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镜像阶段论》的笔记-父亲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eme L
在这两个轴中,想象轴a'—a用实线划出,而象征轴S—A从A出发,碰到a'—a轴之后则变成了虚线,这是必须预先提醒注意的。它的意义已在前面叙述了,表示主体S想要和外部的大他者A 产生关系,但没有达到目的,碰到a'—a轴之后,就被回送到作为心像的自我a上。就是说,这条实线和虚线的关系就像这个例子,主体最初要寻求与外部他者的交流,但在自己的形象中陷入同语反复的空虚的谈话中,这表明主体的真理总是被盗走这样一种机制。首先,在图解中位于S位置的虽然暂且被符号化为S,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名称的地方,在那里被假想的就是以S为字头的主体(sujet)。
因为S和它(Es)在发音上相似,所以也和弗洛伊德第二部分所论述的本我重叠在一起来理解,但它具有伦理性的要求,就像前文所述的拉康翻译的弗洛伊德的那句话:“有它的地方,我一定来。”
(p.75)主体不能以将自己的姿态固定在S地方的形式来理解,因而要把它捧到在镜像阶段所看到的一个形象中。这样,小他者a把S送到想象轴a'—a上,并把它作为自我a寻找出来。其次,告诉这个主体S自己是谁的,也是在象征轴S—A上位于相反的一极,拉康用大写字母A书写的大他者。大他者A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变化的、外表是同类的他人,而是和我们隔绝着的外部的东西,也就是作为一个定点先于我们位于既能使主体虚无化,又能在那里保持联系的、在原理上无法抵达的地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为了保证我们世界的安定而导入的维度,因为它正从我们的生活世界分离出去,所以才具有存在价值。因此可以说,拉康在图解L上把它用虚线抛向了a'—a墙壁的另一侧,将锚抛向前方无限远的一点。把这个远方的看不见的大他者A 作为阿基米德的不动的点,通过被他言说,又与那里保持联系(这里一定要注意箭头是起始于先于S 的A点,又指向S的),主体S才可能在S的位置上接受自身的存在。(p.76)但是,这个大他者A
的地点作为在哪儿都非常绝对的定点,真能一直停留在保证主体时空的位置上吗?这个问题在斜线被画在大他者上的后期理论的展开上,也是被否认的一点。大他者也裂开了一个缺口,它不是完美的,丝毫不能被称作不动的定点。我们一看到连接大他者A和主体S的箭头就会明白,箭头在图上是从A向S延伸的,但在途中碰到了a'—a墙壁之后变成了虚线。如前所述,这一变化显示,主体S想要接受大他者A的答复,但是被a'—a的想象屏幕干扰,被小他者a这个镜像窃取。就是说,从A到S 的象征轴逃向了a'—a的想象轴,注定了主体S借助想象的小客体a来接受大他者A的信息这种命运。(p.77)从主体S一侧看从实线到虚线的变换,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表示主体S面对大他者A这个无法抵达的点不停地言说,并因此不得不把自身作为不可言说的东西、作为消失的点交出来。这样,主体S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式的父—母—子三者的关系中移动到被消除的第四者,在体系内部,被安置在只有不停地言说这样的航迹上的一点来表示的位置上。根据拉康所说,a'—a轴很像镜子的表面,是指在形象中窃取了所有的表象,并安装了一个在瞬间能够呈现其整体形象的镜像短路的装置。主体自身也将其外形映照在a'—a上,就被还原为这样一种状态,即把自我配置在a的位置上,把作为自我的想象的碎片化的小他者配置在a'的地方。这样,主体在图解L上从S滑向a',并以作为镜像的自己的a'为媒介,在a上获得自我这种形式的自我认识。并且把自我放在世界的中心,封闭在它的内部,主体以此改换其形象,全然不听来自A处的大他者的召唤。分析就是能够在没有预料的意外的方向上提供解答的、与陌生的大他者A的对话,是主体在认为自己不存在的意料之外的地方接受它的一种经验。但是如前所述,在现实中即使是大他者A,也不可能长居于绝对的高处维持其超越。大他者A也只是一些时候当场跌落,在想象的墙壁a'—a被捕捉到,而未必跌落下去的存在。(p.79)作为两个自我的小他者a—a'之间的斗争,a和a'无论是富有者还是贫困者,都被不知何时会与对手逆转立场的不安所折磨,互相主张主人性,展开镜像战争。两个自我的极不稳定的关系被另一轴,即象征轴A—S横穿过去,一直到打上裂口之前都不能给这场无休无止的争斗画上句点。它是通过主体谛听从位于世界之外的他者这个洋溢着死亡气息的、绝对高处发出的决定性的声音,并一心一意地接受它而完成的。(p.162)在此,拉康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图示:作为法的支配者的、给予空无的裂口的第三者,即大他者A的介入,企图通过两者把它认定为自己的真正操纵者来解决这场争斗。在a—a'轴上插入一条横断线,a和a'这两个小他者就停止了争斗,被拉回到固定的位置。于是,小他者—自我映照在作为其化身流露出的、情感转移的申辩他人的小镜子中的镜像的欲望,通过回应来自大他者A的召唤来改变倾向。(p.163)起初,拉康把a作为小他者、小写a用于表示我们在前面图解L中看到的叫做自我的想象客体。可是,小客体a的定义随着拉康理论的深化,渐渐发生了变化。那以后,它与被面纱遮盖的菲勒斯一样,被用于想象性的呈现真理,但是在后期它成为我们在后面要详加叙述的被放在表示真实事物的地点上的东西。(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