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经典知识背诵篇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经典知识背诵篇素材新人教
版必修2
一、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运用
基本战略:
牢记一对等位基因的相关状况,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都采用拆分法
1、判别显隐性的方法〔P —亲本、F —子代、X —杂交、自交○x 、父本 ♂ 、母本♀〕 条件
显隐性判别
亲本组合〔表现型〕 后代表现型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甲性状X 乙性状 只出现甲性状后代 甲 乙 甲性状X 甲性状 出现甲、乙两种性状的后代 甲 乙
甲性状:乙性状=3:1


2、等位基因的状况
正推:亲本组合推论各种后代状况 亲本组合 后代基因型 后代表现型 纯合子概率 杂合子概率 备注 DD X DD DD 全显 1 0 关于不同的表达方式:概率、基因型、比列、表现型都要分清楚
DD X Dd DD Dd 全显 1/2 1/2 DD X dd Dd 全显 0 1 dd X dd dd 全隐
1
0 Dd X dd Dd dd 显:隐=1:1 1/2 1/2 Dd X Dd
DD 2DD dd
显:隐=3:1 1/2
1/2
逆推:后代状况推论亲本组合 后代表现型
亲本组合
备注
全显 DDX
亲本中一定有个显性纯合子 全隐 dd X dd 亲本组合独一 显:隐=1:1 Dd X dd 重点识记
显:隐=3:1
Dd X Dd
3、两对或许两对以上的,均是先拆对,后相乘。

如:
①配子类型的效果
例:某生物雄性集体的基因型为AaBbcc ,这三对基由于独立遗传,那么它发生的精子的种类有:
Aa Bb cc
↓↓↓
2 × 2 × 1 = 4种
②基因型类型的效果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将效果分解为分别定律效果:
Aa×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 →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 →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因此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3×2×3= 18种基因型。

③表现型类型的效果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
先将效果分解为分别定律效果:
Aa×Aa →后代有2种表现型;
Bb×BB →后代有2种表现型;
Cc×Cc →后代有2种表现型。

因此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2×2×2= 8种表现型。

4、人类遗传病的口诀
图2:能够是常隐也能够是伴X隐;图4:能够是常显也能够是伴X显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1、图象
2、总体比拟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发作分裂的细胞类型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复制与分裂次数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复制一次,细胞延续分裂二次子细胞数目 2 1或4
子细胞类型体细胞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变化2n-4n-2n 2n-n-2n-n
染色单体数变化0-4n-0 0-4n-2n-0
DNA分子数变化2c-4c-2c 2c-4c-2c-c
染色体行为不联会、无四分体构成联会后构成四分体
能够发作的变异基因突变〔频率极低〕、染色体
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
重组
3、图形比拟:
①前期图识别
②中期图识别③前期图识别
4、曲线比拟
5、减数分裂进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物种为2n〕: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前期末期前期中期前期末期
染色体2n 2n 2n 2n 2n-n n n 2n 2n-n DNA 2a-4a 4a 4a 4a 4a-2a 2a 2a 2a 2a-a
三、中心法那么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两个,一个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其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程:由于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都具_蛋白质_的外壳,头外部含有_DNA _。

①放射性同位素35S 标志噬菌体的_蛋白质_,用放射性同位素32
P 标志噬菌体的_ DNA _②实验结果说明:_ DNA 是遗传物质_。

2、在自然界,除了_病毒_中有少数生物只含_RNA _不含_ DNA _,在这种状况下RNA 是遗传物质。

由于绝大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磷酸基数,含N 碱基数相等。

n 个DNA 分子中,假设共有磷
酸基数为a ,A 碱基b 个,那么复制n 次,共需脱氧核苷酸_〔2n
-1〕a _个:第n 次复制,
需G 2n -1
〔a -2b 〕个。

DNA 分子中,_G--C__碱基对占的比例越高,DNA 分子结构越动摇。

4、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的主要特点是:①两条长链按_反向__平行方式盘旋成_双螺旋结构。

②_脱氧核糖_和_磷酸_交替衔接,陈列在DNA 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碱基_陈列在内侧。

③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经过氢键衔接成碱基对,并且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5、 DNA 分子可以贮存少量的遗传信息,是由于碱基对陈列顺序的多种陈列。

6、DNA 的特性:_多样性_、_特异性_、_动摇性_。

7、复制的进程: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在_ATP _供能、_解旋_酶的作用下,DNA 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_氢键_处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进程叫做_解旋_。

②分解互补子链;以上述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_模板_,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照 碱基互补配对_原那么,在_有关酶〔DNA 聚合酶,DNA 衔接酶〕的作用下,各自分解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

③子、母链结合盘绕构成新DNA 分子:在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进程的停止,新分解的子链不时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自构成一个新的DNA 分子。

DNA 复制的特点:新DNA 分子由亲代DNA 分子的一条链和新分解的一条子链构成,是一种半保管复制。

DNA 复制的生物学意义:DNA 经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_亲代传给子代_,从而坚持了遗传信息的_动摇性和延续性。

8、基因的概念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
基因的功用:①_经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_②_经过控制蛋白质的分解表达遗传信息_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陈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信使RNA 上决议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
翻译
蛋白质
基,叫做_密码子_。

9、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直接经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②经过控制酶的分解来控制代谢进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10、蛋白质的分解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进程。

概念:以_ DNA的一条链_为模板,经过_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_分解_RNA_的进程。

