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月浦实验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八章《压强与浮力》检测(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关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和甲乙所截去的底面积ΔS 甲、ΔS 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p p ''>甲
乙,ΔS 甲>ΔS 乙 B .p p ''<甲
乙,ΔS 甲<ΔS 乙 C .p p ''<甲
乙,ΔS 甲=ΔS 乙 D .p p ''<甲
乙,ΔS 甲>ΔS 乙 2.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受力不平衡时会发生形变。

此装置( )
A .左右构成一个连通器
B .橡皮膜左侧所受压强大于右侧所受压强
C .若左右两部分均注入的是水,一定能出现如图所示橡皮膜凹凸情况
D .若左侧注入水,右侧注入酒精,一定能出现如图所示橡皮膜凹凸情况
3.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 .一样大
B .甲最大
C .乙最大
D .丙最大
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的图像。

对图像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
A.圆柱体的重力是12N
B.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4N
C.圆柱体的体积是8×10-4m3
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5.如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g=10N/kg)()
A.a点所受的压强是200Pa
B.b所受的压强是200Pa
C.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
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5
6.如图,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

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A.沉底B.仍漂浮C.刚好悬浮D.无法判断
7.下列各个选项中改变压强的方法与其他不同的是()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斧刃磨得很锋利
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8.以下有关初二学生的数据比较合理的是()
A.体积约是500dm3
B.步行速度约为5m/s
C.体重约是50N
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2×104Pa
9.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体操运动员手搓镁粉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C.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10.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11.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
F F F
,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甲乙丙
A.甲的最小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D.一样大
12.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

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A.G/S和G B.ρgh和G C.G/S和ρghS D.ρgh和ρghS
二、填空题
13.重为5.4N的物块用轻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它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为3.4N,若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测力计示数为1.8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两种情况物块与盛液体的容器底部不接触)。

14.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两球的体积比较,V铜___V铝,将两球分别浸没在完全相同的装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圆柱形容器中(水没有溢出)两球受到的浮力比较F铜____F铝,两球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较p甲______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较p甲______p乙(均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5.某同学重600牛,当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
帕;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
1510
压强约为______帕,该压强值表示______;若他的书包重60牛,背着书包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牛,地面所受的压强比不背书包走路时变化了______帕。

16.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

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常用他们的名字作为计量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___(填写中文名称)。

通常各年龄段人血压的正常值是不同的,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 kPa-18.7 kPa,这里的血压的“压”指的是___________(选填“压强”或“压力”)。

17.如图甲所示,当烧瓶中的水沸腾以后,移去酒精灯,烧瓶中的水将___沸腾(填“继续”或“停止”),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以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上口上,如图乙,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__,这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18.如图所示,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

可以肯定: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甲杯盐水密度____乙杯盐水的密度。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人们利用自行车骑行锻炼、出游。

为了舒适,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_____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骑自行车向前的力是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_____,为了增大这个摩擦力,在制造自行车时用到的方法是_____,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后轮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

20.生活中做类似的事,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目的往往不同。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对冰面也要磨一磨(图所示)。前者的“磨”是为了增大
______,后者的“磨”是为了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_。
三、解答题
21.下图中小明蹬着滑板车滑行,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质量是35kg,求小明所受重力为多大?
(2)滑板车质量是4kg,小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3×10-4m2在滑板车上滑行时,滑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g取10N/kg)
22.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木箱,其质量为50kg,底面积为500cm2,推着它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自身重力的0.2倍。

求:(g=10N/kg)
(1)木箱受到支持力;
(2)木箱所受的推力:
(3)若在木箱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此时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000Pa,求这个压力的大小。

2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24.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质量为38t,某次执行任务,它停在水面上。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此时“鲲龙AG600”
(1)受到的浮力;
(2)排开水的体积。

25.送餐机器人是智能商务电器的一种,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某餐厅出现一款送餐机器人,该机器人在某次送餐服务时沿直线匀速移动,若它在移动中所受阻力为200N,其他部分参数如下,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g=10N/kg)
(1)此机器人在送餐服务时的重力是多大?
(2)此机器人未服务静止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某人在机器人的餐盘内水平面上放了质量相等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多少(写出有关步骤)
26.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物块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正方体物块的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是h,设正方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1,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2。

