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发展简史(2)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发展历史PPT课件
集成电路
2021/3/9
授课:XXX
6
第四代计算机(1971-)
❖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1971年微处理器开始出现
左图是Intel公司的 80486微处理器
正在研制的第五代计
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 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 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 想、学习和解释能力。它 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 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 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 生物计算机,其主要原材料是借助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蛋 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分子,以它作为生物集成电路—生 物芯片。在生物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递。当波沿着蛋 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中单键、双键结构 顺序的改变。因此,当一列波传播到分子链的某一部位时, 它们就像硅集成电路中的载流子那样传递信息。由于蛋白质 分子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很近很近, 因此,生物元件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
2021/3/9
授课:XXX
2
ENIAC
2021/3/9
授课:XXX
3
历史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 UNIVAC-1研制成功
存储器是磁芯,通过操作电子管语言出现
对二进制指令的助记
❖ 1954年
Fortran语言
❖ 1959年
COBOL语言
电子管
2021/3/9
授课:XXX
11
3、网络化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计算机通过专用的电缆或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就组 成了计算机网络。网络可以使分散的各种资源得到共享,使计算机的实际效用 提高了很多。计算机联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很重要 的部分。人们常说的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国际互联网)就是一个通过通 信线路联接、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因特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获取大 量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亲友快捷通信,进行网上贸易等等。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PPT课件
❖使用时注意: ❖硬盘转动时不要关闭电源 ❖防止震动、碰撞
2020年11月13日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33
1.2.2.2 光盘(Compact disc)
❖光盘存储器: ❖由光盘、光盘驱动器和接口电路组成。
❖光盘种类:尺寸有3.5英寸、5.25英寸 ❖只读光盘(CD-ROM)、 DVD-ROM, ❖容量有650MB-7.8GB ❖一次写入型光盘(CD-WO)或称CD-R ❖可擦写型光盘(CD-MO)或CD-RW
主机的外观是矩形的铁箱,它是微型计算机的主 要部件,它的内部装有主板、CPU、内存、外存储器、 扩展槽及接口和电源等,如图1-2-4所示,是典型微 型计算机主机内部结构。
2020年11月13日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4
图1-2-3 微型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020年11月13日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5
1-2-4
LOGO
1 计算机概述 2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展 1946年2 月,世界上第一
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诞生,名字叫埃尼阿克 (ENIAC)。这台计算机的 主要元件是电子管,它由 1.88万个电子管组成,体积 庞 大 , 占 地 约 为 170 平 方 米 ,重达30吨,它能在一秒钟 内完成5000次运算,耗电总 量超过174千瓦/小时。
1.1.4 计算机的应用
(1)计算机的传统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 程控制。 (2)计算机的现代应用领域: A.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M、CAE、CIMS、CAT、CS B.办公自动化(OA) C.娱乐休闲 计算机游戏、计算机多媒体、网上冲浪等。
10
1.2 微型计算机基础
2020年11月13日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33
1.2.2.2 光盘(Compact disc)
❖光盘存储器: ❖由光盘、光盘驱动器和接口电路组成。
❖光盘种类:尺寸有3.5英寸、5.25英寸 ❖只读光盘(CD-ROM)、 DVD-ROM, ❖容量有650MB-7.8GB ❖一次写入型光盘(CD-WO)或称CD-R ❖可擦写型光盘(CD-MO)或CD-RW
主机的外观是矩形的铁箱,它是微型计算机的主 要部件,它的内部装有主板、CPU、内存、外存储器、 扩展槽及接口和电源等,如图1-2-4所示,是典型微 型计算机主机内部结构。
2020年11月13日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4
图1-2-3 微型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020年11月13日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5
1-2-4
LOGO
1 计算机概述 2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展 1946年2 月,世界上第一
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诞生,名字叫埃尼阿克 (ENIAC)。这台计算机的 主要元件是电子管,它由 1.88万个电子管组成,体积 庞 大 , 占 地 约 为 170 平 方 米 ,重达30吨,它能在一秒钟 内完成5000次运算,耗电总 量超过174千瓦/小时。
1.1.4 计算机的应用
(1)计算机的传统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 程控制。 (2)计算机的现代应用领域: A.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M、CAE、CIMS、CAT、CS B.办公自动化(OA) C.娱乐休闲 计算机游戏、计算机多媒体、网上冲浪等。
10
1.2 微型计算机基础
最新计算机发展历史及原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给出实现指令功能所需要的控制信号) • 输入设备,能将人能够识别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
器能够识别的形式 • 输出设备
27
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
系统总线
运算器 控制器
CPU
存储器
主机
接口——输入设备 接口——输出设备
外围设备
28
CPU的组成 示意图
1. 控制器 从内存取出一条
指令,并指出下条指 令的地址;
字信息转换为各种形式的硬件(图像、声音、文 字输入输出设备,目前重要的设备是显示器)
30
数字技术的三分天下
处理: CPU, DSP, ASIC
