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达尔文以来
探索二型花柱的演化
探索二型花柱的演化二型花柱植物的种群有2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两种花型的柱头和花药呈现互补的雌雄异位,同一花型或花内授粉往往是不亲和的,而不同花型间的授粉是亲和的。
自达尔文以来,关于二型花柱的演化,一直是植物性系统多样性及其演化中的未解之谜。
前人曾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来推断二型花柱的演化,但缺乏实验证据。
CharlesworthandCharlesworth(1979)假设二型花柱起源于柱头和花药高度相等的两性花,在近交衰退的选择下产生自交不亲合性,而后在精确传递亲和花粉的选择下发生不同的雌雄异位,进而演化为二型花柱;Lloyd and Webb(1992a)等认为二型花柱起源于突出式的雌雄异位(柱头位于花药上方的两性花),花内的花柱高度发生变化,在精确传递花粉的选择下,出现互补式的雌雄异位,而后在近交衰退的选择下出现不亲和性和附属多态性,进而演化为二型花柱。
两种模型强调不同的原始花型,选择压力及形态和生理特征出现的先后顺序。
二型花柱的适应意义在于能促进不同花型间的亲和花粉传递,或者避免同一朵花内柱头和花药之间的干扰,或者降低柱头上不亲和花粉的数量,从而减少花粉浪费。
前人提出的两种可能的演化模型都经历了花柱高度变化阶段,为检验二型花柱的可能演化过程,我们利用二型花柱的甜荞(即柱头突出式和柱头缩入式)和同型花柱的苦荞,通过三种组合方式模拟不同的柱头高度类型,经过整株去雄处理,分析收集的柱头上花粉数量和比例,分析其适合度。
结果发现柱高二态时期花型间传粉的精确性比较低,苦荞作为花粉供体时,作为花粉受体的长柱花柱头上落置的苦荞花粉量及苦荞花粉比例均显著高于短柱花;苦荞作为花粉受体,柱头上落置的长柱花的花粉量及长柱花的花粉比例均显著高于短柱花。
大多数二型花柱植物的花呈管状或伪管状,荞麦属花被完全展开呈盘状。
一般认为管状花或伪管状可以限定访花者种类和访花行为,在访花的过程中,不同花型的花粉接触虫体的不同部位而有效促进不同花型间的亲和授粉。
《自达尔文以来》的读书报告
《自达尔文以来》读书报告姓名:吴俊欣学号:201524450214院系:健行学院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史【摘要】顾名思义,《自达尔文以来》是以达尔文学说为主题的,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达尔文理论的核心并不在于后来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进化,而在于长时间被拒绝和忽视的自然选择。
本文旨在由斯蒂芬方柄古尔德的《自达尔文以来》入手,从在古尔德的《自然史》杂志上发表的科学随想来陈述,分析古尔德关于进化的观点。
本文将按照书章节安排体会古尔德的观点。
笔者将围绕这些观点,加今日达尔文主义的现状以及达尔文的真实生活进行分析。
【关键词】达尔文,进化,《自达尔文以来》, 达尔文主义第一章. 关于达尔文第一部分是一个引起人们好奇的引子,但同时也是全书的理论核心所在。
古尔德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达尔文在思想成熟之后20年才发表伟大的《物种起源》?在给出答案之前,作者不失时机地先揶揄了传统的科学传记和科学史:达尔文在陈述自己的理论时不使用进化的原因是:第一,进化在生物学中已经有了特定意思;第二,进化有进步发展的意思。
并且,达尔文描述生物时绝不说高等与低等。
达尔文推迟发表理论的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理论中蕴含的哲学唯物主义观念,所谓的上帝也许并非一种心灵,没有心灵完美得能够造就我们所看到的和谐,上帝只是存在的本身而已,上帝只是自然秩序,可以理解为顺应自然律。
达尔文进化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世界观,是它使得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独立出来,解放了大众的思想。
不过,在那个笃信神创论年代,达尔文的观点还是不容易被大众接受。
一个为目的而做的设计,却常常偏离完美与和谐,无目的的随机结果却产生了巨大的和谐,我们的确应该谦卑地敬畏,并且反问自己,难道真的是我们错了吗?我们认为我们能够设计,这种思想来源于我们认为自己是上帝最后创造的,是最高级的生物。
第二章.人类的进化人类是怎样进化来的呢?从前人们相信“梯状进化”,然而实际上,“进化通常是“枝状进化”,一种“物种形成”过程。
进化论及其应用领域
进化论及其应用领域进化论是一门揭示生物物种适应环境和演化的科学理论,它对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自达尔文以来,进化论一直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在众多其他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探讨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其在医学、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进化论的核心原理是物种适应环境并通过基因传递适应性特征。
这一概念是基于物种在自然选择下的生存和繁殖的现象。
在环境中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将导致适应环境的基因得以保存,而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则会被逐渐淘汰。
进化论还包括其他机制,例如突变和基因流,这些机制可以导致基因的变异和传播,进一步塑造物种的演化。
进化论在医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了解病原体及其在宿主中的演化,医学科学家可以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例如,研究耐药菌株的进化过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此外,进化论还可用于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进化,理解人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以及揭示人类的起源和迁徙历史。
生态学是受进化论影响最深的学科之一。
进化论提供了解释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结构的框架。
生态学家利用进化论来研究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种群演化和资源利用路径。
比如,进化论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某些物种之间存在共生关系,某些物种会逐渐占据特定的生态位等。
进化论也帮助科学家了解濒危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为保护这些物种提供重要的指导。
计算机科学是另一个应用进化论的领域。
通过模拟进化过程,计算机科学家可以研究和优化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功能。
进化算法,例如遗传算法和遗传编程,模拟了进化的原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这些算法被广泛应用于优化问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通过使用进化算法,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工程和决策问题。
