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

合集下载

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实现路径

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实现路径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实现路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加强垄断行业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征地补偿标准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环节,加快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能源、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发展,完善城市的发展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县域产业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推进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改善民生”这个主题;因此要逐步建立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制度和机制,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在优先发展教育、统筹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健康素质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2011年12号文

2011年12号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1.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3.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分类指导,支持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做优做强。

经济强国梦实践内容

经济强国梦实践内容

1、中国如何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迈进,就必须充分发挥好资源禀赋、总量规模、制度示范等优势,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国红利,从而为实现经济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目前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有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国内方面,我国经济已具备更大发展实力,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坚实,城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政治优势为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这就需要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有就业有收入的发展、资源环境支撑力提升的发展、科技和体制创新驱动的发展。

2、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不仅需要美好的愿景、清晰的规划和实现的路径,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做保障。

因此,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强国地位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如下改革保障措施:一是强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二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四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构建多样性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和地方债务管理体制;五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加充分地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六是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七是明确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把握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几个方面:八是建立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等。

这些改革保障措施,涵盖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某些观点,科学新颖,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3、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1)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语言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三) :搭配不当-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语言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三) :搭配不当-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解路路径
◆.对 点 训 练
1.修改下面病句【2018年浙江卷4.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
,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 界一致好评。 【答案】主谓搭配不当。“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主语是“节目”而 不是“观众”。
2.修改下面病句: 生物入侵就是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一方式被
边练边悟1 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语病,并加以说明。 (1)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
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2)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 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答案】 “速度”不能“扩大”,多主语和单一谓语不能完全搭配。
7.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如成败、升降、高 低、好坏、优劣、强弱、得失、能否、是否、有无等),后面(或“前面”)却只 有一方面意思(或“正”或“反”)的词句与之相呼应,从而造成前后内容搭配 的不协调。 如: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 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辨析:句中的前半句有两面词“能否”,而后面的内容只能对应“能”的 一面,属搭配不当,应去掉“能否”。
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答案】 “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缺失宾语中心语,应在
“供电”后加上“的方式”;“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 作用”,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 能和作用”,应将“功能和作用”改为“特点”。

中国由大国变为强国之 路

中国由大国变为强国之 路

中国由大国变为强国之路摘要: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一、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

据统计,2006年中国对外经济总额已达到17606.9亿美元,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与经济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中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走弯路,综合实力提升和经济体量超越美国是迟早的事情。

但接下来的这个过程是非常难熬的,尤其在跟一个纵横百年的霸权国家竞争,无论在应对外部环境还是平衡内部环境上都需要大智慧,如果挺住了就会一往无前,如果跌落了就会充满各种未知。

中国要想避免经济总量大而不强的局面和历史重演,经济结构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转型,产业结构必须要升级,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否则依靠加工经济和资源输出为主的“打工经济体”绝对没有任何前途。

同时,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要从外需转向内需,也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要启动内需除了要抑制高房价外,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只有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和有钱去消费时,中国的内需才能真正、有效地启动,中国经济结构也才会趋于合理。

二、军事中国是防御性的大国军队,军事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初步具有空间战和信息战的能力,但军队总体科技水平偏低,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因为人多优质地少,周边强弱敌对势力林立,且缺少对海外资源的控制,国内资源现已经超负荷运用,抗制裁封锁的能力较弱,民性比较温良,过分依赖和相信联合国,遵循与邻为善,缺乏侵略性,官方对政治学习的重视程度甚于提高技战水平。

但由于人民勤劳坚韧,文化底蕴深厚,在国民生存权受威胁之时,智慧能充分用到战争中,国家维系了数千年不倒。

所以我国军队和人民要加强凝聚力和警惕性,不要过分依赖其他民族,积极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伟大事业。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经济建设方面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长期稳定的高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9%,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其次,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对外投资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实现了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二、科技创新方面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伟大成就。

