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引入童真童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引入童真童趣
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荀 洋
国画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瑰宝,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它代表了人类绘画史中的最为璀璨的明珠。
我们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也有很多关于国画的内容。
国画的基本特点之一有写意,因为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进行思维的,所以小学生对国画中的写意概念并不是很了解。
我们美术老师也知道,国画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难的内容之一,老师一般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特点和一些必要的绘画技巧,但对于学生来说在不理解国画的情况下学习这些内容是非常难的,所以有很多小学生对国画的学习产生一些畏惧心理,这些因素的作用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丧失,给国画教学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那么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实际上,国画的写意并不是与小学的各种情况相违背的,它又恰恰迎合了小学生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在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美术学习想象的翅膀,并融国画中更多的童真童趣,让内容有趣味性,让学生也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国画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国画内容中加入童真童趣的成分
兴趣可以使一个人产生愿意去做的愿望,给人以动力,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他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学习效果也非常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老师安排的内容一般是花草树木、山水、高档建筑等,而这些内容是成人所能理解的,与小学生的生活非常远,严重脱离了小学生性格特点,没有小学生所需要的童真童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老师要改变这种不好的教学内容安排,应当适当加入学生所喜欢的有趣味性的内容,在原来国画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拓展与创新,比如,运用故事引趣、有趣的活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等,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既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也对所熟悉的现实生活题材中新的内容产生兴趣,老师要善于挖掘,不断发现。
比如,所有的小学生都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其中的人物、事故情节、表现形式等非常有趣。
老师了解学生的这一情况后,我在美术课上让学生画一幅喜欢的动物卡通形象,学生画得非常认真,因为这不仅是学生喜欢的,也是他们所熟悉的,对这一绘画内容就感兴趣,画画的效果也非常好。
老师趁这个机会,又让学生画出更多的喜欢的画。
有的学生生画了《五福娃一家》,也有的学生画了《变形金刚》《可恶的灰太狼》等,由于学生用心认真,画得活灵活现又特别传神。
二、运用想象学会国画技法体现童真童趣
国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有写意,写意是提在国画创作中,通过笔墨写意来表达一个具体的形象,塑造事物的美感,它使作品更加抽象、具有夸张的特点,让人们更加喜欢这个作品形象。
而国画的写意技法就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而小学生恰恰具备了这一特点,所以小学生学习国画具有先天的基础。
在平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也需要而且经常用到夸张的手法,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国画教学时,老师要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进行国画创作,这样,产生的作品中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童真童趣的技法把自己的作品表现的活灵活现。
比如,在学习《鸵鸟》这一课时,老师给学生呈现出鸵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对其有一定了解,对鸵鸟的基本特征做到心中有数,他们发现鸵鸟一些特征是别的鸟所不具备的,比如脚很长、脖子也非常长、个头大,其翅膀也很长。
这些是鸵鸟的特点,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这些特点再放大一点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对鸵鸟的一个特点进行观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选其身体的一部分进行重点放大的夸张处理,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国画创作,老师的指导让学生恍然大悟,他们受到了启发,很快动手绘画。
有的学生把脚画得更长,有的把翅膀画得更大等,这些部位的夸张画法,让鸵鸟更加传神,比如,有一个学生画的鸵鸟的脖子非常长,好像是在警觉地观察它周围的敌情,也有一个学生把鸵鸟的脖子画得长而且铺在地上,显得它正在悠闲的休息,放松的样子显得非常明显。
学生对作品的大胆想象,使作品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夸张手法表现得非常灵活,具有很强的效果,让意象的特征更明显。
三、在国画材料求异中体现童真童趣
一般情况下,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方便,老师会用统一的教材内容进行授课,让学生做一样的作品,运用一样的方法,就连想法也是一样的,这样做看起来学生统一行动,有利于课堂管理,老师也轻松了很多,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想象力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
所以,老师要进行大胆的改革,拓展教材内容,多给学生提供材料或者老师与学生一起收集材料,这样学生进行国画创作的面就广了,童真童趣的元素丰富了,有效扩大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国画《我爱树木》教学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元的有关树木的国画材料与作品,学生对这些材料认识之后,我问学生:“同学们,看一看这些作品除了用毛笔和墨进行创作的,还能辨别出用了什么材料创作的?那你觉得自己能用什么材料进行创作呢?”老师这第一问,使课堂活跃起来,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然后动手操作起来。
有的学生用铅笔创作,有的用手指和手掌笔进行创作,也有的用沙进行了创作,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幅幅奇怪的画被创作出来,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大胆想象,他们的思想已经摆脱了传统材料的束缚,没有受我国传统国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方法的限制,而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作,做自己喜欢的作品。
总之,国画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在教学中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避开其弊端,大胆进行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特点等出发,对教学进行拓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行语文知识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相信在教师的分层教学方法指导下,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最好的学习状态,进行差异化的语文知识学习,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芳.分层教学,兼顾全体——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7(6).
[2]林爱娟.用整合的课程教儿童学语文——小学语文“群组合”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1):26-30.
(上接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