总结来说,进化论的原理对生物学、医学、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帮助我们理解物种的演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为保护濒危物种、开发新药物和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进化论物种起源和演化过程
进化论物种起源和演化过程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它探讨了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自达尔文以来,生物学家们通过观察和研究,逐渐形成了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本文将从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两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进化论的相关内容。
一、物种的起源物种的起源一直是生物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进化论提出了一个关键观点,即所有现代生物都源于共同的祖先。
根据现有的证据和观察,进化论认为物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亿年前的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
1. 原始地球环境与生命起源在地球的早期阶段,大气中富含了水蒸气、甲烷、氨气等化合物,并且有丰富的电磁辐射。
这种原始地球环境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有机分子得以产生。
化学实验和模拟研究表明,在这些条件下,简单的有机分子可以通过自然化学反应合成。
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演化,形成了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最终导致了生命的起源。
2. 演化的关键步骤进化论认为,生命的起源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的形成、细胞的产生和遗传物质的出现这三个关键步骤。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这为进一步的演化提供了基础。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最早的细胞可能是来自原始环境中的一些有机物质的包裹体结构。
遗传物质的出现,使得这些早期生物能够产生后代,进一步发展和繁衍,逐渐演化出不同的物种。
二、物种的演化过程物种的演化过程是指物种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通过遗传变异和选择适应环境而发生的改变。
进化论提供了一种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形成的理论框架。
1. 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基因差异。
这种遗传变异在生物个体的后代中保留,并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因素可以影响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
如果某个遗传变异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那么这个遗传变异就会在种群中逐渐广泛传播。
这种适应环境的过程会导致物种的逐渐改变和进化。
2. 适应与适者生存进化论认为,适应是物种进化的核心驱动力。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Carl Friedrich von Weizsäck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与观点在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通过对科学方法及理论的深入分析,不仅质疑了传统哲学中对科学直观认识的有效性,还阐明了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本质。
本文将全面探讨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包括其科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的可证伪性标准、对历史主义和科学进步的看法,以及其影响与争议。
科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波普尔在其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提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须具备某些特定原则。
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便是可证伪性。
根据波普尔的定义,若一个理论不能被潜在的观察或实验所证伪,那么这个理论就不具备科学性质。
换句话说,只有那些能够被实验证伪的断言,才算得上科学理论。
这一观点不仅重新定义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也促使人们重新考量宗教和形而上学中的许多信念。
例如,在宗教中常常存在某些难以验证或反驳的假说,这使得宗教信仰无法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依据。
为此,波普尔主张,应当立足于“经验”和“实验”来构建知识,而非依靠逻辑推理或绝对真理。
可证伪性标准可证伪性是波普尔科学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
波普尔强调,不同于验证主义所主张的通过观察来确认理论真实性,科学理论应当通过反复实践与严格测试,设法找到使之失败的方法。
这种方法论奠定了现代实验科学的重要基础,使得科学研究变得更加严谨。
例如,主流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曾长期被认为是真理,但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牛顿力学在极端条件下被证明不再适用。
正是在这种不断反驳与修正中,科学才能进步。
因此,波普尔认为,任何一个自称为“科学”的理论,都应有可能经历并接受反复的检验和挑战。
对历史主义的批判除对可证伪性的深入探讨外,波普尔还明确反对历史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可以预测未来。
历史主义者往往声称,通过对历史现象模式的研究,可以预测社会发展及其目标。
自达尔文以来[资料]
自达尔文以来[资料]第一部分关于达尔文1.达尔文的拖延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行为中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更能引发猜测的了。
罗西尼(Rossini)因《威廉?退尔》(William Tell)而达到他歌剧事业辉煌的巅峰,可是之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