中国在高铁、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还成功发射了一系列载人航天器,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进行创新研究,推动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增长。

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中国成功实现了数以亿计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中国取得了较大的扶贫成效,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教育水平和质量。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

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突出成就。

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治理了一大批重点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了碳排放减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环保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总结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社会事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从经济大国迈向强国之路___

从经济大国迈向强国之路___

2013年 第2期*从经济大国迈向强国之路张国宝一、世界经济总体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012年许多重要国家进行了大选,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执掌政权,大国关系开始新的磨合和调整。

可以说2012年是大选年,但真正对世界新秩序的影响将从2013年开始逐渐显现。

自2008年开始的美债、欧债危机已持续五年,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未过去,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低迷,2013年美、欧经济有缓慢复苏的迹象,但仍很脆弱。

因美债、欧债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弊端也暴露出来,滥用金融衍生工具,实体经济衰落,高福利许诺和选举政治的需要使许多经济政策积重难返。

被世界热捧的金砖国家也受到影响,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经济增速显著回落。

中国GDP增速多年来首次破8,虽然取得了7.8%一支独秀的成绩,但还是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人们习惯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对中国经济是否从此进入低速增长阶段给予了过多的解读。

二、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非经济强国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从10年前的第6位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大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这是自1799年康乾盛世结束以来,时隔200年中国重登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22个行业中,中国产值均居第一或第二。

钢铁、水泥、原煤、电解铝、造船产量均占全球45%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84万亿元,超过全球1/5,成为名符其实的*本文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上的演讲。

008制造业大国。

2011年“财富”500强中,中国内地企业上榜69家,比10年前增加60家,其中制造企业27家。

但是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

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进口,2011年进口集成电路达1701.9亿元,仅次于进口原油的金额(1911亿美元),是第二大宗进口商品。

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对策探讨

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对策探讨
关键词 : 中国经济 ; 经济 强国 ; 发展 ; 转 变
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是从上世纪7 O 年代改革开放之 二、中国由经济大 国发展为经济强国的对策 后才开始的 , 仅仅在短短的四十多年间,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已经在 1 、调整经济结构 , 优 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对于促进经济结构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 世界排名第二, 仅次于美国, 堪称经济大国。然而经济大 国并不是经 济强国。尽管我国的G D P 已经超过了 日 本, 但是论起经济实力来讲 , 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 , 应该积极进行产业优化升级 , 日本并不逊于 中国, 甚至还要强过 中国。这是因为经济强国的评定 使第三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撑产业 , 减小第二产业所 占的比重。 指标 并不是以G D P 为准, 事实上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也确实还存在 这不但能够缩小我国收 人 差距, 降低失业率 , 还能为节能环保做出巨 很多不足。中国要想实现 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 还有很多工 大贡献 。再者 , 贸易结构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 , 降低劳动密 作要做。 集型产 品的出口量 , 增大高技术含量为主的产品出口额 , 以改变 当前 不合理 的贸易结构。当然 , 这是需要不断加强科研技术水平才能实 中国与经济强国相 比所存在的 问题 现的, 只有这样 , 才能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 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尽管我国自从改革开放 以来, 经济就得 2 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 。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到了飞速的发展 , 但是毕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 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 在全球环境问题 日益严重、不可再生资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 低, 还是使得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经济强国。这主要体 很多国家出现了能源危机 , 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是以 “ 高能耗”换 现在 : 首先 , 我国的人均G DP 水平较低 , 在世界人均G D P 排名上仅仅 “ 高增 长”的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为主 , 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 排在9 0 位, 可见我国的人均G D P 水平与世界经济强国相 比还有很大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 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大力发展第 的差距 。其次, 贫富差距显著也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体现, 受经 三产业 , 开发低碳技术 , 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 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我国居 民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 基尼系数已经高于 提高劳动者素质 , 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增强经济的可持 0 . 4 的警戒线, 说 明了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严重程度 。再者 , 人均收 续发展能力。 入水平较低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增加教育和科研投入 , 提高 自主创新水平 2 、经济结构不合理 。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 问题上, 我国一直都 在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中低端技术可以引进 , 但重大核心技 非常注重第二产业 的发展 , 而忽视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术只能靠 自己研发。因此 , 我国要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 这直接导致 了工业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 使得产业结构出 家。吸收整合国际优质科技要素, 在 引进 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 现严重失衡 , 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 , 贸易结构不平衡 , 收进行再创新 , 尽快提高 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 自主创 我国 自加入WT O以来 , 虽然进 出口贸易总额在不断增加 , 但是从进 新能力 , 人才是关键 , 因此 , 还要通过增加教育和科研的投人来培养 出口产品中可以看出 , 我 国在世贸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劳动密集型 人才。我国应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人力度 , 将发展义务教育、专业 产业的产 品出口较多 , 而技术含量 较高的产 品则主要依靠进 口。这 教育和高等教育紧密结合, 增加对高等院校的科研投人 , 培养具有创 就造成 了出口低端产品, 进 口高端技术产品的贸易结构, 对我国的经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将高校作为创新基地 , 走产学研相 济发展极为不利。第三, 就业结构不合理。我国 目前在第三产业方 结合的创新之路。 面的就业 比重还非常低 , 仅仅只 占就业 比重的3 2 0 / 0 左右 , 而经济强国 的第三产业 比重则高达7 0 %以上 ,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与经济强国 三 、结语 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综上所述 , 尽管我国目前 已经跻身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 在发展中 3 、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较低。 目前为了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 国家中处于经济领先地位。但是若与世界经济强国相 比, 中国经济 续发展 , 各 国纷纷开始注重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的发 发展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较多的 问题 , 尤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 展 。而这些也成为了经济 强国的重要判 断指标 。然而 目前我 国的 质量方面的诸多问题 , 都严重制约了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 资源消耗量仍然非常大 , 位居世界第一。可 以说,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 转变,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进一步提高经济发 建立在高能耗 、高污染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较差 , 且不符 展水平, 经济强国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 田 合经济强国的经济发展要求。其次, 自主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创新

