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万里归途观后感篇一国庆节,我观看了一部电影,《万里归途》,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影片开始时,是在一个战火连天的国家努米亚,是一面面小国旗,是一双双高高举起国旗的中国人的手,是主角,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送走同胞后毅然决然地留下继续撤侨的背影……我一下子郑重地坐起,心里说不清的感动:明明宗大伟家庭美满,明明可以如期回国,明明有很多更好的工作……通过宗大伟帮助华侨归国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为人民,为社会,为中华献身的中国外交官,仿佛把祖国的山河尽收眼底。
其实宗大伟也是普通人,他脾气又倔又暴,和同事吵架,讽刺成朗和领导;他还有些圆滑,面对边境官哈桑,他油嘴滑舌,反而惹得哈桑讨厌。
但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宗大伟是一个普通人,这部电影才这样真实、宏大而有力!如此平凡的人可以为了华侨而奋不顾身,如此普通的人可以和穆夫塔这样的亡命徒较量。
宗大伟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英雄!他会因为怕死而不敢和穆夫塔“玩游戏”,他会因为怕大家不跟自己走而撒谎,但是他还是一路坚持到底,带领一百多华侨回家!回中国!从一场无情的轰炸开始,宗大伟就踏上了万里归途。
残酷的战争与政变也第一次展现在我的眼前,至今这些场景还是令我记忆犹新:一批批民众流离失所;无辜妇女抱着被炸死的孩子;一个男子瘫坐在废墟边痛苦又无力地哀嚎,原来他的身子被炸成了两半……在努米亚这个国家,人们每天要经受多少次这样的轰炸?轰炸声的背后是多少民不聊生,硝烟四起?电影里脏乱的房屋,纷飞的战火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的震撼,那里与我们所生活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我之前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但是战争的可怕令我心惊胆颤的同时又添了一份安心,因为我是中国人!是啊,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们的海外同胞们无论经历着怎样的苦难,祖国都会是我们强有力的护盾。
祖国母亲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游子们,游子们也无比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就算万里归途,就算深陷泥潭,祖国也会时刻保护我们。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3《太空一日》导学案
22《太空一日》导学案学习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2.锻炼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
(重点)3.学习杨利伟不怕牺牲、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难点)学法指导:一读:运用逐句逐行法,边默读边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解决。
二读:“跳读”,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抓住小标题,筛选、提取、整合文本主要信息。
三讨论归纳:紧紧抓住文本的四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就透出了一个主要信息,因为这些小标题都为“内容式”标题,它揭示了该部分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跳读”。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关于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到2016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16日(乘组)杨利伟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17日(乘组)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28日(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17日(乘组)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 2012年06月16—29日(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26日(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11月18日(乘组)景海鹏、陈冬2.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小标题必须居中。
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按照事物的几方面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分设标题(横式结构);二、按照事物的发展的阶段组织材料,分设标题(纵式结构);小标题结构,使文章新颖别致,过渡便捷,内容丰富,主旨突出。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二归途如此惊心动魄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
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的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的“调头”。
“制动发动机关机!”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
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离地面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大气层。
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仍然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后,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
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却另有原因。
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
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剥落,并在剥落的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热量。
我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我的汗出来了。
这时候舱内的温度也在升高,但并没有高到让我瞬间出汗的程度,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紧张。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在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
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当时我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吗?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了。
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先是右边舷窗有裂纹,当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过头一看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
22、《太空一日》教案
22、《太空一日》教案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杨利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
这次载人太空飞行,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许多人都羡慕航天员成功的那一刻的荣耀,却不知道航天员背后的惊险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太空一日》。
二、背景链接: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
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课文便节选自《天地九重》。
三、字词注音:弧形 hú炽热 chì轮廓 kuò俯瞰 kàn模拟 mó遨游áo 严谨 jǐn 稠密 chóu概率 gài lǜ烧灼 zhuó五脏六腑 fǔ千钧重负 jūn瞬间 shùn 屏息凝神 bǐng 本末倒置 dào 无虞 yú确凿 záo 负荷(hâ)模拟:模仿;仿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太空一日》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太空一日》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太空一日》课文原文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火箭起飞了。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平稳。