多萝西?塞耶斯(Dorothy Sagers)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Lord Peter Wimsey),转向笃信上帝。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然后过了21年,由于R.华莱士(R.Wallace)的突然出现,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5年在"贝格尔"号(the Beagle)上对自然的接触,达尔文的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transmutation)的笔记。
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
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在阅读一些显然不相关的书籍作消遣时,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
达尔文后来在他的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Malthus)的《人口论》(Population),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
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
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倘若所有生物产生出的后代远比生存下来的多,那么根据简单的假设,一般说,生存下来的更能适应当时的生活环境,从而自然选择指导了进化。
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
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没有认识到他的成就的重要性。
在1842年,后来又在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及其含义的基本纲要。
生物学的名词解释
生物学的名词解释生物学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生物学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生物学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生物学的意思生物学(Biology),简称生物,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
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
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迷惑不解,他们往往把生命和无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没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认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
不少人还将各种生命现象归结为一种非物质的力,即“活力”的作用。
这些无根据的臆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被抛弃,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生物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生命现象就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物质、能和信息三个量综合运动与传递的表现。
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
例如,生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能够以远远超出机器的生产效率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制造体内的各种物质,而不排放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揭露生命过程中的机制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代生物学是一个有众多分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本文着重说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分科、方法和意义。
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将分别在“生命”、“ 生物学史”等条目中阐述。
生物学造句欣赏1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学说。
2 一个杰出的生物学家,竟去涮了几年瓶子,真是骥服盐车。
3 今年,她毕业了,获得了生物学学位,但她却闷闷不乐,心绪不宁。
4 他是我国最权威的微生物学家。
5 如果有人发现了‘阴影生命’或者‘异态生命’,也许这就会成为生物学界自达尔文以来的最大轰动。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质量检查高三年级语文试卷2024.8说明:1.以下题目的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2.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谈到地理分布,如果我们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及地理的变化,以及由于诸多偶然而未知的散布方式,生物曾发生过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的大规模迁移;那么根据遗传变异学说,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
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在于,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在同一块大陆上,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在高山和低地,在沙漠与沼泽,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是有明显联系的。
这使每一个旅游者都会感到惊奇,但对我们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它们是同一祖先和早期迁入者的后代。
根据前述迁徙理论,加之在多数情况下的生物变异,我们借助于冰期事件便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而其他许多植物也是很相似的;同时也容易理解,为什么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
虽然两个地区具有适于同一物种生活的相同的自然条件,但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的话,它们之间的生物存在极大的差异,人们也就不必为怪了,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关系中最重要的。