中国经济:跨越大步,崛起为世界强国!

中国经济:跨越大步,崛起为世界强国!

中国经济:跨越大步,崛起为世界强国!中国经济:跨越大步,崛起为世界强国!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为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仅为自身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也对全球经济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贸易与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发展。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基石。

近几十年来,中国以每年超过9%的平均增长率,奇迹般地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和改革政策的实施。

积极的产业政策、开放的市场环境以及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使得中国能够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投资,培育出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

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国的电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也在全球范围内领跑。

同时,中国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农村改革,不仅带动了内需的增长,也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国。

中国的出口产品占据了许多国际市场份额,直接拉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高位增长,大量的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流动和互通。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中国的崛起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机遇。

再次,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进步也为自身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

中国的高铁、电动汽车、太阳能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应用也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也积极推进创新,为全球科技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发展,无疑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自考企业经营战略_2006-2012年所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

自考企业经营战略_2006-2012年所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整理

名词解释企业使命:指企业的目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所作出的规定。

经营单位战略:经营单位在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总公司发展目标,对所从事的某一经营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企业经营单位定位战略:是指企业的二级经营单位在决定进入的行业内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何种服务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适应性紧缩战略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市场需求缩小,资源紧缺,致使企业在现有的经营领域中处于不利地位,财务状况不佳,难以维持目前的经营状况,企业为了避开环境的威胁,摆脱经济困难,渡过危机,以求发展而采取的紧缩型战略。

失败性紧缩战略是指由于企业经营失误造成企业竞争地位虚弱、经济资源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只有撤退才有可能最大限度保存企业实力时被迫采取的战略。

调整性紧缩战略企业采取调整性紧缩战略的原因,既不是经济衰退,也不是经营失误,而是因为企业要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实行某种更长远的目标,需要集中并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

