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性方法
第四章 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研究
![第四章 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3b15f62f60ddccdb38a045.png)
研究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
1、 研究有机物本身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以了解影 响生物降解性的原因和机理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 物的生物降解性的规律性;
2、 研究各种有机物在不同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 机理和途径;
3、 开发更有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培养、驯化、分 离和鉴定对不同有机化合物有降解作用的特性菌 种。
生物可降解性由内因(有机物本身性质、结构和参与 反应的微生物种群)和外因(环境条件:温度、PH、受试 无浓度、其他物质浓度等)两方面决定。
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1、增加一个取代基团就会使有机物难以矿化或完全不能 矿化,这种取代基团被称为异源基团; 2、异源基团数目增加将使有机分子更难以降解; 3、异源基团的位置对生物降解产生显著影响 4、甲基分支对生物降解产生显著影响 5、烷基或脂肪酸基与苯环的连接位置也会影响到生物降 解性。 6、多环芳烃中含有稠环越多越难生物降解。 7、主链上的取代基团:抗降解,O>S>N
3.微生物指标
o 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显微镜计数、活菌计数
用微生物体内的特殊物质来判断:脱氢酶 (DHA,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有)、ATP(反映 所有活细胞的特性)等。
评价基质的可生物降解性,常将基质的生化呼吸曲线 与内源呼吸线进行比较。内源呼吸线是在不投加基质 的条件下,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状态时利用自身细胞 物质作为呼吸基质,其耗氧量随时间而变化绘制的曲 线。
直接测污染物消减动向;间接测定,如BOD、 COD、TOC(总有机碳)等。
培养:好氧浅层培养;厌氧深层静置培养或厌 氧罐培养。
上述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一般来说, 对于不同的物质,根据其特性的不同,可 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其生物降解性。 如对于聚酯类物质的降解性研究多采用 称重法及耗氧量法;塑料的降解性研究多 采用土埋法、堆肥法、CO2生成量法及 特定微生物降解法等;高分子材料的降解 性研究可采用综合评价法,如测定CO2 或耗氧量、蛋白质及底物的浓度。
难降解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技术分析
![难降解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7719696c85ec3a87c2c5ae.png)
技术应用与研究2018·0149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难降解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技术分析*丁智晖 董子萱 于水利(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摘要:广泛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难降解化学物质,一方面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因难降解的特性长期滞留于人们的生活空间,因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危险。
为了减轻难降解有机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危害,国内外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主要方法包括生物法、物化法、化学氧化法等。
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生物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生物降解;难降解有机物;技术进展中图分类号:Q 文献标识码:AThe analysis of Biodegrad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Refractory organic mattersDing Zhihui, Dong Zixuan, Yu Shuili(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Abstract:The refractory chemicals Widely existing in people's production life not only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people,but also pose a potential danger to human health due to their carcinogenic, teratogenic, mutagenic properties and long-reten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and harm by refractory organic matters to the environment,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organic matt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mainly including biological method, physicochemical method, chemical oxidation method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degradation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will be introduced briefly.Key words:biodegradation;refractory organic matters;technical progress1.前言进入工业时代以来,每年都有新型化学物质问世。
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a6f5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f.png)
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研究塑料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食品包装到医疗设备,从建筑材料到交通工具,其应用范围广泛。
然而,塑料制品不易降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
因此,研究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寻找解决塑料垃圾问题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塑料的分类和特性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可以软化,冷却后变硬,可以反复加工;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变硬,冷却后保持硬度,不能反复加工。
这两种塑料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有所不同,对生物降解性也有影响。
生物降解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生物降解性是指物质在生物体内或外部环境中由生物作用而分解的能力。
评价塑料的生物降解性通常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即在控制条件下,将塑料与土壤、微生物等接触,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分解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定塑料的化学组成变化、分子量变化等方法来评价其生物降解性。