而且,在这两个地区,在不同的阶段内,从其他地区或者这两个地区之间彼此接受的迁移来的生物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所以,这两个地区中生物变异的过程也就必然是不同的。
根据这种迁徙的观点,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物变异,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海岛上仅有极少量的物种栖息着,而其中的许多还是特殊的地方性类型。
我们清楚地看到为什么那些不能横渡广阔大洋的动物类群,如蛙类和陆栖哺乳类,没有在海岛上居住;另一方面,为什么那些能够飞越海洋的动物,如蝙蝠中的一些新的特殊类型却在远离任何陆地的海岛上被发现。
3-进化稳定对策
进化稳定对策
在ESS种群内每个个体的期望赢得为, ESS种群内每个个体的期望赢得为 种群内每个个体的期望赢得为,
V V 1 − 2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而在纯鸽对策种群内每个个体的期望赢得为 V/2。 V/2。 虽然纯鸽对策种群个体平均适合度大于ESS种群 种群, 虽然纯鸽对策种群个体平均适合度大于ESS种群, 但它是一个不稳定的种群, 但它是一个不稳定的种群,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其 它对策(鹰对策) 它对策(鹰对策)的侵蚀
进化稳定对策与种群遗传学
均研究频率依赖选择问题,但重点不同 均研究频率依赖选择问题, 种群遗传学考察基因频率的动态以及平衡态的性质, 种群遗传学考察基因频率的动态以及平衡态的性质,目 的是探讨不同类型的选择对一个位点上不同基因型的效应。 的是探讨不同类型的选择对一个位点上不同基因型的效应。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对策集经常被高度简化,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对策集经常被高度简化,经常是只考 虑对应于两个等位基因的两个对策 ESS常常假定对策可以无性繁殖或者有机体是单倍体。 常常假定对策可以无性繁殖或者有机体是单倍体 而ESS常常假定对策可以无性繁殖或者有机体是单倍体。 这种遗传学上的高度简化使得人们可以考察更为复杂、 这种遗传学上的高度简化使得人们可以考察更为复杂、更 为广泛的对策集, 为广泛的对策集,以及对策之间更加微妙的适合度相互作 的话说,ESS概念的精髓就是 概念的精髓就是‘ 用。用Maynard Smith 的话说,ESS概念的精髓就是‘假 定简单化的遗传学而考察复杂的生态学’ 定简单化的遗传学而考察复杂的生态学’
最优化理论与博弈论
最优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生物最有效地 最优化理论认为, 传递它们的基因,因而也将是最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 传递它们的基因,因而也将是最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 包括使它们在时间和能量分配方面达到最优状态。 包括使它们在时间和能量分配方面达到最优状态。但普 遍意义上的最佳策略往往并不存在。 遍意义上的最佳策略往往并不存在。 许多情况下, 许多情况下,一个个体采取某一对策是好还是坏不仅取 决于这个对策本身, 决于这个对策本身,而且往往还取决于种群内其它个体 所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博弈论就是用于分析当一个个体的最优行为依赖于其它 个体时个体如何采取行动的一个理论工具
生物大爆发与生物大灭绝的特征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大爆发和生物大灭绝在地球表层系统地质演化过程中,有两类重大的生物事件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生物大爆发和生物灭绝。
正是这两类全球生物事件的存在,使显生宙地球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活跃的生命繁衍和生物地质作用成为可能,使相对地质年代的编年所依据的标准化石与标准化石带得以种类繁多且全球广泛发育,也才使人类的诞生成为现实。
一、生物大爆发这是一个发生在寒武纪初期的全球重大生物事件。
海洋动物长出了壳。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主要特点是海洋动物长出了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
在此时间段之前,主要生命形式是菌藻类、无壳后生动物类等较低等动物,包括8亿年前结构原始简单的菌藻类、“淮南动物群”(最早的无壳后生动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无壳后生动物软体类为主)、“瓮安动物群”(能分泌硬壳和骨骼的后生动物——小壳动物群)等。
然而,到寒武纪初期,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突然涌现且种属繁多,个体较大。
其中,小壳动物群繁盛在寒武纪初始阶段,紧随其后的是澄江动物群。
(澄江动物群化石)以我国科学家在我国云南省澄江县下寒武统最早发现的“澄江动物群”为标志,寒武纪早期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生物诞生事件。
在澄江动物群中,大量出现的生物类群包括:1.裂肢动物;2.叶足动物;3.奇虾类;4.水母状动物;5.触手冠动物及内肛动物;6.鳃曳动物和其他蠕形动物;7.脊索动物;8.古虫动物门;9.其他类群动物如海口鱼、早期后口动物等。
此外,其他国家与地区还发现最早出现的腔肠动物、蠕形动物、节肢动物、海绵动物、内肛动物、环节动物、无铰腕足动物、脊索动物等20多门80多属。
这些古生物化石,准确标定了生物大爆发的时间底界,科研成果震惊全球。
(澄江动物群画像)二、生物大灭绝生物大灭绝的主要特征:极端气候(大冰期或大温暖期)和超级火山喷发。
由于气候与环境突变等原因,地球上的生物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条件,或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最后导致大量种属的消亡与灭绝。
《自达尔文以来 进化论的真相和生命的奇迹》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12 后记
这本科学家撰写的散文杰作,收集了古尔德在《自然史》杂志上发表的科学随想。作者在哈佛大学教生物学, 是科学内行,又有历史家的眼光。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达尔文在确立了进化论之后,为什么迟了20年才发表?古 尔德说,这是因为他清楚进化论的含义比一般人所意识到的更为离经叛道。然而自达尔文以来,进化论已经发展 了快二百年,可许多人仍然对进化论一无所知。大家不知道进化这个概念在开始就是误用的。达尔文自己并不用 这个概念,他只是在《物种起源》的最后一段才用到这个词,而且是作为权宜性对比才这样用的,他自己的用法 是“经过改变的继承(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 。自然选择本身就是对环境的适应,并没有从低到高 的方向性,并不代表进步。从“经过改变的继承”到进化,人们保留了人类的中心地位,保留了世界观(进化论 最初是为了与关于上帝的信仰相协调,后来它取代了上帝),不过却离大师本人的思想越来越远。错综复杂的学 术争论,扑朔迷离的历史往事,都因古尔德的生花妙笔跃然纸上。
献言
译者序 科学散文的魅力
自序 这种生命观
1 达尔文的拖延
2 达尔文在船上 位置的变换,或
五年伴在船...
