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

合集下载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与发展摘要:介绍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运行和经营现状,探讨了倘甸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开发模式,对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与管理策略,以期为实现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1引言生态农业观光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有效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的功能,使现代农业不仅具有农业生产性功能,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便产生了。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农业、生态以及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的经营模式,吸引游人前来观赏、体验、度假、购物、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2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开发模式倘甸镇洗勺村村民历史上世世代代以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园区的成功开发和运营,在改变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注入现代新农村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吸纳大量的本地居民作为参与本项目运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采用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当地村民的经济增长。

在以社区为主体的多方参与下,逐步转变社区现有劳动力资源现状,促进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明确政府、公司、社区群众三方的责任和义务,让社区民众广泛参与到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

2.1政府主导政府的决策和定位是与农业发展有关的关键变量。

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人类基本的生存和文明进步问题的必然选择,政府应担当起更为积极的角色。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课程论文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专业:农村区域发展年级:2008级学号:222008326032048姓名:刘建国指导老师:王胜2011/12/18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建国(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北碚 400715)摘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产业规划,抓好“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新农村现代农业引言: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十六大报告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但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地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步子不是很快,成效不很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机制等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有新突破,有突破才能有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1.实现农业产业化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重庆市为例,近几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和依托现实基础较好、市场容量和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16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和开发饲料、混合肥料、肉类和食品加工、皮革及其加工制品、生物药品、生化制品等相关产业和深加工制品。

目前,多数主导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相互连贯的产业体系,如粮食—饲料养殖—肉食加工系列,生物肥料—蔬菜—蔬菜加工系列等。

这样,以主导产业为依托,通过加工增值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2.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需要,有利于最终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分散市场交易费用,提供公共服务,降低专业化生产机械资本投入和出售产品的费用,解决了生产规模对生产成本下降的限制,解决了人多地少与专业化经营的矛盾。

农业产业化市场组织化论文

农业产业化市场组织化论文

浅析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组织化努力实现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历史性任务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所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重要决定的具体体现。

一、目前农业状况从农产品质量方面讲,有一个事例很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前几年,欧盟理事会决定全面暂停从中国进口包括水产品、肉类等农副产品。

日本也突然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农产品检测指标由原来的2项增加到28项,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优质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和食品菌指数超标,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对我国的农产品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那么如何才能迈出这道绿色壁垒哪,我认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从农业生产结构方面看,我国农业是在自给自足型农业基础上和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特点是生产力较低,种植业占很大比重,产品主要用于农民自给和地区消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农业结构逐步进行了调整,与此同时,国家在农业生产的宏观指导方针上,也由“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改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这种调整带来的结果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大大增强,各类农产品总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市场出现了丰富繁荣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农业问题就意已解决,农业从此就高枕无忧,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在我国获得有利发展机遇的同时,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还较弱,我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如何更深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我国农业顺利度过加入wto后的大挑战,我认为,尽快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有效解决途径。

从农业的经营模式上看,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方式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确定下来。

它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困扰农业发展的生产积极性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它的实施,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暴露出如下弊端:一是规模小、组织分散、效率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经营主体难于有效地参与市场及社会化大生产;二是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

提高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提高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提高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又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首要任务。

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正处在“爬坡”时期,农民增收困难加大,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质量瓶颈、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

一、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践表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有利于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这些都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有根本性的战略转变,发展产业化经营对于促进这一战略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要发展、农民收入要增加,必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能力。

产业化按照产品的生产、销售形成了新的分工和协调,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体现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家庭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

实践证明,产业化的发展,加快了农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了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加快了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六篇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六篇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六篇农业经济进展论文范文11我国农业经济的进展速度截至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已经接近1.7亿公顷,粮食总产量也超过了6亿吨,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经济作物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数量也在快速上升。

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经济无论是从贸易层面还是生产层面都在快速进展。

2我国农业经济的进展模式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进展模式始终是粗放式管理经营生产模式,这种生产管理模式导致农业经济很难全面利用自身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农业生产效率也难以提升。

与此同时,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综合性进展模式,我国的农业经济进展模式形式相对单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推动,农业经济的管理经营模式逐步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转化为集约式经营模式(例如,山东省德州市“德强农场”的农场式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好集约化经营模式集约化经营、生产技术高、农产品产业链健全、相关政策体系比较完善等优势,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展。

3我国农业经济的结构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进展,农业经济的进展也逐步迈向商业化,所生产出的农作物的种类不断丰富,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也日趋完善,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园艺特产业也逐步进展起来。

二我国农业经济进展中存在的问题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依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大中型泵站的水泵和电机都是上世纪70年月产品,比较老化,滴灌管道的老化率也达到50%以上,这严峻影响了浇灌力量,而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没有配备一些必要的农业生产机械,如大型收割机、喷雾剂及脱粒机等,都是靠人力去种植和收获,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制约了农夫增收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2劳动力流失现象严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涌,农村剩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

