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基本概念。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以其山水相依、步移景异等特点著称。它是我国园林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的《苏州园林》一文,详细描绘了苏州园林的各个方面,如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这个案例展示了园林艺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培养审美情趣方面,教师可以展示苏州园林的实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园林中的对称、借景等美学原则,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苏州园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环境布局和设计?”比如,我们学校的花园是如何布局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苏州园林的奥秘。
-在说明方法的应用上,教师可以挑选文中“假山之奇”一段,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假山的特点。随后,让学生尝试用类似的方法描述他们熟悉的某处自然景观。
-在文化背景的深入环节,教师可以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发展、设计理念等,并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
最后,我意识到教学反思不仅是回顾和总结,更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今天的反思,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期在下一节课中,带给学生们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学会欣赏古典园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地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3)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园林,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苏州园林》的朗读和背诵。
2. 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 欣赏古典园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从不同角度欣赏园林,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1. 课文《苏州园林》及相关资料。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苏州园林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引导学生谈论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苏州园林》。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关键词语和句子让你印象深刻?(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实践(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美。
(2)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欣赏园林,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分享自己欣赏园林的心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谈收获,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
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2、感情目标认识苏州园林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采,进而获取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讲解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构造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 教课法 ] 叙述和问答相联合[ 教课门路 ] 多媒体和黑板[ 教课时数 ]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第一。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陪伴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觉园林的美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编写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课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要贡献。
20 年月和 30 年月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期间他的作品好多,最闻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豪的石像》。
第一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是为拍照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整体掌握1、解决冷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 [ 微软中国 2] ,如轩ā 榭丘壑嶙峋镂空蔷薇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发问学生,而后再一同进行解说,如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子。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襟中有山川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
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彩棕黑。
[ 微软中国 3]3 、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觉文章的美4让学生通读课文5、谈论和发问学生①同学们,通读完好篇课文后,你们感觉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行的?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感觉课文分红几大段?④我们以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同学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说明方法,并详细找出在什么地方?第二课时一、剖析段落 [ 微软中国 5]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前言《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必修的一篇阅读课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2. 掌握并习得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文本和生活实际中广泛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文本阅读:通过朗读、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生词学习:对不熟悉的生词进行解释,让学生熟悉这些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重点句型: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型,并讨论句型中用词和语法结构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和讨论: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消化掌握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1)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介了解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法:通过投影等方式,展示图片,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苏州园林的构造和特点。
(3)课堂文本阅读:通过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听懂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彼此交流对文章的看法、理解和反应,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5)个人作业:布置个人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媒介,展示苏州园林的神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学习和思考。
2. 阅读教学1)第一次阅读首先,让学生跟着老师读一遍全文,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生词,并协助学生分析生词的词义、词性和用法。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苏州园林的美。
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初步了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根据自读感受,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
每组选取一段描写,进行深入剖析。
4.课堂讨论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讨论。
5.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尝试描写一个熟悉的景点。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6.课堂小结四、课文内容解析1.课文概述《苏州园林》是一篇描绘苏州园林美景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2.课文分析第一段: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
第二段: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第三段:描绘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第四段:展现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3.课文重点句解析“苏州园林甲天下,天下园林甲苏州”:强调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的地位。
“山水萦绕,曲径通幽”:描绘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展现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描绘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五、教学反思2.学生在写作实践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还需加强课堂纪律意识。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2.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描写。
3.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和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1.2学习并运用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苏州园林的布局美、建筑美、植物美、文化美。
2.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1.2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
1.3欣赏和评价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2.1理解苏州园林中的布局美、建筑美、植物美、文化美。
2.2掌握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苏州园林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1.2提问:同学们对苏州园林有什么了解?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2.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2.1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2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美、建筑美、植物美、文化美。
2.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深入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3.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3.1分析课文《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
3.2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4.欣赏和评价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4.1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园林,或观看相关视频、图片。
4.2引导学生从布局、建筑、植物、文化等方面,欣赏和评价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
4.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分享。
5.课堂小结5.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园林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6.作业布置6.2鼓励学生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展示自己对苏州园林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1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对话示例:“同学们,你们觉得苏州园林与其它地方的园林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描述,如“借景有术,因地制宜”,“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让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