传输: 总线(CPU内部、系统总线, I/O总线), 网络(LAN,WAN,INTERNET,无线网)
存储: RAM,ROM,FLASH,硬盘,光盘, 存储系统(RAID ,SAN ,NAS)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的概念远比光子计算和生物计算出现得晚,但却具有更大 的革命潜力 。
信息存储器
目前,在室温下能够制造出单电子内存,在大约7平方纳米大小的 位元上,每一平方纳米就能存储250GB的信息。
24
2、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
电子模拟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巨大中小微 单 型型型型型 片 机机机机机 机
对指令进行译码, 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指挥并控制CPU, 内存和I/O设备之间 的数据传送. 2.运算器
加工信息.包括: 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
注意:
寄存器、总线的位
宽/字长
29
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
硬件:对数字操作的机器系统
数字硬件: 对数字进行处理、传输、和存储的硬件
转换硬件: 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或者将数
器能够识别的形式 • 输出设备
27
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
系统总线
运算器 控制器
CPU
存储器
主机
接口——输入设备 接口——输出设备
外围设备
28
CPU的组成 示意图
1. 控制器 从内存取出一条
指令,并指出下条指 令的地址;
字信息转换为各种形式的硬件(图像、声音、文 字输入输出设备,目前重要的设备是显示器)
30
数字技术的三分天下
处理: CPU, DSP, ASIC
传输: 总线(CPU内部、系统总线, I/O总线), 网络(LAN,WAN,INTERNET,无线网)
存储: RAM,ROM,FLASH,硬盘,光盘, 存储系统(RAID ,SAN ,NAS)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的概念远比光子计算和生物计算出现得晚,但却具有更大 的革命潜力 。
信息存储器
目前,在室温下能够制造出单电子内存,在大约7平方纳米大小的 位元上,每一平方纳米就能存储250GB的信息。
24
2、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
电子模拟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巨大中小微 单 型型型型型 片 机机机机机 机
对指令进行译码, 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指挥并控制CPU, 内存和I/O设备之间 的数据传送. 2.运算器
加工信息.包括: 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
注意:
寄存器、总线的位
宽/字长
29
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
硬件:对数字操作的机器系统
数字硬件: 对数字进行处理、传输、和存储的硬件
转换硬件: 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或者将数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PPT课件
优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或控制。 4.辅助技术与制造 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⑵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感应、判断
、理解、学习、问题求解等人类智能活动。 6.网络应用
1.2 数制与编码(1)
VAX-11 IBM-PC
1.1 计算机概述(6)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⑴巨型化(功能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具有高速运算、大存储容量和功 能强大的巨型计算机系统。如ILLIAC-IV、银河 机。 ⑵微型化(体积微型化) 包括台式微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⑶网络化(资源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 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一、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高
速处理的工具或电子机器。 对上述定义要强调两点: ①计算机不仅是一个计算工具,而且还是
一个信息处理机。 ②计算机不同于其它任何机器,它能存储
程序,并按程序的引导自动存取和处理数据。
1.1 计算机概述(1)
0,1,2,3,4,5,6,7,8,9 则十进制的基数为10。
②权值: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等于该数码 乘以一个与数码所在位置相关的常数,这个常 数叫做权值。例如: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早期的计算工具 东方的创造:算筹、算盘 西方的灵感:机械式计算工具 机械-电动式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莫
克利和电气工程师埃克特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 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1.1 计算机概述(2)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理解、学习、问题求解等人类智能活动。 6.网络应用
1.2 数制与编码(1)
VAX-11 IBM-PC
1.1 计算机概述(6)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⑴巨型化(功能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具有高速运算、大存储容量和功 能强大的巨型计算机系统。如ILLIAC-IV、银河 机。 ⑵微型化(体积微型化) 包括台式微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⑶网络化(资源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 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一、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高
速处理的工具或电子机器。 对上述定义要强调两点: ①计算机不仅是一个计算工具,而且还是
一个信息处理机。 ②计算机不同于其它任何机器,它能存储
程序,并按程序的引导自动存取和处理数据。
1.1 计算机概述(1)
0,1,2,3,4,5,6,7,8,9 则十进制的基数为10。
②权值: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等于该数码 乘以一个与数码所在位置相关的常数,这个常 数叫做权值。例如: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早期的计算工具 东方的创造:算筹、算盘 西方的灵感:机械式计算工具 机械-电动式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莫
克利和电气工程师埃克特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 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1.1 计算机概述(2)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计算机发展史》ppt课件
科学研究
晶体管计算机在科学研究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如天气预报、核能研
究、航空航天等。
军事应用
晶体管计算机在军事领域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如导弹控制、雷达信号
处理、加密通信等。
商业应用