请推导出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2-F1为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F Vg Shg
G mg S S p gh S S S
ρρρ=
===== 竖直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截取的重力相等,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p =ρgh 可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F
S p
=
可知甲乙截去的底面积相等,即 ΔS 甲=ΔS 乙
甲、乙被切去相等质量并叠加后,对水平表面的压力不变,因为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甲乙截去的底面积相等,甲剩余的底面积较大,由p =
F
s
可知 p 甲′<p 乙′
故选C 。

2.C
解析:C
A .此装置中间有橡皮膜隔开,中间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故A 不符合题意;
B .根据橡皮膜形变的程度可以看出橡皮膜向左侧凸出,故橡皮膜右侧所受压强大于左侧所受压强,故B 不符合题意;
C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 gh ρ=液,液体的密度相同时,因为右侧液面高,因此右侧的压强大于左侧压强,若左右两部分均注入的是水,一定能出现如图所示橡皮膜凹凸情况,故C 符合题意;
D .若左侧注入水,右侧注入酒精,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但是右侧液面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 gh ρ=液,隔板左侧液体的密度大,液面高度小,隔板右侧液体的密度小,液面高度大,两边的压强不确定,不一定能出现如图所示橡皮膜凹凸情况,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D
解析:D
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则三种液体体积
V 甲>V 乙>V 丙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桌面受压力相等,而
F =G
三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三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
m
V
ρ可知 ρ甲<ρ乙<ρ丙
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h 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可知
p 甲<p 乙<p 丙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4.B
解析:B
A .由图象知道,当h =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道,圆柱体的重力是
G=F 拉=12N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象知道,从h =7cm 开始,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已经浸没在水中,对圆柱体受力分析知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F 浮=G-F 拉=12N-4N=8N
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 .由由=F V g ρ浮液排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433
38N =
=1.010kg/m 10N/kg
810m V V F g ρ-=⨯⨯=⨯排浮 因为物体是全部浸没,所以,圆柱体的体积 V 物=V 排=8×10-4m 3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公式G=mg 知道,物体的质量
12N 1.2kg 10N/kg
G m g =
== 故物体的密度为
33431.2kg 1.510kg/m 810m
m V ρ-=⨯⨯=
=物物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5.A
解析:A 【分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a 、b 和容器底部距离液面的高度,根据公式p =ρgh 分别求出它们所受的液体压强。

A .a 点的深度为
h a =2cm=0.02m
b 点的深度为
h b =10cm−2cm=8cm=0.08m
容器水的深度为
h =10cm=0.1m
a 点所受的压强是
p a =ρgh a =1.0×103kg/m 3×10N/kg ×0.02m=200Pa
故A 正确; B .b 点所受的压强是
p b =ρgh b =1.0×103kg/m 3×10N/kg ×0.08m=800Pa
故B 错误;
C .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
p =ρgh =1.0×103kg/m 3×10N/kg ×0.1m=1000Pa
所以a 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
200Pa:1000Pa =1:5
故C 错误;
D .b 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
800Pa:1000Pa =4:5
故D 错误。

故选A 。

6.B
解析:B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比较浮力与重力的相对大小,二是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相对大小,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即漂浮。

把一个苹果放入盐水中,苹果漂浮说明苹果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苹果虽然切去一部分,但它的密度是不变的,所以剩余的部分苹果在盐水中仍然漂浮,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7.C
解析: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斧刃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C 中改变压强的方法与ABD 不同,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8.D
解析:D
A .中学生的体积约是
33
33
m m 110kg/50kg =
=0.05=50d m m
V ρ
⨯=
故A 不符合题意;
B .步行速度约为1m/s ,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中学生的体重约是500N ,故C 不符合题意;
D .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
42500N ==110Pa 0.05m
F p S =
⨯ 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9.C
解析:C 【分析】
(1)用吸管喝饮料时,外部压强大于盒内压强,外部大气压强把饮料压入嘴中。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增大压力;压力一定,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3)压强大小跟压力、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可以用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4)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A .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手上要涂一些镁粉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图钉帽面积大,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底部的坝受到的压强较大,所以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减小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逐项判断。