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绷紧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强。
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
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
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
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意外出现了。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
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
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
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
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
《太空一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 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明确: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探究: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明确: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在太空中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五、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另外,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结构严谨。
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
2.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2课《太空一日》详解
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 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 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 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 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 天的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 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 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 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 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 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 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 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 多更美好的梦想。
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 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 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 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及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我国日益强大 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 献,也是我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 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 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 回答)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 ,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 得自己快不行了。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探究: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 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 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 一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2课《太空 一日》详解
杨利伟简介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辽宁省葫芦岛 市绥中县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 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 程碑的作用。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 中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成为现实, 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 有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
万里归途观后感作文
万里归途观后感作文《万里归途观后感》国庆假期,我去看了《万里归途》这部电影。
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也跟着主角们经历了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归途。
影片中,努米亚共和国局势紧张,枪炮声、爆炸声不绝于耳。
宗大伟和成朗临危受命,前往协助撤侨。
在撤侨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危险和挑战,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宗大伟与边境官哈桑的几次交锋。
哈桑是一个坚守原则的人,他起初坚决不让中国人通过边境。
宗大伟没有选择强硬对抗,而是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与哈桑周旋。
他了解哈桑内心深处对正义和规则的坚持,用真诚和尊重逐渐打动了哈桑。
那一句“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脸了”,看似是一句调侃,实则是宗大伟在试图打破两人之间的隔阂。
最终,哈桑被宗大伟的执着和信念所感动,放行了中国同胞。
这一段情节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在异国他乡,想要办成一件事是多么不容易,而智慧和真诚又是多么重要。
还有那个惊心动魄的“轮盘赌”情节。
宗大伟被反叛军逼迫着玩轮盘赌,生死就在一瞬间。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紧张,但又有着一种坚定和决绝。
每一次扣动扳机,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那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在宗大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最后一枪没有响,宗大伟捡回一条命时,我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仿佛自己也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电影里,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小细节。
比如,在撤离的路上,大家又饿又渴,但是当分到有限的食物和水时,都互相谦让着。
有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那一份水让给了更需要的人,虽然他自己也已经嘴唇干裂。
还有一位老人,在艰难的路程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鼓励着身边的年轻人。
这些细微之处,展现出了人性的美好和温暖,让我深深感受到,在困境中,大家紧紧相依、互相扶持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影片中的成朗也是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
他年轻、有冲劲,一开始有些理想主义,但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
他和宗大伟之间的“争吵”,其实也是两种观念的碰撞。
《太空一日》教案全套