随着晶体管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价 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 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 ,如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 划等。
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作品
01
ENIAC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1946年在美国诞生,主要用于
计算弹道轨迹。
第一台商用计算机,于1951年推 出,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政府和
军事领域。
02
UNIVAC
电子管计算机的应用与影响
应用领域
电子管计算机在军事、科研、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天气预报、核能研究、火箭设计等。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推 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改变生活方式
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等,使得 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和多彩。
THANKS
CDC 6600
美国控制数据公司(CDC)于1964年推出的超级计算机 ,采用了多个处理器并行处理的技术,是当时最快的计算 机之一。
UNIVAC 1108
美国斯佩里-兰德公司(Sperry-Rand)于1964年推出的 商用计算机,采用了晶体管技术和先进的操作系统,是当 时最受欢迎的计算机之一。
晶体管计算机的应用与影响
表作品。
03
Apple II
采用8位微处理器和彩色图形界 面,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品。
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应用与影响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领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晶体管计算机在科学研究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如天气预报、核能研
究、航空航天等。
军事应用
晶体管计算机在军事领域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如导弹控制、雷达信号
处理、加密通信等。
商业应用
随着晶体管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价 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 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 ,如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 划等。
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作品
01
ENIAC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1946年在美国诞生,主要用于
计算弹道轨迹。
第一台商用计算机,于1951年推 出,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政府和
军事领域。
02
UNIVAC
电子管计算机的应用与影响
应用领域
电子管计算机在军事、科研、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天气预报、核能研究、火箭设计等。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推 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改变生活方式
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等,使得 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和多彩。
THANKS
CDC 6600
美国控制数据公司(CDC)于1964年推出的超级计算机 ,采用了多个处理器并行处理的技术,是当时最快的计算 机之一。
UNIVAC 1108
美国斯佩里-兰德公司(Sperry-Rand)于1964年推出的 商用计算机,采用了晶体管技术和先进的操作系统,是当 时最受欢迎的计算机之一。
晶体管计算机的应用与影响
表作品。
03
Apple II
采用8位微处理器和彩色图形界 面,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品。
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应用与影响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领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图文并茂的计算机发展简史
49
1.2.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代表机型
✓ENIAC、IBM公司的IBM 700系列。
50
1.2.2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
❖主要特点
✓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 采用磁芯存储器作主存,采用磁盘与磁带作辅存。 ✓ 出现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出现了监控程序。 ✓ 作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许多新技术相继出现,如寄存
53
1.2.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的应用进入到许多 科学技术领域。
❖代表机型
✓IBM 360系统。
54
1.2.4 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主要特点
✓ 用微处理器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普通集成电路。 ✓ 存储容量进一步扩大。 ✓ 输入采用了光学字符识别和条形码及语音等技术。 ✓ 输出设备开始使用光盘和激光打印机等。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得到广泛使用。 ✓ 微型计算机进入了千家万户。 ✓ 互联网广泛应用,形成所谓的地球村。 ✓ 巨型计算机也得到快速发展。
17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8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算筹
➢ 算筹又称为筹、策、算子等 ➢ 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 ➢ 中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
(429-500年)借助算筹作为 计算工具计算出圆周率。
祖冲之(429—500年)
19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算盘
➢ 算盘也称珠算,是中国劳动人 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
15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需要是发明之母。
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计算工具及计算技术是随着人类实践的
1.2.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代表机型
✓ENIAC、IBM公司的IBM 700系列。
50
1.2.2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
❖主要特点
✓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 采用磁芯存储器作主存,采用磁盘与磁带作辅存。 ✓ 出现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出现了监控程序。 ✓ 作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许多新技术相继出现,如寄存
