挺拔山风吹拂,构成一幅诱人的风光画卷,被诗人赞为“山中俊鸟”。
山中流泉淙淙,均从喀斯特地貌的石缝间喷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顺着奇山怪石间自由流淌,或为池潭,或为飞瀑,或为溪涧,水声叮咚,如歌如琴,悦耳动人,游人到此,依树听泉,别有一番超
凡脱俗的惬意。
夏季雨盛,溪涧水涨,你又会感受到“飞湍瀑流争喧逐,旋崖转石万壑雷”的豪情。
难怪历代僧侣能抛却凡心,戒除七情六欲,耐得寂寞,与世隔绝修行一生,却原来这云台山是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身临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无穷乐趣。
到了云台山主峰,更是别有一番景象。
站在千仞绝壁之上,极目远眺,天宽地阔,近看,奇崖异石昂然列,争奇斗艳;远眺,云蒸霞蔚,千山万壑沉于足下,万顷碧绿,随山起伏,山风吹过,有如朵朵绿云飘飘欲仙,忽发奇想:或许真的有神仙存在于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云台山之所以迷人,贵在“云”上。
夏季的早晨,登上云台山,游人可看到磅礴的云海奇观。
那云雾飘忽苍茫,忽快忽慢,忽浓忽淡,忽聚忽散,使云台山的奇山异石、巨木古藤时隐时现,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显相,耐人寻味,朝阳出处,云蒸霞蔚,瞬息万变,仿佛海市蜃楼,远眺群山,有如一幅变幻不定的魔画。
云台山风景如画,美景是数不胜数,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着,就好比这张云台山留念的景色。
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篇3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在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
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
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
黄果树大瀑布已经到了,你们看,这就是早已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也能听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
游人谓之“银雨洒金街”。
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绺从岸顶
上挂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
数百年来,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一直为许多文人学者所惊叹。
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颐和园”三字的题额者严寅亮在“望水亭”题写的:“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现在,我们来到了瀑布跌落处---犀牛潭。
此潭乃因传说有神犀潜藏水底而得名。
有没有神犀,谁也没有见过,但潭水的神秘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驻足潭边,都会浮想联篇。
若是晴天的上午10时或下午4时左右,由于阳光的折射,你还可以透过瀑布冲击时溅起的雨雾,看到从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顿生雄姿盖世,艳丽昭天之感。
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而不叫其他别的什么瀑布呢?据民间传说,是因为瀑布边上有棵高大的黄桷树,按当地的口音,“桷”与“果”读音相同,所以人们就习惯称之为黄果树,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
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黄果树大瀑布虽然没有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委内瑞拉安赫尔大瀑布那般宽阔、高深和雄伟,但是,黄果树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处在喀斯特地区最在瀑布,也是最壮观的瀑布。
这个大瀑布就像是一块奇异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还吸附着一连串丰姿绰约的景致。
其中最神奇的一处,就是隐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萝攀附,水挂珠帘,故曰“水帘洞”。
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没有的奇特景观。
女士们、先生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
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
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则最宽大,有十几米宽,位置在第一、二个瀑布中间,大水时两个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
等,闵像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这是第二洞窗,它离第一洞窗仅4米左右。
这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号称水晶宫。
它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
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净,水长年保持在一个水位。
洞顶悬挂着许多钟乳石,在麦秆状钟乳石上还有名贵的卷曲石。
洞壁上还悬着数不清的石幔、石帘。
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阳台。
这个洞窗有1米高,3米长,外面围有护栏,游人站在护栏后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摸瀑台”。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地处喀斯特地区,是由水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当溯源侵蚀裂点到达上游时,河水沿着喀斯特裂隙冲刷、溶蚀、冲蚀、磨蚀,管道逐渐扩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当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袭夺,在明流注入落水洞处,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
随着水流冲蚀及策略崩塌作用不断加剧,暗河洞穴越来越大,于是沿地表干谷发育了成串分布的竖井及天窗,它们不断扩大,归并,垮塌,就造成了现今雄伟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和瀑布下游深切险峻的峡谷。
我希望诸位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黄果树瀑布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
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篇4
现在我将要带大家去一个美女睡觉的地方了。
知道是哪里么呵呵。
正是那个滇池旁边的一棵明珠——西山。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
西山森林公园峰峦连绵40多公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海拔1900米至2350米之间。
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
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
昆明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
从昆明城东南一隅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
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昆明