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些塑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PHAs)等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并在包装、农业、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这些生物降解塑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然而,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较高,产量较小,难以大规模替代传统塑料。
此外,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如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这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它不仅涉及到塑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还涉及到环境条件、微生物种类等多种因素。
虽然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大规模替代传统塑料,还需要解决成本、产量和环境适应性等问题。
以上内容为左右。
接下来可以详细介绍各种生物降解塑料的特性、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生物降解塑料的种类与特性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中,聚乳酸(PLA)和聚羟基脂肪酸(PHAs)是两种常见的生物降解塑料。
生物材料降解的评价方法
![生物材料降解的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e30c1dff00bed5b9f31d3a.png)
对于目前产品的降解性研究是重点,请各部门按此原则撰写研究方案及开展相关研究。
需经过审批。
1. 生物材料降解的评价方法最常用的生物降解评价方法示于表1。
上述评价方法较为笼统,近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降解研究设计原理与研究方案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a. 设计原理分析材料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否会降解对它的安全性评价来讲十分重要。
对所有生物材料都进行降解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
因此,对哪些情况应考虑有必要进行降解研究、哪些情况可不必进行降解研究,ISO10993-9中作了原则规定。
作为判别,主要根据如下:(1)下列情况应考虑进行降解研究(a)材料是可被生物吸收的;(b)长期植入材料(大于30d),可能产生明显的生物降解;(c)通过对材料的广泛研究表明,在材料(尤指介入或植入材料)与人体长期接触期间,毒性物质可以或可能释放出来。
(2)下列情况不必进行降解研究(a)可溶出的或以一定的量和速度从特定材料中释放出的物质已经过安全性评价及具有安全临床使用史;(b)在预计使用中已有充分的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数据。
即使是有必要进行降解研究的材料,在设计降解系统评价前应首先熟悉文献中介绍的此种材料降解机理和生物降解的情况。
根据文献中实验研究以及临床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判定。
若能证明此材料已进行了降解的系统评价,它的结论是符合ISO10993-1中的规定要求或为生命体能接受此材料或能被证明已为临床长期安全应用,或有文献及实验研究中实验数据证明它与已知材料的降解研究一致,则无须进行雷同的试验。
在设计降解评价方法时应考虑材料的化学特性与物理特性,所制成的器械和它的作用原理、使用时间、位置及其局部环境的化学特性等因素,对不同材质的部件要考虑不同的降解机理的区别。
评价方法应与这些条件相符合。
若能检索到相应的标准与文献中通用推荐的方法,应优先考虑采用规定的降解产物定性与定量标准。
由于研究降解问题比较复杂,设计实验方案尤为困难,目前大都采用体外的方法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根据体外研究结果考虑是否进行体内研究。
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
![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https://img.taocdn.com/s3/m/8f3c867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e.png)
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天然材料是指能够在自然环境下自然分解并无害化的材料,它们通常是生物可降解的,可以通过生物过程来分解并转化为环境中的有机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元素。
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是其重要性质之一,而这一特性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一、植物纤维类植物纤维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它们通常具有自然分解能力。
比较常见的植物纤维材料包括棉花、麻、亚麻、大麻、草、竹子等。
这些植物纤维的生物降解性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有机玻璃和木质素等杂质会影响植物纤维的降解速度和效果。
植物纤维材料的降解过程在自然情况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这与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密度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然而,与许多合成材料相比,植物纤维的降解时间仍是较短的,在自然环境下更易于分解和降解,因此有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蛋白质类蛋白质是一类关键的生物大分子,它们通常是由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多肽链。
与植物纤维相比,蛋白质的降解速度更快,这与蛋白质的化学结构有关,因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容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它们能够被微生物快速分解并转化为环境中的有机物质。
蛋白质通常存在于大多数食品和医药制品中。
在许多情况下,蛋白质的降解速度是医学上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缝合线(手术医疗补料)用蛋白质材料是出于它们的易被降解性等原因导致的。
三、生物聚合物类生物聚合物是另一类常见的天然材料,它们由生物体内的多肽、多糖分子组成。
这些天然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通常被微生物分解,因为它们与细菌和真菌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
因此,在环境中放置的生物聚合物会迅速被生物降解并转化为环境中的有机物质,这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生物聚合物在医学、食品和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蛋白质聚合物被用于缝合线、生物纤维素被用于包装材料等。
由于生物聚合物在较低水平上会被生物降解,因此它们比大多数合成聚合物更环保,更适合用于生物医学和生态环保等领域。
总的来说,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
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方法
![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cdee252af90242a895e5c9.png)
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方法塑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可视化观察、质量损失、力学性能和分子量的变化、CO释放量/氧气吸收量、平板培养法等。