53
1.2.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的应用进入到许多 科学技术领域。
❖代表机型
✓IBM 360系统。
54
1.2.4 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主要特点
✓ 用微处理器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普通集成电路。 ✓ 存储容量进一步扩大。 ✓ 输入采用了光学字符识别和条形码及语音等技术。 ✓ 输出设备开始使用光盘和激光打印机等。 ✓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得到广泛使用。 ✓ 微型计算机进入了千家万户。 ✓ 互联网广泛应用,形成所谓的地球村。 ✓ 巨型计算机也得到快速发展。
17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8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算筹
➢ 算筹又称为筹、策、算子等 ➢ 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 ➢ 中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
(429-500年)借助算筹作为 计算工具计算出圆周率。
祖冲之(429—500年)
19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算盘
➢ 算盘也称珠算,是中国劳动人 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
15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需要是发明之母。
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计算工具及计算技术是随着人类实践的
计算机发展史ppt正式完整版
提高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使数据的绝对值可达2的几 十次方或几百次方
伴随出现了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以及操作系统等。 而且开发了一些高级语言,软件产业也由此产生。
三、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第三代集成电路Leabharlann 字计算机(1964~1971) 优点:
三、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 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IBM360系统
二、晶体管计算机
肖克利
布拉顿
二、晶体管计算机
巴丁
奥尔森
二、晶体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 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 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 迪克”(TRADIC)装有800 个晶体管
二、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的优势
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
四、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1、特点 体积越来越小
四、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功能越来越强大
谢谢观看
提高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使数据的绝对值可达2的几十次方或几百次方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优选计算机发展史PPT
运算器和控制器特采点用电:子体管,积主庞存储大器,采用成汞本延迟很线高或磁,鼓使,外用存不储器便采。用磁鼓和磁带。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1)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1)
到特了点:80体年积代庞,大来超,源大成规本:模很美集高成,国电使宾路用(不夕VL便S法。I) 在尼芯亚片上大容学纳了莫几尔十万电个工元件学,院后来制的造甚大的规(模集最成初电路的(U计LS算I) 上机将由数量被扩誉充到为百“万个电。子 世体界积上 变第小一,台功计耗计算更算机低“机E之NIA父C” ”的冯·诺依曼发明,他也因此,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
伴随出现了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以及操作系统等。 而且开发了一些高级语言,软件产业也由此产生。
三、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第三代集成电路Leabharlann 字计算机(1964~1971) 优点:
三、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 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IBM360系统
二、晶体管计算机
肖克利
布拉顿
二、晶体管计算机
巴丁
奥尔森
二、晶体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 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 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 迪克”(TRADIC)装有800 个晶体管
二、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的优势
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
四、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1、特点 体积越来越小
四、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功能越来越强大
谢谢观看
提高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使数据的绝对值可达2的几十次方或几百次方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优选计算机发展史PPT
运算器和控制器特采点用电:子体管,积主庞存储大器,采用成汞本延迟很线高或磁,鼓使,外用存不储器便采。用磁鼓和磁带。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1)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1)
到特了点:80体年积代庞,大来超,源大成规本:模很美集高成,国电使宾路用(不夕VL便S法。I) 在尼芯亚片上大容学纳了莫几尔十万电个工元件学,院后来制的造甚大的规(模集最成初电路的(U计LS算I) 上机将由数量被扩誉充到为百“万个电。子 世体界积上 变第小一,台功计耗计算更算机低“机E之NIA父C” ”的冯·诺依曼发明,他也因此,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
计算机发展史PPT
机械计算机时代的拓荒者
时 17世纪 间
