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1 北师大16春
2016西北大学文学概论真题(完整版)凯程首发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6西北大学文学概论真题(完整版)
凯程首发
刚考完2016考研初试,凯程教育的电话瞬间变成了热线,同学们兴奋地汇报自己的答题情况,几乎所有内容都在凯程考研集训营系统训练过,所考专业课难度与往年相当,答题的时候非常顺手,相信凯程的学员们对此非常熟悉,预祝亲爱的同学们复试顺利。
考研分笔试、面试,如果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很容易被挂掉。
如果需要复试的帮助,同学们可以联系凯程老师辅导。
下面凯程老师把专业的真题全面展示给大家,供大家估分使用,以及2017年考研的同学使用,本试题凯程首发。
1.相较于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特征。
2.文学创作的规律。
3.文学批判继承的原则。
4.积极阅读与消极阅读的特征及意义。
5.论述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是一门探究文学现象的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拓宽思维。
下面是一些文学概论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 什么是文学?答: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通过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文学是一种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2. 文学作品的特点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 言语性: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通过词语的选择、组织和运用,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 情感性: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 可塑性:文学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作品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体裁可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按内容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按时代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文学作品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描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理解。
- 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传承和传播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历史记忆。
- 情感交流:文学作品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的塑造,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生。
- 美的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艺术感受的传递,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5.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有哪些?答: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内容解读: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曹廷华文学概论第三版第一章第一节电子教案]文学概论1
![[曹廷华文学概论第三版第一章第一节电子教案]文学概论1](https://img.taocdn.com/s3/m/8f150ee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c.png)
[曹廷华文学概论第三版第一章第一节电子教案]文学概论1第一编文学的特征和本质第一章文学的特征第一节文学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一、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或情境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文学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宗教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同之处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精神形式。
它们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类对某种客体现象的反映。
2.从认识过程看都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规律。
3.从功能效果看都能达到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影响人,从而影响社会。
(二)不同之处1.反映和表现生活的方式不同(1)理性说明与感性显现的不同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以抽象的概念、逻辑的论证、直接的结论来理性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揭示事物的规律,对生活进行理性说明。
文学则以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景感性地呈现生活的真实生态,显示生活本身包含的某些本质特征和固有规律。
比如《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2)语言表意的确定性与不定性的不同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论证中语言严格遵守语言的所指原则,必须准确无误,持之有据,观点明确。
文学的语言则充分运用语言的能指和意指功能,往往多维无定,可以意在言外,采用赋比兴等手法。
诗无达诂,文无定解。
2.反映和表现的客体对象不同(1)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生活中的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根据事实现象反映和表现其本质和规律。
哲学是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理论体系,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其他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则分门别类地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特定领域。
如历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等。
(2)文学,则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整体进行审美的认识、反映、表现和评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整体,都是文学的表现对象。
一是就人的生存本质和生命意义而言,每一个个体的活生生的人都是完整的。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一、文学的定义与特性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情感、思想和经验的表达。
它通过文字的组织和排列,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反映。
文学作品的特性包括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
形象性使得文学作品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展现抽象的思想;情感性则让文学作品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思想性则体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哲理。
二、文学的分类与形式文学作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抒情文学、叙事文学和戏剧文学;按照形式,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等。
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强调语言的音乐性和象征性;小说则通过详细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展现社会生活和人性;散文则更加自由灵活,既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更可以进行哲理的探讨。
