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用水测量时间)

合集下载

《用水测量时间》(观察实验类)教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观察实验类)教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观察实验类)教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观察实验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流的时间基本相等,古人就利用流水来进行计时;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

过程与方法:经历记录 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意识到推断与预测要根据已有的经验与认识。

【教学重点】经历记录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进行推断与预测【材料准备】课件(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量杯二个、适量的水、滴管、手表或者时钟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观看录像,情境引入1、课件播放一段大自然中各种流水的现象录像。

提问:流水与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学古人,用水来测量时间(板书)。

二、滴漏实验实验一: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简介器材,明确实验要求每组铁架台上都有一个漏杯,底部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孔。

量杯中有_5毫升水,100毫升备用水,一支滴管,一个量筒。

(用多于100毫升的水,是为了避免水的表面张力而带来的水流不完的现象)。

2、师生讨论实验操作要求:先用手指按住小孔,把_5毫升的水全部倒入漏杯中,教师统一喊口令开始计时,等量筒里的水积聚100毫升水时,记下时间。

3、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4、分析数据,反思实验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装置积聚100毫升的水,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

同时在交流中反思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合作情况。

实验二:积聚1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1、组织学生推测:同样是_5毫升的水,当量筒积聚10毫升水时,要用多少时间呢?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并说说推测的理由。

2、小组讨论推测,并将估计的时间在黑板上表格中填好后交流: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么估计?你们的根据是什么?3、实验验证,记录实验后的数据。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从而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教学难点:精确测量时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水、计时器、实验盆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时间测量相关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时间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测量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水测量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加深对用水测量时间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时间吗?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探索更多的时间测量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测量时间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用水测量时间_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用水测量时间_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用水测量时间_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请学生背诵古诗。

师:请问背完整首古诗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生:10秒。

师:你说呢?生:20秒。

师:你觉得呢?生:一分钟师:我们让他背背看,待会儿我们用秒表测一下,那秒表怎么操作,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下,秒表下面有三个键,一共有五个零,两点前面代表的是分,中间的两个零是秒,那么后面的两个零呢是一百分之一秒,我们待会儿测量时间呢,这后面的两个零,一百分之一秒就直接不计了,就直接记中间这两个数了,现在告诉大家秒表怎么使用〔师讲解秒表的使用,让学生试着秒表的操作〕师:继续请一位同学背一首古诗。

刚刚他用了多少时间?生1:13秒生2:12秒生3:11秒师:同样是一首古诗,但同学们测得的时间却有差异的,这是什么原因?生:反响时间不同师:是的,那是同学们掐表停表时间不一样。

我们先把秒表收起来,放在原来的位置。

除了刚刚我们用秒表计时外,同学们,我们平常生活当中还用哪些工具来计时?生1:闹钟生2:手表生3:生4:沙漏师:沙漏?你平常家里还用沙漏来计时吗?我说现代的计时工具,那么在古代,人们还没创造钟表,那时的人们是用什么来计时的?请最后一个女生生1:一炷香生2:日晷师:你知道日晷是怎样计时的?你知道吗生2:好似是按照那个影子师:是按照阳光下,影子有规律的移动来计时的,你有补充?生3:在日晷旁边有一些刻度生4:根据太阳照射过来的角度来判断出时间过去了多少生5:看天空的白云师:古人有没有利用白云来计时,大家觉得可以吗?你说生:不可以师:白云移动有规律吗?生:没有,被风一吹飘到那边去了,被风一吹又飘到那边去了生6:用沙漏生7:水钟师:水钟。

古人创造了水钟来计时,那流水又有什么规律用来计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水测量时间?请看老师手上拿着的,我把这杯水倒进这个杯中,然后把它漏到这里,你看这个装置能用来计时吗?生1:可以师:为什么生1:因为水滴下来也是需要时间的生2:它跟沙漏的原理一样师:它跟沙漏的原理差不多,怎么差不多,你能来说一下吗?生2:它也是从一个容器里到达下一个容器里生3:因为水从一个容器流到另一个容器的时候,它用的速度是一样的师:你认为从上往下流的速度是一样的,那么到底是不是一样的,我们来做个实验,观察一下,怎么做?我们漏一定量的水,看看每次所用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如果每次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那说明它所消耗的时间是一样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水测量时间》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水测量时间》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导入新课其实,在古代,人们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