3 达尔文的难题: 进化的艰苦历程
4 对达尔文理论 的过早埋葬
第二部分 人类的进化
5 等级问题
6 人类的枝状进 化与梯状进化
7 小孩是人类真 正的父亲
8 人类的婴儿是 胚胎
第三部分 奇特的生物与进化 的样板
32 生物的潜 力与生物学 决定论
33 一种多么 聪明的动物
后记
参考文献
感谢观看
读
书
笔
记
第三部分 奇特的生物 与进化的样板
06
物种起源进化理论观点解析
物种起源进化理论观点解析物种起源进化理论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描述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自达尔文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物种起源和进化的机制,提出了多种观点和理论。
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物种起源进化理论的基石。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驱动力,它通过生物个体之间的竞争和适应环境的压力来促使适应性状的积累和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的三个要素包括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适应性差异和繁殖成功率。
2. 孟德尔的遗传学孟德尔的遗传学为物种起源进化提供了遗传机制的解释。
孟德尔实验发现,生物的遗传特征是通过遗传因子的传递和组合来决定的。
这为解释适应性状的遗传传递和变异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种演化的基因层面。
3. 突变与突触可塑性突变是物种起源与进化中的重要机制。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的突发性变化,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组和基因的插入或删除等。
突变能引起新的遗传变异,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可塑性。
此外,神经科学中的突触可塑性理论也认为,物种起源与进化受到突触连接的优化和调整的影响。
4. 适应度地图理论适应度地图理论是物种起源进化中的一种视角,它描述了环境对生物适应性和进化的影响。
适应度地图理论认为,环境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选择压力,导致不同适应性特征的形成。
这个理论强调了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解释物种起源与进化的重要观点之一。
5. 内源与外源进化理论内源与外源进化理论描述了物种起源与进化的不同机制。
内源进化是指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作用,由个体之间的竞争和遗传机制推动。
而外源进化则强调了环境因素对物种演化的驱动作用,包括外部环境对适应性的选择以及外界基因的引入等。
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物种起源进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理解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框架。
这些理论视角展示了物种起源与进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需要指出的是,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生命是什么?是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现在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而对于生命的起源,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生命的起源有: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地外起源说、进化论和化学起源说。
具体内容如下:1、神创论:否认一切的事物是自然形成的说法。
它认为哪怕是正在呼吸的空气,也是需要被创造才得以产生。
在《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
”。
2、自然发生论: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又称“自生论”或“无生源论”,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
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亚里士多德说的“……有些鱼由淤泥及砂砾发育而成”。
3、地外起源说: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这一假说认为,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为最初的生命起点。
4、进化论:又称演化论,是关于生物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
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从古希腊时期起就曾经出现一些零星的思想,而当今进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轴,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其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重演律。
5、化学起源说: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神创论已经被证明为是一种荒谬的解释。
这种解释的根源是类比于人的制造能力,以及对概率论的错误应用。
物种进化的各个阶段名称
物种进化的各个阶段名称物种进化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自达尔文以来,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探究和研究,逐渐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和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对物种进化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定义。
本文将介绍物种进化的各个阶段名称。
1.原始状态原始状态是指生命最早的状态,也就是生命出现之前的状态,这个阶段不属于物种进化的范畴。
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原始状态可以被看作是第一个类群的起点。
2.分化分化是物种进化的第一个阶段,指亲缘关系密切的个体逐渐分化成不同的种群,并开始发展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这个阶段也可以被称为分化阶段。