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民间传说,远古时候的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的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
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
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昆明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昆明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景点较多。
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昆明各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大家一定不要错过啊!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1989年7月7日落成。
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勋”四个大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洋华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
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3200多名华侨机工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分批回国参加抢修滇缅路,运送国际上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共有1000余人殉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和牢记爱国华侨的这一段光荣历史,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集资修建了这个纪念碑。
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篇5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
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孓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
区内有植物种数20xx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
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
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篇6
各位游客朋友下午好!我叫,大家叫我小x,或者x导都可以。
现在我们先游览小七孔风景区,景区全长7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百多个游览景点。
小七孔风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小七孔风景区”因此得名。
景区特有的奇、俊、秀、古、雄等自然美,饱含着浓郁的布依、水、苗、瑶等民族风情。
整个小七孔风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这里的六十八级瀑布,水面时宽时窄,水流时而急促狂泻时而平坦舒缓,水的颜色也随着不同的状态而变化,在这样的极端中,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矛盾的和谐。
拉雅瀑布距小七孔桥百余米,瀑宽10米,落差30米,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
龟背山原始森林漫山野生着无数龟背竹,故名。
岩石峥嵘,怪石嶙峋,古木参天。
藤萝缠绕水上森林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
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远远望去宛如漂在水上。
鸳鸯湖由大小两个天然湖泊相连而成,大小湖这间有长约700米的“水上林荫”,两岸秀木枝蔓成棚。
湖区浓荫四匝,水鸟相呼,境界幽绝。
置身其间,有如仙境。
小七孔景区融山、水、林、洞、湖为一体,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
我们现在到达的就是小七孔景区的首站响水河。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条河就是响水河,为什么它被称为“响水河”呢,大家可以停下脚步静静地听一下......大家是否听到了响水河水声隆隆?这是因为小七孔景区内的喀斯特暗河明流,河床为层层岩石叠积,沿着山脚的公路朔流而上,响水河出现层层叠叠的落差,这段河床全长1.6千米,落差就达110米,而跌水瀑布就多达68级,所以你们就能在数里之外听到响水河的声音,这也就是“响水河”名称的由来。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坐横跨在响水河上由条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就
是我们著名的小七孔桥,又称响水河桥。
这座桥高5.5米,长40米,宽2.5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这座桥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可是荔波通往广西南丹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桥畔原有一块“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的诗句,可见这座七孔拱桥在当时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大家现在从古桥俯瞰水面,大家看见的水面清澈见底,犹如照镜,大家可知小七孔桥下的这碧水就是奇特的“涵碧潭”,又称“七孔塘”。
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涵碧潭是响水河和樟江河交汇前一坝堵水而成,樟江水清,响水河更洁,大雨过后,樟江水变浑浊,可是响水河依然清澈如常,在两河汇合处依旧泾渭分明,这可是喀斯特森林的特殊水文效应所形成的奇观,这也是其最为奇特的地方。
大家看到的小七孔桥恰横跨在这涵碧潭上,如玉带缠身。
清澈如镜的潭水把群山、古树、桥景、绿荫一并印入水中,倒影粼粼,波光烁烁,山水潭景,分外迷人,这也是令游客留恋忘返的绝佳景致,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现在我们到达的是龟背山原始森林,龟背山脚下就是响水河伏流出口所在。
龟背山原始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奇观的缩景。
森林密藏,古树参天,林中有许多珍惜树种和奇花异草。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喀斯特奇特的森林奇观,喀斯特水上森林。
大家看到在这岩缝中盘结的树根,不少树根因为激流的冲刷,裸露水面,奇形怪状,而这种林水交融,互为依存的奇景也是这里之所以能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原因之一。
这里的喀斯特洼地森林,溪水潺潺,终年不涸。
居住在附近的瑶族人,从这里引清泉经4千米的路程,到瑶山乡供人畜饮用,所以这里的水源又被人们称做“瑶池”。
我们现在要到的地方是鸳鸯湖,之所以叫“鸳鸯湖”是因为这里有两个水面相连的喀斯特盲谷湖,其中一颗布依语称叫“王盘”,一颗叫“王玛”,因为两湖并联相依,如同鸳鸯双栖,所以现在就称其为鸳鸯湖。
湖面积约20公顷,水深处达30米,大家可以到鸳鸯湖乘船游览,去体验树影波光交织,山风、水声、林啸、鸟鸣相融的神奇景致。
现在,我们要去的是樟江风景最为秀丽的一段——水春河,樟江是珠江上游源头河流之一,从荔波县城的时来大坝顶端入口,上朔水春河谷唯一的布依古寨长达6前面的河段,就是水春河。
水春河段首至段尾,落差约100余米,河两岸绝壁夹峙,怪石突兀。
大家往崖壁上看,是否看见崖壁上天然形成的奔马和前方的绿毛龟?这象是凝固的浮雕,是喀斯特神奇景致。
我们乘船游览水春河而下,将看到两个少数民族村寨,一个是水扒水族村,一个是水春布依村。
水族村寨民风古朴,他们的居所依山傍水,而他们的酒文化、鱼文化、木雕石刻更是别有风采,大家到时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
布依村寨是水春河10里峡谷里唯一的布依族村寨。
寨子里有500多村民,房屋是杆栏式建筑,那里自然条件很好,就象一个自己自足的“小桃花源”。
另外,大家还可以在水春河漂流,水春河的漂流被称为“黔桂第一漂”,大家去体验一下水春河漂流带来的惊险和刺激吧!......