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探索新知同学们知道古代的水钟有哪两种类型吗?这些水钟都是怎样报时的呢?“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1.52.探索新知“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1.62.探索新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钟是利用流水的滴漏来计时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滴漏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水钟的工作原理。

1.72.探索新知实验一:测量流50ml水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计划:思考:1.我们的任务是什么?2.需要做什么实验?3.要记录什么?1.82.探索新知实验一:测量流50ml水所需要的时间。

材料:150ml水加3滴红墨水瓶盖钻了小孔,剪去塑料瓶的底部实验一:测量流50ml水所需要的时间。

材料:量筒秒表铁架台1.102.探索新知实验一:测量流50ml水所需要的时间。

滴漏装置:温馨提示:1.重复实验三次,取三组数据的平均值。

2.重复实验要保证盛水瓶里同样的初始水量。

3.流水和秒表计时同时进行。

4.眼睛要平视观察量筒中水的位置。

1.112.探索新知实验一:测量流50ml水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你觉得流水可以测量时间吗?为什么?1.12实验一结论:同一装置下,流水的速度是有规律的,可以用来测量时间。

1.132.探索新知推测:通过实验一,我们知道了流完50ml水需要69.34秒。

那么,同样的装置,流完150ml水需要多长时间?1.14推测:69.34×3=208.02(秒)理由:因为150ml水是50ml水的3倍,所以推测流完150ml水需要花流完50ml水的3倍的时间,即208.02秒。

1.152.探索新知实验二:测量流完150ml水需要的时间。

我们推测流完150ml水需要208.02秒,是否正确呢?一起来做实验验证吧!1.162.探索新知实验二:测量流完150ml水需要的时间。

教科版科学五下《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和掌握利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探索和发现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实验活动充满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日常生活中,对科学测量时间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计时器、水、容器、滴管等。

2.教学课件:实验步骤、原理讲解、时间换算等。

七. 教学过程利用问题导入:“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测量时间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测量时间的方法——用水测量时间。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讲解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时间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新的测量时间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方法。

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地用水测量时间。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定量的水。

2. 准备计时器。

3.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玻璃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测量时间的方法?2.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水测量时间?3. 演示:教师进行实验,展示用水测量时间的具体方法。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用水测量时间的实验。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用水测量时间的实验。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用水测量时间的实验报告。

3. 请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运用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用水测量时间,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能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实验,并且实验结果准确。

4. 学生写的实验报告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

2.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测量时间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测量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玻璃棒、计时器等。

用水测量时间教案正

用水测量时间教案正

用水测量时间教案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

2. 实验操作步骤。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数据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4.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量筒、水、计时器。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3. 教材:用水测量时间教案正。

4. 辅导资料:相关科学知识。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水测量时间?2. 学生分享已有知识,教师总结并讲解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

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2. 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动手实验。

3.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小组讨论。

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规律。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估算某个过程的时间。

2. 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运用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完成家庭实验。

2. 编写实验报告,阐述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分析。

七、教学反思(课后)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时间?2. 学生分享其他测量时间的方法,如沙漏、电子钟等。

3. 教师总结并讲解各种测量时间的原理和优缺点。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第一篇: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四课。

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记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

实践中水是怎样记量时间的呢?教材又呈现了“滴漏实验”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记量时间这一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对积聚10,5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如果漏杯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1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将会怎样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速度还和滴孔的大小有关。

教材以“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结束。

设计思路古代的水钟能计时吗?我一开始让呈现自制水钟,让学生观察水中的流水,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再让学生经历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实验,知道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流水可以测量时间吗?我在学生对前面测量100毫升水所需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对积聚30、60、9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突出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随后进行验证,并对数据进行纵向分析,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流水速度不是均匀的,这个水钟时不能精确计时的!要让流水速度均匀,那应该怎么办?我让学生经历一个“加水计时”的探究活动,对比数据,发现水钟流三个30毫升水的时间在接近,从而意识到:只要在流水过程中,想方设法使水位保持不变,流水速度会均匀的。

再展示古人制作的水钟,了解其原理和精确计时的精妙之处,为水钟能精确计时打下一个“!”号。

寻找生活中的水钟,使学生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流水速度均匀的事物,那就是输液器,让学生去探究,让科学走进我们孩子的生活。