3.物种形成物种形成是指在适宜的环境中,某些种群逐渐适应该环境,逐渐进化成一个新物种。
这个过程中,原种胚胎逐渐分离,成为新物种的种群。
新物种往往会与原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形态差异、生命活动模式差异等。
物种形成阶段也被称为相对稳定阶段,因为一个新物种在形成后,往往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色。
4.淘汰淘汰是进化的常见状态,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导致某些种群的灭绝,另一些种群的幸存而形成的新种群,可能会与原种的不同之处更大,这样的进化过程也叫离散进化。
5.迁徙迁徙是物种进化的另一种方式,也被称为扩散。
在这个阶段,一个物种从一个地理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地理区域,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最终进化成新物种。
迁徙阶段经常和分化阶段和物种形成阶段共同出现。
6.合并合并是物种进化的另一种方式,这个过程中适应相似环境的两个物种发生了交配并繁殖出了新的物种。
这样的进化过程常常被称为“杂交进化”,在灵长类动物中存在。
以上是物种进化的各个阶段名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阶段并非固定而僵化的,它们之间常常交织着出现,每个物种进化的路线都不尽相同,但是总体上,物种进化过程大致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
掌握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研究生物进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寒武纪——精选推荐
寒武纪寒武纪(Cambrian)是显⽣宙的开始,距今约5.42亿年前—4.88亿年。
寒武纪可再分为早寒武纪、中寒武纪、晚寒武纪。
寒武纪是显⽣宙最早的地质时代,下⼀个纪是奥陶纪。
在传统理论上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早寒武纪(5.41-5.4亿年前)、中寒武纪(5.4-5.23亿年前)、以及晚寒武纪(5.23-4.92亿年前)。
这是建⽴在岩⽯地层学上的分法。
这个名字来⾃于英国威尔⼠的⼀个古代地名罗马名称“Cambria”,该地的寒武纪地层被最早研究。
“寒武纪”⼀词是英国地质学家塞奇威克(A Sedgwick)于1835年⾸次引进地质⽂献的。
原指泥盆纪⽼红砂岩之下的所有地层。
在罗马⼈统治的时代,北威尔⼠⼭曾称寒武⼭,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时期称为寒武纪。
通过铀铅测年法测量其延续时间为5370万年。
中⽂名称源⾃旧时⽇本⼈使⽤⽇语汉字⾳读的⾳译名“寒武纪”(⾳读:カンブキ,罗马字:kanbuki)。
近⼏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在中国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确⽴了“四分法”的寒武纪新年代地层表。
寒武纪⽣命⼤爆发被称为古⽣物学和地质学上的⼀⼤悬案。
寒武纪⽣命⼤爆发⾃达尔⽂以来就⼀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
⼤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多数⽆脊椎动物门在只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
这种⼏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脊椎动物化⽯(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的现象,被古⽣物学家称作“寒武纪⽣命⼤爆发”,简称“寒武爆发”。
点击查看源⽹页地质年代达尔⽂在其《物种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这⼀事实,并⼤感迷惑。
他认为这⼀事实会被⽤做反对其进化论的有⼒证据。
但他同时解释到,寒武纪的动物的祖先⼀定是来⾃前寒武纪动物,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产⽣的;寒武纪动物化⽯出现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纪动物化⽯的缺乏,是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或是由于⽼地层淹没在海洋中的缘故。
斯蒂芬·杰·古尔德
斯蒂芬·杰·古尔德斯蒂芬·杰·古尔德首先是作为一位科普作家进入中国人视野的。
北京三联书店的“科学人文”丛书收录了古尔德的多部作品,如《自达尔文以来》、《熊猫的拇指》和《追问千禧年》等等。
古尔德以生花妙笔引领读者穿梭于古生物史、文学作品、社会经济史、通俗文化之间,让人们思考现象背后的深刻道理,将科学散文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古尔德声誉之隆在现代进化生物学家当中前所未见,这不仅因其科学散文,更归功于他在古生物学界的贡献。
有人称之为“自达尔文以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进化论生物学家之一”。
他的著述触及学界内外的诸多辩论,迫使科学家对那些关于进化形态及过程的根深蒂固的想法进行反思,让古生物学重新焕发活力。
古尔德1941年生于纽约,从五岁起就与古生物学结下不解之缘。
他回忆当时参观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感受,“我梦想成为科学家,明确地说,一个古生物学家,从暴龙的骨骸我感到敬畏和害怕。
”从俄亥俄的Antioch College毕业后,古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967年获得博士学位,专业都是古生物学。
古尔德曾工作过的地方包括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并在哈佛大学教授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科学史。
西格蒙特·弗洛依德曾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得难以想像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
”前者指“地心说”的坍塌,后者则是进化论的诞生。
从《物种起源》发表至今已有140多年,但围绕这一学说的争论至今余音未绝。
在古尔德看来,阻碍接受达尔文理论的不只是科学上的困难,而是由于其包含的基本哲学内容是对于西方人心态的一种挑战。
即便基督教中的上帝可以通过进化而不是特创来起作用,但达尔文理论中彻底的唯物论仍然具有毁灭性力量。
动物“他者”与欧美文化
动物“他者”与欧美文化19 世纪之前,在欧美人们对动物主要持一种实用主义观点。
但是随着人们对与自然密切相连的浪漫主义的观点的改变,这种动物实用主义观也随之改变。
