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A.m B.m/s C.s D.km/h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的起优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河岸D.房屋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1.8m B.3.3m C.4.8m D.5.5m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3.6km/h=3600m/s B.1.5h=90sC.200cm=2m D.36m/s=10km/h5.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B.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28cmC.普通教室的门高约为5mD.一位初中生跑1000m所用的时间约为50s6.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它们的速度大小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同的时间内,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相等B.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相等C.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D.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7.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走2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s内的速度一定是A.8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8.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张小球从右向左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A.B.C.D.9.关于声现象,下判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10.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11.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调和响度12.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A.给老师配备扩音设备B.给学生配备防噪声的耳罩C.给教室内安装监控摄像D.保持教室周边环境的安静13.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汽车、运动员、羚羊1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运动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的乙车的2倍,则甲车和乙车行驶的路程之比是A.1:6B.6:1C.3:2D.2:315.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A.5m/s B.4.8m/s C.5.8m/s D.无法确定16.下面哪一个数的单位是cm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的为9 B.教室宽约为60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的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物为1817.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该汽车的行速度是80k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18.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两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A.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2.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D.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3.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立即消失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4.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4:3,其路程之比是5: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A.5:4 B.4:5 C.9:20 D.20:95.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C.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6.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属于噪声的是()A.夜深人静时忽然传来练钢琴的声音B.会场上大学生们雄辩有力的演讲声C.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加油声D.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7.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8.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人在有风的天气里朝同一方向骑自行车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则三个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一辆卡车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沿直线运动,它行驶至A处呜笛,在A处正前方440m处有一峭壁,经过2.5s它行至B处,并听到了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则该卡车的速度为()A.22m/s B.12m/s C.15m/s D.17m/s二、多选题10.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瓶和水振动发声,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B.敲击瓶子,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高C.用不同力度敲击,声音的响度不同D.将玻璃瓶换成铁瓶,音色会不同三、填空题11.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12.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同学们睡不着觉.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卫生纸堵住了耳朵,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13.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用字母表示):(1)人头发的直径约为0.08_______;(2)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_____;(3)某网学绕操场(400m一圈)走一圈的时间是5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B.人体感觉舒适温度为35℃C.骑自行车速度为4km/hD.体育1000m测试满分为100s2.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A.B.C.D.3.9月8日至16日,第11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郑州举行。
在龙舟赛上,运动员们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吋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打鼓越快,鼓声响度越大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来分辨鼓声、号子声D.号子声越低沉,音调越高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路程和时间成正比D.路程和时间成反比5.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B.图中不断抽出空气,闹铃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C.图中敲击瓶子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D.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6.小张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晨练时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9月25曰早上步行情况晨练时间为30mi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晨练的路程约为1500mB.晨练后小张心跳一次时间约为3sC.小张晨练时的平均速度约为6km/hD.当天最高气温可达39℃7.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7.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5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钟和听音器放在船上,其他均不变,听到钟声响度不变B.若将钟和听音器放在船上,其他均不变,听到钟声和看到火药发光的时间间隔将大于5s C.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为3000m/sD.若将钟和听音器放在船上,其他均不变,听到钟声响度会变大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响度相同B.甲、乙、丙三者音色相同C.甲和丙振动频率相同D.乙的音调比丙高9.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的冰和0℃的冰水混合物冷热程度相同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C.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时,利用了固体传声效果好D.使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兔误差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11.第11届少数民族传统休育运动会火炬传递仪式在郑州市区隆重举行,如图,我校知名校友施一公先生担任第一棒火炬手,火炬长约70___________,树木向后运动,这是选__________为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实事例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水的蒸发B。