三、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从古代的史诗、神话,到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进入现代社会,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探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文学流派相继出现,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四、文学的创作过程与技巧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文学创作通常从选材开始,然后通过构思、布局、塑造人物等步骤,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学作品。
在写作技巧上,作者需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如何通过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五、文学的鉴赏与批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赏文学作品,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阅读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文学批评则更加专业和系统,它不仅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探讨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文学批评有助于推动文学的发展,也是文学作品得以传承和流传的重要途径。
六、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揭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文学概论(一)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052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文学创作中,作家体验的核心是A.情感B.理智C.知识D.经验2.卡西尔关于情感语言与命题语言的观点是A.动物只有命题语言而人既有命题语言也有情感语言B.情感语言能表达感情而命题语言可表达思维C.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的区别是人与动物界的分界线D.命题语言是在情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什克洛夫斯基说:“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
”这句话体现了对文学语言组织的A.内指性的诉求B.音乐性的诉求C.陌生化的诉求D.整体化的诉求4.下列关于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语言结构是语言集团言语的总模式B.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的说话活动C.语言结构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D.语言结构是一种信息,言语是一种代码5.说“人物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的法国作家是A.左拉B.狄德罗C.巴尔扎克D.大仲马6.首先将“境”的概念虚化而用于精神领域的典籍是A.《周易》B.《左传》C.《孟子》D.《庄子》7.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人物理论属于A.类型人物理论B.性格人物理论C.扁平人物理论D.圆形人物理论8.在带有讲故事色彩的传统叙事风格中,叙述声音通常表现为A.显在叙述者B.隐在叙述者C.显在接受者D.隐在接受者9.认为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的作家是A.华兹华斯B.托尔斯泰C.波德莱尔D.科林伍德10.辛弃疾《摸鱼儿》中“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抒情母题是A.别绪B.思乡C.伤春D.离情11.韵味是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A.思想和情感B.逻辑和意义C.形式和结构D.情趣和意味12.在中国,刘勰较早地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A.作品的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结合B.作家的日常个性与创作个性的结合C.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合D.社会的时代精神与艺术趣味的结合13.提出“气盛言宜”观点的人是A.李白B.杜甫C.李贺D.韩愈14.提出“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的人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高尔基15.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A.高级形态B.最终形态C.替代形态D.初级形态16.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感受,这样的感想式、鉴赏式的批评方法是A.印象式批评B.评点式批评C.诠释式批评D.原型式批评17.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主张艺术起源于A.模仿B.劳动C.游戏D.巫术18.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A.《悲惨世界》B.《红与黑》C.《娜娜》D.《幻灭》19.旨在反对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的批评方法是A.后结构主义批评B.女权主义批评C.英美新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20.在叙述动作中与叙述者相对的是A.作者B.隐含的作者C.接受者D.读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文学有三大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
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
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3.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
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
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
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
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4.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
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
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5.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6.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7.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有三: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
8.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
2016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参考书目、专业分析、知识点、重难点、题型分析

2016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参考书目、专业分析、知识点、重难点、题型分析文艺学:一些书目:(马新国,翻翻当代文论,或者可以看看陈太胜的《西方文论专题研究》)(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教师用书》(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童庆炳,马新国主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李壮鹰,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复习方法:一、注意文学流派或者文学活动的发展脉络二、名词解释1.(苏拭的)“随物赋形”说苏轼文艺思想的一个突出方面是注意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
就文而言,他要行文自然,反对务奇求深和雕琢经营。
反映在具体的形象描写上便是“随物赋形”,就是说根据事物本身自然地描绘出其形状,强调主体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自然的关系。
就诗而言,推崇“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
也是讲诗歌要自然天成,冥于造化。
2. (苏轼的)“远韵”说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明确提出“远韵”这一概念,“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