浪漫主义本身与推动现代社会到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
到了19 世纪中叶,人们逐渐认识到动物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权利,而不仅仅是人类的附庸。
达尔文相继在1859 年,1871年,1872 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类与动物的感情表达》,这些著作的问世使已为广泛接受的以神学为基础的物种稳定性的假设以及人与动物最根本的质的差异的假设受到了挑战。
同一时期和继后发展起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达尔文动物学研究变成了伪科学社会政治理论。
在这一理论之下,自然界被描绘成一幅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的场景,这与存在于人类文化中的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竞争极为相似。
受这些观点的影响,再加上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人类与动物或者人类文化与动物“他者”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纷繁复杂,这也导致了达尔文的著作《人类与动物的感情表达》时至今日才得到科学家和大众文化的接受。
到了19 世纪末,尽管有些行业的人,如牲畜饲养者或者农场主,对动物依旧持实用主义观点,但动物实用主义已成为历史。
然而自达尔文以来人类文化和动物“他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定论。
欧美文学史上自然主义的兴起( 英国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美国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至少从一定程度上是对科学达尔文主义和伪科学社会达尔文主义所提出的缩小或消除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差别的一种回应。
自然主义作家常常将人的外貌和行为描述得像动物,这些人只具备最基本的“人”的意识。
这一关于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新观点带来的另一个成果是加拿大和美国几乎在同一时期,也就是19 世纪中、后期,相继出版了现代动物小说,加拿大以查尔斯?G?D罗伯茨为代表,美国以厄内斯特?汤姆逊?赛顿为代表。
这些动物故事都是基于动物野外真实行为的仔细考察,可以说是自然主义意象的一面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斯蒂芬·杰·古尔德田氵名译序言1959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H.J.Muller抱怨道:“这一百年没有达尔文也一样。
”这一特别黯然的评价使当时参加纪念《物种起源》问世一百周年的许多听众都感到震惊,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这一失望中所表达的真理。
为什么那么难以理解达尔文?不到十年,他就使思想界不再怀疑进化的发生,但他一生都没有使人们普遍接受他自己的自然选择理论。
直到20世纪40年代,自然选择理论才被广泛接受;然而即使在今天,虽然自然选择理论已经成为我们进化论的核心,但依然存在对于自然选择理论的错误理解和错误使用。
问题并不在于这个理论逻辑结构上的复杂性,因为自然选择理论的基础本身很简单--两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和一个必然得出的结论:1.生物是可变的,而且生物的变异可以(至少是部分)遗传给后代。
2.生物产生的后代数量多于可能生存下来的后代数量。
3.一般来说,生物的后代向着环境对起更有利的方向变异,就会生存并繁衍下去。
这三段陈述基本上说明了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仅仅这样说还不是达尔文认定的自然选择的根本作用。
达尔文理论的本质就在于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创始性力量--不仅仅是不适应生物的剔除者,自然选择还必然要建造适应;自然选择通过一代又一代地保留随机变异中的有利部分,必然会建造适应。
倘若自然选择是创造性的,我们关于变异的第一条陈述就必须增加两条限制来详细说明。
第一、变异必然是随机的,或者至少不会是向着适应的。
因为假如变异已经预定向着正确方向的话,那么选择就不会起着创造性的作用,只不过是剔除那些变异途径不妥的不幸生物个体而已。
拉马克主义就是这样的看法,该理论坚持认为动物创造性地回应它们的需要,并且将获得的性状遗传给后代。
这是一种非达尔文主义的理论。
我们对遗传变异的理解表明,达尔文正确地坚持了变异的有利方向并非预先就决定了。
进化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混合--在变异水平呈偶然性,在选择方面呈必然性。
第二、变异必然与新物种形成中进化变化的程度关系不大。
因为假如物种是即刻产生的,那么自然选择便起不到创造性作用,只不过为改善的生物腾出位置而已。
再者,我们对于遗传学的理解又支持了达尔文的关于小变异是进化变化的原材料的观点。
所以,达尔文的理论表面上简单,但具有精致的复杂性及另外的要求。
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阻碍接受达尔文理论的并不只是科学上的困难,而是由于达尔文理论中所含的基本哲学内容是对于西方人心态的一种挑战,这种心态至今仍然难以抛弃。
首先。
达尔文提出进化没有目的。
生物个体是为了增加它们的基因在后代中的代表而进行着斗争,这就是进化。
如果说自然界中呈现出和谐和秩序,那也是因为生物个体尽显其优势所附带的结果而已,即自然界中的亚当.斯密经济学。
其次,达尔文坚持认为进化没有方向,进化并不然导致更高等事物的出现。
生物只不过更加适应它们所生活的环境,这就是进化。
寄生虫的“退化”和瞪羚矫捷步态都是完美的。
再者,达尔文在解释自然中贯彻了唯物论的哲学。
存在的只是物质;心灵、精神、上帝不过是表达神经复杂性奇妙结果的语词。
托马斯.哈代在谈到自然时,对于抛弃目的性、反向性和精神的观点感到忧伤:当我凝望黎明,池塘,田野,牛羊,还有枯树,所有这一切在我看来像静坐在学校受罚的孩子;它们发出的声响只是(一度像是清楚的呼叫,但此刻却完全是嗫嚅)--“我们惊奇,真的惊奇,为什么我们在这里!”的确,自从达尔文以来,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但是依然叫人激动,给人启迪,令人崇敬;因为即使我们不能在自然中发现目的性,我们却能为了我们本身的需要确立目的。
达尔文并不是对道德漠然的人,但他并不关心清除西方思想中有关自然的深度偏见。
实际上,我认为可以用达尔文主义的精神来拯救我们苍痍的世界,因为这种精神否定了西方人的自傲所偏爱的一种观念,即我们要去控制、支配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因为我们是一种预定过程的最终产物。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需赞同达尔文。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理解他的信念和这些信念中的含义。