技术进步:泛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使用效率高的劳动手段,先进的工艺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

企业技术进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用先进的劳动手段和方法,或对原有技术进行变革,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

企业财务战略:指企业对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使用,并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产品质量战略:企业设计和生产顾客所需要的质量特性,达到顾客所要求的质量水平,满足其需要,所作出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品牌:商品的牌子,商品的名称,是卖者的产品的某一名词、符号、设计或他们的组合。

中国如何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中国如何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结构 对 比下 , 中 国这 个 经济 大 国 遭 遇
凌辱和 抢 夺也 就不 足 为奇 。 比 较 国 家 之 间 的经 济 体 量 用 购
并 无 太 多 的实 质 意 义 , 尤 其 在 目前 中
国经 济 增速 回落 之 际 , 中 国经 济 的深
买 力平 价 有一 定 的合理 性 , 毕 竟 汇率
水平 受多 重 因 素影 响 , 还 有工 资 和 物 价 水 平 的 制 定 在 每 个 国 家 之 间 差 异
为 日不 落 帝 国 的英 国 GDP仅 占全 世 界的 5 %; 1 8 9 4年 到 1 8 9 5年 甲午 战 争 时 期 中 国 经 济 总 量 是 日本 的数 十
倍, 但 结 果 这个 经 济 大 国却 遭 受 了 历
“ 再平 衡 ” 的对 象 , 现在 虽 然 大 国之 间 不 会 再 野蛮 地 用 战争 来 抢 食 , 但要 求
F I N AN CE金 融
个 漫长 的结 构调 整。于是 大 家都在
有 意 无意 地 回 避 GD P主 义 ,经 济体
史 的百 年 耻 辱 , 割地 赔 款 、 任人宰割。
大 国。
洲 已经 过 了第 一 次 工业 技 术 革命 , 蒸 汽机 、 坚 船利 炮和 工 业 品 已经 成 为 经 济结构 中的主 要成 分。在 当 时这样 的
历 史 经验 告 诉 我 们 , 经 济 总量 并 不代 表经 济 质 量 , 经济 大 国 并 不代 表
官方 经 济学 家相 对 比较 谨 慎 , 普 遍 不
1 O 取势 _ 、 l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_ J o T o吕
Ro A E o N o ]

论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转变途径

论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转变途径

论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转变途径(李志杰 09级环境科学)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大国。

然而,我们面临比崛起更严峻的问题是强大。

强大的前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国民生活达到了基本富裕的水平;二是全体国民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三是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具有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

在这些前提下,我国如何在整体落后中奋起直追,增强中国经济、体育、教育以及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中的影响地位,实现中国的强国、富民之路,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所在。

关键词:中国;强国;文化;使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后危机时期,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中国的未来既获取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制约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要求我们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未来30年,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国内外形势变化,深刻认识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理性思考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积极推动对外开放的创新发展。

一、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一)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荟萃世界多元文化精华,凝炼民族文化精神,建设生气勃发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多样性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才能显示出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魅力,朝气蓬勃地走向世界。

但无论是交流还是交融,都不能是简单的移植或同化,而是要致力去创造与时代相适应的更加辉煌的中国新文化。

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必须要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并充分吸收、有机融入世界多元文化各种有益元素,融汇人类社会久经历史检验的普适性的共同价值理念和各种先进文化精华。

2011年教育部12号文

2011年教育部12号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1.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3.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分类指导,支持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做优做强。

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在中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可持续发展挑战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高污染产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空气和水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可忽视。

因此,中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例如,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环境监管和法规的实施,并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基金。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生育率下降,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成为未来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应加大对老年人口的福利保障,鼓励创新医疗技术和养老制度,并采取措施鼓励青年人口的增长,如减税和扩大生育政策的覆盖范围。

三、贫富差距扩大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口仍然无法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因此,中国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并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以缩小贫富差距。