苏轼引用司空图论诗之语:“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作为“远韵”的注脚。
苏轼对“远韵”的追求受到了司空图的影响。
3. (苏轼的)“枯淡”说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他推崇枯淡,意指在平淡中包含有丰富的意味和理趣,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评韩柳诗》)“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
文学概论十六章答案[1]
![文学概论十六章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3095854a32d7375a417808e.png)
文学概论十六章答案[1]十六章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第一,就文学批评活动本身的状况看,它首先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即表达文学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和“写得怎么样”的主张、观点、分析、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在形式上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的思维形式相类似,而且其思维的内容还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想联系、相杂糅,哲学、政治道德、宗教同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因而,文学批评作为精神活动也必然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
其次,就批评活动主客体双方而言,批评的客体对象无论是狭义的作家作品,还是广义的文学现象如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文学流派包括批评自身,都是特定的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表现,而文学作品,在恩格斯致施密特的信中,称之为是“悬浮与空中的更高的意识形态”。
对这样的意识形态的评价,无论是“热烈地主张着所是”,还是“热烈地主张着所非”,都是对象引发的态度反应。
从而批评对象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批评反应的意识形态性质。
而批评的主体即批评点是不脱离对文学这一对象进行美学评价的观点,它也随文学创作的实践和美学思想的发展而不同。
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所表达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的完美性的融合”的批评思想,启示的正是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的辩证统一。
开放性,是指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一种宏大的批评视野,它吸收、包容一切科学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充实丰富自己的内容。
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和发展一样,会随着理论与思想的创新而充满活力。
开放的思想、理论,与固守自身的真理性是相容的,一点也不矛盾。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内涵的丰富性、辩证性和开放性,使它具有批评总原则和方法论的价值。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批评实践,取得了历史公认的成就,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批评。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希腊神话的评价,关于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批评,关于歌德、席勒的论断以及关于哈克纳斯的《城市姑娘》、拉萨尔的《济金根》等作品的批评,都具有典范的意义。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经验的艺术门类。
2.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念,是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3.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立场,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4.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创造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形象或画面,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文体: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总体特征和类型划分,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二、填空题1.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______和主题。
答案:环境2.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历史批评、伦理批评、______和形式主义批评等。
答案:审美批评3.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常常通过特定的______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主题。
答案:意象4. 叙述者的角度和立场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是______理论的重要观点。
答案:叙事学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强调了诗歌创作的______功能。
答案:抒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可能涉及的内容?A. 人生哲理B. 社会现象C. 自然科学D. 情感体验答案:C. 自然科学2. 下列哪种叙述视角会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和参与故事?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 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答案:A. 第一人称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不同?A. 再现B. 表现C. 象征D. 类型化答案:D. 类型化4. 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韵文的形式出现,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A. 小说B. 散文C. 戏剧D. 诗歌答案:D. 诗歌5. 下列哪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A. 审美批评B. 历史批评C. 伦理批评D. 形式主义批评答案:C. 伦理批评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人物类型?A. 英雄人物B. 平民百姓C. 反面角色D. 神话人物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创新性C. 系统性D. 深刻性答案:ACD3.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叙事技巧?A. 倒叙B. 插叙C. 对比D. 悬念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设问D. 夸张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A. 风骨B. 意境C. 情感D. 笔墨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
文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文学概论大一知识点文学概论是大一学生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特点、流派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
以下是文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文学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描绘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学具有以下特点:1.1 主观表达: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体验的主观表达。
1.2 想象力与创造力:文学作品常常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文学世界。
1.3 艺术性与美感:文学作品在表达之外,还追求艺术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文学的流派与形式2.1 散文:以散文形式表达的文章,包括散文随笔、小品文等多种形式。