《太空一日》教案全套教学目标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完成第22课课前预习卡。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2.训练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提取及重组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这一类的神话传说。
20年10月15日,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兴奋又紧张的太空一日吧!(板书文题)2.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对杨利伟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再一起来看看〃神舟五号〃飞船的相关知识,感受祖国的强大。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相关知识,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浏览课文,理清情节1.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本课〃字词清单〃栏目,扫除基础障碍。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主要内容。
师:本文每个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小标题的提示,快速浏览课文,概述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机出事故杨利伟的心理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飞机出事故杨利伟的心理
在杨利伟的这篇文章里,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更多的就是讲述一个个看似微小的细节、真心的感受。
除了这26秒的共振之外,他还讲到惊心动魄的归途:因为看到左右舷窗不断出现裂纹,他紧张得瞬间出汗。
这种惊慌比身体上的压力还要折磨他。
后来才知道,那只是防烧涂层被烧裂,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
①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
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顽强忍受,保持头脑的清醒。
②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
③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分析。
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
④舷窗开始出现裂纹,我感到紧张、担心。
经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⑥抛伞开伞的剧烈晃动,最折磨人,把人吓一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2023年年大学生《万里归途》观后感(通用篇)
2023年年大学生《万里归途》观后感(通用篇)高校生《万里归途》观后感篇1《万里归途》用商业大片的质感拍出了最真实感人的情感,尤其是对于战乱场景和跋涉沙漠的刻画,越是惊心动魄的沉醉,越能体会到撤侨道路的不易。
我总是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没有口号,不存在说教。
在这样的战乱背景下,《万里归途》还向我们呈现了无国界的爱,在紧急撤侨过程中会去救努米亚的孩子;也呈现了真实的、有血有肉外交官,外交官也是一般人,会有惊惧、会有担忧、会有踌躇。
但在面对刻不待时的撤侨任务时,他们会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我们能看到撤侨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会看到同胞的逆境,国家的努力,还有各种小爱与大爱的相互帮扶。
张译的演技再一次赚足了我的眼泪,在“家庭”与“责任”的选择上,他牵挂万里外待产的妻子,却也毅然逆行进入战区执行撤侨任务。
跟妻子两次通话的愧歉,一路上的千万种心情,也融进了最终最终抵达的那个紧拥。
电影中每一个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丰盈了整个情感节奏。
只有外交官们平安带全部人回家的坚决信念和全力以赴。
影片最终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静谧却震撼,前段的炮火纷飞恍如隔世,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最终归来的日子。
”片中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虽然故事是围绕张译扮演的宗大伟绽开的,但是全片可以说是没有群演,生动描绘了在战乱地区支援建设的同胞群像。
宗大伟打电话“骗”妻子在度假、成朗无畏的用英文喊话、白婳的那一句“别怕,有妈妈在”,还有哈桑、瓦迪尔….每一个觉得都熠熠生辉,描绘了人性的底色。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多数外交官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晴空风雨几万里,都要平安归家。
感谢万里归途,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撤侨,和背后多数的爱与无言的付出。
高校生《万里归途》观后感篇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或许只有身在异乡,面对突发觉象的时候,人才会突然觉得家乡的亲切,才会因见到家乡人,听到家乡歌而泪流满面。
电影《万里归途》让每个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也让我们生活在中国本土的人而感到傲慢和骄傲。
万里归途影片观后感10篇
万里归途影片观后感10篇万里归途影片观后感篇1《万里归途》根据著名的撤侨事件改编,像《战狼2》、《红海行动》虽然与“撤侨”事件相关,但都没有站在外交官的角度来看到这次事件。
该影片首次将目光放在外交官身上,让观众切身体会“撤侨”时的困难险阻。
影片一开始,便是气氛紧张,20XX年,努米亚发生内乱,事态紧急,战事一触即发,撤侨一事也不能再等了。
为了完成撤侨任务,让被困的.同胞平安脱离险境,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章宁、政务参赞严行舟与随员成朗,四人组成一个外交官小分队,合力协助撤侨任务。
第一阶段任务,在四人的有序配合中顺利完成,大批同胞得以离开。
在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时却意外得知,仍有一批同胞被困,正被白婳带往边境撤离点。
为了让所有同胞平安撤离,为了让每个同胞回到祖国的怀抱,宗大伟、成朗临危受命,进入战区,找到白婳及其剩余同胞并带到撤离点。
这一路上,危险重重,因为战乱等原因,几天的路程,甚至要走上十几公里,有时候交通工具太显眼,他们只能步行。
10里,50里,100里,所谓“万里归途”便是如此。
宗大伟等人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路途遥远,行走困难那么简单。
乱民、叛军不明等危险都存在,最要命的是他们还要跟当地武装力量交流,简直是在用生命谈判。
说实话,《万里归途》这样的题材取自于现实,还原现实,更让观众切身体会到,何为外交官,何为撤侨。
这里没有冷锋,只有中国外交官,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大家回家!万里归途影片观后感篇2从电影创作本身来说《万里归途》是一部不矫情的电影。
不过度放大煽情镜头,在一些你以为会很红很煽情的部分,靠对白处理得短促却又铿锵有力。
从演员角度看《万里归途》是一部全员演技在线的电影。
张译老师的表演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真的.只有佩服二字;殷桃、万茜、陈昊宇饰演的白婳、陈悦、钟冉冉这些女性形象身上都有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底色,充满力量,是角色本身的,也是演员们所赋予的;王俊凯同样把成朗最初青涩到最后坚毅的形象转变刻画得很到位,英文台词振臂高呼那场戏感染力很强。
第23课《太空一日》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mài)山脉 脉
( mò )脉脉含情
(zài)载人 载
(zǎi)记载
(yùn)红晕 晕
(yūn)晕头转向
·词语集注
① 炽热:温度高,极热。(也形容感情非常热烈) ② 千钧重负:比喻沉重的负担,也常比喻重大的责
任。(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③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
再识英雄
第2课时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 求是严谨”。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 关的语句,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然后四个人一小组交流例句,谈谈看法。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 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 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 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 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 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理解英雄
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明白了杨利伟为 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吗?