1.2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对话示例:“请大家看看作者是如何用平实的语言来描述复杂的园林布局的?”教师通过课文中的具体段落,如“假山的堆叠,讲究的是‘透、漏、瘦、皱’四个字”,来展示说明文语言的精炼和准确。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通用5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⑵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⑶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做读书卡片和分组研讨方式,层层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点运用适当说明程序、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
2、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用计算机设计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苏州园林,欣赏苏州的美景,品味园林的佳趣吧!(请欣赏大屏幕)景点很美吧,让同学们带着美景的余味,读一读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看看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感受那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二、感知课文,把握要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根据屏幕提示做一张读书卡。
从我们制作的图书卡中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顺序是由总到分。
在分写部分中,前四段是详细说明,又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⑶~⑹自然段分别照应第二自然段那几句?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三、研读课文,突破重点在⑶~⑷段中作者进行重点说明,现在就四人一组进行研读,选择你们小组喜欢的段落,合作学习,就黑板上提示进行探讨,对优秀合作小组是有奖励的哟。
研读段落:本段中心句:。
说明事物特征。
运用、说明手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
附:喜欢自己独立完成的同学可自己填写。
优秀者或小组奖励旅游苏州园林景点。
答案:⑶研读段落③本段中心句:无(亭台轩榭布局)。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案(八年级语文)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案(八年级语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苏州园林》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苏州园林教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的:1、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2 、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重点: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2、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体制订的读书方法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先请个别同学把自己了解到的作简单介绍,教师和补充,板书重点,然后请同学们再去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叶圣陶先生的其他方面)三、检查预习情况四、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可请同学起来说)2、四边互动(1) 教师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2) 教师问:同学们在读课文第一段时能不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说出来。
(3) 从中同学们想问什么或想弄清一些什么问题,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
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一词语点明了什么?是称哪个为“标本”(苏州园林)由此引导同学们提问: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为“标本”呢?这里说到“这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由此引导同学们提问:(请同学们看彩图),那么在这幅图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老师问:把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画了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吗?明确:不是的,是有定讲究的。
请看板书(见附录)问:鉴赏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与“欣赏”“玩赏”比较一下。
(4)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鉴赏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写得最好。
(请同学们交流)下面我来谈谈看法,好吗?我读了这篇课文,深得第4段挺好,为什么呢?因为:结构美{ 总说、分说从多角度说第一,层次很清楚第二,从多角度来说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角度来写呢?语言美{ 概括性强精炼而形象第一,概括性强第二,精炼而形象下面,让我们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来集体朗读第4段。
初二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初二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及游览角度。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观察和说明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不同游览角度下的苏州园林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美,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及游览角度。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观察和说明的方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苏州园林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苏州园林的美。
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初步认识。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关键句。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列出苏州园林的特点及游览角度。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4.比较阅读学生阅读《苏州园林》其他游览角度的文本,比较不同游览角度下的苏州园林特点。
学生分享比较阅读的心得体会。
5.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6.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短文。
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特点及游览角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学生在合作交流和比较阅读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园林,实地感受园林之美。
2.邀请园林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园林艺术。
3.开展苏州园林主题摄影比赛,激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写作能力: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内容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本文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园林的构成和艺术特点、园林与文化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理解园林艺术的构成和特点;3.了解园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4.学习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情感目标:1.懂得珍爱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培养爱好传统文化的情感;3.了解苏州园林构建的源头,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底蕴,进一步增强自我民族文化认同。
三、教学重点1.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和特色;2.园林的构成和艺术特点。
四、教学难点1.园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保护;2.园林与文化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五、教学方法1.导入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其它文物,引领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2.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阐述苏州园林的文字、图像特征,生动形象;3.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观摩ppt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4.活动法。
通过实地参观,模拟园林中的活动如慢步、品茶等,亲身体验园林感觉。
六、教学过程1.导入(15min)让学生看一张苏州园林的图片,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是哪些园林,有哪些特点?一起来看视频,用多媒体展示出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2.讲授(20min)由教师讲述苏州园林的构成、特色、历史文化以及园林与文化的关系等,期间穿插视频播放。
3.小组讨论(15min)老师将同桌分成四组,给出对苏州园林的四个问题,同桌在规定时间内讨论,整理和展现。
4.实地体验(10min)走进校园的花园,学生手持素材,进行一定的角色体验,包括园林慢行、品茶等,体会园林文化的魅力。
5.板块作业(15min)根据小组讨论的展示,交流体会,整理在后台,每个同学来到块台评价讨论。
七、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或文章填空等处理形式的测试:通过选择、填空题测试学生对苏州园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课文的写作方法。
3.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
2.写作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引导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美在哪里?(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根据问题提示,找出课文中描述苏州园林美的关键语句。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是如何描绘苏州园林的美?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讨论课文的写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苏州园林的美。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二)课堂讲解2.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三)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方法,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写。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建议。
(四)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苏州园林的美和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美传递给他人?(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如何通过写作传递景物之美。
2.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三)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写作一篇描绘苏州园林美的短文。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建议。