“水的流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让学生经历一个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探究过程”是本堂课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小学科学用水计量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用水计量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用水计量时间(教案)用水计量是小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水资源的宝贵性以及正确使用水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水量所需的时间,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以及正确使用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掌握用水计量与时间的关系。

3.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用水桶、水龙头、计时器、各种容器(如瓶子、盆子、杯子等)。

2.课堂展示用的海报、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在家里使用水有什么要求吗?”。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以提出保持龙头紧闭、洗手时不要一直打开水龙头等行为。

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水的宝贵性,为什么我们要合理使用水资源。

2.实验探究(30分钟)(1)组织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用水桶和各种容器。

(2)让学生围绕水桶和容器进行探究,他们可以用不同容器装满水,然后通过计时器计算水满一个容器所需要的时间。

(3)学生完成实验后,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或白纸上。

3.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看看是否有什么发现。

例如,学生可能会发现不同容器装满水所需的时间不同。

可以通过讨论来引导学生发现这与容器的大小和形状有关系。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我们使用一个较大的容器来装水,会比用一个较小的容器更省时间。

4.总结与讨论(10分钟)教师总结上述实验结果,并帮助学生再次认识到水的宝贵性和正确使用水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水资源,如减少洗澡时间、使用洗衣机合理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节水的理解和意识。

5.拓展活动(15分钟)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用水计量时间的认识,可以结合其他科目的学习展开拓展活动。

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进行容量单位的转换练习;在语文课上,可以撰写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小作文。

用水测量时间

用水测量时间

用水测量时间用水测量时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用水来测量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容器,并且容器的大小需要相对较小,以便能够快速注满水。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些水,并且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现在,让我们开始测量时间吧!首先,我们将一个容器注满水,然后快速将其倒入另一个空的容器中。

当第一个容器中的水完全倒入第二个容器后,我们就用手指轻轻地去触摸第二个容器的底部,记录下此时的时间。

接着,我们将第一个容器中的水全部倒掉,然后再次快速注满,并继续将水倒入第二个容器中。

当第一个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入第二个容器后,再次用手指轻轻地触摸第二个容器的底部,并记录下此时的时间。

通过比较两次记录的时间,我们就得到了用水测量的时间。

由于水倒入第二个容器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水的体积和水的流速来计算出时间。

例如,如果水的体积是500毫升,倒入第二个容器的时间是10秒,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100毫升的水用时2秒。

用水测量时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还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测量出的时间来评估我们完成某项任务的效率,并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

此外,通过不断练习用水测量时间,我们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感知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总结起来,用水测量时间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让我们掌握这项技能,并用水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每一天吧!继续使用水来测量时间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

下面,我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水来测量时间,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际应用。

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用水测量时间的准确性。

在使用水测量时间时,我们需要确保使用相同的容器,并且以相同的角度和力度将水倒入。

还要注意水的温度,因为水的温度会影响其流动速度。

因此,在进行测量之前,最好等待一段时间,让水的温度保持稳定。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实录 教科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实录 教科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实录教科版在本课试教中,主要有两点教学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

本课在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在一个容器里,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建构起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的观念,反而是形成了水的运动是不等时的的观念。

我的改进是:在容器里盛多于100毫升的相同水位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根据100毫升的水推测和验证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推测、计算和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并用实验验证,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

而古人克服了这些困难,发明了水钟。

2.如何有机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在本堂课的试教中,我把古人利用水的运动规律制作水钟的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

首先让学生欣赏小录像,引发了学生对流水能进行计时的原认知,古人可能也就是观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规律而得到原型启发的。

在经历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所以可以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推测与验证分别积聚20、40、6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与古人同样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装置中,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从而让学生想办法,也是与古人同样的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解决了先快后慢这个问题,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

也直接导向下一节课“制作水钟”。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水测量时间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小学五年级科学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一课时)

小学五年级科学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一课时)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一课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

探究的过程是一种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修正、去发现、去创造,从而实现学习上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探究学习”。

因此,在《用水测量时间》一课中,教师把重点确定在滴漏实验,让学生在经历记录流完50毫升水需要多长时间的基础上,初步理解用水是可以测量时间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发现滴漏水流的速度会变慢,并分析影响水流变慢的原因,从而对”水钟“提出改进的方法。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猜测、验证、发现、分析、归纳、改进等方式可充分体会到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需要细心观察,持之以恒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人类发现创造计时仪器付出巨大的努力。