1614: 苏格兰人 苏格兰人John Napier (1550-1617)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 发表了一篇论文, 发表了一篇论文 提到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计算四则运 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 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1623: Wilhelm Schickard (1592-1635)制 制 作了一个能进行六位以内数加减法, 作了一个能进行六位以内数加减法, 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 计算钟"。 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 计算钟 。 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 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1625: William Oughtred (1575-1660) 发 法国数学家 数学家Pascal 明计算尺 1642: 法国数学家 在WILLIAM Oughtred计算尺的基 计算尺的基 础上将计算尺加以改进, 础上将计算尺加以改进,能进行八 位计算。并且还卖出了许多, 位计算。并且还卖出了许多,成为 一种时髦的商品。 一种时髦的商品。在此插入 〈PASCAL像〉 像 1668: 英国人 英国人Samuel Morl和 和 (1625-1695)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 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 加法装置,适宜计算钱币。 加法装置,适宜计算钱币。1671: 德 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设计了一 国数学家 设计了一 架可以进行乘法, 架可以进行乘法,最终答案可以最 大达到16位 大达到 位。
20 世纪
1900 1906: Henry Babbag e,Charle sBabba ge 的儿 子,在R. W.Munr o的支持 的支持 下,完成 了父亲设 计的分析 机,但也 仅能证明 它能工作, 它能工作, 而没有将 其作为
在这之前的计算机,都是基于机械运行方式,尽 管有个别产品开始引入一些电学内容,却都是从属与 机械的,还没有进入计算机的灵活:逻辑运算领域。 而在这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就开 始了由机械向电子时代的过渡,电子越来越成为计算 机的主体,机械越来越成为从属,二者的地位发生了 变化,计算机也开始了质的转变。下面就是这一过渡 时期的主要事件: 1906: 美国的Lee De Forest发明了电子管。在这之前 造出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不可能的。这为电子计算机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4年2月:IBM,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成立。 1935: IBM推出IBM 601机。这是一台能在一秒钟算出 乘法的穿孔卡片计算机。这台机器无论在自然科学还 是在商业意义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大约造了1500台。 1936: 英国剑桥大学的Alan M. Turing (1912-1954)出 版了他的论文 ,并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图灵机"的数 学模型。1937: BELL试验室的George Stibitz展示了 用继电器表示二进制的装置。尽管仅仅是个展示品, 但却是第一台二进制电子计算机。1938: Claude E. Shannon 发表了用继电器进行逻辑表示的论文。1938: 柏林的Konrad Zuse 和他的助手们完成了一个机械可 编程二进制形式的计算机,其理论基础是Boolean代 数。后来命名为Z1。它的功能比较强大,用类似电影 胶片的东西作为存储介质。可以运算七位指数和16位 小数。可以用一个键盘输入数字,用灯泡显示结果。 1939 1月1日: 加利福尼亚的David Hewlet和William Packard 在他们的车库里造出了Hewlett-Packard计算 机。名字是两人用投硬币的方式决定的。包括两人名 字的一部分。1939年11月: 美国John V. Atanasoff和 他的学生Clifford Berry 完成了一台16位的加法器,这 是第一台真空管计算机。1939: 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军事需要大大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39: Zuse 和Schreyer 开始在他们的Z1计算机的基础上发展Z2 计算机。并用继电器改进它的存储和计算单元。但这 个项目因为Zuse服兵役被中断了一年。1939/1940: Schreyer利用真空管完成了一个10位的加法器,并使 用了氖灯做存储装置。 1940 1940年1月: Bell实验室的Samuel Williams和Stibitz制造成功了一个能进行复杂运算的 计算机。大量使用了继电器,并借鉴了一些电话技 术, 采用了先进的编码技术。1941夏季: Atanasoff 和学生Berry完成了能解线性代数方程的计算机,取 名叫"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用电容 作存储器,用穿孔卡片作辅助存储器,那些孔实际 上是"烧"上的。时钟频率是60HZ,完成一次加法运 算用时一秒。1941年12月: 德国Zuse制作完成了 Z3计算机的研制。这是第一台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 可处理7位指数、14位小数。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 每秒种能作3到4次加法运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 1943: 1943年到1959年时期的计算机通常被称作第 一代计算机。使用真空管,所有的程序都是用机器 码编写,使用穿孔卡片。典型的机器就是:UNIVAC。 1943年1月: Mark I,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在美国研 制成功。整个机器有51英尺长,重5吨,75万个零部 件,使用了3304个继电器,60个开关作为机械只读 存储器。程序存储在纸带上,数据可以来自纸带或 卡片阅读器。被用来为美国海军计算弹道火力表。 1943年4月: Max Newman、Wynn-Williams和他们 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Heath Robinson",这是一台密 码破译机,严格说不是一台计算机。但是其使用了 一些逻辑部件和真空管,其光学装置每秒钟能读入 2000个字符。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3年9月 : Williams和Stibitz完成了"Relay Interpolator",后来 命名为"Model II Relay Calculator"。这是一台可编程 计算机。同样使用纸带输入程序和数据。其运行更 可靠,每个数用7个继电器表示,可进行浮点运算。 1943年12月: 最早的可编程计算机在英国推出,包 括2400个真空管,目的是为了破译德国的密码,每 秒能翻译大约5000个字符 ,但使用完后不久就遭到 了毁坏。据说是因为在翻译俄语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1946: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和 Computer):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开始研制于1943年,完成于1946年。负责人是John W. Mauchly和J. Presper Eckert。重30吨,18000个 电子管,功率25千瓦。主要用于计算弹道和氢弹的 研制。
计算机01组成原理第一章PPT
史准确无误地验证着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从总体上来说分为两大类:
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
各自主要特点: 模拟计算机由模拟运算器件构成,其变量由连续量 (如:电压、电流等)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数字计算机则是由逻辑电子器件构成,其变量为开 关量(离散的数字量),采用数字式按位运算,运算 模式是离散式的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国际TOP500组织本月 2015年7月13日在德国举 行的 2015 年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发布全球超 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榜单,中国“天河二号”以 每秒3.386万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五次蝉联 冠军。该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与中国的IT公司 浪潮合作制造。天河二号包含16000个计算机节 点,其中每个节点都包含两个 Intel Ivy Bridge Xeon处理器和三个Xeon Phi高性能计算卡。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冯·诺依曼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冯·诺依曼大胆