一方面大批青年劳动力外流导致了大量土地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铺张;另一方面也导致“留守家庭”问题日益严峻,因此,“空心村”问题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快速进展。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供大家参考。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论文范文一:构建四大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人。

实现这个目标,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当前,农业发展正面临着四大变化和四个转移:一是人世给我国农业带来深刻变化,促使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正在由资源密集型、以粮食为主的低品质农产品向劳动密集型、高品质农产品转移;二是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在由简单量的需求向绿色无公害和营养保健转移;三是生态环境、生存环境建设需要带来新的变化,促使畜牧业特别是食草型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正在由牧区向农区转移,林业生产正在由林区向平原农区转移;四是城乡经济布局发生了变化,城市“菜篮子”基地正在由城市近郊向远郊和周边农村转移。

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应从这一背景出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从衡水的情况看,基本市情是“三多一少一弱”,即:地多(人均耕地2. 15亩,人均非耕闲散荒地0. 5亩,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粮多(人均占有粮食700多公斤,位居全省各市第一)、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劳动力一产占67% )、水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

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又要结合市情特点,扬长避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

根据市场需求和市情特点,今后一个时期衡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揽,抓住一条主线,突出四个重点,构建四大体系,实现两大目标。

即: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突出抓好畜牧业、林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积极构建抗旱节水农业种植结构体系、农林牧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和城乡结合、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布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实证综论文

农业产业化实证综论文

农业产业化实证研究综引言根据我国现时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且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

本文将对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作一综述。

一、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总体上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的过程和结果。

它是相对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而言的一种较高级的生产经营方式(陈少强,2009)。

农业产业化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农业纵向组织经营形式,它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关系将农业与其相关的工商服务等行业联合而成,国际上把这一现象叫做“农工一体化”;而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

自其产生以来,学界便已对它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客观必然性;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这些均属于定性的理论研究,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基础。

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对它的定量的、实证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了。

二、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综述(一)国外学者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rusten(1996)以墨西哥为案例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合同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合同农业与有关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结合,有利于小规模经营农户进入市场,获得信息、资金和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eaton等(2001)则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订单农业进行了研究,认为订单农业的成功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首先农户要有要求,企业的产品要有销路;其次合同条款的设计要合理,农户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还要为农民提供好的培训和服务;再次,政府要在法律、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农业产业化必要性及存在问题论文

农业产业化必要性及存在问题论文

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必然过程,所以实现农业产业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我国农业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意义、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化经营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又一次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中养、产供销、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只有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才能保证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政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农业劳动组织和规模;农业生产企业规模。

农业产业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准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二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和推行社会化大生产的表现,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某些客观规律:要发展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要充分组织起来,并尽可能均衡各方的利益。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法 论文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法 论文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法之我见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摘要“三农”是我国当前非常关键的问题,而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分析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入手,探讨了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农民整体生活水平。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龙头企业方法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引导和支持。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国民经济的“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近年来的中央涉农文件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行了明确要求。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指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开发优势资源为基础,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模式。

换句话说,就是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将农户、龙头企业与市场密切连结起来,实现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和经营管理企业化。

总之,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农业龙头企业逐渐壮大,带动农户就业增收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

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条件限制、市场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策扶持不到位近年来,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了许多的战略方针,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措施,总体效果不错,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到位的现象,比如给企业的退税等优惠措施不理想等。

个别地方政府未能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现代农业论文15篇(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如何提升)

现代农业论文15篇(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如何提升)

现代农业论文15篇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如何提升现代农业论文摘要: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切实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和推广,加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加快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加强政府的各种扶持和公共服务。

同时,也需要深化土地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论文农业现代农业论文: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如何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

武冈要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实现后发赶超、建设湘西地区次中心城市,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 增投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武冈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是现代农业的制约瓶颈。

因此,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不断完善和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努力形成财政支农、金融扶农、税收惠农、社会助农的强大合力。

首先,切实增加财政投入。

这几年,武冈的财政支农力度较大,并以项目为载体,科学制订资金使用分配方案,做到统筹安排使用。

今后要按照《农业法》的要求,按上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增加支农投入。

其次,全力向上争取项目。

要研究和吃透有关文件精神,精心包装、科学合理建立项目库,有针对性地申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最后,科学整合支农资金。

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土地整理项目区和新农村示范村(片)为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同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2 调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武冈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要立足市场,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目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订单基地建设为支撑、农村土地流转为动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探索发展高效新兴产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