这次的旅行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够再来这美丽迷人的喀斯特旅游胜地!
贵州景点旅游导游词篇7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我先做一下:我是今天带你们游览黄果树瀑布的导游,叫我小田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
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
今天起的也比较早,请大家在车上稍作休息,养精蓄锐,待会儿一睹黄果树瀑布的风采。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已经到了,下车后请不要走散,我立即去买票,把票发给大家。
进景区后请大家跟着我走。
首先我们参观到的是黄果树盆景园。
盆景园是黄果树瀑布景区里新近开发的,又一处景观。
它离黄果树宾
馆仅500米,占地40亩,园内展示盆景3000多盆,姿态各异,争奇斗艳。
黄果树瀑布景区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极适宜亚热带植物生长。
这里随处可见仙人掌、黄桷兰、白玉兰等多肉植物及其它喜温灌木乔木。
除此之外,在南方植物园里常见的栾树、米兰等,也已在此安家。
一年四季枝繁叶茂、花团繁簇。
请大家跟着我继续向前走,前面就是闻名遐迩的黄果树大瀑布了。
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也能听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
游人谓之“银雨洒金街”。
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绺从岸顶上挂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
数百年来,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一直为许多文人学者所惊叹。
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颐和园”三字的题额者严寅亮在“望水亭”题写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现在,我们来到了瀑布跌落处---犀牛潭。
此潭乃因传说有神犀潜藏水底而得名。
有没有神犀,谁也没有见过,但潭水的神秘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驻足潭边,都会浮想联篇。
若是晴天的上午10时或下午4时左右,由于阳光的折射,你还可以透过瀑布冲击时溅起的雨雾,看到从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顿生雄姿盖世,艳丽昭天之感。
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而不叫其它别的什么瀑布呢?据民间传说,是因为瀑布边上有棵高大的黄桷树,按当地的口音,“桷”jué与“果”读音相同,所以人们就习惯称之为黄果树,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
与世界上其它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黄果树大瀑布虽然没有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委内瑞拉安赫尔大瀑布那般宽阔、高深和雄伟,但是,黄果树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处在
喀斯特地区最在瀑布,也是最壮观的瀑布。
这个大瀑布就像是一块奇异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还吸附着一连串丰姿绰约的景致。
其中最神奇的一处,就是隐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萝攀附,水挂珠帘,故曰“水帘洞”。
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没有的奇特景观。
女士们、先生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
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
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则最宽大,有十几米宽,位置在第一、二个瀑布中间,大水时两个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闵像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这是第二洞窗,它离第一洞窗仅4米左右。
这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号称水晶宫。
它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
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净,水长年保持在一个水位。
洞顶悬挂着许多钟乳石,在麦秆状钟乳石上还有名贵的卷曲石。
洞壁上还悬着数不清的石幔、石帘。
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阳台。
这个洞窗有1米高,3米长,外面围有护栏,游人站在护栏后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摸瀑台”。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景观是犀牛潭峡谷景观。
你们看,从犀牛腰往下,是一道一道相连的跌水,依次是犀牛潭、三道滩、马蹄滩、油鱼井等等。
在这一连串滩潭中,为首的自然是犀牛潭,它深17.7米,经常为溅珠覆盖,雾珠淹没。
只要有阳光,瀑布溅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地处喀斯特地区,是由水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当溯源侵蚀裂点到达上游时,河水沿着喀斯特裂隙冲刷、溶蚀、冲蚀、磨蚀,管道逐渐扩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当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袭夺,在明流注入落水洞处,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