转录即DNA的_脱氧核苷酸_序列→mRNA的_核糖核苷酸_序列。

场所:_细胞核_。

概念:以_ mRNA _模板,分解_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_的进程。

翻译即mRNA的_核糖核苷酸序列→蛋白质的氨基酸_序列。

场所:_细胞质的核糖体_。

表一:DNA分子转录与复制比拟
表二:基因表达之转录与翻译比拟
四、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表一:基因突变
表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比拟
表三:染色体结构变异
表四:染色体数目变异
表五:人类遗传病
五、基因工程与育种
1、基因工程工具及操作步骤
工具:限制性内切酶、DNA衔接酶、基因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
2、基因工程运用
〔1〕抗虫基因作物的运用,不只增加了农药的用量,大大降低了消费本钱,而且还增加了增加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基因工程消费药品的优点是效率高_、_ 本钱低_、质量好。

〔3〕目前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产品的平安性,有两种观念,一种观念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平安,要严厉控制;另一种观念是_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平安的,应该大范围推行。

六、生物退化论
1、名词解释
〔1〕过度繁衍:任何一种生物的繁衍才干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发生少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衍。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活不适者被淘汰的进程叫作自然选择。

〔3〕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集体,是生物繁衍的基本单位。

集体间彼此交配,经过繁衍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4〕基因库:种群全部集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集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局部。

〔5〕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6〕物种:指散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状结构和生理功用,而且在自然形状下能相互交配,并发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集体。

〔7〕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集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在交流的现象。

包括:a、天文隔离:由于平地、河流、沙漠等天文上的阻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

〔如: 西南虎和华南虎〕
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集体不能自在交配或交配后不能发生可育的后代。

2、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①经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例如,从某种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集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集体区分为30、60和10,A基因频率=〔2×30+60〕÷2×100=60%,a基因频率=1-60%=40%。

②经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

例如:AA基因型频率为30/100=0.3,Aa基因型频率为60/100=0.6;aa基因型频率为10/100=0.1;那么A基因频率=0.3+1/2×0、6=40%。

③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

3、语句解释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衍;生活妥协;遗传变异;适者生活。

〔2〕达尔文以为长颈鹿的退化缘由是:长颈鹿发生的后代超越环境接受才干〔过度繁衍〕;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活妥协〕;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活上去,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活〕。

〔3〕现代生物退化实际的基本观念是:退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退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动。

物种构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退化的原资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动,决议退化的方向;隔离——物种构成的必要条件。

〔4〕种群基因频率改动的缘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生物退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动的进程。

〔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集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6〕种群发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临时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衍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时积聚,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作了定向改动,招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退化。

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议了生物退化的方向。

〔7〕物种的构成:物种构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临时天文隔离而到达生殖隔离是比拟罕见的方式。

〔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的构成进程,就是临时的天文隔离招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4、共同退化与生物多样性
共同退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时退化和开展,这就是共同退化。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退化:如某种兰花和专门为它传粉的蛾;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退化:
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形状结构、功用习性等各不相反,构成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特定环境自然选择的定向性和不同生物生活环境多样性共同构成的。

多样的环境肯定对生物停止多方向的选择,选择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多种多样。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活和开展的基础。

〔1〕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一切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是由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陈列顺序的多样性决议的。

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其多样性就可以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上,进而反映出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一切的植物、植物和微生物,强调物种的变异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复杂性→自动调理才干的大小〕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一切的生物〔植物、植物、微生物等)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综合体(生态系统)。

通常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局部。

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集体都保管着少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

一个物种所包括的基因越丰厚,它对环境的顺应才干越强。

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退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而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植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厚水平,是权衡一定地域生物资源丰厚水平的一个客观目的。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及其各种生态进程的多样性。

从以上剖析中可看出,基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基础。

所以,在基因这一层次上的维护是最中心的,也是最基本的。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缘由,从分子水平上看,其基本缘由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多样性〕;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缘由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从退化的角度看多样性发生的缘由是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

5、各种生命来源观念对比
〔1〕〝用进废退〞与〝自然选择〞
用进废退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缘由,环境变化了,使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运用而兴旺,有的器官那么由于不经常运用而逐渐衰退,功用越来越弱,甚至消逝退步;这些变化了的性状〔即后天取得的性状〕可以遗传下去,也就是说,取得功可以遗传。

拉马克以为,不只生物后天有的形状可以遗传,后天发生的变异也可以遗传,这就是〝取得性遗传〞原那么,生物各种顺应性特征的构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取得性遗传的。

虽然达尔文也赞同生物变异比环境更为重要,但达尔文以为生物变异和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环境发作作用前变异就发生了,环境只是对变异其选择的作用,生物〔以物种为单位〕经过生活妥协,顺应环境的性状失掉保管,不顺应的性状被淘汰〔适者生活〕。

由于知识的局限,达尔文没能经过遗传学来解释变异的机理,而且没有明白说明对〝取得性状遗传〞的态度,但总的说来,自然选择学说体系更完整更迷信,与拉马克主义相比更有压服力。

〔2〕现代生物退化实际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比拟
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退化的缘由和生物的多样性、顺应性。

不同点:
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说明遗传和变异的实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退化论克制了这个缺陷。

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着重研讨生物集体的退化,而现代退化论那么强调群体的退化,以为种群是生物退化的基本单位。

③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自然选择来自过度繁衍和生活妥协;而现代退化论中,那么将自然选择归于基因型有差异的延续,没有生活妥协,自然选择也在停止。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1〕先进性:它论证了生物是不时退化的,并且对生物退化的缘由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2〕局限性
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未能作出迷信的解释。

②关于生物退化的解释也局限于集体水平。

③强调物种的构成是突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迸发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