的提出 : 抛弃十进制,采用二进制作为 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 预先编制计算程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 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 计算工作。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 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灵测验”。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阿兰·图灵(Alan Turing)
1945年,图灵被调往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工作。他
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战时制造密码破译机的
经验,起草了一份关于研制自动计算机器(ACE: Automatic Computer Engine )的报告,以期实 现他曾提出的通用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图灵预言, 总有一天计算机可通过编程获得能与人类竞争的智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从总体上来说分为两大类:
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
各自主要特点: 模拟计算机由模拟运算器件构成,其变量由连续量 (如:电压、电流等)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数字计算机则是由逻辑电子器件构成,其变量为开 关量(离散的数字量),采用数字式按位运算,运算 模式是离散式的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国际TOP500组织本月 2015年7月13日在德国举 行的 2015 年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发布全球超 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榜单,中国“天河二号”以 每秒3.386万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五次蝉联 冠军。该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与中国的IT公司 浪潮合作制造。天河二号包含16000个计算机节 点,其中每个节点都包含两个 Intel Ivy Bridge Xeon处理器和三个Xeon Phi高性能计算卡。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冯·诺依曼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冯·诺依曼大胆
的提出 : 抛弃十进制,采用二进制作为 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 预先编制计算程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 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 计算工作。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 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灵测验”。
系统结构
基本概念
阿兰·图灵(Alan Turing)
1945年,图灵被调往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工作。他
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战时制造密码破译机的
经验,起草了一份关于研制自动计算机器(ACE: Automatic Computer Engine )的报告,以期实 现他曾提出的通用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图灵预言, 总有一天计算机可通过编程获得能与人类竞争的智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 信息(数据)处理 3. 人工智能 4. . 自动控制 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6. 其他应用 如:
奠定现代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香侬是现代信息论的著名创始人。1938年,香侬在发表的论文中,
首次用布尔代数进行开关电路分析,并证明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可
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
01 “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0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03 计算机由五个基本部分: 04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通用计算机方案——EDVAC方案 :
电子恐龙的缩骨法—晶体管
晶体管实质上是按显微比例的真空管建造的。
3、什么是指令?
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 小单位。
是计算机所能识别执行的每一条操
机器指令格式
作命令。操所作码有操的作指数 令的集合称为计
算机的指令系统。 机器执行什么操作
执行对象(具体数、存放位置)
(如加、减、乘、除等运算,或转移 等改变执行顺序的操作)
指明参加运算的数据的地址或转移 目标的地址(或操作数)
为纪念图灵对计算机的贡献, 美国计算机博物馆于1966年 设立了“图灵奖”
1-1 计算机工作原理
1.1.1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什么是程序?
是为完成一项特定任务而用某种语言 编写的一组指令序列。 计算机按照程序规定的流程依次执行一条条的指令,最终完 成程序所要实现的目标。
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取决于什么?
C
2000年,印度软件业产值为50亿美元
B
1994年,印度软件业产值为10亿美元
A
1985年,印度软件业产值为1000万美元
奠定现代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香侬是现代信息论的著名创始人。1938年,香侬在发表的论文中,
首次用布尔代数进行开关电路分析,并证明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可
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
01 “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0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03 计算机由五个基本部分: 04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通用计算机方案——EDVAC方案 :
电子恐龙的缩骨法—晶体管
晶体管实质上是按显微比例的真空管建造的。
3、什么是指令?
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 小单位。
是计算机所能识别执行的每一条操
机器指令格式
作命令。操所作码有操的作指数 令的集合称为计
算机的指令系统。 机器执行什么操作
执行对象(具体数、存放位置)
(如加、减、乘、除等运算,或转移 等改变执行顺序的操作)
指明参加运算的数据的地址或转移 目标的地址(或操作数)
为纪念图灵对计算机的贡献, 美国计算机博物馆于1966年 设立了“图灵奖”
1-1 计算机工作原理
1.1.1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什么是程序?
是为完成一项特定任务而用某种语言 编写的一组指令序列。 计算机按照程序规定的流程依次执行一条条的指令,最终完 成程序所要实现的目标。
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取决于什么?