2.2 诗歌:使用特定的韵律、格律和韵脚等技巧进行创作的文学形式。
2.3 小说:由一系列虚构或真实的情节和人物构成的长篇故事。
2.4 戏剧:通过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
三、文学史与流派3.1 古代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古代文学两个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外国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印度文学等,代表作品有《伊利亚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2 现代文学: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现代文学两个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作品有《呐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现代文学代表作品有《198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3.3 流派:文学作品常常分为不同的流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四、文学批评与评价方法4.1 传统文学批评:包括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内涵、风格等。
4.2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关注作品中符号和象征的意义。
4.3 后现代批评:怀疑语言和真实性,强调个人体验和阅读者的参与。
4.4 读者反应批评:关注读者对作品的反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者的意图。
文学概论重点归纳

文学概论重点归纳文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的定义、历史发展、流派分类、作品解读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归纳文学概论的几个关键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文字艺术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和体验的一门学科。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运用语言和叙事手法来创造艺术品。
文学作品通常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形式。
其次,了解文学的历史发展对于理解其内涵和价值至关重要。
文学可以追溯到古代,不同文化背景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
从古希腊的史诗诗歌到现代派诗歌,每个历史时期都对文学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和贡献。
第三,流派分类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流派是指一类文学作品,通常具有相似的主题、风格和结构。
常见的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写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
通过研究不同的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另外,作品解读是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品解读涉及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构,以揭示其中的主题、意义和艺术手法。
从角色塑造到语言运用,从叙事结构到象征意义,作品解读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最后,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也是文学概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学与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例如,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成电影,音乐可以与文学作品结合,以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在学习文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关键概念。
例如,文学的主题和意义常常是多层次的,不同读者可能从中获得不同的理解。
此外,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个人化的,每个人都可能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评价。
总之,文学概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的定义、历史发展、流派分类、作品解读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通过了解这些重点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文学概论》作业一一、选择题:1、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有(CE )A、世界观B、艺术观C、审美理想D、艺术才能E、生活阅历2、文学风格的特性包括(ABCDE)A、独创性B、稳定性C、单一性D、多变性E、多样性3、文学典型的魅力实质表现在文学典型具有(ABE )A、真实性B、新颖性C、诚挚性D、蕴藉性E、丰富性4、文学话语的基本特点有(BD )A、内指性B、精确性C、拒阻性D、潜台词E、心理蕴含性5.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包括(ABCDE )A、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B、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C、抒写真实感受D、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E、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6.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A、爱伦?坡B、马拉美C、兰波D、波德莱尔E、柯勒律治7.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思潮18世纪末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ABC )A、雪莱B、拜伦C、雨果D、左拉E、福楼拜8.即兴就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
即兴产生的条件有(ABCE )A、足够的材料储备与情感积累B、合适的气氛与契机C、综合心力的长久酝酿D、理智的参与与规范E、作家天赋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9.直觉与灵感有的不同在于(AB )A.灵感就是长久思索后的顿悟,直觉就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C、灵感就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就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D、灵感的发生就是可以预期的,而直觉却具有突发性E、灵感就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直觉就是感性认识10.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ABCDE )A、回忆与沉思B、想象与联想C、灵感与直觉D、理智与情感E、意识与无意识11.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包括(ABC )A、内指性B、音乐性C、陌生化D、潜台词E、动作性12.灵感的特点包括(ACE )A、突发性B、持久性C、创新性D、预知性E、偶然性13.人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 )A、理论性精神活动B、宗教性精神活动C、伦理性精神活动D、审美性精神活动E、物质性实践活动14.“表现”说与“摹仿”说相比的突出区别在于(ABC )A.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就是突出被摹仿世界的决定作用,而就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B、在文学批评问题上,表现说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C、在文学创作问题上,表现说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就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D、在作品的表现上,表现说注重写实而摹仿说注重写意E、在作品的体裁上,表现说擅长叙事类,摹仿说擅长抒情类15.接受动机的种类有(ABD )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受教动机D、批评动机E、借鉴动机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试题(正确\错误)1、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A. 