四、金融风险问题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如高杠杆率、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中国的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和处置能力,并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五、产业升级问题中国的经济仍然依赖于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在迈向经济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应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推动创新科技的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六、国际贸易摩擦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和摩擦。

这些争端可能对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应加强外交协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

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马建堂《人民日报》(2011年03月17日16 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不断提升。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综合各种因素衡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没有改变,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

1978年,我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GDP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1978年增长79.3%。

棉花产量597万吨,增长1.8倍。

油料产量3239万吨,增长5.2倍。

近年来,我国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

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2007年,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18.6%,比美国稍低1.3个百分点,位居世界第二。

到目前为止,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

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居世界第二十九位。

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我国经济总量能够在短短的30多年跃居世界前列,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矛盾、问题、风险和挑战,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结果;是13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奋力推进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结果。

实现伟大中国梦学习读本93分试卷

实现伟大中国梦学习读本93分试卷

1.()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高度,将“中国梦”明确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于2013年3月17日在新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之后,对“中国梦”的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单选 )A胡锦涛B温家宝C习近平D李克强2.中国梦的主体是()。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单选 )A人民B民族C国家D世界3.实现中国梦必须(),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单选 )A走中国道路B弘扬中国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改革开放以来,()着眼于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单选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5.从()讲,中国道路是途径、理论和制度三种形态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

(单选 )A形态构成B宏观规定C实践领域D基本要求6.具体道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以实现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人民民主为目标的()。

(单选 )A生态文明建设道路B社会建设道路C经济建设道路D政治发展道路7.中国道路有其(),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单选 )A现实的实践依据B明确的主题内涵C开创性的标志D阶段性的前进进程8.从()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障。

(单选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9.从()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单选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0.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

(单选 )A一党制B两党制C多党制D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单选 )A爱国主义;改革开放B改革创新;爱国主义C爱国主义;改革创新D改革开放;民主法治12.()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仁者必有勇”、“见义勇为”等,是我们民族一直信奉的古训。

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_魏礼群

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_魏礼群

2013年 第6期高层论坛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魏礼群摘要:从各项综合指标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面临许多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依然任重道远。

借鉴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经验,使我国顺利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需要实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创新驱动发展等“六大战略”。

关键词:经济大国 经济强国 发展战略作者简介:魏礼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

党的十八大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用历史的宽广眼光,确立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

这个“双百”目标,提出了我国“2013-2020年、2021-2050年”两个战略发展阶段,明确了2020年和2050年这两个战略节点,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势的研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深入研究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与1978年相比,2012年的006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142.5倍,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87.3倍①。

从经济总量、部分省市人均GDP、制造业产值、贸易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等综合指标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经济强国首先是经济大国,经济大国首先要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总量。

据统计,1978年我国GDP只有1 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大国外交心得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大国外交心得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大国外交心得摘要:一、引言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三、中国大国外交的实践四、中国大国外交的成果五、展望未来,持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六、结论正文: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将根据提供的文本,为您阐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大国外交心得。

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国大国外交的实践、成果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一使命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中国大国外交的实践1.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利益。

2.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加强与各国的友好交往。

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公正合理。

4.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互利共赢。

5.深入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四、中国大国外交的成果1.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2.促进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收获了丰硕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

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4.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国人民友谊。

五、展望未来,持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继续推进中国大国外交。

1.深化国内改革,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2.秉持互利共赢原则,拓展国际经贸合作。

3.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4.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六、结论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大国外交,是我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烟台网络党校部分课程答案

烟台网络党校部分课程答案

了解汉字,承传优秀传统文化出题蔡玉霞第一部分:开始——10分钟一、单选题:1.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 )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A二B一C三A二、多选题:1.文化遗产具体来说,包括( )A物质文化遗产B非物质文化遗产C有形文化遗产AB2. 有形文化遗产包括:()A历史文物B历史建筑C人类文化遗址ABC3.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 :A口头传统和表述B 表演艺术C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ABCD第二部分:10分钟——41分钟44一、单选题2.《说文解字序》的作者( )A许慎B 朱熹C程颢A3.“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出自()A《淮南子》B《周易》 C《论语》A4.()被后人称为字圣。