还有一些技术可以用来评估聚合物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包括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核磁共振(NMR)、X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分析、吸水率等。
对于塑料变化的可视化观察和评估,可用来描述降解后的变化参数和特征包括表面粗糙度、孔洞和裂痕的形成、分裂破碎情况、颜色变化、生物薄膜表面的性状变化等,可通过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一步观察降解后的结构和探究降解机理。
聚合物降解测试中经常采用测定薄膜或条状试样在降解后的质量损失,结合残余材料的结构和分子量等分析,可以获得降解过程的详细信息,有利于探究降解机理和分析影响降解的因素。
断裂伸长率对于聚合物的分子量变化十分敏感,当降解试样分子量发生少量变化时,可用断裂伸长率表征塑料降解的情况。
只有当分子量出现较大损失时,才表示酶导致解聚反应的发生,材料出现明显降解,对于非生物降解进程,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这种检测通常用于第一阶段非生物降解的情况,如PLA 的降解。
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氧进行新陈代谢生成最终产物CO2,微生物所消耗的氧或生成的CO2可作为聚合物降解情况的一个指标,也是在实验室中进行降解测试最常用的方法。
传统方法是采用碱液吸收CO2,通过人工滴定、红外和顺磁性氧检测仪均可检测装置中氧和CO2浓度。
但是,自动化和连续性的测试方法要求测定排出气流的检测仪信号要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如果降解过程较缓慢,CO2和氧气浓度过低会导致信号很弱,会增加系统误差影响准确性。
平板培养法是一种简单的半定量方法。
将聚合物的细小颗粒均匀撒布在合成琼脂平板中,琼脂平板不透明且不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接种微生物在平板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清晰的晕轮,表明微生物能分解聚合物,这是微生物降解材料检测的第一步。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研究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94b99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a.png)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导致污染水域逐年扩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沿海生物资源衰竭、生物多样性锐减,并引发了多种环境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加强表面活性剂降解的研究,有效地控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表面活性剂降解的技术近几年也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生物降解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降解方法。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碳化物,有机碳化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细胞物质,作为能源而被利用,进一步分解成为CO2和HO的一种现象。
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是指表面活性剂在环境因素(微生2物)作用下结构发生变化而被破坏,从对环境有害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逐步转化成对环境无害的小分子如(CO2、H2O、NH3等)的过程。
完整的生物降解需要经历以下过程:(1)初级生物降解:包括吸附和裂解两个过程,在这一阶段表面活性剂母体结构消失,特性发生变化;(2)环境允许的生物降解:达到环境可以接受程度的生物降解,降解得到的产物不再导致环境污染;(3)最终生物降解:表面活性剂完全转化为CO2、H2O和NH3等无机物和其它代谢物。
1、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的指标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性主要是通过考察以下两种指标。
(1)生物降解度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通常是指在给定的曝露条件和定量分析方法下表面活性剂降解的百分数。
(2)降解时间和半衰期在衰减实验中,经过一定的曝露时间后,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接近一个常数。
通过以表面活性剂降解度达到水平状态的值和达到水平状态的时间这两个数据表示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能。
生物降解达到水平状态值时所需时间愈短,则生物降解性愈好。
此外,可以用半衰期来表示生物降解速率。
半衰期为表面活性剂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时所需的生物降解时间。
半衰期愈短,生物降解速率愈高。
2、影响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因素影响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如下几方面:(1)微生物种源影响生物降解试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所采用的微生物的情况,微生物是否经过污染物驯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微生物对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如对于酚而言,以驯化的污泥降解苯酚的能力是未经驯化污泥的50倍。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65f6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b.png)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研究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逐渐成为科学界和工业界的焦点。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指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生物材料能够被微生物、酶或其他生物介导的过程降解成无毒的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本文将探讨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的研究进展、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进展1. 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调整聚合物结构和添加特定的降解剂来实现可降解性。
例如,聚乳酸和聚羟基磷酸酯等聚合物,在体内能够被水解酶降解,并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一些天然聚合物材料,如明胶和壳聚糖,它们也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2. 生物降解金属材料除了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生物降解金属材料也备受关注。
这些金属材料包括镁合金、铁基材料等,它们可以在生物体内迅速降解并释放出对细胞生长有益的金属离子。
这种材料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物降解支架和植入性器械等。
二、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技术应用1. 医疗领域应用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可降解的支架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支架,用于心脏病患者的血管重建或支架植入。
同时,可降解的缝线材料可以用于外科手术中,避免了再次手术去除缝线的必要。
此外,可降解的药物传递系统也可以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