科学注重实证,推崇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

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研究成果往往被人们运用在生产生活中。

本课《用水测量时间》比较好的体现科学这一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本课《用水测量时间》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中的第三课。

学生在研究圭表与日晷后,会发现太阳光影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晚上怎么计时呢?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认识两种水钟,一种是泄水型水钟,另一种是受水型水钟。

在这一课中,教材要求学生观察滴漏,并推测在瓶子中积聚10毫升、50毫升和300毫升分别需要的时间。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利用滴漏计时的原理。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可适当地处理教材。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不难发现利用流水是可以用来计时的,进一步进行猜测、验证、分析、发现事实上水在下流过程中不是匀速的,流掉前50毫升水的时间与流掉后50毫升水的时间并不完全相等。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请同学们面朝老师坐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日晷它是可以测量时间的,那么古人还可以用哪些来测量时间?这是什么?生:水钟师:水钟它是怎么用来测量时间的?生:靠在水里师:靠在水里怎么样的生:靠水来运动师:你说生:靠流水来运动师:那么流水它是怎么样来测量时间的?生:一秒一滴师:一秒一滴?你的意思是说它是以固定的速度滴下来的?(板书:水滴以固定速度滴下来)师:那你们来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的?你说生:不一定师:那么,只要怎么样就可以了?你来说生:同样的大小师:哦,以同样的速度滴下来就可以了,是不是?生:是师:它是受水型水钟,水钟它以固定的速度滴下来,那么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水钟师什么水钟?生:泄水型水钟师: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水钟它是不是也是以固定速度滴下来的?生:是师:好,老师今天还准备了这样一个装置,认识吗?生:一次性杯师:老师在它的底部钻了个小孔,大家来看一下,把水装进去,把手放开,老师这个装置能不能用来计时?生:不能,因为它不是一滴一滴滴下去的,直接一条下去师:哦,你的意思是它不是以固定速度滴下去的,你们赞同吗?生:赞同师:你有没有证据证明,它不是以固定速度滴下去的,刚才这个只是你们的猜测生:实验师:实验要怎么做,怎么进行这个实验?小组先讨论一下师:第八组同学先派一个代表说说看,你们小组想到了什么方法?生:计时师:哦,计时,要怎么做,有没有补充一下的,这位女同学你来生:把水倒进去,倒的时候拿计时器计时师:那怎么知道?我们刚才说了它不是以固定速度滴下去的?速度我们能不能看出来生:看不出来师:那要怎么办呢?你来说生:下面用一个接水的容器,看一分钟的水量师:就是说要看一分钟滴下的水量是多少,如果一分钟滴的水量不一样,就说明这个不是以固定的速度滴下来,如果一样,就说明这个以固定的速度滴下来,是不是?师:那么大家看一下,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的这张记录单,跟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想法,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一样师:他刚才是用相同时间测水量,我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生:时间,看相同水量测时间师:在什么前提下生:固定水量前提下师:我现在滴的是多少毫升?生:20毫升师:那你看下,老师是从多少的水中漏出20毫升?生:100毫升师:为什么要从100毫升开始呢,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用20毫升?你来说生:滴到后来,水减少了,压力就减少了,速度会变师:哦,是会变?我现在的20毫升是指要在哪里漏出20毫升?你说生:烧杯师:那我怎么知道有20毫升了?看什么生:看刻度师:我要在这个量杯里装20毫升水,我能不能保证我这个漏杯中的水全部到这个量杯里?生:不一定师:可能会怎么样生:可能会变小了师:这个量杯里的水可能会漏出来,所以我们一开始装水的时候要怎么样?生:多装一点师:还有一个,同学们操作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弄出来,有水损失了,所以我们事先要多装一点,怎么做清楚了吗?生:清楚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说说看,你来说生:把装满100毫升水的杯子放在量杯上面师:这100毫升水要用什么来量?生:量杯师:用量杯量好100毫升水倒进这个漏杯中,然后呢?生:用手指先把漏孔堵住,放在量杯上面,测的时候再把手指拿开,计时,到20毫升的时候就叫停,再比较一下师:比较什么生:比较时间师:根据同学们的猜测,它不是以固定什么速度流下来,那么你猜测一下,他的时间是怎么样?你来说生:有多有少师:有多有少,也就是说是不一样的,对不对,那么老实这里还有几点小提示,看的明白吗?生:明白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领取材料(学生实验)师:已经做好的小组先把材料整理好,讨论下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师:现在我们来说说看,通过刚才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来说生:我发现水滴以固定速度滴下来的师:你是通过什么发现的生:因为每个20毫升都是23秒师:它们的时间都一样,是吗?其他小组有这样的发现吗?生:有师:还有其他发现吗?这位男同学你来说说看生:水钟没有以固定的速度师:没有以固定的速度?有没有以固定的速度?你是第几小组?生:第三小组师:第三小组为什么说没有以固定的速度?你是怎么看的,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小组的数据,它们是26.26.25,它能不能说明没有以固定的速度生:不能师:他们组测的时间为什么出现不一致,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说生:可能是他们配合的不好,时间按错了师:可能早按了,也可能晚按了,操作的时候可能出现了误差,导致数据不准确,还有没有其他发现,你来说生:水滴不是固定的,是基本一致的师:那么基本一致是什么造成的,你来说生:还是操作上出现误差,秒表按快了师:操作的时候可能不协调,没同步,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孔的大小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因为有的组的是快的,有的组的是慢的,师:你指的是哪个小组?生:第五小组是10秒,第三小组是26秒师:你觉得这个10秒和26秒哪个快?生:10秒师:你觉得这个孔的大小怎么影响它的速度?当它孔大的时候,流速会生:快师:当它孔小的时候,流速会生:慢师:其他同学是不是这样子?生:是师: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老师这个装置能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生:不能师:为什么不能,你来说生:有些测出来的并不是一致的师:我同一个组的行不行,测出来的时间是一致的吗?生:一致师:那这个装置能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生:能师:还有同学纠结的是有些小组的数据是不一样的,那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不对,是操作的时候造成的。