(四)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苏州园林的美和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苏州园林的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三)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导游词,互相评价。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作者情况,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这一过程,能够理清文章结构,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我国园林文化的喜爱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的多样性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然后用激情的语言介绍苏州园林,它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结合课前预习,找学生谈谈对叶圣陶的理解2.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在文章中的含义?(1)写了苏州园林总体给人的映象和他的地位(2)标本的意思是标准、典型,在这里说明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型,其他园林建筑都是或多或少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2.阅读文章第二段,主用三个字概括本段围绕什么来写的?又是如何来展开的? (图画美,通过四个讲究来展开,并且用“如在画图中”总结)3.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交流讨论)(3-6自然段写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与第二段一一对应,7-9段写各处细节之处的)4.三到九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四人一组,展开讨论)(不可以,这是按照总体——局部——细节这样逻辑顺序展开的)(四)拓展延伸播放苏州园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五)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1 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构造、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才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问答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致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老师板书课题二、欣赏苏州园林: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拟知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讲解明的构造、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考虑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
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场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标本”〔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构造、顺序怎样?明确:整体——部分——细部,并根据学生的答复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1.老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表达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三篇苏州园林是一篇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要求。
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Suzhou garden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二)教学设想:(第一课时)1、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
3、预习要求:(1)粗读课文,给预习提示中加点的字注音,标注小节。
(2)思考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介绍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地位如何?(从文中找答案)(三)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大家一个答案。
(板书课题、作者)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苏州园林》。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和造园技艺,增强他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艺术风格;(2)学习苏州园林的造园技艺和园林规划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能力;(2)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1)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艺术风格;(2)苏州园林的造园技艺和园林规划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难点(1)通过苏州园林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技艺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认识到其对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以讲解的方式传授苏州园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2)讨论法:通过团体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苏州园林的规划和设计,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通过图书、图片、视频等材料对苏州园林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进入主题。
2、知识讲授(30分钟)(1)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艺术风格;(2)苏州园林的造园技艺和园林规划的基本原则。
3、组织讨论(3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苏州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学生展示(20分钟)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展示结果进行评选,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七、板书设计苏州园林一、历史背景二、特点和艺术风格三、造园技艺四、园林规划的基本原则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从课程设计到教学过程设计都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生动灵活。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背景1. 教学目标本节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以及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园林的构成要素和园林设计的特点。
二、教学步骤1. 导入课程根据本课程的主题,可以通过让学生看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者拜访苏州园林相关的网站来导入课程。
通过导入,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苏州园林的外观、结构和文化内涵。
2. 学习基础知识在导入课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构成要素和设计特点。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苏州园林的重要基础,也是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
3. 探究苏州园林在学习了苏州园林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场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来探究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苏州园林,如文化内涵、景观构成、景点设计等。
4. 思考和总结在完成苏州园林的探究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以及在思考中进一步深化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本课程主要以讲授法为主,通过讲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构成要素和设计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苏州园林的内涵和意义。
2. 模拟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苏州园林的方式,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
如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苏州园林的方式来进行模拟。
3. 问题引导法在本课程中,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学评估在本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测试、答辩、作业、课堂问答等。
2. 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对教学评估的分析,可以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二)教学设想:(第一课时)1、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
3、预习要求:(1)粗读课文,给预习提示中加点的字注音,标注小节。
(2)思考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介绍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地位如何?(从文中找答案)(三)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大家一个答案。
(板书课题、作者)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
3、学习重点: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展标:总分式的结构,严密生动的语言(分行板书教学目标)。
二、检查预习:1、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
(补充的当堂注音)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2、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分析总体结构1、上面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这句话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
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开头总领全文。
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板书:不止这些。
2、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
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7节:图画美8节:图案美9节:色彩美(板书)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四、精读4、5两节: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1)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
处处写画。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调换。
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2、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1)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五、总结:(回应教学目标,时间允许完成练习)1、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结构。
2、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以说明为主兼顾其他表现形式;运用概括和描述性的句子;用准确、周密、精确。
练习:课后练习三、四。
六、作业: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二、教学要点、难点: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三、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四、教学步骤和实施(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是否了解近几天苏州城交通不太顺畅、空气轻度污染的原因?明确:处处修路,处处施工,整个苏城像个大工地1、如此大兴土木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城市的急剧膨胀、明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2、世遗会为什么被选在苏州召开,作为苏州市民你有何感想?(视频资料的播放)明确: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骄傲。
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二)讲析把握全文结构(苏园特征)1、(幻灯显示2课题、作者及英文)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苏州古典园林)2、(解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说明苏州之美。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3(范读开头两段,幻灯展示3-6)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⑴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⑵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⑶(他山之石)各地园林都有自己的特色,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瓜州于园的设计风格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⑷(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⑸(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课件显示图片欣赏(幻灯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 (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
(精讲)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
其次写池沼。
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
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
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