2. 环境保护应用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可以帮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例如,可降解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等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另外,可降解的农膜可以代替传统的塑料农膜使用,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这些应用有助于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三、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 研发新型生物材料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和生物降解金属材料上,但还存在着许多应用领域需要更多新型材料的开发。
例如,可降解陶瓷材料在骨科修复和植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性检测方法讨论
![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性检测方法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618d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d.png)
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性检测方法讨论摘要:生物降解材料是在天然环境中(如土壤,沙土),或者在特殊环境中(如堆肥,厌氧发酵,水溶液),可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最后转化为CO2,CH4,H2O 的材料。
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种类以及降解环境都会对聚合物的生物降解产生一定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种评价生物降解效果的指标,大致可划分为好氧降解法、厌氧降解法和其他检测方法。
对塑料产品的可降解性能进行测试是市场监督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可降解物质;检测前言塑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易加工、经久耐用、价格便宜等特点,在社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塑料因其分子质量高、结构中存在较多的取代基,难以被微生物利用,导致塑料使用量的增加伴随着固体废物和塑料垃圾的快速累积,造成了"白色污染"。
所以,对塑料产品的可降解性能进行测试是目前市场监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常见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要求有可以分解它的全部有机物的微生物。
聚乳酸(PLA)是一种在国际上被研究得最多,并且在工业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工业化程度的生物可降解物质,它具有无毒无刺激、强度高、生物兼容性好、可加工性好等特点,被认为可以取代聚苯乙烯(PS)和 PP (PP)在包装上的使用[12-13]。
聚羟基脂酸酯(PH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生物大分子,其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可用于生物医学及可降解食品包装等领域。
在世界范围内, PHA的发明专利是继 PLA之后的第二大发明。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脂(PBAT)是由己二酸丁二脂与对苯二甲酸丁二脂组成的聚合物,在韧性、耐热、抗冲击、拉伸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PBAT是一种以 BA为主要结构单元(脂族)与 BT为主要结构单元(芳族)的共聚产物。
与芳环结构(BT结构)、结晶区(BT结构)、非晶态结构(BT结构)等相比,脂环结构(BA结构)、非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等更易被水解、降解。
判断废水处理工艺可生化性四种方法
![判断废水处理工艺可生化性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95357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c.png)
判断废水处理工艺可生化性四种方法目前,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废水的可生化性(生物可降解性),也称为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即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难度,是废水的重要特征之一。
造成废水生物降解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除易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外,还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可生物降解物质。
废水的性质和相对含量决定了该废水的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和简易性(通常称为好氧生物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废水的生物降解性除了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利用和利用程度外,还反映了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利用率:一旦分解和利用微生物的速度太慢,导致处理时间过长,在实际的废水工程中难以实现,因此,通常认为废水不可生物降解。
污水生物降解性的测定对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生化处理工段进水量和有机负荷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生物降解性判断方法大致可分为有氧呼吸参数法、微生物生理指标法、摹拟实验法和综合模型法。
一、好氧呼吸参量法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需氧降解,以及诸如鳄鱼 (化学需氧量)和bod (生化需氧量) 等水质指标的变化,都伴有着 o2 的消耗和 co2 代。
好氧呼吸参数法是通过测定水中COD、BOD 等水质指标的变化以及呼吸代谢过程中02 或者 CO2 含量(或者消耗、形成率)的变化来确定有机污染物(或者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的方法。
根据水质指标可分为:水质指标评价法、微生物呼吸曲线法、 C02产生法。
1、水质指标评价法BOD5/CODCr 比率法是评估废水生物降解性的最经典且目前最常用的水质指数评价 方法。
BOD 是指在有氧条件下, 好氧微生物分解利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代谢所消耗的 氧气量。
我们通常使用 BOD5 (五天生化需氧量) 来直接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可生 物降解部份。
CODCr 是指化学氧化剂 (K2Cr2O7) 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彻底氧 化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
CODcr 通常用来表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量。
第二章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2
![第二章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2](https://img.taocdn.com/s3/m/9b2e91e97375a417866f8fd9.png)
一、生物降解性及其评价(评价)
受试有机物 易生物降解实验
降解性 不良
本质性生物降解实验
降解性 良好
生物降解模拟实验
易生物降解试验的目的是评价有机物是否很容易地 被生物完全降解,一般在不利于生物降解的条件下 进行。国际上常用的易生物降解性试验的方法有 Closed battle试验法等。
一、生物降解性及其评价(影响降解性的因素)