小学科学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用水测量时间(教案)引言:《小学科学33》的本次教案将介绍如何利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使用钟表或手机来测量时间,但是在没有这些工具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计算时间的呢?本教案将向学生们介绍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测量时间的方法——用水测量时间。

通过本次实践,学生们将对时间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了解传统计时方法并与现代计时工具进行对比。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记录、进行简单的测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一个大水桶、一个中等大小的水桶、一个小水桶、一瓶水桶。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向学生们讲述古代人们测量时间的方法。

告诉他们古代人们没有钟表等现代计时工具,他们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如果没有钟表,你们会如何计算时间呢?步骤二:实践操作1. 将大水桶装满水,并将其放在桌子上。

2. 将中等大小的水桶装满水,并将其放在大水桶旁边。

3. 将小水桶装满水,并将其放在中等大小的水桶旁边。

4. 将瓶子的盖子打开,并将其放在小水桶旁边。

步骤三:观察与记录1. 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水桶中的水面,观察水面上是否有波动。

2. 要求学生用纸和笔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们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原因。

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水面的波动与时间有关。

2. 教师带领学生们总结出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上的波动会产生改变。

步骤五:扩展探索1. 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水桶大小和水量变化对时间测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他们可以观察到水面的波动与时间的关系。

2. 学生们还可以尝试用不同温度的水、不同形状的容器进行实验,观察这些因素对时间测量的影响,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用水测量时间科学教学教案

用水测量时间科学教学教案

用水测量时间科学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时间的基本概念,如秒、分钟、小时等。

探讨时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展示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章:水的性质与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度、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等。

学习使用量筒等工具进行水的测量。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及其对测量时间的影响。

学习使用量筒、计时器等工具进行水的测量。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性质和测量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章:用水测量时间3.1 教学目标学习使用水滴计时法来测量时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水滴计时法的原理和步骤。

学习如何准确地观察和记录水滴的滴落时间。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水滴计时法的要领。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实验结果,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准确性。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4.2 教学内容分析实验数据,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准确性。

探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和改进方法。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5.2 教学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3 教学方法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六章:水的流动与时间测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流动的特性及其对时间测量的影响。