A许慎B仓颉C王懿荣A5.甲骨文的发现者是()A王懿荣B许慎C仓颉A6. 汉字的统一源于()A秦始皇B孔子C 仓颉答案:A7.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出自()A《易.系辞下》B《易.系辞上》C《淮南子》答案:A二、多选题:4.世界五大古文字,包括( )A汉字B象形文字C圣书文字D 楔形文字E古印度文字、F 玛雅文字答案:.ACDEF5. 我国名字的诞生经过了的阶段( )A伏羲作八卦B神农结绳C仓颉造字D 神农演绎答案:ABC6.六书指的是( ):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意E转注F假借答案:ABCDEF7.文字经过( )的变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文字。

A甲骨文B 金文C篆书D 隶书E 楷书F 行书答案:ABCDEF8.下面字属于指事的有:A 上B 下C 凶答案:ABC9.下面字属于会意的有()A武B信答案:AB三、判断题:1.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2.凡解释一字,就是作一部文化史是陈寅恪说的.√3.许慎是《说文解字序》的作者.√4.会意者,视而可识,察尔见意。

上下是也。

×5.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6.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 (一)实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 长质量和效益 (二)实行优化经济结构战略,着力推进结构优化升 级 (三)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实行推进城镇化战略,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五)实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着力开拓我国经济发 展空间 (六)实行全面推进改革战略,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 发展体制机制 (七)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着力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二)严峻挑战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之路 不会是平坦的,面临不少挑战和风险。 从国际上看: 第一,世界现有经济强国的制约因素在加剧。 第二,全球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第三,外部需求短期内难以有明显好转。 第四,全球性的各种问题交织显现。 从国内看: 第一,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第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第三,资源环境约束日渐突出。 第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
实经济大国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同比增7.7%,达到568845亿元人民币,约合9.33万 亿美元。 部分省市人均经济总量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 人均2013年为6629美元,世界排名第86位。部分省 市总量和人均GDP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 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稳 居世界首位。 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2013年,我国进出 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位稳居世界第一。已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 一位。2013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82万亿。
(二)经济强国的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占比。2012年美国、中国、日本、 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GDP的比重分别 为:21.8%、11.5%、8.3%、4.7%、3.6%。 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可以通过从事研 发的科学家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 和研发经费这四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 服务业所占比重。一般认为,一个具有高端化产业结构 的经济强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应在70%左右。中国 的服务业产值占比仅为43.7%。 城市化率。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一般认为发 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超过70%。 国际储备货币占比。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还 不到1%。
三、世界上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与启示 (一)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 第一,重视抓住发展的机遇。 第二,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 第三,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第四,重视城市化的推进。 第五,重视体制机制的变革。 第六,重视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第七,重视对外开放的扩大。
四、我国建设经济强国的机遇和挑战 (一)战略机遇
我国迈向经济强国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二、经济强国的标志和目标
(一)经济强国的标志 第一,具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并拥有较高的人均收 入水平。 第二,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掌握相当一批核心关键技 术。 第三,具有高端化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在全球产业分工中 占据有利地位。 第四,具有高度的城市化,并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城 市群。 第五,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 第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拥有较强的国际影 响力。
从国际方面来看: 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 第二,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有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 第四,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从国内方面来看: 第一,我国经济具备更大规模发展的实力。 第二,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坚实。 第三,城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第四,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第五,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将为经济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我国建设经济强国的战略步骤和目标可表述为“两步 走”: 第一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 元,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目标。 第二步,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国内生产总 值的世界占比达到20%左右;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迈 入世界前五名国家的行列;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 重达到60%左右;具有一批实力强大的跨国企业与 世界知名品牌;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形成一批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并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达到4%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