①增加A类取代基(见表2-2)一般降解性变差;增加B类取代基,有时可 以增加生物降解性。A类取代基也称异源基团,是指能使生物降解性降低 的基团。②异源基团数目增加,生物降解性降低。③异源基团的位置对生 物降解性产生显著影响。④甲基分支越多,生物降解性越差。⑤对于脂肪 族化合物,其分子量越大越不易生物降解。⑥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 一般低于小分子的脂肪族化合物。⑦对于多环芳烃,其苯环越多越难生物 降解。⑧有氧条件下的降解规律与无氧条件下的降解规律不同。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一、生物降解性及其评价(影响降解性的因素)
①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机物被 一种纯培养微生物降解的速率和程度低于被混合培养微生物降解的速率和 程度。因此,利用混合培养的复合微生物种群,往往有利于污染物的生物 分解和去除。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混合培养的复合微生 物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丰富的分解酶体系,能够降解更多种类的 有机化合物,如中间代谢产物、有毒分解产物等;二是混合培养的复合微 生物种群中可以相互提供维生素、氨基酸等生长因子。②抑制作用。在混 合微生物种群中,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以抑制其它微生物活性,从 而影响特定有机物的降解。
有 机 物 浓 度 的 影 响一、生ຫໍສະໝຸດ 降解性及其评价(影响降解性的因素)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降解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降解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67221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c.png)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降解技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降解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降解技术,并分点列出其特点和应用。
一、什么是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可稳定、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产物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酶的活性来实现。
二、生物降解技术的特点1. 高效性:生物降解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大量的有机废水,降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
2. 环境友好:生物降解技术对环境无污染,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3. 经济实用:生物降解技术操作简单,设备投资成本相对较低,运行维护费用也较少。
三、生物降解技术的应用1. 好氧降解技术:好氧降解技术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种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酿酒废水等。
2. 厌氧降解技术:厌氧降解技术是指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种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如印染废水、制药废水等。
3.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这种技术适用于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
4. 固定化降解技术:固定化降解技术是将降解微生物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使其在固定化状态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种技术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废水。
5. 生物滤池技术:生物滤池技术是利用生物膜在滤料表面上形成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群落,通过滤料上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
这种技术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废水。
四、生物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1. 微生物的改造和优化:通过改造微生物的代谢路径和提高降解能力,进一步提高生物降解技术的效果。
2.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对特定有机物具有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以提高降解效率。
3. 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研发降解性能更好的聚合物材料,用于固定化降解微生物,提高降解效果。
生物降解技术与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降解技术与生物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6dc6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a.png)
生物降解技术的应用领域
废水处理
生物降解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通过微生物 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实现废水的净化。
废气处理
生物降解技术也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代 谢作用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固体废弃物处理
生物降解技术可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总结词
环保、高效的废气处理技术
详细描述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气的处理 技术。废气通过生物滤池时,微生物将废气 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 碳和水蒸气等。该方法具有环保、高效、低 成本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和城 市污水处理等领域。
06
未来展望
生物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高效降解酶的研发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 具有更高活性和稳定性的 降解酶,提高生物降解效 率。
微生物降解
深入研究微生物降解机制 ,发掘更多具有降解能力 的微生物资源,拓展生物 降解的应用范围。
联合生物处理技术
结合多种生物处理技术, 如厌氧、好氧、序批式反 应器等,实现更高效、稳 定的生物降解。
生物处理方法的改进方向
应用领域比较
生物降解技术
主要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如农药、染料、油脂等,也可用于废塑料、聚合 物等的降解。
生物处理方法
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 法、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
优缺点比较
生物降解技术优点
环保安全,对有机污染物降解彻底, 无二次污染,同时可实现废物资源化 利用。
02
生物处理方法概述
生物降解性检测标准及方法
![生物降解性检测标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e0d9d64028915f804dc2ea.png)
生物降解性检测标准及方法--青岛科标
概述
生物降解一般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分解物质,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表现降解程度的叫降解指数。
生物降解材料,是指在适当和可表明期限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完全分解变成低分子化合物的材料。
