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夏季会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D.认识细胞经历了曲折过程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B.有无核糖体C.有无细胞膜D.有无核膜
3.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

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空间结构B.氨基酸种类C.氨基酸数目D.氨基酸排列顺序
4.疟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早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对我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有重大启示,其中屠呦呦由于在这方面的杰出工作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

她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

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

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
C.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
D.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
5.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溶酶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
6.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B.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C.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结构两侧不对称
7.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
8.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

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
A.皱缩、涨破B.涨破、皱缩C.皱缩、皱缩D.膨胀、膨胀
9.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
..的是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10.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12.右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15.一株基因型为AaBb 的小麦自交(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的基因型有
A.2 种B.4 种C.9 种D.16 种
16.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①B.④C.①③D.②④
17.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精子B.体细胞C.精原细胞D.受精卵
18.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血液中镰刀状的红细胞易破裂
B.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不正常
C.m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
19.我国科学家精选的农作物种子通过“天宫一号”搭载上天,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育种,这些变异
A.是定向的B.对人类都有益
C.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D.不能遗传给后代
20.遗传咨询对预防遗传病有积极意义。

下列情形中不需要
...遗传咨询的是
A.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
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
21.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70%,Aa 的个体占20%,aa 的个体占10%。

该种群中A 基因和a 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70%、30% B.50%、50% C.80%、20% D.90%、10%
31.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

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A.叶黄素B.花青素C.叶绿素D.胡萝卜素
32.一分子A 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
33.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
A.核膜B.核孔C.核仁D.染色质
34.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3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荚膜多糖B.蛋白质
C.R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DN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5分)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

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
请回答问题: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并且提取液的,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

2.(5分)草莓是北京春末夏初的时令水果,草莓汁酸甜适口,深受大众喜爱。

加工草莓汁时,草莓中的果胶易导致果汁浑浊,影响品质。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草莓汁澄清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
(1)草莓细胞中,纤维素和果胶是________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果胶酶通过_____作用促进果胶的水解反应,使草莓汁澄清。

(2)生产过程中,既可获得澄清度高的草莓汁,又可减少酶用量、降低成本的条件组合是第________组。

(3)果胶酶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草莓汁中,饮用后(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理由是。

3.(5分)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①上。

(2)图中Ⅰ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Ⅱ是___________阶段。

(3)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了②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

4.(5分)华贵栉孔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其中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

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
请回答问题:
(1)依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是显性性状。

(2)实验Ⅲ为实验,可检测实验Ⅰ中F1个体的。

(3)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遗传是由对基因控制的,这一结论为华贵栉孔扇贝特定壳色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5.(5分)科学家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研究DNA复制的机制。

请回答问题:
(1)将两组大肠杆菌分别在15NH4Cl培养液和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多代,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__________分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最终得到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

(2)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

热变性处理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__________发生断裂,形成两条DNA单链,因此图a中出现两个峰。

(3)实验二:研究人员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对应图b中的两个峰。

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

据此分析,F1DNA是由______________(选填①~④中的序号)组成,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选填⑤~⑦中的序号,多选,2分)。

①两条15N-DNA单链
②两条14N-DNA单链
③两条既含15N、又含有14N的DNA单链
④一条15N-DNA单链、一条14N-DNA单链
⑤双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全保留复制”
⑥单链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
⑦图b与图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支持“半保留复制”
6.(5分)研究人员用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野生二粒小麦,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

(2)培育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形成,最终使得野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条。

(3)培育出的野生二粒小麦是(可育、不可育)的。

7.(5分)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

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

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

请回答问题:
(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

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的结果。

(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

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

(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的结果。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5分)
(1)葡萄糖;斐林(本尼迪特)
(2)三;充分;颜色浅
2.(5分)
(1)细胞壁;催化
(2)2
(3)(2分)
不会;果胶酶可被人体消化吸收
或会;果胶酶可能会引起个别人产生不良反应
3.(5分)(1)类囊体膜(囊状结构薄膜、光合膜)(2)光反应;暗反应(碳反应)(3)ATP ;[H](NADPH)
4.(5分)(1)Ⅰ、Ⅱ(答对一个即可);桔黄色(2)测交;基因组成(配子类型及比例)(3)一
5.(5分)(1)脱氧核糖核苷酸(2)氢键(3)④;⑤⑥⑦(答出三点得2分,答出其6.(5分)(1)不是;它们的杂交后代不可育,存在生殖隔离(2)纺锤体;28(3)可育7.(5分)(1)短喙;自然选择
(2)下降;薄
(3)协同进化(共同进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