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 错误;当用吸管吸饮料时,首先是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所以,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故B 正确;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 错误;由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 错误,故选B . 【点睛】
11.A
解析:A
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上等于铜球所受重力和浮力之差,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 F F >>甲乙丙,所以甲受到的浮力最小,丙受到的浮力最大,由F 浮=ρ水gV 排可知液体密度相比较甲的最小.
12.D
解析:D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及压强公式变形式推导求解。

某种液体的深度为h ,则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 =ρgh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F =pS =ρghS
故选D 。

二、填空题
13.8
解析:8
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1- 5.4N-3.4N 2N F G F ===浮1
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体积等于浸入水中的体积,物体的体积为
-431332N 210m 110kg/m 10N /kg
F V V g ρ==
==⨯⨯⨯浮浸物水 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 2- 5.4N-1.8N 3.6N F G F ===浮2
液体的密度为
3332-43
3.6N 1.810kg/m 1.8g/cm 10N /kg 210m F gV ρ===⨯=⨯⨯浮液 14.小于小于小于等于
解析:小于 小于 小于 等于
[1]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因为ρ铜>ρ铝,根据密度公式,铜球的体积小于铝球的体积。

[2]两球放入水后都沉入水中,铜球体积较小,排开水的体积较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受到的浮力较小。

[3]铜球排开水的体积较小,水面上升的高度较小,所以放入铜球的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较小。

[4]由于两球质量相等,容器相同、水的质量相等,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同。

15.这位同学走路时脚对地面每平方米上的压力为牛660
解析:4310⨯ 这位同学走路时脚对地面每平方米上的压力为4310⨯牛 660 3310⨯
[1]由题意知,双脚的面积
24600N 0.04m 1.510Pa
F G S p p ====⨯ 走路时,单脚着地,所以此时对地面的压强
412
1600N 310Pa 110.04m 22
G G p S S ====⨯⨯ [2]据压强的定义知,该压强值表示这位同学走路时脚对地面每平方米上的压力为3×104N 。

[3][4]背着60N 的书包走路,则对地面的压力
F 1=
G +G 书包=600N+60N=660N
此时,地面所受比不背书包走路时变化量
32
160N 310Pa 10.04m 2G p S ∆===⨯⨯书包
16.帕斯卡压强
解析:帕斯卡 压强
[1]为了纪念帕斯卡对经典力学做出的突出贡献,把压强的单位定义为帕斯卡。

[2]因为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kPa-18.7kPa ,kPa 是压强的单位,所以这里的血压的“压”指的是压强。

17.停止水重新沸腾起来
解析:停止 水重新沸腾起来
[1]当烧瓶中的水沸腾以后,移去酒精灯,烧瓶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将停止沸腾。

[2]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一部分空气被抽到了注射器内,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了,这也就说明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18.等于小于【分析】先根据两种情况下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两种情况下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鸡蛋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液体密度与鸡蛋密度的关系从而判断出甲乙的密度关系
解析:等于 小于
【分析】
先根据两种情况下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两种情况下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鸡蛋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液体密度与鸡蛋密度的关系,从而判断出甲乙的密度关系。

[1]由图知,鸡蛋悬浮在甲液体中,鸡蛋在甲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鸡蛋漂浮在乙液体中,鸡蛋在乙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则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

[2]由图知,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甲液体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在乙液体中漂浮,所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由此可知甲杯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盐水的密度。

19.受力面积前轮胎有花纹后
解析:受力面积 前 轮胎有花纹 后
[1]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骑自行车向前的力是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后轮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轮胎一个向前的力。

[3]自行车的轮胎有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4]推自行车向前时,地面会阻碍轮胎前进,所以摩擦力是向后的。

20.压强摩擦
解析:压强 摩擦
[1][2]磨一磨剪刀或斧头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而冰壶运动中,运动员磨地面是为了增大冰面的光滑程度,从而减小摩擦。