可生物降解性是PBS聚酯的重要性质,目前国际上评价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堆肥法,堆肥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宏观反映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能。
检测标准
中国标准:GB/T19277
国际标准:ISO14855
美国标准:ASTM D5338
德国标准:DIN V54900
日本标准:JIS K6950
检测方法
GB/T19277检测方法
将试样材料与堆肥接种物混合后放入堆肥化容器中,在一定的氧气,温度(58±2C),湿度(50-55%)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堆肥化,测定材料降解45天后CO2的最终释放量(可延长至6个月),用实际的CO2释放量与其理论最大放出量的比值来表示材料的生物降解率。
检测参照物为粒径小于20μm的纤维素,只有当参照物45天后降解率大于70%时该试验有效。
voc 生物降解技术原理和主要步骤
![voc 生物降解技术原理和主要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7e956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a.png)
文章标题:探索VOC生物降解技术:原理、步骤和应用前景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的排放已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VOC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和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开发降解VOC的技术成为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降解技术因其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优势,成为VOC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1. VOC生物降解技术的原理VOC生物降解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和酶解决VOC污染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体内的微生物对VOC进行降解,或者将VOC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VOC的净化和治理。
生物降解的过程中,微生物和酶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其降解的产物则往往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 VOC生物降解技术的主要步骤(1)筛选适应性微生物:在VOC生物降解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微生物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这些微生物需要对目标VOC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稳定运行。
(2)培养优良微生物:通过培养和改良方法,提高微生物对VOC的适应性和降解能力。
这包括对微生物的培养基、生长条件和营养物质等方面的优化。
(3)搭建反应器:根据VOC特性和降解速率,确定合适的生物反应器。
通常采用生物滤池、生物膜反应器等装置进行VOC生物降解,以提高降解效率和降解稳定性。
3. VOC生物降解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VOC生物降解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能够有效降解多种VOC 成分,包括苯系物、醇醚类、酮类等。
生物降解技术可以在自然界中广泛应用,例如通过生物滤池和湿地等方式实现VOC的降解和净化。
VOC生物降解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治理技术相结合,如物理吸附和化学氧化等,形成多元治理体系,提高VOC治理的效率和彻底程度。
个人观点和理解VOC生物降解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塑料的生物降解性及其检测方法
![塑料的生物降解性及其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ec6c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5.png)
塑料的生物降解性及其检测方法摘要随着近年来塑料制品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据着极大的作用,在人民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塑料制品大多不耐用,甚至是一次性制品,通常在使用完成后都会丢弃,从而也让废弃塑料制品的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塑料污染问题也成为当下全世界人民关注及研究的焦点内容,目前关于塑料污染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开发高科技型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其次研究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机理和降解过程;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生物降解技术及检测方式。
关键词:塑料;生物降解;检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今大量的合成塑料应用到人民的生活当中,而这些废弃塑料制品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急剧提升。
合成塑料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很难被自动降解,从而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
各国的科技工作者及科研机构也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发可分解的塑料制品,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申请了大量的相关专利技术及专业的论著。
但是对于塑料生物降解机理及生物降解的过程研究仍然是少之又少,并且没有一个统一化的检测方式。
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便针对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并介绍目前国内外相关的降解检测方法。
1塑料的生物降解性塑料生物降解主要是指塑料制品在细菌及真菌等生物的作用下产生降解及同化的过程,通过氧化分解以及水降解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生物降解的速度。
合成塑料制品与其他天然聚合物相比下生物降解有很高的困难程度。
1.1影响塑料生物分解性的因素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主要是以下因素所决定的;首先,塑料制品在合成过程中其自身的分子结构及分子大小。
其次,对合成塑料降解的微生物种类的不同,降解的效果及速度也是存在差异。
最后,合成塑料降解受到环境因素,对降解的速度及效果也会造成影响。
如pH、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环境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等。
合成塑料在生物降解的过程中只有湿度、温度及有效碳源充足的情况下,生物降解的过程也会更加高效,并且微生物对于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及氧气浓度的需求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海洋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海洋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e2ad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f.png)