这本书中的所有文章都是探讨“这种生命观”--这是达尔文自己在讲述他的新进化世界观时说的话。
这些文章,写于1974年至1977年。
最初发表在《自然史杂志》我所开设的专栏上,这个专栏的名字就是“这种生命观”。
这些文章涉及范围广泛,从行星史、地质史到社会经济史;但是通过进化论,即通过达尔文的观点,将这些问题串联了起来(至少我打算这样做)。
我不是博学之士,倒像个好商人,我所知道的行星和政治知识都与生物进化有关。
我并不忽略记者的套话:昨天的文章只能用来包今天的垃圾。
我也不打算糟蹋我们的森林去发表冗长而散乱的文集;象索依斯博士的《罗拉克斯》。
我想我还是对树木留情的。
不是出于虚夸,我惟想解释的是,收集这些文章都是根据许多人喜欢(同样许多人蔑视)的观察,这些观察同属于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达尔文从进化角度探讨的主题,这也是与我们自大的宇宙观背道而驰的一个主题。
第一部分探讨了达尔文理论本身,尤其是引发H.J.穆勒抱怨的基本哲学部分:进化无目的性,不是进步的,是物质性的。
我通过一些有趣的奥秘来把握这个重要的信息;如谁是贝格尔号上的博物学家(不是达尔文);为什么达尔文不使用“进化”这个词;以及为什么他等了二十年才发表他的理论。
利用达尔文注意探讨人类的进化构成第二部分。
我试图强调我们既有独特性又有与其他动物相关的统一性。
我们的独特性是由于基本进化过程的作用,而不是由于任何通向高等生命的预先设定。
在第三部分,我通过利用一些复杂的进化论问题说明特殊的生物,从而探讨了这些问题。
在一定水平上,这些文章是关于具有巨角的鹿,从体内食其母亲的飞虫,利用边膜进化成一种引诱鱼的蛤,以及120年开一次花的竹子。
在另一个水平上,这些文章涉及了适应、完美性和一些表面上好象没有意义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用进化论来探讨生命史的图景。
我们找不到稳定进步的迹象。
这个世界在长期平静中间或有大规模灭绝和迅速生成的时期。
我着重在两个重大的间断上,6亿年前产生出绝大多数复杂动物生命的寒武纪“爆发”和2亿5千万年前一半海洋无脊柱动物灭亡的二迭纪灭绝。
从生命的历史,我转向生命居住的地方--地球的历史(第五部分)。
我既论述了过去的英雄(莱尔,Lyell),也论述了现代的异端者(维利柯夫斯基,Velikovsky),他们为最基本的问题而奋斗--地质史是否有方向性;地质变化是缓慢稳定的,还是迅速剧烈的;用生命的历史如何标定地质的历史?我在板块构造学和大陆漂移的“新地质学”中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在办法。
第六部分试图管中窥豹。
我谈到一个简单的原则,物体的大小影响物体的形状;并且认为这个原则可以应用到极其广泛的发展现象中,包括行星表面的进化,脊椎动物的脑,以及中世纪小教堂与大教堂之间的形状差别。
第七部分由于顺序的不连贯会使一些读者惊异。
我费力地将一般原理和特定的应用联系起来,再将这些原理与生命和地球的主要图景联系起来。
这里我讨论了进化思想的历史。
尤其是社会、政治观念对所谓“客观”科学的影响。
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客观”科学不仅是一种科学自大的表现,而且带有政治意图。
科学通过收集客观信息,通过摧毁古老的迷信而成立,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必然通向真理。
科学家象普通人一样,在他们的理论中无意中反映了他们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局限。
他们作为社会的特权成员,通常要捍卫现存的社会等级,并将这种等级关系看作生物学上预定的。
我叙述了其中的一般情况,通过讨论18世纪有关胚胎学的一个不太明晰的争论,通过讨论恩格斯关于人类进化的观点,通过讨论Lombroso关于固有犯罪,以及通过讨论来自科学种族主义根源的曲折故事。
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同样的主题,只不过将这个主题联系到当代关于“人性”的讨论中,这是错误使用进化论影响社会政策的一个主要例子。
第一小部分批评了作为政治偏见的生物学决定论,有人根据这种理论提出我们的祖先是残忍的猿,人类的攻击性和侵占性是固有的,女性的被动是自然的表现,智商具有种族差别等,这些观点最近又泛滥了。
我认为没有证据支持这些观点,而且这些观点所代表的是西方历史上长期悲凉的故事在最近的具体反映--指责牺牲者并给他们标上生物学上劣等的标记,或像孔多塞(Condorcet)所为,用“生物学作为同谋”。
我既欣喜又不悦地讨论了最近新生的“社会生物学”研究及其新的预示,即对人性的达尔文主义的解释。
我认为社会生物学的许多特定观点都是基于决定论模式的缺乏支持的猜想,然而我却在社会生物学对利他主义的达尔文主义解释中发现了很大的价值,作为对我不同的倾向性的支持,我倾向认为,遗传给了我们易变性,自然选择并不决定严格的社会结构。
这些文章最初发表在《自然史杂志》专栏中,现在的改动不大,订正了一些错误,删掉了狭隘之见,并且使用了最新的信息。
我攻击过论文集中吓人的东西--冗长,但是我的编辑裁刀面对任何单篇文章的内在连贯时,我又退缩了。
至少我决没有两次使用同一引文。
最后对主编Alan Ternes和Gordon Beckhorn致以谢忱和感激。
他们接二连三的活泼书信支持了我,并且用留情的编辑之手最恰当地表达了他们的宽容和谨慎。
我为所有真正动人的题目而感谢Blame Alan,特别是第十五篇文章的S形曲线的骗局。
西格蒙特.弗洛依德像其他人一样出色地表达了进化对人类生活和思想的深刻影响,他写道:“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
”我认为这种废黜的知识也是我们在一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上对连续性的最大希望。
或许“这种生命观”在它的第二个百年还能绽开鲜花,并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科学知识的限度和教益,而我们则像哈代诗中的田野和树木一样,继续惊奇为什么我们在这里。
1.达尔文的拖延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行为中长期而难以理解的停滞更能引发猜测的。
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事业辉煌的颠峰,可是之后三十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
多萝西. 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而相信上帝。
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然而过了21年,由于R.华莱士的突然出现,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五年在贝格尔号上对自然的接触,达尔文的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transmutation )的笔记。
这时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在阅读一些显然不相关的书籍做消遣时,建立了他的中心思想。
达尔文后来在他的自传中写道:“1838年的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