社会意识形态B. 艺术形式C. 历史记录D. 科学理论答案:A2.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作者、读者、作品B. 作者、作品、社会C. 读者、作品、评论D. 作者、读者、评论答案:A3.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马克·吐温D. 弗朗茨·卡夫卡答案:C4.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多义性?A. 结构主义B. 形式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新批评答案:C5.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安娜·卡列尼娜》C. 《荒原》D. 《等待戈多》答案:B6.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是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点?A. 比喻B. 拟人C. 对比D. 排比答案:C7. 以下哪种文学流派强调了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批判?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古典主义D. 后现代主义答案:D8. 以下哪位作家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威廉·福克纳C. 弗朗茨·卡夫卡D. 詹姆斯·乔伊斯答案:A9. 以下哪种文学批评方法强调了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A. 文化研究B. 心理分析C. 女性主义D. 形式主义答案:A10.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A. 心理分析B. 结构主义C. 符号学D. 马克思主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阅读B. 解读C. 批评D. 创作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A. 爱情B. 战争C. 死亡D. 政治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文学作品的常见形式?A. 小说B. 诗歌C. 戏剧D. 散文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A. 比较分析B. 历史分析C. 文化研究D. 心理分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A. 象征B. 隐喻C. 讽刺D. 夸张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概论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文学概论大一上学期知识点文学概论是一门探讨文学本质、发展历程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和批评能力。
大一上学期的文学概论主要涵盖了以下知识点:1. 文学的定义和特征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创造的文本,通过文字、形象和结构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文学具有形式美和意义美的特征,它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体裁、题材和文化背景进行分类。
按照体裁分,文学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按照题材分,文学可分为史诗、传奇、爱情文学、科幻文学等;按照文化背景分,文学可分为中国文学、西方文学等。
3. 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似的艺术思想、风格和题材取向的文学创作形式。
例如古典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流派等,每个流派都有其代表作品。
4. 文学史概述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分期研究,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阶段。
学习文学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和创作背景。
5. 诗歌与韵律诗歌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学习诗歌的韵律可以加深对其美感的理解,并能够帮助我们欣赏和创作诗歌。
6. 散文与修辞手法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学形式,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学习散文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技巧。
7. 小说与人物塑造小说是一种长篇虚构故事,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学习小说的人物塑造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8. 戏剧与戏剧理论戏剧是一种通过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学习戏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欣赏戏剧作品并理解其舞台表现形式。
9.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社会密切相关,它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潮。
学习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10. 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析和解读的学科,几种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传统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
文学概论 北师大精品课程共36页文档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学概论 北师大精品课 程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文学概论(一)【主观题汇总】-16页

1、名词解释: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名词解释题)
类的
(1)“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
一种
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
文化
节和主题运动。”“品质阅读”只属于语言和审美的范围内。
形态
(2)“价值阅读”就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
(2)在一般使用术语时,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分往往并不明显,两者有时可
以不加区分地用来指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
第二节文学语言组织
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
★
1、什么是“文学语言”和“文学中的语言”?二者有什么不同。(简答题)
(1)文学语言,又译标准语,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它通常与口语或土语相对,是指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3)《送李端》的第一联为“起联”,上句点出时令为冬季,地点是故乡,次句交代伤离别题旨。第二联为“承联”,承接第一联,上句指行者,下句指送者,传达出寒云 低垂、行路正难、暮雪塞途、归家不易的境况。第三联为“转联”,转出新意:想象彼此离别后的情景,既怜行者的天涯孤旅,又悲自己独自在家的寂寞。末联为“合联”,合收送别后世事难料而后会难期的深切感触。这里的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组成一个
文学
变与文学自
(2)文学观念的变化,还与人的观点的不同的变化有关。不同的社会团体、群体具有
观念
身的演变
不同的观点,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的观点也可能
的嬗
★★
发生变化,这些观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对文学的看法发生变化,所以文学观念的变化还跟
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有(CE )
A. 世界观
B. 艺术观
C. 审美理想
D. 艺术才能
E. 生活阅历
2、文学风格的特性包括(ABCDE )
A. 独创性
B. 稳定性
C. 单一性
D. 多变性
E. 多样性
3、文学典型的魅力实质表现在文学典型具有(ABE )
A. 真实性
B. 新颖性
C. 诚挚性
D. 蕴藉性
E. 丰富性
4、文学话语的基本特点有(BD )
A. 内指性
B. 精确性
C. 拒阻性
D. 潜台词
E. 心理蕴含性
5.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包括(ABCDE )