一是绝不放松粮食生产。

2010年,全市早稻面积增加了1333公顷。

现代农业发展论文(7篇)-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发展论文(7篇)-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发展论文(7篇)-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思考徐州市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区,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自然资源优越,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同时,徐州地处交通枢纽,物流快捷,又处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的陇海线东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端,对开拓欧亚、东南亚、非洲的海外市场,搞活流通条件十分便利。

这为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有利条件。

一、徐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培植区域主导产业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把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化、基地化、规模化”作为工作重点,做大做强奶牛奶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和食用菌等四大产业。

同时该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

铜山区环抱徐州市,拥有百万人口大市场作依托,这是该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优势。

围绕服务徐州市场、占有徐州市场、打进大中城市和扩大出口等,扩大蔬菜、花卉苗木、时令瓜果种植以及畜禽、水产、特种养殖等,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

铜山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还大力推进农业“三新”工程,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装备农业,广泛应用新型成果。

(二)科技转变传统农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优势徐州市丰县瞄准国际市场,突出地方特色,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战略,产品主要外销,发展了创汇型农业发展模式。

该县制订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一核三副四带”规划,即以县城为核心,促进华山、欢口、大沙河三个副中心和以丰县境内的主要干道徐丰路、丰砀路、丰金路、丰单路等为框架的四大经济带建设,因地制宜地推经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形成高效化、产业化、规模化的优势。

(三)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构建网络销售开拓市场徐州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副产品能顺利进入市场实现价值发挥了“桥梁”作用。

沛县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近500个、铜山区390多个。

邳州市银杏、大蒜、板材三大特色产业走出国门,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农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农业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型。

现代农业逐渐成为了各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会深入探讨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的毕业论文范文。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 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型的农业科技随之不断涌现,如:室内智能化种植技术、农业、无人机作业、智能化水稻栽培、农业大数据等。

2. 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代农业的发展倡导生产转型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现代农业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方便、更高效的渠道。

二、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1.《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从农业、室内智能化种植技术、无人机作业、智能化水稻栽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应用情况。

论文指出,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总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竞争力,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现代农业发展策略》本文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现代农业发展策略。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介绍,分析了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进而提出了现代农业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和发展策略。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农产品供应链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从而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和经营。

3.《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本文从农业产业化角度,研究了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形式比较[摘要]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带动关系形成的动因,并对不同利益联结机制下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形式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带动形式的带动能力与利益联结的紧密程度相关,利益联结越紧密带动能力越强,反之,带动能力越弱。

[关键词]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形式1 引言农业产业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具有独立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的农民以及一些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主体,内联农户,外联市场,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产加销一体化为纽带,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作用,已经成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龙头企业的兴衰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带动农户、带动地区以及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龙头企业带动型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最主要的发展模式,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然而,龙头企业最基础、最根本的带动作用应该是带动农户,在组织农户进市场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增加农户收入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培养新型农民中发挥带动作用。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带动关系形成的动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桥梁和纽带。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龙头企业与农户走到了一起,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服务、信息等优势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结成带动关系。

2.1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动机龙头企业经营的经济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龙头企业所追求的无外乎增加收益和减少费用。

在市场交易中广泛存在交易成本,包括交易双方提出要求、谈判、接受合同、交货检验等有关活动的成本。

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就需要将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来完成,即把部分原本是外部的市场行为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计划生产和分配,这就要求龙头企业要与农业保持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以某种形式把与自己生产经营有关的原材料生产供给者(农户)与自己的发展结合起来,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费用。

另外,龙头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实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而其面临的现实却是高质量的原材料不能得到稳定供应,资金的短缺又使得完全由自己进行原材料的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龙头企业联合农户、带动农户,走向农业产业化。

因此,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第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三,提高企业竞争力。

2.2 农户选择被龙头企业带动的动因农户追求的目标是得到更多更稳定的收益和实惠。

我国农户是分散独立地从事农业经济活动,农产品交易成功的前提是农产品正好符合市场要求。

但分散的农户各自独立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相对于其交易额来说总是相当高昂的,因为,农户对于种植品种、销售渠道、价格发现、讨价还价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非常匮乏,这些信息对农户来说不可获得或不可确知,或者获得或确知所需费用非常高昂。

这种不确定性大大地增加了交易风险,同时伴随着交易费用的急剧上升。

农户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要么自己组织起来,要么加入某些经济组织。

而龙头企业的订单生产,统购统销模式,为农户提供了一定的价格保障,降低了农户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在这种情形下,农户选择被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串”起来,选择被龙头企业带动,成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组成部分。

因此,农户选择被带动的动因可以总结为:其一,保障农产品的销售,增加收入;其二,节约交易费用和降低交易风险;其三,获得技术指导、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及其他社会化服务。

3 不同利益联结机制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形式的比较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有买断式、合同式、合作式、企业化、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五种,因此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买断式带动形式买断式利益联结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初级方式,买卖关系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初级形式。