学习使用水流计时法来测量时间。

6.2 教学内容介绍水流动的特性及其对时间测量的影响。

学习如何使用水流计时法来测量时间。

小学科学:《用水计量时间》记录与评析

小学科学:《用水计量时间》记录与评析

用水计量时间一、引入 9:401.出示沙漏,怎么计时?可以换成别的物质吗?2.出示课题:用水计量时间3.出示古代水钟图片,它是怎样计量时间的?(学生不会,移到最后)提示:要用水来计量时间,需要怎样?(评:这个问题很重要,这里过得太匆匆,学生还没思考。

应当让思维生发后,再进入下面的研究活动。

)二、探索:水滴流下的时间是均匀的吗?1.认识装置PPT、实物2.怎么知道水流速度是不是均匀的?(指名说不如小组商议,把装置直接放在桌上,让学生看到材料实物思考研究方法,材料可以作思考的支架)师讲述实验方法:(评:应当让学生自己商议方法,老师的方法150ml中流出50ml)3.解读记录单,师交代实验过程。

(评:太淡,记录单先放抽屉,让学生自己解读,纵向,横向,是一次流完150ml,分3段计时,做3次;还是150ml里放50ml,100ml里再放50ml 做三次,让学生来说怎样更合理,桌上先装好250毫升水,需要2个水杯,一个装水,一个接水)课堂观察:水漏的高度要调整、学生不明白研究问题“从150ml水中流出相同量的水用时否相同”,应当加强实验前的研讨,推测……PPT解读实验图150ml放下相同的水量,需要的时间是否相同,如果……说明水流速度是均匀的;如果……;看记录单,150ml分段计时,记完整一次,比较3段所用的时间,再重复实验,这样更合理,因为研究的是流速,开头和后来时间是否一样。

三、交流研讨10:081.指名1,展示数据与发现(交流屏幕不清晰)2.指名生2,师:竖着看,还是横着看(评:先要让学生围绕猜测,说水流速度均匀吗?再说证据,集体证据,再分析原因,解释不均匀的原因,再找数据,数据里有没有证据支持你们的解释。

再横着看数据,寻找证据,获取更多信息。

)生:水在同样多的情况下,水的流速是均匀师:你们的数据支持他的观点?组8:说不支持拿出数据,解读。

(学生的数据事实上也是支持的,只是她还停留在第一个问题,水流速度不均匀。

“用水测量时间”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1

“用水测量时间”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1

教学案例1:“用水测量时间”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背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用水测量时间”。

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在原有认知上,做出一系列的想象,猜测水钟报时的方法,教材的三幅古代水钟图,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

而这只是在思维上的一些考虑,实践中水是怎样计量时间的呢?教材利用“滴漏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计量时间这一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此节的教学过程可以按HPS教学模式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演示现象出示受水型水钟,让学生看自己的手表说出此时时刻,教师打开水钟,经过一段时间,教师看着水钟说出这是时刻,与学生的手表显示时间是相同的。

2.引出学生的观点问题: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成水钟的?流水与时间有哪些相似的特点?学生:流一定的水量需要一定的时间3.学习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在没有钟表以前,古人就是用水和火来计时的。

根据古书记载,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一种滴水计时的“刻漏”,“漏壶”,水钟。

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据埃及朝官阿门内姆哈特的墓志铭记载,此人曾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发明了水钟,一种“漏壶”。

容器内的水面随着水的流出而下降,据此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这类时钟对祭司特别有用,因为夜里他们需要了解时间,不致错过在神庙内举行宗教仪式和献技活动的既定时刻,现存最古老的水钟是阿孟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4世纪)统治时期的产物——1905年在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发现了它的残片希腊世界也拥有较为精致的水钟,发明家亚历山大的克特西比乌斯于公元前270年左右制造的水钟即为一例。

这台水钟的水流由多个活塞进行精确控制,能驱动从响铃和活动木偶到鸣禽等各种自动装置——这或许就是最早的布谷钟4.激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指出流水和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如何找出来呢?可以通过前面的演示启发学生想到:流一定的水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水位影响水流速的快慢。

小学科学:《用水计量时间》记录与评析( 研讨课)

小学科学:《用水计量时间》记录与评析( 研讨课)

用水计量时间一、引入活动:观察水的流速8:361.古人计时工具PPT生1:刻滴生2:水钟2.出示课题:用水计量时间提出问题:用水怎么计量时间?生1:一滴一秒生2:(活动前的猜想没有聚焦到要均匀地运动就可以来计时)3.观察水流是否均匀?8:39取材料,观察水流的速度(交代不清,观察什么?学生有点不明白。