海洋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塑料垃圾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这些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寻找和实施可行的处理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海洋塑料垃圾处理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物理清理方法1. 海洋垃圾捞取器:这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收集和清理海洋表面漂浮的塑料垃圾的设备。
它通常采用的是网状结构,可以过滤掉大部分塑料垃圾,并将其困住,以便将其取出。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清理海洋表面的大块垃圾,但对于微小的塑料颗粒则无能为力。
2. 渔船回收:利用渔船进行海洋塑料垃圾回收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清理方法。
渔船可以在海洋垃圾聚集的地方进行捕捞,并将其带回岸上进行处理。
然而,这种方法在清理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涉及到成本和资源的问题。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溶解:溶解是通过将塑料垃圾投入溶剂中,使其溶解为液体或气体形式来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塑料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原料,从而实现垃圾资源化。
然而,溶解过程需要使用特定的溶剂,而且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产物。
2. 燃烧:燃烧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塑料垃圾处理方法。
通过将塑料垃圾进行高温燃烧,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体积,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灰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三、生物降解方法1. 微生物分解:利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如细菌和酵母菌,来分解和降解塑料垃圾。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分泌酶类来降解塑料,将其分解为较小的有机物,最终进一步生物降解。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但处理速度较慢,并且需要寻找合适的微生物进行应用。
2. 生物酶降解:生物酶是一种天然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塑料垃圾的降解过程。
通过将合适的生物酶与塑料垃圾接触,可以有效地降解塑料并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处理方法。
废弃物处理的生物学方法
![废弃物处理的生物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e495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6.png)
废弃物处理的生物学方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在污染环境、造成健康风险、浪费资源等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处理、回收废弃物是每个国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除了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外,生物学方法正在成为废弃物处理行业的新兴领域。
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学方法不仅能够减少人工干预,同时通过这种方法能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成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生物学方法包括生物降解、生物转化和生物吸附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生物学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一、生物降解生物降解的作用是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例如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不同的生物降解剂类型,在产生的终端产物、耗时和路径选择方面有所不同。
在生态系统中,微生物能够通过吞噬有机物、生物催化等方式利用废弃物进行生长繁殖和代谢。
此过程涉及多种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生物降解也可以被运用到土壤中,在这些过程中,微生物在废车轱辘、木材等枯朽的生物质发生作用,将其转变为更稳定的有机质体。
利用生物降解方法进行废物处理的一个主要好处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完成了资源的循环,避免了许多环境负担。
此外,这种处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成本降低、可回收的资源增加。
二、生物转化生物转化包括了很多的进程,是将有机物转化为具有特定形态或者化学性质的有机组合。
最早被人们发现并应用的生物转化过程是发酵。
发酵在酿酒、啤酒等行业有广泛应用,也是化妆品、生物燃料和食品等方面重要的生产过程,这些产品往往即能保持其口感,又能起到保质护味的效果。
在污水处理领域,也有很多基于生物转化的工艺。
例如,把废水中的有害有机化合物经过微生物处理后,转化成无害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无机物甚至水中的营养元素,然后再灌溉植物等,达到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生物吸附生物吸附作为一种分离和净化技术,可以在环境、食品加工、垃圾处理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物吸附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细胞壳、细胞膜、蛋白质、多肽和多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为纸盒,B为褐色可降解塑料,C为白色不可降解塑料
树阴沃土中埋入餐盒1~3号;
1为纸盒,2为褐色可降解塑料,3为白色不可降解塑料
(表二)质量:克(g)
日期 编号 A.纸盒(g) B.SJF-9(g) C.SL-1B(g) 1.纸盒(g) 2.SJF-9(g) 3.SL-1B(g)
实验方法:取2cm×2cm×0.2cm餐盒塑料8块,取餐盒塑料2块,分别投入装有适量苯和四氯化碳的烧杯中。取剩余餐盒塑料6块,分别投入E、F、G、H、I、J中,用滤纸将烧杯口盖住,防止挥发,静置24小时候观察现象。
2.土埋实验
本实验中的土埋实验,分别在校园土层干燥,植物生长良好两个不同地点,10cm地表土层中,埋入聚苯乙烯餐盒,观察其降解性。第一阶段只埋入不可降解塑料,第二阶段加入可降解塑料,以作对比。在土壤埋入受试材料为正方形,4cm×4cm×0.2cm大小,在60°C烘干1h,称重并逐一纪录,每隔7天取出一片,洗净、烘干、称重,记录失重情况。
8.30 0.165 0.168
9.6 0.165 0.168
9.11 0.17 0.17
9.20 0.165 0.168
9.27 0.165 0.168
由上表可知:白色不可降解餐盒的失重基本上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变化趋势,呈无序分布的状态。
第二阶段:2004.10.25~2004.11.22
目前废塑料的处理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巨大的年产量对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城市垃圾填埋场造成很大的压力。塑料的焚烧又很容易带来二噁英污染。此外土壤中长期混有塑料碎片也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并且可能污染地下水。倾倒入海洋以后更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国家采取的对策是3R,即Reduce 、Reuse和 Recycle。为实施此对策,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如焚烧、热解等,但在一些回收困难或回收后需追加很大能量的领域,塑料回收的成本太大,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最典型的例子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因此,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成为这些领域中的首选。