三、解答题
21.(1)350N ;(2)1.3×106Pa
【分析】
(1)知道小明的质量,根据G =mg 求出小明所受重力;
(2)滑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滑板车和小明的重力之和,根据F =G =mg 求出其大小,根据F p S
=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1)小明所受重力
G 人=m 人g=35kg×10N/kg=350N (2)滑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
G 总=(m 人+m 车)g =(35kg+4kg)×10N/kg=39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642390N 1.310Pa 310m
F p S -===⨯⨯ 答:(1)小明所受重力为350N ;(2)当小明双脚站在滑板车上滑行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3×106Pa 。

22.(1)500N ;(2)100N ;(3)300N
(1)根据G =mg 可得: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G =mg =50kg ×10N/kg=500N
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支持力等于重力,故木箱受到支持力为500N 。

(2)因为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故推力等于摩擦力,即
F =f =0.2
G =0.2×500N=100N
木箱所受的推力为100N 。

(3)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000Pa ,由p =F S
得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pS=16000Pa ⨯500⨯10-4m 2=800N
据题意,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木箱重力与对木箱压力之和,故这个压力为
F 压=F -
G =800N-500N=300N 这个压力为300N 。

答:(1)木箱受到支持力为500N ;
(2)木箱所受的推力推力为100N ;
(3)若在木箱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此时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000Pa ,这个压力的大小为300N 。

23.(1)5000 pa ;40N ;(2)24N
(1)由p gh ρ=知道,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
p=ρgh =1000kg/m 3 ×10N/kg×0.5m=5000Pa
由=F V g ρ浮液排知道,木块完全浸没所以所受浮力
F 1 =ρgV 排 =1000kg/m 3 ×10N/kg×4×10-3 m 3=40N
(2)由浮沉条件知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
F 浮=G=mg =ρ木Vg=0.6×103 kg/m 3×0.004m 3×10N/kg=24N
答:(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5000Pa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40N ;
(2)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24N 。

24.(1)3.8×
105N ;(2)38 m 3 (1)鲲龙AG600的质量是
438 3.810kg m t ⨯==
由于漂浮在水面,所以
453.810kg 10N/kg 3.810N F G mg ⨯⨯⨯====浮
(2)由阿基米德原理 F gV ρ=浮液排可得,排开水的体积
53333.810N 38m 110k /m 10N /kg
F V g g ρ⨯===⨯⨯浮排水 答:(1)受到的浮力是53.810N ⨯;
(2)排开水的体积338m 。

25.(1) 550N ;(2) 5×104Pa ;(3)4∶1
(1)此机器人在送餐服务时的重力
G 总=G 机器人+G 餐= m 机器人g +m 餐g =(m 机器人+m 餐)g =(50kg+5kg)×10N/kg=550N
(2)此机器人未服务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F =
G 机器人= m 机器人g =50kg×10N/kg=500N
则对地面的压强
p =-22500N 10m
F S ==5×104Pa (3)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 3时,质量为8g ,所以甲的密度为
ρ甲=38g =1cm
m V 甲甲=8g/cm 3 当乙的体积为4cm 3时,质量为4g ,所以乙的密度为
ρ乙=34g =4cm
m V 乙乙=1g/cm 3 所以
ρ甲∶ρ乙=8g/cm 3∶1g/cm 3=8∶1
甲乙的质量相等,甲乙的体积之比
331g/cm 1====8g/cm 8m
V m V ρρρρ甲甲乙乙甲乙
由V =L 3可得,两正方体边长(高)之比
L 甲∶L 乙=1∶2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p =
F G mg Vg SLg S S S S S
ρρ=====ρLg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814====121
p L g L p L g L ρρρρ⨯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 答:(1)此机器人在送餐服务时的重力是550N ;
(2)此机器人未服务静止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5×104Pa ;
(3)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26.ρgL 3
解:边长为L 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上、下表面有所不同,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 ,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 上=ρgh ,受到的压力为
F 上=p 上S =ρghL 2
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 +L ,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 下=ρg (h +L )
受到的压力为
F 下=p 下L 2=ρg (h +L )L 2
因此液体会对正方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
F 差=F 下-F 上=ρg (h +L )L 2-ρghL 2=ρgL 3
答: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 2-F 1为ρgL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