可以演示辅助)8:42生1:水流的速度越来越慢生2:水流开始很细,后来一滴一滴生3:这样的水流不能计量一秒钟生4:水流下来的不是匀速二、探索:水流速度是否是均匀1.小组商议:怎样证明水流速度是否是均匀的?2.指名:3人(有2人指向了分段计时,一个孩子还在希望看到一滴一滴)3.PPT方法、步骤(重点是三段时间是否相同,学生自己思维起来还是难,这里4.解读记录单:讨论“取值”方法5.8:50取计时器开始观察与测量(进入慢了,前面的研讨不够简约,核心问题2个,均匀运动的物体可以计时,水流的速度是否均匀,2观察体验活动后,提出猜想,怎样证明,方法讨论是重要的。

)(课堂观察:这个装置降低了操作难度,学生的测量变得方便,减少实验误差,因学生为了公平,轮流实验操作,人因素的误差增加了。

)6.9:01-9:07整理材料、数据(很有价值的活动,把时间给学生小组共同体学习)三、交流研讨:9:07(课堂观察有5个左右小组想到了是水的压力问题,大约是3-4组想不出原因)1.指名生1:数据、发现,解释是水的压力2.生2:水流速度不均匀说不支持,结果数据也是越来越慢(研讨怎样有效,围绕问题回答,说证据)出示板书:3.9:13怎样让水流速度均匀?怎么做?生1:一滴一滴滴下来,我们就一滴一滴加进去,生2:保持水位一样师:你们的测量数据中是否能找到证据(生搅在自己的数据与别人不同,找到原因,不同的漏孔想不到,认为是人为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学会解读数据)四、解释、迁移1.PPT古代水钟模型,解释怎样保持水流速度均匀?2.视频:资料。

用水测量时间(研究性)

用水测量时间(研究性)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材与学生分析】在前一课研究圭表与日晷后,学生会发现太阳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太阳只能用来白天计时,晚上怎么计时?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用水不同的计时方法。

在学生的潜意识里,时间具有等时性,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流水也应该具有等时性。

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所理解的等时性并不是教材所蕴含的等时性(300毫升的水里流出100毫升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而是指前后流出一定量的水所需的时间一样。

因此,我在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教材作了处理,把第一个活动改成让学生观察流水,从直观上判断流水能不能用来计时,再出示古人不同类型的水钟及初步原理。

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流水能用来计时,流水的速度会不会固定不变的?为了证明流水的速度是不是稳定不变这个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法。

学生设计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测量相同时间内流水的量一样吗?另一种方法测量相同的流水量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吗?利用记录单的辅助,明确实验的方法,在实验中获取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推测。

学生通过多次观察测量,发现水流的速度居然会发生变化,水流速度发生的变化的原因在实验观察中也被学生初步认识到。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开展研究:怎样使水流以固定不变的速度下流,达到能够用水计时的目的。

学生提出保持相同的水位的方法,流水的速度可能会保持固定不变的想法。

顺着学生的推测,再次开展测量,分析所测得的数据,学生发现:原来水位保持不变,流水的速度也会固定不变。

学生通过两次实验认识到:保持水位不变是用水测量时间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最后再一次出示水钟,与第一次对水钟的认识进行对比。

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泄水型与受水型水钟,同时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勇于实践的精神。

整堂课,让学生真正经历了古人设计水钟,用水测量时间的探索过程,学生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古代的水钟,解释水钟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组当值的课堂实录
《用水测量时间》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这是时间单元的第三课。

从教材编排看,本单元体现了人类测量时间从粗略到精确的过程,本课和下一课《我的水钟》处在用太阳光影测量时间和用摆计时之间,是人类计时发展史认识的重要环节。

本课和下一课共同构成这一环节,本课认识水钟计时的原理,下一课则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水钟。

本课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看图认识古代的水钟;第二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开展滴漏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地漏一定量的水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滴漏计时的原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流水的速度与滴水孔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等因素有关,古人正是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量100ml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推测和验证流30、60、90ml分别需要多少时间,然后经历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和科学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开展滴漏实验,完成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教学难点:尝试对滴漏实验进行改进。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执教者:姚国刚
执教班级:五年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