杨利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 飞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 飞行任务。在充满不可预料的各种危险和意外 的情况下,杨利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奋不 顾身,他具有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 神和拼搏勇气,所以被称为“航天英雄”。
第五次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 大,折磨人
让人不知道怎么 回事,感到紧张, 重视这个过程
通过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候的表现,可 以看出他有怎样的优秀品质?请在课文中批 注你的想法。
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沉着、稳重、坚韧, 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 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
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我们有 什么启发?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看了《万里归途》的首映场,可能是之前真的没看过外交官撤侨题材的电影,挺好奇他们真正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再加上IMA特制,那感染力震撼力我真的。
张译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发挥,真的把这样一个毒舌而伟大成熟有责任心的外交官给演活了(还是很猛男)。
王俊凯这次饰演的成朗给了我很大惊喜,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青涩热血的年轻人逐渐到成熟的外交官转变。
殷桃好美!最后,真的想说,万里归途是部让我在影院感动爆哭且在最后泪流不止的好电影。
当得知章宁的妻子白婳(殷桃饰)失联了,宗大伟和成朗决定掉头寻找,来到了白婳有可能藏身的城市。
在与武装人员的头目对话时,对方突然间遭到了射杀,接下来宗大伟和成朗也是九死一生,先后躲过了武装直升机的无差别射击以及坠毁。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自己正在与人说着话,眨个眼的功夫,这个人就被爆头了。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了,好比“死神”的镰刀擦着自己的脖子划过,绝对是深入骨髓的恐惧。
看完《万里归途》,心情是很沉重的,令人振奋的是,宗大伟那句“带你们回家”,我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强烈的自豪感,自豪于“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豪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自豪于中国人对同胞不抛弃、不放弃、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万里归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文官撤侨”的故事,影片中,中国同胞在异国遭遇了战争动荡、颠沛流离,在绝境中寻找稍纵即逝的生机,外交官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带领我国人一次次突出重围、化险为夷。
电影讲述了中国外交官掩护中国公民从努米亚撤侨的故事。
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致敬中国外交官。
撤侨之路跌宕起伏,随时都有可能毙命,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中国外交官克服了重重障碍,最终把125名中国公民送回了祖国。
同时,也展现出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为了马上要出生的孩子,他是选择工作还是预产,在关键的时候,他是选择死亡还是懦弱,这样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不仅仅是工作这样刚性的一面。
万里归途观后感400字左右
万里归途观后感400字左右篇1看完《万里归途》,心情是很沉重的,令人振奋的是,宗大伟那句带你们回家,我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强烈的自豪感,自豪于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豪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自豪于中国人对同胞不抛弃、不放弃、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万里归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文官撤侨的故事,影片中,中国同胞在异国遭遇了战争动荡、颠沛流离,在绝境中寻找稍纵即逝的生机,外交官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带领我国人一次次突出重围、化险为夷。
这部电影让大家认识到外交官的工作不是宴会中高谈阔论、觥筹交错,也不全是会见会谈、电视曝光,还有很多工作是你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枪林弹雨出生入死。
宗大伟因为学习的阿语的原因,所以他的驻外工作几乎总是和艰苦、复杂、战乱、危险联系在一起,在一个个危急时刻,他坚守初心、无惧生死、不辱使命,令人肃然起敬。
篇2电影《万里归途》由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情节惊心动魄而又感人至深。
在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期间,中国积极安排组织撤侨的大背景下,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进入战区、穿越战火、跋涉沙漠、克服万难,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影片不仅彰显了祖国对人民、对同胞的关怀与保护,显示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珍重。
观影结束后,电影《万里归途》内涵丰富、情节感人,是一部值得观看与回味的好电影。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用精神洗礼化为前行动力,把灵魂触动变成实际行动,积极发扬不畏艰难、勇往向前的爱国主义精神,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国庆献礼。
《万里归途》观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
不论是《战狼》中手举五星红旗以及丁海涛雷霆一怒开炮,还是《红海行动》特战队的英勇,以及《万里归途》中反政府武装人员在听到张译说我背后的国家不会放过你们恐惧,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
2023年《万里归途》的观后感(精选17篇)
2023年《万里归途》的观后感(精选17篇)《万里归途》的观后感篇1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73周年华诞,我和我的朋友们去观看了《万里归途》这部电影。
电影情节十分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就是:飞机已进入中国领空!电影主要讲了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
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
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
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战火和荒漠,面对反叛军的枪口,如何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32万6713步有多远,在地图上短短的一点,确是在外中国人回家的距离,不仅是沙瓦集市到迪拉特的距离!更是125个撤侨同胞心中的希望!万里归途中,被困住的100多人其中一个,每天用脚步丈量所走的路,拿本子记下数字,想知道走多少公里可以达到终点,他们穿越炮火,在沙漠中跋涉,只有一个信念-回家!当看到终点时的无力倒下和喜极而泣的泪水是对生的渴望和对祖国的信任!看完《万里归途》,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纵千难万险,必共赴归途,带你回家!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
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不管走到哪里,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万里归途,我们回家!有幸生于华夏,祝我们伟大的祖国73岁生日快乐!永远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万里归途》的观后感篇2《万里归途》是一部又惊心动魄、又感人至深的电影。
在努米亚燃起战火,中国积极安排组织撤侨的大背景下,将具体的叙述切口重点放在了外交官宗大伟、成朗进入战区、穿越战火、跋涉沙漠、克服万难,带领同胞回家的故事上。
这部片子既彰显祖国对人民、对同胞的关怀与保护,显示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珍重。