在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下,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市场为纽带结成松散型的利益关系,二者之间只是一种纯粹的市场交换关系,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市场上进行农产品现货交易,双方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交易结束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不再有其他经济联系,双方都要承担不确定的风险,两者的关系和联结都是不稳定的(见图1)。

买断式利益联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为农户出售农产品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对农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但是,相对于龙头企业的经济地位来说,农户还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仍处于原料提供者的地位,独立组织生产,承担生产和市场的风险,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劣势。

龙头企业对增加农户收益、实现农户利益目标的作用或贡献非常有限,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因此,买断式带动只能算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初级形式。

3.2 合同式带动形式合同式带动形式是目前我国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合同式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的一种带动形式。

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契约为纽带建立起经济联系,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签订合同,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龙头企业按合同规定的价格形式、价格水平、收购数量和收购方式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农户除了获得农产品的收购资金外,还可以从龙头企业那里获得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物质支撑以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见图2)。

在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下,龙头企业稳定了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供应,省却了由于货源不稳定造成的机会成本,也降低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农户的小生产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相连接,有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的提供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返还利润,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和投入水平,增强农户参与竞争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使农户有一定的利益保障。

但是,这种利益联结是一种不稳定的半紧密型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很难结成利益共同体。

龙头企业在合同的制订、谈判能力、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处于强势,各分散农户的谈判地位处于劣势,在利益分配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农户利益很难得到保证,农民交易费用仍然很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很难形成,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合同违约现象普遍存在。

3.3 合作式带动形式合作式利益联结机制是合作因素与资本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生产环节与服务环节、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有机结合。

一般通过合作组织这个载体,在流通、加工、科技、信息咨询等环节以服务或自助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综合了资本相对较多的企业化经营和合作组织民主性的优点,有利于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建立多元化利益共同体。

图3 合作式带动形式示意这种带动形式主要是通过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或称中介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然后再与龙头企业连接(见图3)。

这里的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是农户自发组织的,也可以是龙头企业牵头组织的。

在这种方式下,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特殊的中介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这一中介获得了稳定的原料供应,降低了直接与农户联结的交易成本,并把企业的技术、管理等要素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载体作用延伸进入分散农户的种养过程,提高农户的种养水平,保证农产品符合龙头企业要求的标准,合作经济组织约束规范了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减少了农户的机会行为,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农户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自组织能力增强,谈判地位提高,市场风险降低,除了从合作组织得到利益外,还可以得到其他经济环节利润返还,与龙头企业共享市场收益。

“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龙头企业+农户”的完善,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创新形式,是现阶段重点发展的带动形式。

3.4 企业化带动形式企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中较为稳固和有效的方式,是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趋势,也是现阶段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目标形式。

这种利益机制通过企业化运作和管理,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资金、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管理服务等用共同的利益连接起来,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同体(见图4)。

龙头企业作为一个产权独立的决策实体,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进行垂直一体化经营,把农户的生产作为自己的第一生产车间,实行农业生产企业化运作,使连续的各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在企业内部进行协同。

农户可以将土地出租,由龙头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使广大的农村变成一个个大型的规模化、集约化企业,还可以获得龙头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成为企业的员工,按企业的统一决策进行农产品的生产或加工,通过土地租金和领取工资两种方式获利,既可以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又可以有机会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与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户自身素质,充分体现了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

3.5 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带动形式股份式和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模式中,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户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成为龙头企业的股东,以产权为纽带与龙头企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参股农户拥有龙头企业赋予的管理权和监督权,龙头企业对农户在技术、资金、运销等方面承担一定的义务(见图5)。

龙头企业与农户不仅有严格的经济约束,而且还作为共同的出资方,组成新的企业主体。

农户参与管理、决策和监督,其身份和经济地位都得到了提高,对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明显作用。

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机制有助于实现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联合向利益共同体的转变,农民不仅可以获得出售农产品的收入,而且可以参与共同体的重大决策,分享联合体的利润,使得利益机制朝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带动形式可以说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高级形式。

4 总结以上分别对基于买断式、合同式、合作式、企业化、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五种利益联结机制下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形式进行了分析,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这五种带动形式,更简洁地识别它们的异同点,现对它们进行简要比较(见下表)。

通过比较分析,上述五种带动形式是不断渐进的发展过程,是从初级带动形式向高级带动形式演进的过程,从以市场为纽带的纯粹的买卖关系发展到利用契约来约束双方行为的合作关系,再到以产权为要素的企业内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交易费用逐渐降低,利益联结程度由松散到紧密,企业带动农户能力由弱到强,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

参考文献:[1]邸长慧.南京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2]雷玉明.关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以湖北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计划项目《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研究》(项目编号:413010207-1102-010********)阶段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