8.30 0.165 0.156 0.175 0.168 0.164 0.173
9.6 0.165 0.155 0.176 0.167 0.163 0.174
9.11 0.166 0.155 0.176 0.167 0.163 0.174
9.20 0.164 0.156 0.175 0.167 0.163 0.173
该探究活动进行时间为2004/8/7~2004/12/19,主要通过化学生物降解与固相实验来研究一次性餐盒降解的条件。
1. 化学生物降解
利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先将聚苯乙烯餐盒溶解在无毒的覆盆子酮或香兰素的水溶液中,在观察微生物是否降水中的有机分散系并体内利用,从而达到降解的目地。微生物以天山污水厂污泥为微生物种源集后曝气两到三天,弃去上清液,取污泥中胶状层。
由上表可知:纸盒与褐色餐盒体现了一定的降解性。
活性污泥填埋
填埋方法:在三个不透明的塑料桶内放入曝气后的活性污泥,将三份聚苯乙烯餐盒分别埋入活性污泥,盖上盖子,静置。
二.实验的可行性;
各类标准;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有关降解塑料标准化问题的研究,其内容包括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实验评价方法和标准。美国材料实验学会(ASTM)率先进行降解塑料标准化的制定工作,1989年成立了环境降解塑料分委会,开始研究制定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塑料降解性的实验评价方法,并先后发表了20多项相关标准。
四.实验过程;
化学溶解:
取2cm×2cm×1cm 泡沫塑料2块,分别投入装有适量苯和四氯化碳的试管中。可以发现泡沫塑料在溶剂中被完全溶解,并有少量气泡产生。试管中的溶液呈黏稠状。
溶剂 溶解时间 现象
E <24h 餐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产生大量粘稠油状液体,可拉成丝。
10.25 1.005 0.254 0.208 0.771 0.158 0.187
11.1 0.956 0.246 0.209 0.74 0.16 0.186
11.8 0.925 0.239 0.207 0.715 0.154 0.186
11.11 0.902 0.234 0.208 0.701 0.15 0.185
2.可降解塑料;
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中的降解可分为物理降解(热降解、光降解、辐射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分解,其中其最大作用的是光降解和生物降解,或光与微生物的联合降解。发达国家70年代开始光降解型塑料的研究,其理论已较成熟;生物降解型塑料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发展很快,且已有工业产品。(2) (3) (4) (5)
日期 编号 4(g) 5(g) 6(g) 7(g) 8(g) 9(g)
8.9 0.166 0.158 0.175 0.168 0.163 0.173
8.16 0.166 0.158 0.177 0.168 0.163 0.173
8.23 0.166 0.155 0.18 0.169 0.164 0.174
11.22 0.888 0.231 0.208 0.695 0.143 0.186
11.29 0.844 0.223 0.208 0.667 0.14 0.185
12.6 0.803 0.217 0.207 0.648 0.137 0.185
12.19 0.75 0.211 0.208 0.628 0.133 0.186
用化学的方法降解一次性餐盒,虽然时间短,效果明显,但是会产生许多不知名的副产物,会影响环境。
土埋实验:
第一阶段:2004.8.9~2004.9.6
干燥,无植物生长的土层中埋入白色不可降解塑料餐盒4~6号(SL-1B);
树阴沃土中埋入白色不可降解塑料餐盒7~9号(SL-1B);
(表一)质量:克(g)
溶剂配置:取六个容量为60ml的烧杯,分别编号E、F、G、H、I、J。在E烧杯中加入5ml含有覆盆子酮1(g)的丙二醇溶液,l添加20ml蒸馏水稀释,充分振荡,使溶液分层,上层即为覆盆子酮。F烧杯作如上操作后,加入10ml含微生物的胶体分散系;在G烧杯中加入5ml含有香兰素 1(g)的丙二醇溶液,添加20ml蒸馏水稀释,充分振荡,使溶液分层,上层即为香兰素。H烧杯作如上操作后,加入10ml含微生物的胶体分散系。再取覆盆子酮、香兰素各2(g),分别放入20ml无水乙醇中,充分溶解,I烧杯中为含有覆盆子酮的溶液,J烧杯中为含有覆盆子酮的溶液。
发泡塑料餐盒的降解研究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餐业也随之孕育而生。在快餐业中大量使用着各式各样的一次性塑料餐盒,这些餐盒的降解性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们居住的环境。
摘要
一次性餐盒,在人类生活中广泛使用,但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它也带来相当大的烦恼。由于此类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疏水性强,表面积较小,除热降解外,一般在自然界降解速率极小,通常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目前废塑料的处理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塑料的焚烧很容易带来二噁英污染;土壤中长期混有塑料碎片也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并且可能污染地下水。
F <48h 餐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产生一层薄的粘稠油状液体,可拉成丝。
G <24h 餐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产生大量粘稠油状液体,可拉成丝。
H <3天 餐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余留少量粘稠油状液体,可拉成丝。
I 不溶
J 不溶
将在E、F、G、H烧杯水面上产生的粘稠油状液体滴在无水乙醇中,会产生白色片状或丝状不容物。
1. 化学溶解:
A: 苯 分子式:C6H6
B: 覆盆子酮 分子式:C10H12O2
C: 香兰素 分子式:C8H8O3
本实验中,苯作为对比溶剂,观察聚苯乙烯的溶解性。
实现原理:利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先将聚苯乙烯餐盒溶解在含无毒的覆盆子酮或香兰素的溶液中,在观察微生物是否将水中的有机分散系食用,从而达到降解的目地。微生物以天山污水厂污泥为微生物种源集后曝气两到三天,弃去上层清液,取污泥中胶状层。
2. 固相实验
即填埋实验,是以填埋一定时间后的塑料碎片失重和破损情况为指标,评定降解性。本实验中,固相分为土埋与活性污泥填埋。
本次活性污泥填埋实验有一定的进展,从数据与肉眼观察来看,白色餐盒在高浓度,高活性的微生物中有一定的降解性,为今后的实验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 一次性餐盒 降解 水厂污泥为微生物种源,采集后曝气两到三天,每12小时轮换静置,并弃去上层清液,埋入聚苯乙烯餐盒观察它的生物降解性。活性污泥填埋实验受试材料为长方形,12cm×6cm×0.2cm大小,在60°C烘干1h,称重并逐一纪录,每隔7天取出一片,洗净、烘干、称重,记录失重情况。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有关标准有: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HJBZ12-1997,和1999年颁布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试验方法》GB/T 18006.2-1999。(1)
三.实验方案;
本实验拟分为两部分:化学生物降解与固相实验,分别观察塑料碎片降解情况。化学生物降解,就是利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先将聚苯乙烯餐盒溶解在无毒的覆盆子酮或香兰素的水溶液中(8),在观察微生物是否降水中的有机分散系并体内利用,从而达到降解的目地。固相实验,即土埋实验,是以埋入土壤中,一定时间后的塑料碎片失重和破损情况为指标,评定降解性。本实验中,固相分为土埋与活性污泥填埋。本实验中的微生物以运行良好的城市污水厂污泥为微生物种源(9)。
9.27 0.164 0.156 0.175 0.168 0.162 0.174
由上表计算出平均值:(结果:0.001)
日期 编号 干燥土壤(g) 肥沃土壤(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