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选择常规心电图实施左室肥厚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

针对所有高血压患者,临床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最终两种检查方法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选择常规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方法完成检查后发现,利用常规心电图最终检出左室肥厚患者30例,临床检出率为23.08%;利用超声心动图最终检出左室肥厚患者77例,临床检出率为59.23%;利用两种方法检查全部满足左室肥厚诊断患者18例。

通过常规心电图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为23.38%(18/77);诊断的特异性为77.36%[(53-12)/53]。

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选择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针对患者左室肥厚诊断表现出较差的敏感性,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但是难以有效作为左室肥厚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但是针对左室肥厚疾病的早期诊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常规心电图;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症状为患者的血压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上升,患者往往合并或者不合并出现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征的现象。

是导致患者患有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体内重要脏器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患者长时间患有高血压疾病,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左心室肥厚症状以及左心室扩大症状,其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对此针对左室肥厚症状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为了对常规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选择常规心电图针对患者的左室肥厚症状加以诊断,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31~7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9±6.6)岁;所有患者全部满足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

患者的收缩压不小于140mmHg或者患者的舒张压不小于90mmHg。

1.2方法①高血压疾病临床检查方法:主要选择水银柱血压计(核准)对患者安静状态下坐位右上弦肱动脉部位血压进行测量,并且对患者进行连续性测量,3次/d;②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针对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选择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实施临床测量;③对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主要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测量,控制探头频率保持为215MHz[2]。

1.3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为:患者的收缩压不小于140mmHg或者患者的舒张压不小于90mmHg。

并且排除因为其他疾病或者相关病因导致患者表现出的血压升高的现象[3]。

选择常规心电图对患者左室肥厚进行诊断的标准:①患者QRS压表现出增高现象:患者RⅠ>1.5mv,患者Ravl>1.2mv,患者RⅡ>2.5mv,患者RⅢ>1.5mv,患者RavF>2.0mv。

最终RⅠ与SⅢ二者之和大于2.5mv,患者RV5与SV1二者之和大于4.0mv(男)或者大于3.5mv(女);②患者表现为QRS电轴轻度左偏或者表现为中度左偏,通常不大于-30°;③患者表现为QRS时限轻度延长的现象,通常不大于110ms;④患者V5或者V6左心室壁激动时间表现为延长,延长程度不小于50ms;⑤患者表现出ST-T改变的现象:患者左心室电压增高导联ST段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患者表现为T波导致的现象、双向的现象或者低平的现象[4]。

选择超声心动图对左室肥厚进行诊断的标准:患者室间隔以及患者左室后壁不小于12mm。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选择SPSS15.0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选择χ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选择常规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方法完成检查后发现,利用常规心电图最终检出左室肥厚患者30例,临床检出率为23.08%;利用超声心动图最终检出左室肥厚患者77例,临床检出率为59.23%;利用两种方法检查全部满足左室肥厚诊断患者18例,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无肥厚的患者12例。

通过常规心电图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为23.38%(18/77);诊断的特异性为77.36%[(53-12)/53]。

3 讨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于疾病的早期未表现出显著的病理改变。

针对高血压患者,心臟以及血管属于对其病理以及生理作用的关键靶器官。

长时间高血压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心脏改变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左心室肥厚症状以及左心室扩大症状,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小动脉病变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患者的壁腔比值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以及患者宫腔内径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缩小。

最终导致患者的心脏、肾脏以及脑部等表现出组织缺血的现象。

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主要对患者的体循环以及患者的大动脉以及中动脉造成累计,并且患者在表现出高血压疾病后,往往会表现出微循环毛细血管稀疏的现象、出现扭曲变形的现象以及出现静脉顺应性减退的现象。

患者长时间表现为压力负荷增高,在儿茶酚胺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等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下,会对患者的心肌细胞进行刺激,使其表现出肥大症状或者表现为间质纤维化的现象[5]。

对患者左室肥厚的程度以及左室扩张的程度进行观察,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对称性肥厚、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以及扩张性肥厚症状。

长时间高血压后表现出心脏肥厚症状以及表现出心脏肥大症状后,最终表明患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此种疾病较易合并表现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以及表现为微血管病变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表现出心力衰竭的情况或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严重的情况,甚至导致患者表现出猝死症状。

对此
临床选择有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心室肥厚进行诊断,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针对左室肥厚症状,临床选择常规心电图的方法进行检查,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并且临床检查后表现出一定的假阳性率。

本次研究证明在选择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厚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

总而言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选择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难以有效作为左室肥厚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但是针对左室肥厚疾病的早期诊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美萍,李国洪.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3,9(10):129-130+132.
[2]聂妮娜,郭艳,王海玲.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早期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3,7(09):171.
[3]谢连娣.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中西医诊断和活血方药逆转左室肥厚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599-600.
[4]刘丹丽,区智辉.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7(06):120-121.
[5]刘芳,任苓,李清,等.心电图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大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5(06):699-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