树木生长C。
铁钉生锈D。
骏马奔驰2.下列单位换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
4.5m = 4.5 × 100 = 450cmB。
4.5m = 4.5m × 100cm = 450cmC。
4.5m = 4.5m / 1000 = 0.0045kmD。
4.5m = 4.5 × 100cm = 450cm3.XXX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A。
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钢卷尺B。
选用分度值是lmm,量程是20cm的学生用尺C。
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5m的皮卷尺D。
游标卡尺4.将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的恒温箱后()。
A。
冰继续熔化B。
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在开始凝固C。
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D。
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5.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
A。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D。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6.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7.我国一分硬币的厚度接近于()。
A。
1厘米B。
1毫米C。
1微米D。
1分米8.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
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
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9.站台旁停有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运动了,这个乘客选定的参照物是()。
A。
甲车B。
乙车C。
站台D。
乘客自己10.如图所示,用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哪种方法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第一次月考人教版解析版)
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人教版)第一次月考试卷八年级物理·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A.长96cm,宽64cm B.长144cm,宽96cmC.长192cm,宽128cm D.长288cm,宽192cm【答案】C【解析】从图片所给信息可以看出成年人身高都在100cm以上200cm以下,而图中党旗的宽度与人的身高相对比C选项符合规格。
故选C。
2.《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A.舟中人B.舟C.剑D.江岸【答案】D【解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C错误;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3.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 .步长约为2mB .每分钟步行15kmC .平均速度为4km/hD .步行3km 用时15min 【答案】 C【解析】A .由图可知,步行3km 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 3000m 0.6m /4718l =≈步步故A 不符合题意; BCD .由图可知步行3km 用是45min ,则步行的速度34/h 0.067/min 45h 60s km v km km t ===≈ 故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二单元)
姓名: 班级: 成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
S
V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2.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3.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4.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
5. 在同一钢琴上,弹奏C 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色一定不同 B .音调一定不同
C .响度一定不同
D .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6.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 /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7. 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8. 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 运动了10 m 的路程,第2 s 、第3 s 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则该物体在3 s 内的运动( )。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A ,B 选项中两种运动都有可能
D .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9. 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10.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12.在真空环境中不能传播的是()
A.太阳光 B.激光 C.超声波 D.电磁波
二.填空题。
(第10小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20分)
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
2.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__不正确。
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_________。
3.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__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他的速度是__________m/s。
4.如图所示,该停表的正确读数是 s。
5.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_____ 。
6.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秒。
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的。
7.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8.有一个装满水的足够长的铁管,甲同学在一端敲击铁管,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够听到次声音。
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
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的影响。
10.(1)25m/s= km/h (2) 27nm= m
(3)1h28min= s (4)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5)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6)一物体前10s走过了450m的距离,在接下来的15s内通过了200m的距离,在最后15s内通过了150m 的距离,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
三.实验与探究题。
(16分)
1.(2分)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该物体运动的v-t图象。
2.(3分)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 cm、26.00 cm、26.02 cm、26.42 cm。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3.(6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选填“很大”或“很小”)的坡度,实验所需的器材,除了图中所画之外还有,。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s1=t1=v1=
s2=t2=v2=
s3=s1-s2
=
t3=t1-t2=v3=
(2)表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填表示符号),其他各物理量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3)在表中,平均速度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A.v1>v2>v3 B.v1<v2<v3
C.v2<v1<v3 D.v2>v1>v3
(4)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B.小车运动的时间等于计时结束时秒表所示的时刻减去计时开始时秒表所示的时刻
C.此实验的原理是公式v=
s
t
D.为了使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实验中当小车下滑时,我们应该用手一直扶着小车,直至它到达终点
4.(2分)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
5.(3分)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12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四.计算题。
(20分)
1.(6分)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1)小球前8秒的速度? (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
2.(3分)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 后听到回声,则所到回声时车距前面高山多远?
3.(4分)如表是福州到厦门的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2)列车在7:10的速度为多大?
4.(4分)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
已知汽车在前
3
2的路程时的速度为50km/h,在
剩余
3
1的路程时的速度为60km/h,求该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5.(3分)校田径运动会上100m赛跑时,某计时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按表计时,问:计时员的计时方法正确吗?若不正确,计时员多计还是少计多少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