C
2000年,印度软件业产值为50亿美元
B
1994年,印度软件业产值为10亿美元
A
1985年,印度软件业产值为1000万美元
第1章-1_计算机发展史
电子管 1895年: 英国青年工程师弗莱明(J.• Fleming) 通过“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人类第一只电子管。
1911年:6月15日,美国华尔街金融投资家弗林 特(C.Flent)投资霍列瑞斯的制表机公司,成立 了全新的CTR公司,但公司创立之初并没有涉足 任何电子领域,反而生产诸如碎纸机或者土豆削 皮机之类的产品。 1912年:美国青年发明家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在帕洛阿托小镇首次发现了电子管的放 大作用,为电子工业奠定了基础,而今日的帕洛 阿托小镇也已成为硅谷的中心地带。 191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万•布什 (V.Bush)领导制造了模拟计算机“微分分析 仪”。机器采用一系列电机驱动,利用齿轮转动 的角度来模拟计算结果。
制表机与IBM 1890年:美国在第12次人口普查中使用了由统 计学家霍列瑞斯(H.Hollerith)博士发明的制 表机,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数据 处理。此后霍列瑞斯根据自己的发明成立了自己 的制表机公司,并最终演变成为IBM公司。
1891年:利兰•斯坦福与其妻子一道在靠近帕洛 •阿尔托(Palo Alto)的地方开办了面积达8, 000英亩的斯坦福大学,从而为日后硅谷的诞生 埋下了伏笔。 1893年:德国人施泰格尔研制出一种名为“大富 豪”的计算机,该计算机是在手摇式计算机的基 础上改进而来,并依靠良好的运算速度和可靠性 而占领了当时的市场,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之前,这种“大富豪”计算机一直畅销不 衰。
1940年:9月,贝尔实验室在美国达特默思大学演示M-1型机。他们 用电报线把安置在校园内的M-1型机和相连,当场把一个数学问题打 印出来并传输到纽约,M-1型机在达特默思大学的成功表演,首次实 现了人类对计算机进行的远距离控制的梦想。 控制论之父维纳提出了计算机五原则,(1)不是模拟式,而是数字式; (2)由电子元件构成,尽量减少机械部件;(3)采用二进制,而不 是十进制;(4)内部存放计算表;(5)在计算机内部存贮数据。 1941年:楚泽完成了Z3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是第一台可编程的电 子计算机。可处理7位指数、14位小数。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每秒 种能作3到4次加法运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 1942年:时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数学物理教授的阿塔纳索夫 (John V. Atanasoff)与研究生贝瑞(Clifford Berry)组装了 著名的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计算机,共使用了 300多个电子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雏形的计算机。 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致使该计算机并没有真 正投入运行。
计算机发展史ppt课件
2019
8
- 华南师范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发展阶段
年代 电子器件
存储器 软件 运算速度
典型机种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1946-1958
1958-1964
1964-1970
1970-现在
电子管
晶体管
水银延迟线、磁鼓、 纸带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5000至 3万次/秒
磁芯、磁带
监控程序、高 级语言
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 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 320机(DJS-8),并在738厂等五家工 厂生产。
2019
18
- 华南师范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程
▪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3-80年代初)
1973年年初,由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 化部等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 成电路电子计算机150机,该机字长数48位,每秒运 算100万次,主内存130K。主要用于石油、地质、气 象和军事部门。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程
▪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8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1980年初我国 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M6800芯片研制微机。
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 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十多年 来我国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
1956年8月25日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 --中 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任主任。这就是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机构的摇篮。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 拓者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规模及处理能力分类
超级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工作站 微型计算机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4 计算机的分类
超级计算机
体积最大、速度最快、功能最强、价格也最高。 主要为国家安全、空间技术、天气预报、石油勘探、 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高强度计算服务。 IBM 的Roadrunner、我国的星云和曙光5000A 都属于超级计算机。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6-1964)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通用小型计算机—
103机研制成功,仿制前苏联的M-3小型机。运 算速度只有30次/秒。
1959年10月1日,我国第一台通用计算机—104 机研制成功。(主要技术超过当时日本,与英国
相当),运算速度10000次/秒。(访苏)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6-1964)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计算机—107机 研制成功,运算速度为250次/秒。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计算 机—119机研制成功,浮点运算速度为5万次/秒。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三/四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1973-) 1983年11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巨型计算 机银河-Ⅰ号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1992年11月,研制成功10亿次每秒的银河-Ⅱ。 1997年6月,研制成功130亿次每秒的银河-Ⅲ。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三/四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1973-)
1993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曙光一号计算机。 1995年以后,研制成功曙光1000/2000/3000/4000A。 2008年6月,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研制成功,使用了 6600颗AMD巴塞罗那型4核处理器,峰值运算速度达到 每秒230万亿次,世界高性能计算机排名第十。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起步阶段(1947-1956)
1947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美国普林斯顿 大学做访问学者,接触冯.诺依曼; 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批准我国著名的12 年科技规划:将“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 计算机”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中 科院四大所陆续成立!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三/四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1973-) 1973年8月,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150机研制 成功。运算速度100万次/秒。 1985 年 , 研 制 成 功 与 IBM PC 机 兼 容 的 长 城 0520CH微机。标志着我国微型计算机从科研到 产业化的进程。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回顾上讲内容:
1.现代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 计算机的发展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3 计算机分类 1.4 计算机特点 1.5 计算机应用领域 1.6 计算机著名公司 1.7 计算机著名科学家 1.8 计算机学术组织及奖项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起步阶段(1947-1956)