A.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 抒写真实感受
D.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E.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
A. 爱伦•坡
B. 马拉美
C. 兰波
D. 波德莱尔
E. 柯勒律治
7.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思潮18世纪末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ABC )
A. 雪莱
B. 拜伦
C. 雨果
D. 左拉
E. 福楼拜
8.即兴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
即兴产生的条件有(ABCE )
A. 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B. 合适的气氛和契机
C. 综合心力的长久酝酿
D. 理智的参与与规范
E. 作家天赋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
9.直觉与灵感有的不同在于(AB )
A.灵感是长久思索后的顿悟,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
B.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
C.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D. 灵感的发生是可以预期的,而直觉却具有突发性
E. 灵感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直觉是感性认识
10.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ABCDE )
A. 回忆与沉思
B. 想象与联想
C. 灵感与直觉
D. 理智与情感
E. 意识与无意识
11.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包括(ABC )
A. 内指性
B. 音乐性
C. 陌生化
D. 潜台词
E. 动作性
12.灵感的特点包括(ACE )
A. 突发性
B. 持久性
C. 创新性
D. 预知性
E. 偶然性
13.人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 )
A. 理论性精神活动
B. 宗教性精神活动
C. 伦理性精神活动
D. 审美性精神活动
E. 物质性实践活动
14.“表现”说与“摹仿”说相比的突出区别在于( ABC)
A.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是突出被摹仿世界的决定作用,而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B. 在文学批评问题上,表现说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
C. 在文学创作问题上,表现说不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D. 在作品的表现上,表现说注重写实而摹仿说注重写意
E. 在作品的体裁上,表现说擅长叙事类,摹仿说擅长抒情类
15.接受动机的种类有(ABD )
A. 审美动机
B. 求知动机
C. 受教动机
D. 批评动机
E. 借鉴动机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试题(正确\错误)
1.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正确)
2.正误是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原意不尽一致但又看上去契合作品意蕴实际的情形。
(正确)
3.文学消费者同一般商品消费者具有共同处,同时又具有一种特殊性:精神享受特性。
(正确)
4.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产业,它的目的是生产出能够在文化与审美素养方面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的语言艺术作品——文学作品。
(正确)
5.作家的个人性格特征就等于创作个性。
(错误)
6.作家的人格和其作品的风格总是统一的。
(错误)
7.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社会生活环境。
(正确)
8.情感是艺术构思动力因素,理智则会制约束缚创造力的发挥。
(正确)
9.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发生的契机。
仅仅有文学创造材料而没有艺术发现,文学创造就无由发生。
(正确)
10.文学是在直接的审美风貌中呈现间接的意识形态性质。
(错误)
11.文学中的理智认识因素总是直接表达出来的。
(错误)
12.文学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是同步的:经济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就繁荣,经济发展落后缓慢,文学艺术就衰落。
(正确)
13.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及被描写的世界的过程,是有条件地接受,因而读者的阅读活动完全是被动的。
(正确)
14.读者阅读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本文,既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创造。
(错误)
15.注重表现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典范地体现在先秦就形成的“诗言志”说中。
(错误)
三、论述题:
1.举例分析抒情性作品中的情景关系形态。
答:情景关系的形态有如下5种: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缘情写景、因情造景、情景并茂。
1、借景抒情。
是指借助景物描绘而抒发情感、或把情感寄寓景物中的情景关系。
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诗中透漏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清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更映照出作者内心的轻快情愫。
2、融情入景。
是指把情感融会进景物的情景关系形态。
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树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威石,日色冷轻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提议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优胜。
“泉声咽威石,日色冷轻松。
”
泉水流过穿过峭立的崖石的声音像在呜咽;黄昏清冷的日光照着浓郁的青松。
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的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这里的咽于冷实则是诗人内心的情感。
3、源清写景。
也成移情写景。
指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然后将其移注于特定的景物之中。
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
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此时,国破了,看到的萋萋芳草便觉得“深”。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敢于景。
即提笔之时,内心就充满国破家亡的离乱伤痛。
把内心的悲伤寓于眼前景物。
4、因情造景。
指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景。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于神往。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造出幻境、梦境一般的景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山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诗人有特意让出没掩映于迷蒙的言语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是典型的因情造情。
5、情景并茂。
是指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和相互生成的情景关系形态,情与景形成一种相互均衡的关系。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句诗人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德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诗人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词:“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
从清澈无暇、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诗歌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寂的楚山,烘托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