影片还通过为保护一名努米亚孩子而引发的紧张剧情,彰显跨越国家族群的大爱。
千难万险后,一句“飞机已进入中国领空”,意味着太多太多。
万里归途观后感最新6篇
万里归途观后感最新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演讲发言、汇报材料、对照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erence material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万里归途观后感最新6篇大家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需要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大家在观看完一部精彩影片后,是不是都有及时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千里归途观后感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太空一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自读课文,预习字词;感知内容,理解关键句;反复诵读本文,体会作者文章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重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
(重点)导语设计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炽热轮廓模拟遨游严谨稠密瞬间概率烧灼五脏六腑千钧重负耐人寻味惊心动魄介绍写作背景。
教师介绍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目标导学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中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2 )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
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些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目标导学三细读课文,探究质疑结合课文,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
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1)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
(2)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
(3)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
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点?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归纳总结,探究质疑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详尽地叙述了“我”(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现了航天英雄的沉着、冷静和严谨、科学的崇高精神。
读完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迪?假如杨利伟到你们的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教学提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大屏幕展示神舟五号发射、回收等几段精彩视频。
小组合作,同桌交流。
【学法指导】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提取或概括。
采用小标题的作用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
另外,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结构严谨。
【教学提示】教师可适当提示,所举例子要能突出“严谨”“科学”。
可结合学习、生活上的实例谈感受。
所提的问题要围绕航天话题,注意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本文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由于时间关系,忽视了他们对有关太空问题的解答。
课堂过于死板,还应该放手让学生来提问。
【篇二】“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方法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导入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
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静默在发射塔架。
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
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作者简介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起飞阶段(2)我看到了什么——太空飞行过程中所见(3)神秘的敲击声——太空飞行过程中所闻(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阶段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1)起飞阶段飞船共振带来的痛苦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意外出现了。
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飞行阶段失重、神秘的敲击声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靠意志克服。
时不时出现敲击声——自己很紧张。
(3)返回阶段归途险象环生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说不恐惧那是假话……我的汗出来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我反而放心一点了。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
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身体的冲击非常厉害。
2.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
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4)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
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举例说明。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
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第一部分(1~17),在飞船升空过程中,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使“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二部分(18~29),在飞船上,“我”看到的事物。
第三部分(30~39),写“本末倒置”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47),惊心动魄的返航。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惊险迭出。
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惊险与意外交替出现,扣人心弦。
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
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生动严谨。
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历所感,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太空一日起飞阶段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太空所见我看到了什么太空所闻神秘的敲击声返回阶段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航天精神坚韧仔细、不怕牺牲、敢于拼搏教后反思对于学生而言,太空是未知的神秘世界。
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乐于探索细节,把握课文内容比较容易。
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
通过快速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如何解读标题。
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体会航天人的奉献精神。
学生也了解了杨利伟的基本情况,感受到了他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