1956年8月25日,成立了以华罗庚教授为主 任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1956年,夏培肃完成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运 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编写了我国第一 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中国计算机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原创性少,主要是模仿的基础上改进。 研制成功的商品化产业化落后!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 计算机的发展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3 计算机分类 1.4 计算机特点 1.5 计算机应用领域 1.6 计算机著名公司 1.7 计算机著名科学家 1.8 计算机学术组织及奖项
大型计算机
通用性能好、外部设备负载能力强、处理速度快。 它有完善的指令系统,丰富的外部设备和功能齐全 的软件系统,并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主要用于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做网络服务器。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
1965年4月,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晶体管 计算机441-B通过国家鉴定,运算速度为1.2 万次每秒浮点运算。 1967年9月,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109丙研 制成功,浮点运算速度为11.5万次每秒。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原理分类:
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是离散的二进制数字。 模拟计算机: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是连续的模拟量。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应用分类:
通用计算机: 是指为解决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设计 的计算机。该机适用于一般的科学计算、学术研 究、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广泛用途,这类机器 本身有较大的适用面。 专用计算机: 是指为适应某种特殊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具有 运行效率高、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一般用在 过程控制中,如智能仪表、飞机的自动控制、导 弹的导航系统等。
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规模及处理能力分类
超级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工作站 微型计算机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4 计算机的分类
超级计算机
体积最大、速度最快、功能最强、价格也最高。 主要为国家安全、空间技术、天气预报、石油勘探、 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高强度计算服务。 IBM 的Roadrunner、我国的星云和曙光5000A 都属于超级计算机。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6-1964)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通用小型计算机—
103机研制成功,仿制前苏联的M-3小型机。运 算速度只有30次/秒。
1959年10月1日,我国第一台通用计算机—104 机研制成功。(主要技术超过当时日本,与英国
相当),运算速度10000次/秒。(访苏)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6-1964)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计算机—107机 研制成功,运算速度为250次/秒。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计算 机—119机研制成功,浮点运算速度为5万次/秒。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三/四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1973-) 1983年11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巨型计算 机银河-Ⅰ号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1992年11月,研制成功10亿次每秒的银河-Ⅱ。 1997年6月,研制成功130亿次每秒的银河-Ⅲ。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三/四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1973-)
1993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曙光一号计算机。 1995年以后,研制成功曙光1000/2000/3000/4000A。 2008年6月,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研制成功,使用了 6600颗AMD巴塞罗那型4核处理器,峰值运算速度达到 每秒230万亿次,世界高性能计算机排名第十。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起步阶段(1947-1956)
1947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美国普林斯顿 大学做访问学者,接触冯.诺依曼; 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批准我国著名的12 年科技规划:将“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 计算机”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中 科院四大所陆续成立!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三/四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1973-) 1973年8月,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150机研制 成功。运算速度100万次/秒。 1985 年 , 研 制 成 功 与 IBM PC 机 兼 容 的 长 城 0520CH微机。标志着我国微型计算机从科研到 产业化的进程。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回顾上讲内容:
1.现代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 计算机的发展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3 计算机分类 1.4 计算机特点 1.5 计算机应用领域 1.6 计算机著名公司 1.7 计算机著名科学家 1.8 计算机学术组织及奖项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起步阶段(1947-1956)
1956年8月25日,成立了以华罗庚教授为主 任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1956年,夏培肃完成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运 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编写了我国第一 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中国计算机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原创性少,主要是模仿的基础上改进。 研制成功的商品化产业化落后!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第1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 计算机的发展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3 计算机分类 1.4 计算机特点 1.5 计算机应用领域 1.6 计算机著名公司 1.7 计算机著名科学家 1.8 计算机学术组织及奖项
大型计算机
通用性能好、外部设备负载能力强、处理速度快。 它有完善的指令系统,丰富的外部设备和功能齐全 的软件系统,并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主要用于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做网络服务器。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2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
1965年4月,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晶体管 计算机441-B通过国家鉴定,运算速度为1.2 万次每秒浮点运算。 1967年9月,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109丙研 制成功,浮点运算速度为11.5万次每秒。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原理分类:
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是离散的二进制数字。 模拟计算机: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是连续的模拟量。
ShanXi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导论 2011)
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应用分类:
通用计算机: 是指为解决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设计 的计算机。该机适用于一般的科学计算、学术研 究、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广泛用途,这类机器 本身有较大的适用面。 专用计算机: 是指为适应某种特殊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具有 运行效率高、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一般用在 过程控制中,如智能仪表、飞机的自动控制、导 弹的导航系统等。